|
695
|
讹言惑众
|
讹
|
é yán huò zhòng
|
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
《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
EYH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谣言惑众
|
|
./eXZh.html
|
e yan huo zhong
|
|
900
|
讹以滋讹
|
讹
|
é yǐ zī é
|
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
|
清 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而无如市井仓皇,讹以滋讹,几于三人成虎。”
|
EYZ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讹传讹、三人成虎
|
|
./NXgy.html
|
e yi zi e
|
|
825
|
讹以传讹
|
讹
|
é yǐ chuán é
|
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
EYCE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讹以滋讹
|
|
./M2lvYQ==.html
|
e yi chuan e
|
|
18502
|
许许多多
|
许
|
xǔ xǔ duō duō
|
很多数量的人或物
|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要完成这个基本任务,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
|
XX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d2cQ==.html
|
xu xu duo duo
|
|
19160
|
许结朱陈
|
许
|
xǔ jié zhū chén
|
许:应许;朱陈:指结为婚姻。指两家愿意结成婚姻
|
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
XJ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d3MA==.html
|
xu jie zhu chen
|
|
18501
|
许由洗耳
|
许
|
xǔ yóu xǐ ěr
|
许由:远古时代人名。许由洗自己的耳朵,指不想当官
|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
|
XYX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盥耳山栖
|
|
./N2d2Zw==.html
|
xu you xi er
|
|
9727
|
讷言敏行
|
讷
|
nè yán mǐn xíng
|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NYM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谨言慎行
|
|
./MXUwbw==.html
|
ne yan min xing
|
|
9721
|
讷口少言
|
讷
|
nè kǒu shǎo yán
|
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
NKSY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沉默寡言、笨嘴拙舌
|
口若悬河、能说会道
|
./MXRyOA==.html
|
ne kou shao yan
|
|
667
|
讴功颂德
|
讴
|
ōu gōng sòng dé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
OG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歌功颂德
|
|
./N2ptbQ==.html
|
ou gong song de
|
|
14643
|
讳败推过
|
讳
|
huì bài tuī guò
|
讳:隐瞒。隐瞒失败,推托过失
|
晋·习凿齿《司马景王引过》:“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常执其功,而隐其表,上下离心。”
|
HBT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w3YQ==.html
|
hui bai tui guo
|
|
14484
|
讳莫高深
|
讳
|
huì mò gāo shēn
|
隐瞒得很紧,不让别人知道
|
|
HMGS
|
一般成语
|
|
|
|
./M3Yxaw==.html
|
hui mo gao shen
|
|
13786
|
讳莫如深
|
讳
|
huì mò rú shēn
|
讳:瞒着不说;深:事件重大。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言。后比喻隐瞒得非常严;唯恐别人知道。
|
《穀梁传 庄公三十二年》:“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
HM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秘而不宣、守口如瓶、高深莫测
|
直言不讳、和盘托出、显而易见
|
./MWJ2dw==.html
|
hui mo ru shen
|
|
13784
|
讳疾忌医
|
讳
|
huì jí jì yī
|
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
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HJJ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文过饰非
|
知错必改
|
./MWJ0ZQ==.html
|
hui ji ji yi
|
|
14459
|
讳兵畏刑
|
讳
|
huì bīng wèi xíng
|
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
宋·张耒《大礼庆成赋》:“讳兵畏刑,后货食兮。政有损易,兹不易兮。”
|
HBW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VzeQ==.html
|
hui bing wei xing
|
|
15211
|
讲经说法
|
讲
|
jiǎng jīng shuō fǎ
|
讲传宗教经典,宣扬宗教教义。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
|
《西游记·南游记》第一回:“到今日来,灵山兴旺,今十大弟子,讲经说法。”
|
JJ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谈经论道、引经据典
|
|
./MWViNA==.html
|
jiang jing shuo fa
|
|
15034
|
讲古论今
|
讲
|
jiǎng gǔ lùn jīn
|
谈论古今事情,形容话题广泛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古论今,惊得先生一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古论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
|
JG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谈今说古
|
|
./OXR3.html
|
jiang gu lun jin
|
|
15817
|
讲信修睦
|
讲
|
jiǎng xìn xiū mù
|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JXX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V2NA==.html
|
jiang xin xiu mu
|
|
15254
|
记忆犹新
|
记
|
jì yì yóu xīn
|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
JY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历历在目、言犹在耳
|
时过境迁、浮光掠影
|
./MWY3Mg==.html
|
ji yi you xin
|
|
15911
|
记功忘过
|
记
|
jì gōng wàng guò
|
见“记功忘失”。
|
明·张居正《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山藏川纳,记功忘过者,明主之深仁也。”
|
JGW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记功忘失
|
|
./M3dnNA==.html
|
ji gong wang guo
|
|
15912
|
记功忘失
|
记
|
jì gōng wàng shī
|
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
|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一本作“记功忘过”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一本作“记功忘过”。...
|
JG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记功忘过
|
|
./M3dnZQ==.html
|
ji gong wang shi
|
|
25396
|
议论纷纷
|
议
|
yì lùn fēn fēn
|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
YL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长论短、众说纷纭、说长道短
|
哑口无言、万马齐喑、噤若寒蝉
|
./NW5pNA==.html
|
yi lun fen fen
|
|
25435
|
议事日程
|
议
|
yì shì rì chéng
|
议事:讨论或办理事情;日程:日程表;计划好的按日安排的工作进程表;这里指安排好的日期。在计划之内的讨 议事:讨论或办理事情;日程:日程表;计划好的按日安排的工作进程表;这里指安排好的日期。在计划之内的讨论、办理事情的日期。...
|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建立根据地的任务,放在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执行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建立根据地的任务,放在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执行起来。”...
|
YSR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9uaQ==.html
|
yi shi ri cheng
|
|
18411
|
训练有素
|
训
|
xùn liàn yǒu sù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
XL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行家里手、挥洒自如
|
半路出家
|
./NWk2Zw==.html
|
xun lian you su
|
|
19140
|
训兵秣马
|
训
|
xùn bīng mò mǎ
|
兵:士兵;秣:喂养。练好士兵,喂饱战马。指做好战前准备
|
《周书·文帝纪》:“臣自奉诏总平凉之师,责重忧深,不遑启处。训兵秣马,唯思竭力。”
|
XBM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厉兵秣马
|
|
./NzhjOA==.html
|
xun bing mo ma
|
|
5639
|
讬骥之蝇
|
讬
|
fù jì zhī yíng
|
喻指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
|
|
FJZY
|
一般成语
|
|
|
|
./M205Zw==.html
|
fu ji zhi ying
|
|
22493
|
讬诸空言
|
讬
|
cáng zhū kōng yán
|
见“讬之空言”。
|
|
CZKY
|
一般成语
|
|
|
|
./MzdhdQ==.html
|
cang zhu kong yan
|
|
21375
|
讬物感怀
|
讬
|
zhú wù gǎn huái
|
假借事物抒发胸怀。
|
|
ZWGH
|
一般成语
|
|
|
|
./NjNsYQ==.html
|
zhu wu gan huai
|
|
2258
|
讬物寓感
|
讬
|
biàn wù yù gǎn
|
假借外物寄托情感。
|
|
BWYG
|
一般成语
|
|
|
|
./MzRtNg==.html
|
bian wu yu gan
|
|
18927
|
讬孤寄命
|
讬
|
xíng gū jì mìng
|
《论语·泰伯》:“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邢昺疏:“可以讬六尺之孤者,谓可委讬以幼少之君也 《论语·泰伯》:“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邢昺疏:“可以讬六尺之孤者,谓可委讬以幼少之君也。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谓君在亮阴,可当国摄君之政令也。”后以“讬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
|
|
XGJM
|
一般成语
|
|
|
|
./NWdwNA==.html
|
xing gu ji ming
|
|
12060
|
讬凤攀龙
|
讬
|
gāo fèng pān lóng
|
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
|
GFPL
|
一般成语
|
|
|
|
./M25yMg==.html
|
gao feng pan long
|
|
15914
|
讬公行私
|
讬
|
jí gōng xíng sī
|
犹言假公济私。
|
|
JGXS
|
一般成语
|
|
|
|
./M3dneQ==.html
|
ji gong xing si
|
|
15904
|
讬公报私
|
讬
|
jí gōng bào sī
|
借公事报私怨。
|
|
JGBS
|
一般成语
|
|
|
|
./M3dkbQ==.html
|
ji gong bao si
|
|
20080
|
让逸竞劳
|
让
|
ràng yì jìng láo
|
谓安逸之事互相谦让,劳苦之事互相争抢。
|
《魏书·孝感传·吴悉达》:“昆弟同居四十余载,闺门和睦,让逸竞劳。”
|
RYJ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FoaQ==.html
|
rang yi jing lao
|
|
20023
|
让枣推梨
|
让
|
ràng zǎo tuī lí
|
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
《梁书 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南朝 宋 范晔《后 《梁书 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
RZT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让梨推枣
|
|
./MXo5aw==.html
|
rang zao tui li
|
|
19718
|
让再让三
|
让
|
ràng zài ràng sān
|
谓几次三番地推让。
|
明·史可法《复多尔衮书》:“群臣劝进,今上悲不自胜,让再让三,仅允监国。”
|
RZ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让三让再
|
|
./NHFocw==.html
|
rang zai rang san
|
|
20077
|
让三让再
|
让
|
ràng sān ràng zài
|
见“让再让三”。
|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长被举之人,亦必须让三让再以副举贤若夔龙之美事,及再三为大众所推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长被举之人,亦必须让三让再以副举贤若夔龙之美事,及再三为大众所推乃得受之,以弘让德而镇嚣争焉。”...
|
RSR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让再让三
|
|
./NHFnbw==.html
|
rang san rang zai
|
|
8597
|
讨逆除暴
|
讨
|
tǎo nì chú bào
|
讨:征伐。征伐和剪除背叛的残暴势力
|
《晋书·张轨传》:“所以讨逆除暴,成功济务,宁宗庙社稷,致天下之福,不可废也。”
|
TNC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hwaw==.html
|
tao ni chu bao
|
|
8223
|
讨类知原
|
讨
|
tǎo lèi zhī yuán
|
谓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
|
章炳麟《与简竹居书》:“稽其典礼,明其行事,令后生得以讨类知原,无忘国故,斯其要也。”
|
TL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yZQ==.html
|
tao lei zhi yuan
|
|
8229
|
讨流溯源
|
讨
|
tǎo liú sù yuán
|
谓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
清·王韬《蘅花馆诗录》自序:“余自少读诗,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诸大家,皆欲讨流溯源,穷其旨趣,久之,益知 清·王韬《蘅花馆诗录》自序:“余自少读诗,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诸大家,皆欲讨流溯源,穷其旨趣,久之,益知作诗之难。”...
|
TL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追根溯源
|
|
./NDV0bQ==.html
|
tao liu su yuan
|
|
8233
|
讨是寻非
|
讨
|
tǎo shì xún fēi
|
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
明·无名氏《白兔记·诉猎》:“哥嫂每夜里巡更不睡,讨是寻非。哥嫂他那里昧己瞒心,料想苍天不负亏。”
|
TSX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寻是生非
|
|
./NDV2MA==.html
|
tao shi xun fei
|
|
8214
|
讨恶翦暴
|
讨
|
tǎo è jiǎn bào
|
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夫讨恶翦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
TEJ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讨恶剪暴
|
|
./NDVtNA==.html
|
tao e jian bao
|
|
9065
|
讨恶剪暴
|
讨
|
tǎo è jiǎn bào
|
讨:征伐;剪:斩断。征伐和铲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夫讨恶剪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
TEJ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讨恶翦暴
|
|
./NzhwdQ==.html
|
tao e jian bao
|
|
7956
|
讨价还价
|
讨
|
tǎo jià huán jià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
TJ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斤斤计较
|
三言两语、宽宏大量
|
./MmR0Zw==.html
|
tao jia huan jia
|
|
19732
|
认鸡作凤
|
认
|
rèn jī zuò fèng
|
佛教语。谓认凡庸为珍贵。
|
《万善同归集》卷一:“如楚国愚人认鸡作凤,犹春池小果执石为珠。但任浅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
|
RJZ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Fxbw==.html
|
ren ji zuo feng
|
|
19493
|
认贼作父
|
认
|
rèn zéi zuò fù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
RZZ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卖身投靠、认敌为友
|
泾渭分明
|
./MjM2ZQ==.html
|
ren zei zuo fu
|
|
19765
|
认贼作子
|
认
|
rèn zéi zuò zǐ
|
见“认贼为子”。
|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颠倒丧志,投东觅西,失却眼前至宝,这便是认贼作子。”
|
RZZ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认贼为子
|
|
./NHI3Mg==.html
|
ren zei zuo zi
|
|
19764
|
认贼为父
|
认
|
rèn zéi wéi fù
|
见“认贼作父”。
|
苏曼殊《遁迹记》:“先是余家既亡,怅怅无之。大盗更迫我侪,为供奔走。测彼居心,是畜猎犬之技。斯是认贼 苏曼殊《遁迹记》:“先是余家既亡,怅怅无之。大盗更迫我侪,为供奔走。测彼居心,是畜猎犬之技。斯是认贼为父,自残梵裔者,亦复不少。”...
|
RZW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认贼作父、认仇作父、认敌作父
|
|
./NHI2aQ==.html
|
ren zei wei fu
|
|
19563
|
认贼为子
|
认
|
rèn zéi wéi zǐ
|
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
|
《大方广园觉修多罗经》:“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
RZ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认贼作子
|
|
./NHI2cw==.html
|
ren zei wei zi
|
|
19566
|
认祖归宗
|
认
|
rèn zǔ guī zōng
|
①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②喻指回归故土。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我只为认祖归宗,迟眠早起,登山涉水,甫能勾到庭帏。”
|
RZ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离乡背井
|
./NHI4cQ==.html
|
ren zu gui zong
|
|
19634
|
认死理儿
|
认
|
rèn sǐ lǐ ér
|
坚持某种道理或理由
|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不准备变,岿然不动认死理儿不管山下旌旗是否在望。”
|
RSL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认死理、认死扣儿
|
|
./NzJ3bw==.html
|
ren si li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