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3
|
不可乡迩
|
不
|
bù kě xiāng ěr
|
见“不可向迩”。
|
《左传·庄公十四年》:“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者,其 《左传·庄公十四年》:“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侯乎。’”...
|
BKXE
|
一般成语
|
|
|
|
./MzV6Yw==.html
|
bu ke xiang er
|
|
1512
|
不可一世
|
不
|
bù kě yī shì
|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
BKY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空一切、惟我独尊、旁若无人
|
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妄自菲薄
|
./bTFt.html
|
bu ke yi shi
|
|
2346
|
不古不今
|
不
|
bù gǔ bù jīn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汉 扬雄《太玄经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
|
BG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前绝后、独一无二
|
|
./MzVvaQ==.html
|
bu gu bu jin
|
|
2154
|
不及之法
|
不
|
bù jí zhī fǎ
|
指不适用的法规。
|
《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
|
BJZF
|
一般成语
|
|
|
|
./bG5x.html
|
bu ji zhi fa
|
|
1129
|
不厌其详
|
不
|
bù yàn qí xiáng
|
厌:嫌;详:详细。不嫌过于详细。指越详细越好。也作“不厌求详。”
|
宋 朱熹《答刘公度》:“讲学不厌其详,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册圣贤之言,皆须子细反复究竟。”
|
BYQ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细大不捐、纤悉不遗
|
语焉不详、简明扼要
|
./Mnc2.html
|
bu yan qi xiang
|
|
1128
|
不厌其烦
|
不
|
bù yàn qí fán
|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
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
BY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诲人不倦、苦口婆心
|
不胜其烦
|
./MnZ3.html
|
bu yan qi fan
|
|
1444
|
不卑不亢
|
不
|
bù bēi bù kàng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
BBB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骄不躁、不矜不伐
|
俯首听命、俯首贴耳
|
./bDFp.html
|
bu bei bu kang
|
|
2392
|
不勤而获
|
不
|
bù qín ér huò
|
指不劳而获。
|
宋 王谠《唐语林 补遗三》:“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
BQE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劳而获
|
|
./MzY2YQ==.html
|
bu qin er huo
|
|
1516
|
不劳而获
|
不
|
bù láo ér huò
|
获:获得。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
|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
BLE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坐享其成、不劳而食
|
自食其力
|
./bTN1.html
|
bu lao er huo
|
|
2376
|
不劳而成
|
不
|
bù láo ér chéng
|
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因事之理则不劳而成,故兹郑之踞辕而歌以上高梁也。”
|
BLE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劳而获
|
|
./MzYwNg==.html
|
bu lao er cheng
|
|
1457
|
不动声色
|
不
|
bù dòng shēng sè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
BD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露声色、无动于衷、泰然自若
|
不知所措、失魂落魄、手足无措
|
./bGJz.html
|
bu dong sheng se
|
|
1561
|
不务空名
|
不
|
bù wù kōng míng
|
务:追求。不追求虚名。形容踏踏实实地工作。
|
毛泽东《发刊词》:“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
|
BWK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埋头苦干、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
追名逐利、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
./bXA4.html
|
bu wu kong ming
|
|
1562
|
不务正业
|
不
|
bù wù zhèng yè
|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
BWZ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不求上进
|
埋头苦干、奋发有为
|
./bXBp.html
|
bu wu zheng ye
|
|
1094
|
不加思索
|
不
|
bù jiā sī suǒ
|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
BJ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假思索
|
冥思苦想
|
./Mmcy.html
|
bu jia si suo
|
|
2369
|
不刊之说
|
不
|
bù kān zhī shuō
|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
BK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刊之论
|
无稽之谈
|
./MzV4NA==.html
|
bu kan zhi shuo
|
|
1491
|
不刊之论
|
不
|
bù kān zhī lùn
|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不能更改的论断。...
|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
BK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经地义、不易之论
|
不经之谈、无稽之谈
|
./bHRh.html
|
bu kan zhi lun
|
|
2367
|
不刊之典
|
不
|
bù kān zhī diǎn
|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
《梁书 萧子云传》:“伏以圣旨所定乐论钟律纬绪,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悬日月,不刊之典,礼乐之孝,致 《梁书 萧子云传》:“伏以圣旨所定乐论钟律纬绪,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悬日月,不刊之典,礼乐之孝,致治所成。”...
|
BK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刊之书
|
|
./MzV3aw==.html
|
bu kan zhi dian
|
|
2368
|
不刊之书
|
不
|
bù kān zhī shū
|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
汉 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
BK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刊之典
|
|
./MzV3dQ==.html
|
bu kan zhi shu
|
|
1747
|
不切实际
|
不
|
bù qiē shí jì
|
不符合实际
|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
BQ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合实际
|
切合实际
|
./MzY2MA==.html
|
bu qie shi ji
|
|
2341
|
不分青白
|
不
|
bù fēn qīng béi
|
指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
见“不分皂白”。
|
BFQB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分皂白
|
是非分明
|
./MzVtYQ==.html
|
bu fen qing bei
|
|
1852
|
不分轻重
|
不
|
bù fēn qīng zhòng
|
指人办事盲目,不分主次
|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
|
BFQ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分主次
|
|
./Nm91aw==.html
|
bu fen qing zhong
|
|
1903
|
不分胜败
|
不
|
bù fēn shèng bài
|
指双方势均力敌,分不出高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两个在战场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
BF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分胜负
|
|
./Nzcxaw==.html
|
bu fen sheng bai
|
|
1741
|
不分胜负
|
不
|
bù fēn shèng fù
|
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
|
BF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均力敌
|
|
./MzVtaw==.html
|
bu fen sheng fu
|
|
1461
|
不分皂白
|
不
|
bù fēn zào bái
|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
|
《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 《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BF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混淆黑白、是非不分、混为一谈
|
是非分明、黑白分明
|
./bGZl.html
|
bu fen zao bai
|
|
2342
|
不分玉石
|
不
|
bù fēn yù shí
|
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
BF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玉石俱焚、好坏不分
|
|
./MzVtdQ==.html
|
bu fen yu shi
|
|
1460
|
不分彼此
|
不
|
bù fēn bǐ cǐ
|
彼:对方;此:己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亲密。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都是一样。”
|
BF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同手足
|
行同陌路
|
./bGVr.html
|
bu fen bi ci
|
|
2340
|
不分伯仲
|
不
|
bù fēn bó zhòng
|
分不出第一第二
|
|
BF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VtMA==.html
|
bu fen bo zhong
|
|
1902
|
不分主次
|
不
|
bù fēn zhǔ cì
|
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
王朔《动物凶猛》:“虽然这三种说法不分主次,都有同样有力的证人和很难杜撰栩栩如生的细节,我还是一下就 王朔《动物凶猛》:“虽然这三种说法不分主次,都有同样有力的证人和很难杜撰栩栩如生的细节,我还是一下就相信了最后一种说法。”...
|
BFZ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主次不分
|
主次分明
|
./NzcxYQ==.html
|
bu fen zhu ci
|
|
1904
|
不分上下
|
不
|
bù fēn shàng xià
|
不管上级和下级或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
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搅在一块儿坐马车、看夜戏、游花园。”
|
BF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分胜负、不分高下
|
|
./NzcxdQ==.html
|
bu fen shang xia
|
|
1449
|
不出所料
|
不
|
bù chū suǒ liào
|
出:超出;料:推测;料想。指没有出乎预料。即在意料之中。
|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一直防着你,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一直防着你,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
|
BCS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料事如神
|
出其不意、出人意表
|
./bDcy.html
|
bu chu suo liao
|
|
2377
|
不凉不酸
|
不
|
bù liáng bù suān
|
方言。形容态度冷漠。
|
|
BLBS
|
一般成语
|
|
|
|
./MzYwZw==.html
|
bu liang bu suan
|
|
1803
|
不冷不热
|
不
|
bù lěng bù rè
|
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巴金《寒夜》三:“这一天是这个山城里少有的不冷不热的好天。”...
|
BLB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温不火
|
|
./Njc5OA==.html
|
bu leng bu re
|
|
1472
|
不关紧要
|
不
|
bù guān jǐn yào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此事也不关紧要,因而吩咐祁知府从宽办结。”
|
BG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关紧要
|
至关重要
|
./bGtv.html
|
bu guan jin yao
|
|
1473
|
不关痛痒
|
不
|
bù guān tòng yǎng
|
不关:不相干。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情。与自身的利害没有关系。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这里虽还有两三个老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
|
BG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了不相涉、漠不关心
|
息息相关、唇齿相依
|
./bGt5.html
|
bu guan tong yang
|
|
1470
|
不共戴天
|
不
|
bù gòng dài tiān
|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BG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仇大恨、势不两立、刻骨仇恨
|
相依为命、唇齿相依
|
./bGs0.html
|
bu gong dai tian
|
|
1119
|
不僧不俗
|
不
|
bù sēng bù sú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
|
BSB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伦不类、不三不四
|
|
./MnNh.html
|
bu seng bu su
|
|
2047
|
不偢不倸
|
不
|
bù chǒu bù cǎi
|
偢:同“瞅”,看;倸:同“睬”,理睬。不看也不答理,也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
明 苏复之《金印记 周氏回家》:“妇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
|
BC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理不睬
|
热情和蔼
|
./Mjhr.html
|
bu chou bu cai
|
|
1529
|
不偏不倚
|
不
|
bù piān bù yǐ
|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
BP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公正无私、一视同仁、中庸之道
|
畸轻畸重、厚此薄彼、偏听偏信
|
./bTlv.html
|
bu pian bu yi
|
|
1482
|
不假思索
|
不
|
bù jiǎ sī suǒ
|
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 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
宋 黄榦《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
BJ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
|
慢条斯理、深思熟虑、搜索枯肠
|
./bG9r.html
|
bu jia si suo
|
|
1627
|
不值一驳
|
不
|
bù zhí yī bó
|
不值得批驳。
|
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七章:“至于你哼哼唧唧地说那套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话儿,是不值一驳的。”
|
BZY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站不住脚
|
千真万确
|
./MzBpNA==.html
|
bu zhi yi bo
|
|
2178
|
不值一顾
|
不
|
bù zhí yī gù
|
顾: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
明 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
BZ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屑一顾
|
|
./MzBpZQ==.html
|
bu zhi yi gu
|
|
1610
|
不值一钱
|
不
|
bù zhí yī qián
|
比喻毫无价值。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台省 御史大夫被论》:“此两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诟,不值一钱,宪体至是扫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台省 御史大夫被论》:“此两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诟,不值一钱,宪体至是扫地矣。”...
|
BZY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名一文
|
价值连城
|
./bjd1.html
|
bu zhi yi qian
|
|
1864
|
不值一谈
|
不
|
bù zhí yī tán
|
不值得谈论
|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但对胡雪岩来说,这数目太小了,不值一谈,所以乌先生佯作不知,默然无语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但对胡雪岩来说,这数目太小了,不值一谈,所以乌先生佯作不知,默然无语。”...
|
BZY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值一提
|
|
./NzY1Mg==.html
|
bu zhi yi tan
|
|
1628
|
不值一笑
|
不
|
bù zhí yī xiào
|
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同“不值一哂”。
|
鲁迅《朝花夕拾 死后》:“但同时想,我生存时说的什么批评不值一笑的话,大概是违心之论罢。”又《呐喊 鲁迅《朝花夕拾 死后》:“但同时想,我生存时说的什么批评不值一笑的话,大概是违心之论罢。”又《呐喊 阿Q正传》:“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
|
BZY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值一哂
|
|
./MzBpbw==.html
|
bu zhi yi xiao
|
|
1167
|
不值一哂
|
不
|
bù zhí yī shěn
|
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指毫无意义或表示轻视
|
鲁迅《二心集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凡大队的革命军,必须一切战士的意识,都十分正确,分明,这才是 鲁迅《二心集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凡大队的革命军,必须一切战士的意识,都十分正确,分明,这才是真的革命军,否则不值一哂。”...
|
BZ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值一笑
|
|
./M3B3.html
|
bu zhi yi shen
|
|
1569
|
不修边幅
|
不
|
bù xiū biān fú
|
修:修饰;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借指人的仪表、衣着、生活作风。比喻不注意衣着、仪容的整饰。常指不拘小 修:修饰;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借指人的仪表、衣着、生活作风。比喻不注意衣着、仪容的整饰。常指不拘小节;生活懒散。...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
BX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衫不履、不拘小节
|
衣冠楚楚
|
./bXJn.html
|
bu xiu bian fu
|
|
2331
|
不便水土
|
不
|
bù biàn shuǐ tǔ
|
同“不服水土”。
|
|
BBST
|
一般成语
|
|
|
|
./MzVqOA==.html
|
bu bian shui tu
|
|
1907
|
不便之处
|
不
|
bù biàn zhī chù
|
指不方便的地方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54回:“阿珠要自己去劝,毕竟有好些不便之处,亦不敢上楼。”
|
BB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为难之处
|
|
./Nzc5bQ==.html
|
bu bian zhi chu
|
|
1574
|
不依不饶
|
不
|
bù yī bù ráo
|
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烷完。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36回:“这里黄三太见周应龙不依不饶,他就开口说:‘周寨主,……’”
|
BY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宽宏大量
|
./bXRv.html
|
bu yi bu rao
|
|
1148
|
不伦不类
|
不
|
bù lún bù lèi
|
伦: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
|
明 吴炳《疗妒羹 絮影》:“眼中人不伦不类,阱中人不伶不俐。”
|
BLB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三不四、非僧非俗、非驴非马
|
一本正经、正襟危坐
|
./M2lv.html
|
bu lun bu l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