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53
|
足足有余
|
足
|
zú zú yǒu yú
|
形容充足、宽裕,支用不完。
|
《新华日报》1954.10.31:“家庭生活足足有余。”
|
ZZ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绰绰有余
|
|
./NjVpNg==.html
|
zu zu you yu
|
|
20996
|
足衣足食
|
足
|
zú yī zú shí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敦煌变文集 丑女缘起》:“我佛当日为救门徒六道轮回,犹如舟船,般运众生,达于彼岸。此时总得见佛,今 《敦煌变文集 丑女缘起》:“我佛当日为救门徒六道轮回,犹如舟船,般运众生,达于彼岸。此时总得见佛,今世足衣足食。”...
|
ZY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丰衣足食、足食丰衣
|
缺衣少食
|
./Mnpmcw==.html
|
zu yi zu shi
|
|
20559
|
足智多谋
|
足
|
zú zhì duō móu
|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
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
ZZD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智谋过人、大智若愚、诡计多端
|
愚昧无知、愚不可及、束手无策
|
./Mnk2aQ==.html
|
zu zhi duo mou
|
|
21466
|
足兵足食
|
足
|
zú bīng zú shí
|
见“足食足兵”。
|
宋·胡錡《耕禄稿·代田万顷到任谢表》:“秉戈执耒,宜为足兵足食之思;牧马饭牛,盍讲且战且耕之政。”
|
ZB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足食足兵
|
|
./NjVicw==.html
|
zu bing zu shi
|
|
21468
|
足不窥户
|
足
|
zú bù kuī hù
|
同“足不出户”。
|
茅盾《子夜》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
ZBK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足不出门、足不出户
|
走南闯北
|
./NjVjYw==.html
|
zu bu kui hu
|
|
21467
|
足不出门
|
足
|
zú bù chū mén
|
同“足不出户”。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却说苏盼奴自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
|
ZBC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足不窥户、足不出户
|
走南闯北
|
./NjVjMg==.html
|
zu bu chu men
|
|
20497
|
足不出户
|
足
|
zú bù chū hù
|
户:门。脚不跨出家门。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却说苏盼奴自从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
|
ZBC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居简出
|
走南闯北
|
./Mnhhaw==.html
|
zu bu chu hu
|
|
11187
|
趔趔趄趄
|
趔
|
liè liè qiè qiè
|
身子歪斜,行路不稳的样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一手撩着衣裳,趔趔趄趄,泼泼撒撒的。”
|
LLQ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颤颤巍巍、踉踉跄跄
|
|
./OTFlZw==.html
|
lie lie qie qie
|
|
11188
|
趔趄而行
|
趔
|
liè qiè ér xíng
|
身子歪斜不稳地走路
|
|
LQE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健步如飞
|
./OTFlcQ==.html
|
lie qie er xing
|
|
20436
|
趑趄不前
|
趑
|
zī jū bù qián
|
迟疑畏缩;不敢向前(趑趄:想往前走又不敢的样子。)
|
《梁书 武帝纪》:“距义阳百余里,众以魏军盛,趑趄莫敢前。”
|
ZJB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瞻前顾后、举棋不定、首鼠两端
|
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
./MndjeQ==.html
|
zi ju bu qian
|
|
17701
|
趋炎附热
|
趋
|
qū yán fù rè
|
趋:奔走;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
《宋史 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
QYF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趋炎附势、趋炎赶热
|
|
./NmY1NA==.html
|
qu yan fu re
|
|
16851
|
趋炎附势
|
趋
|
qū yán fù shì
|
趋:趋向;迎合。炎:热。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
宋 陈善《扪虱新话 趋炎附势自古而然》:“盖趋炎附势,自古然矣。”
|
QYF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曲意逢迎、如蚁附膻
|
刚正不阿
|
./NHBxdQ==.html
|
qu yan fu shi
|
|
17698
|
趋权附势
|
趋
|
qū quán fù shì
|
趋:奔走;权: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
宋 李觏《名公手书 萧注》:“注鄙人,然而有志于圣贤之术,心铭足下之道,故发此书以闻,非今之趋炎附势 宋 李觏《名公手书 萧注》:“注鄙人,然而有志于圣贤之术,心铭足下之道,故发此书以闻,非今之趋炎附势辈,闻足下有大名而沽相知之幸,足下其以为是非。”...
|
QQF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趋炎附势、趋炎奉势
|
|
./NmY0YQ==.html
|
qu quan fu shi
|
|
17700
|
趋时附势
|
趋
|
qū shí fù shì
|
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
|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如此人趋时附势以得富贵而自为乐者也。”元 刘壎《隐居通议 经史二》:“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如此人趋时附势以得富贵而自为乐者也。”元 刘壎《隐居通议 经史二》:“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古今所同也。何责于薄俗哉?”...
|
QSF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趋时奉势
|
|
./NmY0dQ==.html
|
qu shi fu shi
|
|
17699
|
趋时奉势
|
趋
|
qū shí fèng shì
|
迎合时尚,依附权势。多用作贬义。同“趋时附势”。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若是他得了官时去看他,教人道我趋时奉势。”
|
QSF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趋时附势
|
|
./NmY0aw==.html
|
qu shi feng shi
|
|
17577
|
趋吉避凶
|
趋
|
qū jí bì xiōng
|
趋:奔向。吉:吉利,平安。走向吉利美好的方面,避开凶祸灾难。亦作“趋吉逃凶”、“避凶趋吉”。
|
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趋吉避凶,儒者之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不然。圣人 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趋吉避凶,儒者之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不然。圣人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吾等问于高明之人,当趋吉避凶。”...
|
QJ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趋吉逃凶
|
|
./NHBpcw==.html
|
qu ji bi xiong
|
|
16849
|
趋利避害
|
趋
|
qū lì bì hài
|
趋: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
|
汉·霍谞《奏记大将军梁商》:“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
|
QLB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避害就利
|
|
./NHBsMA==.html
|
qu li bi hai
|
|
16605
|
趋之若鹜
|
趋
|
qū zhī ruò wù
|
趋:奔赴;旧附快走。鹜:鸭子。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急着赶去。
|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鹜呢!”
|
QZ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蝇逐臭、如蚁附膻
|
敬而远之、无人问津
|
./MXliNA==.html
|
qu zhi ruo wu
|
|
17098
|
趋之若骛
|
趋
|
qū zhī ruò wù
|
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7回:“白云观就是他纳贿的机关,高道士就是他作恶的心腹,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 清 曾朴《孽海花》第27回:“白云观就是他纳贿的机关,高道士就是他作恶的心腹,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骛呢!”...
|
QZRW
|
一般成语
|
|
|
|
./Mnpxdw==.html
|
qu zhi ruo wu
|
|
17014
|
趋之如鹜
|
趋
|
qū zhī rú wù
|
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竞相追逐某一事物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1卷:“毕尚书宏奖风流,一时学士文人趋之如鹜。”
|
QZ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趋之若鹜
|
|
./OHc2bw==.html
|
qu zhi ru wu
|
|
25252
|
越瘦秦肥
|
越
|
yuè shòu qín féi
|
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
唐 韩愈《争臣论》:“视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
YS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越人肥瘠
|
|
./MnZwYw==.html
|
yue shou qin fei
|
|
25181
|
越俎代庖
|
越
|
yuè zǔ dài páo
|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
YZD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包办代替
|
自力更生
|
./MnNsNA==.html
|
yue zu dai pao
|
|
22590
|
超逸绝尘
|
超
|
chāo yì jué chén
|
谓不拘滞于世俗,超然物外。《宣和书谱·空鲙帖》:“往昔字学之流,其初笔法安在?惟其胸次笔端超逸绝尘, 谓不拘滞于世俗,超然物外。《宣和书谱·空鲙帖》:“往昔字学之流,其初笔法安在?惟其胸次笔端超逸绝尘,暗合法度,则其草创便为一物之宗。”...
|
《宣和书谱·空鲙帖》:“往昔字学之流,其初笔法安在?惟其胸次笔端超逸绝尘,暗合法度,则其草创便为一物 《宣和书谱·空鲙帖》:“往昔字学之流,其初笔法安在?惟其胸次笔端超逸绝尘,暗合法度,则其草创便为一物之宗。”...
|
CYJ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轶绝尘
|
|
./MzhnaQ==.html
|
chao yi jue chen
|
|
22345
|
超轶绝尘
|
超
|
chāo yì jué chén
|
轶:车辙;超轶:指后车超过前车;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得极快。
|
庄周《庄子 徐无鬼》:“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
CYJ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类拔萃
|
平平庸庸
|
./cDRx.html
|
chao yi jue chen
|
|
22343
|
超超玄著
|
超
|
chāo chāo xuán zhù
|
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著:明显。言论、文辞高妙明切。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
CC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超玄箸
|
|
./cDE0.html
|
chao chao xuan zhu
|
|
22569
|
超超玄着
|
超
|
chāo chāo xuán zhù
|
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着:明显。言论、文辞高妙明切。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
CCXZ
|
一般成语
|
|
|
|
./Mzg2OA==.html
|
chao chao xuan zhu
|
|
22579
|
超群越辈
|
超
|
chāo qún yuè bèi
|
超越众人和同辈。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 超越众人和同辈。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
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 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
CQY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群轶类、出类拔萃
|
碌碌无能
|
./MzhiaQ==.html
|
chao qun yue bei
|
|
21866
|
超群绝伦
|
超
|
chāo qún jué lún
|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也作“逸群绝伦。”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
CQJ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出类拔萃、超凡入圣、超群出众
|
碌碌无能、无名小卒、芸芸众生
|
./cDMy.html
|
chao qun jue lun
|
|
21864
|
超群拔类
|
超
|
chāo qún bá lèi
|
超出众人,在同辈中拔尖。
|
宋 苏辙《臣事下三》:“幸而又有超群拔类之才,则公卿大臣又得荐之于天子,而特宠贵之。”
|
CQB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出类拔萃
|
平平庸庸
|
./cDJp.html
|
chao qun ba lei
|
|
21865
|
超群出众
|
超
|
chāo qún chū zhòng
|
指超出众人。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回:“女郎题句,也有超群出众的。”
|
CQ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类拔萃、超群拔类
|
平平庸庸
|
./cDJz.html
|
chao qun chu zhong
|
|
22994
|
超绝非凡
|
超
|
chāo jué fēi fán
|
智力或精神道德状况或力量超群或超过常人
|
|
CJFF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超群拔类
|
|
./Nm95Ng==.html
|
chao jue fei fan
|
|
22573
|
超类绝伦
|
超
|
chāo lèi jué lún
|
见“超世逸群”。
|
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故使克明即不中举……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 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故使克明即不中举……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
|
CL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群绝伦、出类拔萃
|
平平庸庸
|
./Mzg4cQ==.html
|
chao lei jue lun
|
|
22583
|
超然远举
|
超
|
chāo rán yuǎn jǔ
|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末·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末·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亦作“超然远引”。渭·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
|
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 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
|
CR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然远引
|
|
./MzhkNg==.html
|
chao ran yuan ju
|
|
22344
|
超然自逸
|
超
|
chāo rán zì yì
|
超脱世事,安闲快乐。
|
汉·袁绍《与公孙瓒书》:“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
|
CR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然自得
|
|
./cDQ2.html
|
chao ran zi yi
|
|
22584
|
超然自引
|
超
|
chāo rán zì yǐn
|
谓超脱世事,自动引退。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 谓超脱世事,自动引退。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
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
CR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然远引
|
|
./MzhkcQ==.html
|
chao ran zi yin
|
|
22582
|
超然绝俗
|
超
|
chāo rán jué sú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 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
|
CRJS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zhjbQ==.html
|
chao ran jue su
|
|
22581
|
超然独立
|
超
|
chāo rán dú lì
|
见“超然独处”。
|
《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
CR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然独处、超然不群
|
|
./MzhjYw==.html
|
chao ran du li
|
|
22580
|
超然独处
|
超
|
chāo rán dú chǔ
|
谓超出世事离群独居。《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 谓超出世事离群独居。《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亦作“超然独立”。《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
CR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然独立、超群出众、出类拔萃
|
|
./MzhjMg==.html
|
chao ran du chu
|
|
21867
|
超然物外
|
超
|
chāo rán wù wài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适,顾区区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
|
CR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然象外、置身事外
|
投身其中、厕身其间
|
./cDNj.html
|
chao ran wu wai
|
|
22113
|
超然不群
|
超
|
chāo rán bù qún
|
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
《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
CRB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超群出众
|
|
./Mzhicw==.html
|
chao ran bu qun
|
|
21861
|
超度众生
|
超
|
chāo dù zhòng shēng
|
佛教用语。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也泛指做善事。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间钟法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间钟法上放焰火超度众生,极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
|
CD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普度众生
|
|
./cDFv.html
|
chao du zhong sheng
|
|
21860
|
超尘拔俗
|
超
|
chāo chén bá sú
|
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不同凡俗。
|
宋 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 宋 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世拔俗矣。”...
|
CCB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超凡入圣、出类拔萃
|
芸芸众生、无名小卒
|
./cDFl.html
|
chao chen ba su
|
|
22112
|
超前绝后
|
超
|
chāo qián jué hòu
|
谓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 谓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野叟曝言》六九回:“飞娘咋舌惊叹道:‘天下有这等奇烈女子,守节不变,犹人所能,至宁死而不显,婆婆之失,则真可超前绝后矣。’...
|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
CQ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前绝后、超前轶后
|
比比皆是、司空见惯
|
./Mzhhbw==.html
|
chao qian jue hou
|
|
22264
|
超凡脱俗
|
超
|
chāo fán tuō sú
|
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眼睛里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光芒,艰难地爬蜒着走向圣地麦加……”
|
CF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尘脱俗
|
俗不可耐、平淡无奇
|
./OHl0ZQ==.html
|
chao fan tuo su
|
|
21862
|
超凡出世
|
超
|
chāo fán chū shì
|
超越凡俗,离开尘世。
|
元·马钰《清心镜·叹世》“厮是非,讲闲气。岂悟修行,超凡出世。”
|
CFC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超尘出俗
|
|
./cDF5.html
|
chao fan chu shi
|
|
21863
|
超凡入圣
|
超
|
chāo fán rù shèng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八卷:“就此理会得透,自可超凡入圣。”
|
CFR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超群绝伦、出类拔萃
|
无名小卒、芸芸众生
|
./cDI4.html
|
chao fan ru sheng
|
|
22588
|
超俗绝世
|
超
|
chāo sú jué shì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亦作“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亦作“超世绝俗”。《宣和书谱·送先辈诗》:“及乘兴一寓于挥洒,自然有超世绝俗之态矣。”亦作“逸世超群”。明·王《春芜记·献赋》:“昨日唐景二大夫,曾举秀士—人,...
|
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
|
CS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世绝俗
|
|
./MzhmZQ==.html
|
chao su jue shi
|
|
22263
|
超乎寻常
|
超
|
chāo hū xún cháng
|
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极不公平、极粗鲁或极不正义
|
孙力《都市风流》第五章:“张义民以超乎寻常的忍耐力来对待这场决定他命运、前途的恋爱。”
|
CH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非同一般
|
平平常常
|
./OHlzdQ==.html
|
chao hu xun chang
|
|
22587
|
超世绝俗
|
超
|
chāo shì jué sú
|
见“超俗绝世”。
|
《宣和书谱·送先辈诗》:“及乘兴一寓于挥洒,自然有超世绝俗之态矣。”
|
CS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俗绝世
|
|
./MzhldQ==.html
|
chao shi jue su
|
|
22114
|
超世绝伦
|
超
|
chāo shì jué lún
|
超出世人和同辈。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亦作“超类绝伦”。明 超出世人和同辈。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亦作“超类绝伦”。明·李贽《焚书·书答·答耿司寇》:“故使克明即不中举,即不中进士,即不作大官,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亦作“轶群绝类”。宋...
|
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
|
CS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群拔类、轶群绝类
|
平平庸庸
|
./Mzhlaw==.html
|
chao shi jue l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