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83
|
酒肉朋友
|
酒
|
jiǔ ròu péng yǒu
|
在一起只是吃吃喝喝;可以同欢乐;而不能共患难的朋友。
|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荆州来。”
|
JRP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狐朋狗友
|
患难之交
|
./MWg5cw==.html
|
jiu rou peng you
|
|
15107
|
酒肉兄弟
|
酒
|
jiǔ ròu xiōng dì
|
指酒肉朋友
|
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这是前村催命鬼的酒肉兄弟,叫做破面鬼。”
|
JRX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酒肉朋友
|
患难之交
|
./Yjdt.html
|
jiu rou xiong di
|
|
15541
|
酒绿灯红
|
酒
|
jiǔ lǜ dēng hóng
|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小秦淮录》:“酒绿灯红绀碧花,江乡此会最高华。”
|
JLD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灯红酒绿、酒池肉林
|
|
./MW13dQ==.html
|
jiu lu deng hong
|
|
16350
|
酒瓮饭囊
|
酒
|
jiǔ wèng fàn náng
|
犹言酒囊饭袋。
|
晋·葛洪《抱朴子·弹祢》:“荀彧犹强可与语,过此以往,皆木梗泥偶,似人而无人气,皆酒瓮饭囊耳。”
|
JWFN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酒囊饭袋、酒囊饭包
|
|
./NDJqdQ==.html
|
jiu weng fan nang
|
|
15496
|
酒池肉林
|
酒
|
jiǔ chí ròu lín
|
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
东汉 班固《汉书 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
JCR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灯红酒绿、穷奢极侈、荒淫无度
|
|
./MWpxeQ==.html
|
jiu chi rou lin
|
|
16327
|
酒地花天
|
酒
|
jiǔ dì huā tiān
|
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
清·张春帆《宦海》第11回:“当着那一面柳州失守、王观察捐躯致命之时,正是这一边风月珠江木大人酒地花 清·张春帆《宦海》第11回:“当着那一面柳州失守、王观察捐躯致命之时,正是这一边风月珠江木大人酒地花天之际。”...
|
JDH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花天酒地
|
节衣缩食
|
./NDI1eQ==.html
|
jiu di hua tian
|
|
15526
|
酒囊饭袋
|
酒
|
jiǔ náng fàn dài
|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
宋 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
JNF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行尸走肉、衣架饭囊
|
英雄好汉、能工巧匠、真才实学
|
./MWtxOA==.html
|
jiu nang fan dai
|
|
16347
|
酒囊饭包
|
酒
|
jiǔ náng fàn bāo
|
见“酒囊饭袋”。
|
清·李渔《意中缘·卷帘》:“念区区酒囊饭包,又谁知生来命高,没生涯,终朝醉饱,都倚着那妖娆。”
|
JNFB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酒囊饭袋、酒瓮饭囊
|
|
./NDJmNA==.html
|
jiu nang fan bao
|
|
16334
|
酒后茶馀
|
酒
|
jiǔ hòu chá yú
|
见“酒馀茶后”。
|
|
JHCY
|
一般成语
|
|
|
|
./NDI5YQ==.html
|
jiu hou cha yu
|
|
16335
|
酒后无德
|
酒
|
jiǔ hòu wú dé
|
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
我当着你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罢!
|
JHW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DI5dQ==.html
|
jiu hou wu de
|
|
15621
|
酒后失言
|
酒
|
jiǔ hòu shī yán
|
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是我一时愚蠢,不是了,酒后失言,反被那婆娘瞒过了,怪兄弟相闹不得。”
|
JH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酒后吐真言
|
|
./NDI5aw==.html
|
jiu hou shi yan
|
|
15316
|
酒入舌出
|
酒
|
jiǔ rù shé chū
|
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不宁弃酒乎?”
|
JR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酒后吐真言
|
|
./MWc0bw==.html
|
jiu ru she chu
|
|
15108
|
酒余茶后
|
酒
|
jiǔ yú chá hòu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鲁迅《集外集拾遗 帮助文学与帮闲文学》:“但依我们中国的老眼睛看起来,小说是给人消闲的,是为酒余茶后 鲁迅《集外集拾遗 帮助文学与帮闲文学》:“但依我们中国的老眼睛看起来,小说是给人消闲的,是为酒余茶后之用。”...
|
JYC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茶余饭后、茶余酒后
|
|
./Yjg2.html
|
jiu yu cha hou
|
|
2444
|
配套成龙
|
配
|
pèi tào chéng lóng
|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
《工人歌谣选 配套成龙生产高》:“搭好桥梁河好过,配套成龙生产高。”
|
PT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成龙配套
|
|
./MXN4aQ==.html
|
pei tao cheng long
|
|
3092
|
配享从汜
|
配
|
pèi xiǎng cóng sì
|
旧时以孔子门徒及某些所谓“名儒”附属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称配享从汜。
|
《宋史·礼志八》:“国子司业蒋静言:‘先圣与门人通被冕服无别,配享从汜之人当从所封之爵服。’”
|
PXC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doaw==.html
|
pei xiang cong si
|
|
998
|
鄙夷不屑
|
鄙
|
bǐ yí bù xiè
|
鄙夷:轻视,看不起;不屑:认为不值得。轻视,看不起
|
叶圣陶《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
|
BY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屑一顾
|
|
./MThx.html
|
bi yi bu xie
|
|
2096
|
鄙于不屑
|
鄙
|
bǐ yú bù xiè
|
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
|
BY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mcw.html
|
bi yu bu xie
|
|
7684
|
都鄙有章
|
都
|
dū bǐ yǒu zhāng
|
都:都城;鄙:小邑;章:章程。指国都与小城都有章法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
DB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1zdw==.html
|
du bi you zhang
|
|
11131
|
郦寄卖友
|
郦
|
lì jì mài yǒu
|
郦寄出卖朋友
|
南朝·齐·巨源《为尚书符荆州》:“虽吕布贩君,郦寄卖友,方之斯人,未足为酷。”
|
LJM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卖友求荣
|
|
./OGNsZQ==.html
|
li ji mai you
|
|
21198
|
郑重其辞
|
郑
|
zhèng zhòng qí cí
|
谓说话态度严肃认真。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他才恭肃其貌,郑重其辞说道:‘年兄!你今日束修来见我,其实惭愧。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他才恭肃其貌,郑重其辞说道:‘年兄!你今日束修来见我,其实惭愧。’”...
|
ZZQ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BpNg==.html
|
zheng zhong qi ci
|
|
20181
|
郑重其事
|
郑
|
zhèng zhòng qí shì
|
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
ZZ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丝不苟、一板一眼
|
掉以轻心、视若等闲、敷衍了事
|
./MnEyYQ==.html
|
zheng zhong qi shi
|
|
21192
|
郑昭宋聋
|
郑
|
zhèng zhāo sòng lóng
|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杀之。”杜预注:“昭,明也。聋,闇也。”后以“郑昭...
|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於齐,曰:‘无假道於宋。’亦使公子冯聘於晋,不假道於郑。申舟以孟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於齐,曰:‘无假道於宋。’亦使公子冯聘於晋,不假道於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杀之。”...
|
ZZS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BnOA==.html
|
zheng zhao song long
|
|
21188
|
郑人实履
|
郑
|
zhèng rén shí lǚ
|
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
|
ZRSL
|
一般成语
|
|
|
|
./NjBjYw==.html
|
zheng ren shi lu
|
|
20348
|
郑人买履
|
郑
|
zhèng rén mǎi lǚ
|
履:鞋。形容有的人脱离实际;只按教条办事。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ZRM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生搬硬套、死搬教条
|
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
./MnYzbw==.html
|
zheng ren mai lu
|
|
13382
|
郐下无讥
|
郐
|
kuài xià wú jī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后以“郐下无讥”言其微不足道。...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
|
KXW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郐以下
|
|
./NDRhbQ==.html
|
kuai xia wu ji
|
|
10023
|
郎才女貌
|
郎
|
láng cái nǚ mào
|
郎:男子;貌:容貌。旧时形容男女青年才貌相配。
|
元 乔梦符《扬州梦》:“这一双郎才女貌天生下,笋余儿游治子花朵儿俊娇娃,堪写入风流仕女丹青画。”
|
LCN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才子佳人
|
无德无才
|
./MWxqNA==.html
|
lang cai nu mao
|
|
10537
|
郎才女姿
|
郎
|
láng cái nǚ zī
|
见“郎才女貌”。
|
明·张凤翼《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
|
LCN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郎才女貌
|
|
./NDRzZQ==.html
|
lang cai nu zi
|
|
17416
|
郄诜高第
|
郄
|
qiè shēn gāo dì
|
晋郄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高第”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
|
QSGD
|
一般成语
|
|
|
|
./NG5uMA==.html
|
qie shen gao di
|
|
17415
|
郄诜丹桂
|
郄
|
qiè shēn dān guì
|
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丹桂” 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
|
QSDG
|
一般成语
|
|
|
|
./NG5tcQ==.html
|
qie shen dan gui
|
|
25638
|
郁郁葱葱
|
郁
|
yù yù cōng cōng
|
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
汉 王充《论衡 恢国》:“初者,苏伯阿望春陵气郁郁葱葱。”
|
YY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生机蓬勃、生意盎然、生气勃勃
|
满目疮痍、赤地千里、枯木朽株
|
./NXZucQ==.html
|
yu yu cong cong
|
|
25639
|
郁郁寡欢
|
郁
|
yù yù guǎ huān
|
郁郁:忧郁;发愁的样子;寡:少。心里发愁;少言少语;闷闷不乐。
|
战国 楚 屈原《九章》:“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
YYG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忧心忡忡、忧心如焚、愁眉苦脸
|
怡然自得、得意洋洋、得意忘形
|
./NXZvMA==.html
|
yu yu gua huan
|
|
25637
|
郁郁不乐
|
郁
|
yù yù bù lè
|
郁郁:心里忧愁;苦闷。形容愁闷不乐。
|
唐 蒋防《霍小玉传》:“伤情感物,郁郁不乐。”
|
YYB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闷闷不乐
|
兴高采烈
|
./NXZtdw==.html
|
yu yu bu le
|
|
11086
|
邻里乡党
|
邻
|
lín lǐ xiāng dǎng
|
周制1邻=5家,1里=5邻,1党=500家,1乡=12500家。泛称一乡的人
|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世》:“毋!以与你邻里乡党乎!”
|
LL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Q4cQ==.html
|
lin li xiang dang
|
|
10437
|
邻女詈人
|
邻
|
lín nǚ lì rén
|
比喻各为其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居彼人之所,则欲其报我也;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
LNL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为其主
|
|
./ZGZ3.html
|
lin nu li ren
|
|
10785
|
邻女窥墙
|
邻
|
lín nǚ kuī qiáng
|
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
|
先秦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
LNKQ
|
一般成语
|
|
|
|
./NGE3eQ==.html
|
lin nu kui qiang
|
|
13649
|
邯郸学步
|
邯
|
hán dān xué bù
|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
|
庄周《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HDX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数典忘祖
|
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择善而长
|
./MTl2ZQ==.html
|
han dan xue bu
|
|
14212
|
邯郸匍匐
|
邯
|
hán dān pú fú
|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后因以“邯郸匍匐”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
HDP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邯郸重步、邯郸学步
|
|
./M3Jmaw==.html
|
han dan pu fu
|
|
18834
|
邪魔歪道
|
邪
|
xié mó wāi dào
|
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邪魔歪道弄来的东西,咱不稀罕!”
|
XMW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邪魔怪道
|
|
./NWZnZQ==.html
|
xie mo wai dao
|
|
18833
|
邪魔怪道
|
邪
|
xié mó guài dào
|
犹言邪魔歪道。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你看《禹贡》上面,何尝有一点这种邪魔怪道的话,他却实实在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你看《禹贡》上面,何尝有一点这种邪魔怪道的话,他却实实在在把水治平了。”...
|
XMG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邪魔歪道
|
|
./NWZmdQ==.html
|
xie mo guai dao
|
|
18350
|
邪魔外道
|
邪
|
xié mó wài dào
|
佛教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学说。
|
《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
XMW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旁门左道、邪门歪道
|
光明磊落
|
./NWZnNA==.html
|
xie mo wai dao
|
|
18079
|
邪门歪道
|
邪
|
xié mén wāi dào
|
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
《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
XMW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歪风邪气、旁门左道
|
光明正大、光明磊落
|
./MmlsZQ==.html
|
xie men wai dao
|
|
19196
|
邪说异端
|
邪
|
xié shuō yì duān
|
邪说:有害的学说;异端:不正统。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或指荒诞不经的道理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8回:“鹏儿开口,即为高蹈之路。孩儿正脑着他入于邪说异端,母亲怎反奖起他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8回:“鹏儿开口,即为高蹈之路。孩儿正脑着他入于邪说异端,母亲怎反奖起他来。”...
|
XSY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异端邪说
|
|
./N2hpaQ==.html
|
xie shuo yi duan
|
|
19197
|
邪神野鬼
|
邪
|
xié shén yě guǐ
|
闲散的鬼神。比喻不务正业,到处闲逛,寻衅闹市的人
|
|
XSY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闲神野鬼
|
|
./N2hqMg==.html
|
xie shen ye gui
|
|
18824
|
邪不胜正
|
邪
|
xié bù shèng zhèng
|
犹言邪不犯正。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34回:“自古道‘邪不胜正’。吾仗天威讨诛反贼,有何惧哉!”
|
XB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邪不犯正、邪不压正、邪不敌正
|
|
./NWZhdQ==.html
|
xie bu sheng zheng
|
|
18823
|
邪不犯正
|
邪
|
xié bù fàn zhèng
|
亦作“邪不伐正”。谓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
|
唐·刘束《隋唐嘉话》中卷:“臣闻邪不犯正,若使咒臣,必不得行。”
|
XBF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邪不伐正、邪不胜正、邪不压正
|
|
./NWZhYQ==.html
|
xie bu fan zheng
|
|
18821
|
邪不敌正
|
邪
|
xié bù dí zhèng
|
犹言邪不犯正。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庄攈松》:“邪不敌正,理固然也。”
|
XB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邪不胜正、邪不干正、邪不压正
|
|
./NWY5cQ==.html
|
xie bu di zheng
|
|
18344
|
邪不干正
|
邪
|
xié bù gān zhèng
|
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
|
宋 王谠《唐语林 方正》:“臣闻邪不干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
XB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邪不犯正
|
|
./NWZhaw==.html
|
xie bu gan zheng
|
|
18196
|
邪不压正
|
邪
|
xié bù yā zhèng
|
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
曹禺《我对戏剧创作的希望》:“就是邪不压正嘛,最后是正面人物得到了胜利!”
|
XB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邪不干正
|
|
./MmtxbQ==.html
|
xie bu ya zheng
|
|
18822
|
邪不伐正
|
邪
|
xié bù fá zhèng
|
见“邪不犯正”。
|
汉·王符《潜夫论·巫列》:“夫妖不胜德,邪不伐正,天之经也。”
|
XBF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邪不敌正、邪不犯正、邪不压正
|
|
./NWZhMA==.html
|
xie bu fa zheng
|
|
25818
|
邑犬群吠
|
邑
|
yì quǎn qún fèi
|
邑:乡邑。乡邑的狗群起吠叫。比喻庸人对不理解的观点进行群起攻击
|
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
YQQ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3BsbQ==.html
|
yi quan qun f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