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0404 邋邋遢遢 lā lā tā tā 指人肮脏不整洁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裹一项油油腻腻旧头巾,穿一领邋邋遢遢泼戏袄。” LLT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邋里邋遢 整整洁洁 ./OThhcw==.html la la ta ta
4572 邈若河汉 miǎo ruò hé hàn 形容奇异怪诞之极。 明·可观道人《序》:“墨憨氏补辑《新平妖传》,奇奇怪怪,邈若河汉,海内惊为异书。” MRH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DVmcQ==.html miao ruo he han
3887 邈若河山 miǎo ruò hé shān 同“邈若山河”。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今近在咫尺,而邈若河山,恨何如也!” MRH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邈若山河、邈以山河 近在咫尺 ./NDVnMA==.html miao ruo he shan
3888 邈若山河 miǎo ruò shān hé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MRS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邈若河山 近在咫尺 ./NDVnYQ==.html miao ruo shan he
3340 邈如旷世 miǎo rú kuàng shì 仿佛隔了久远的年代 清 冯桂芬《致李伯相书》:“距今只二十余年,惟以工员四散,军兴多故,遂邈如旷世,知之者绝少。” MRK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ZW9j.html miao ru kuang shi
4571 邈处欿视 miǎo chǔ jī shì 谓处世淡泊,视事谦逊。 明·李东阳《翰林伦封君墓表》:“君亦邈处欿视,若韦布然,于是益以见君之贤云。” MCJ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DVmNg==.html miao chu ji shi
4573 邈以山河 miǎo yǐ shān hé 同“邈若山河”。 清·谭嗣同《邹砚铭叙》:“而断金之谊,遂邈以山河,可云悲哉!” MYS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邈若山河 ./NDVoZQ==.html miao yi shan he
18058 邂逅相遇 xiè hòu xiāng yù 指无意中相遇。邂逅:没有约会而遇见。 《诗经 郑风 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XH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期而遇、萍水相逢 不欢而散 ./Mmk5cQ==.html xie hou xiang yu
18827 邂逅相逢 xiè hòu xiāng féng 见“邂逅相遇”。 宋·周邦彦《应天长》词:“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 XHX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邂逅相遇 ./NWZkMg==.html xie hou xiang feng
18826 邂逅不偶 xiè hòu bù ǒu 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汉·王充《论衡·定贤》:“荆柯入秦之计,本欲劫秦王生致于燕,邂逅不偶,为秦所擒。” XHBO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WZjcw==.html xie hou bu ou
25903 邀功讨好 yāo gōng tǎo hǎo 指为得到好感或讨人喜欢而去迎合某人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5章:“另外,他对自己更不满意的是,他的行为看来似乎是向少安一家人邀功讨 ... YGT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OTZpbQ==.html yao gong tao hao
25334 邀功求赏 yāo gōng qiú shǎng 求取功劳和奖赏。 唐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本无运虑深谋,意在邀功求赏。” YG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WtzYw==.html yao gong qiu shang
1718 避难趋易 bì nán qiù yì 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 见“避难就易”。 BNQ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难就易 ./MzQyNg==.html bi nan qiu yi
1051 避难就易 bì nán jiù yì 避:躲开,回避。避开困难的拣容易的做 《元史 文宗纪四》:“大都总管刘原仁称疾,久不视事,及迁同知储政院事,即就职,侥幸巧宦,避难就易。” BN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难趋易 ./MXcy.html bi nan jiu yi
1374 避重就轻 bì zhòng jiù qīng 避重:指避开要紧的事;就轻:指抓小事情。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 ... 宋 刘挚《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BZJ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难就易、避实就虚 避实击虚、知难而进 ./anQy.html bi zhong jiu qing
1371 避而不谈 bì ér bù tán 有意回避;不去谈论。 徐迟《一九五六年序言》:“尖锐的矛盾,避而不谈,或加水冲淡了。” BEB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守口如瓶、退避三舍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anI0.html bi er bu tan
2238 避穽入坑 bì jǐng rù kēng 见“避坑落井”。 BJRK 一般成语 ./MzN1ZQ==.html bi jing ru keng
1708 避祸求福 bì huò qiú fù 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后汉书 袁绍传》:“臣不敢畏惮强御,避祸求福,与进(何进)合图,事无违异。” BHQ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祸就福 ./MzNyYw==.html bi huo qiu fu
1372 避祸就福 bì huò jiù fú 避开凶险,趋向幸福。 先秦 商鞅《商君书 定分》:“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 BHJ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祸求福 ./anJv.html bi huo jiu fu
1719 避溺山隅 bì nì shān yú 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汉 司马相如《美人赋》:“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 BNS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zQyZw==.html bi ni shan yu
1705 避毁就誉 bì fuǐ jiù yù 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 《墨子 耕柱》:“且翟(墨翟)闻之:‘为义非避毁就誉。’支之苟道,受枉何伤?” BF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zNvMA==.html bi fui jiu yu
1715 避李嫌瓜 bì lǐ xián guā 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BLX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瓜防李 ./MzN5dQ==.html bi li xian gua
1052 避强击弱 bì qiáng jī ruò 指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打其疲弱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BQ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实击虚、避强打弱 ./MXdj.html bi qiang ji ruo
2098 避害就利 bì hài jiù lì 就:接近、走向。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吴子·图国第一》:“谋者,所以避害就利。” BHJ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趋利避害 ./anJl.html bi hai jiu li
1054 避实就虚 bí shí jiù xū 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BS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声东击西 以卵击石、飞蛾投火 ./MXd3.html bi shi jiu xu
1053 避实击虚 bì shí jī xū 虚:空虚。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防御薄弱之处 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BS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实就虚 以卵投石 ./MXdt.html bi shi ji xu
1373 避坑落井 bì kēng luò jǐng 躲过了坑,又掉进井里。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 《晋书 褚翜传》:“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BKL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阱入坑 ./anJ5.html bi keng luo jing
1050 避君三舍 bì jūn sān shě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BJ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退避三舍 针锋相对 ./MXZz.html bi jun san she
1056 避凶趋吉 bì xiōng qū jí 避:避开;趋:奔赴。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宋 王观国《学林 祠卜》:“以此知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 BX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祸就福 ./MXkw.html bi xiong qu ji
2027 避凶就吉 bì xiōng jiù jí 避:避开;就:趋。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6回:“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 BX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凶趋吉 ./OTdjdw==.html bi xiong jiu ji
2028 避其锐气 bì qí ruì qì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避开敌人的旺盛气势,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打击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BQR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实击虚 ./OTdkcQ==.html bi qi rui qi
1055 避俗趋新 bì sú qū xīn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叶圣陶《未厌集 苦辛》:“‘拜年’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 ... BSQ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Xhx.html bi su qu xin
2244 避人耳目 bì rén ěr mù 指避免走漏消息。 ? BRE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掩人耳目 ./MzQ0bw==.html bi ren er mu
2245 避人眼目 bì rén yǎn mù 见“避人耳目”。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 ... BRY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避人耳目 ./MzQ0eQ==.html bi ren yan mu
2237 避井入坎 bì jǐng rù kǎn 见“避坑落井”。 BJRK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避坑落井 ./MzN0dQ==.html bi jing ru kan
21488 遵道秉义 zūn dào bǐng yì 犹言遵守道义。 唐·柳宗元《清河张府君墓志铭》:“逮夫弱冠,遵道秉义。” ZDB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jVybQ==.html zun dao bing yi
20787 遮风挡雨 zhē fēng dǎng yǔ 比喻起保护作用 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1章:“大叔,闺女没有好的孝敬你,让小赤松长大,给你遮风挡雨!” ZF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挡风遮雨 ./NnNiaw==.html zhe feng dang yu
20951 遮遮掩掩 zhē zhē yǎn yǎn 指要隐瞒某种真相而行为不爽利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这里小姐,起初害羞,遮遮掩掩。今番背却夫人,一般也老落起来。” ZZ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掩掩藏藏 爽爽快快 ./OTJ1bw==.html zhe zhe yan yan
21136 遮空蔽日 zhē kōng bì rì 同“遮天蔽日”。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九回:“军行腾起地中尘,遮空蔽日;马走踏翻拦路草,偃土摇风。” ZKB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遮天蔽日 ./NXpjaQ==.html zhe kong bi ri
21142 遮掩耳目 zhē yǎn ěr mù 见“遮人眼目”。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听说事后执政府乘人不知,已将尸首掩埋了些,以图遮掩耳目。” ZYE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遮人耳目、遮人眼目 ./NXpmaw==.html zhe yan er mu
21140 遮天蔽日 zhē tiān bì rì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 ZTB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蔽日遮天、遮空蔽日 ./NXplZw==.html zhe tian bi ri
21141 遮天盖日 zhē tiān gài rì 同“遮天蔽日”。 浩然《石山柏》:“眼看要走进另一道川,忽然间被一座遮天盖日的大山挡住了。” ZTG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遮天蔽日、遮空蔽日 ./NXplcQ==.html zhe tian gai ri
20275 遮天盖地 zhē tiān gài dì 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 严阵《竹矛 大旗歌》:“啊,团结的大旗,啊,我们遮天盖地的红云!” ZTG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铺天盖地 ./MnR6eQ==.html zhe tian gai di
21134 遮地盖天 zhē dì gài tiān 同“遮天盖地”。 李季《五月端阳·打横山》:“大小据点一扫光,红军和赤卫军遮地盖天。” ZDG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遮天盖地、遮地漫天、遮天迷地 ./NXpibw==.html zhe di gai tian
21137 遮前掩后 zhē qián yǎn hòu 谓说话藏头露尾,欲言又止。 宋·朱熹《答叶正则书》之四:“大家讲究到底,大开眼看觑,大开口说话,分明去取,直截剖判,不须得如此遮 ... ZQY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Xpjcw==.html zhe qian yan hou
20635 遮人耳目 zhē rén ěr mù 玩弄手法,掩盖真相。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又何尝有什么丑处!可见装点造作总难遮人耳目。” ZRE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掩人耳目 明目张胆 ./NXpkMg==.html zhe ren er mu
20636 遮人眼目 zhē rén yǎn mù 谓遮掩别人的视听,掩饰真情。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你只见庵观寺院的和尚贫财好色,明蔬暗荤,遮人眼目,俺庄内须与他们不 ... ZRY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遮人耳目、遮人耳目、遮掩耳目 明目张胆 ./NXpkbQ==.html zhe ren yan mu
21138 遮三瞒四 zhē sān mán sì 谓说话、做事多方掩饰,不爽快。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昨夜怎么他两个一同出来,你且告诉了我,我自有主意,可不 ... ZSM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藏头露尾、遮遮掩掩 直言不讳 ./NXpkdw==.html zhe san man si
21043 遭遇际会 zāo yù jì huì 犹言逢遇时机。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也,遭遇际会,幸承先王馀业,恩未被四海,泽未 ... ZYJ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遭遇运会、遭逢际会、遭逢时会 遭逢不偶、遭遇不偶 ./NXkyeQ==.html zao yu ji hui
21042 遭遇不偶 zāo yù bù ǒu 同“遭逢不偶”。 清·谭嗣同《先仲兄行状》:“遭遇不偶,居恒忽忽,悲歌感慨,以发其堙郁之气。” ZYBO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遭逢不偶、遭时不偶、遭际不偶 遭逢际会、遭逢时会、遭遇际会 ./NXkybw==.html zao yu bu 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