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2
|
不蔓不枝
|
不
|
bù màn bù zhī
|
蔓:蔓延;枝:生枝节。原指莲茎不蔓延也不分枝。
|
宋 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BM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珠圆玉润、一气呵成、文从字顺
|
拖泥带水、节外生枝、画蛇添足
|
./bTZt.html
|
bu man bu zhi
|
|
2383
|
不蔓不支
|
不
|
bù màn bù zhī
|
蔓:藤蔓,引伸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
|
欧阳予倩《谈昆剧和长生殿>的演出》:“现在台上演的把熊友惠和侯三姑的一般情节删去,只留熊友兰与 欧阳予倩《谈昆剧和长生殿>的演出》:“现在台上演的把熊友惠和侯三姑的一般情节删去,只留熊友兰与苏戍娟的一条线,干干净净八场戏,不蔓不支,我以为异常好。”...
|
BM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蔓不枝
|
|
./MzYyZQ==.html
|
bu man bu zhi
|
|
2382
|
不落边际
|
不
|
bù luò biān jì
|
指挨不上边,无着落。
|
张天翼《夏夜梦》二:“星星给搅得不安似地霎着眼,闪着白里带青的亮光,逗得人会不落边际地想开去,想到天 张天翼《夏夜梦》二:“星星给搅得不安似地霎着眼,闪着白里带青的亮光,逗得人会不落边际地想开去,想到天上,想到这人世。”...
|
BL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着边际
|
|
./MzYyNA==.html
|
bu luo bian ji
|
|
1522
|
不落窠臼
|
不
|
bù luò kē jiù
|
窠臼:旧框框;老套子;现成格式。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也作“不落俗套”。
|
明 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
BLK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别具匠心、不落俗套
|
依样葫芦、千篇一律、如法炮制
|
./bTZj.html
|
bu luo ke jiu
|
|
1149
|
不落俗套
|
不
|
bù luò sú tào
|
落:停留,定正。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
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 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俗套。”...
|
BL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标新立异
|
因循守旧
|
./M2l5.html
|
bu luo su tao
|
|
1130
|
不药而愈
|
不
|
bù yào ér yù
|
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虑,世妹之病,大约可以不药而愈。”
|
BYE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治自愈
|
不可救药、回天乏术
|
./Mndn.html
|
bu yao er yu
|
|
1899
|
不荤不素
|
不
|
bù hūn bù sù
|
荤:指鱼肉类食品。形容不上不下,不成样子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6回:“教他奴才好藉口,你放在家里,不荤不素,当做甚么人儿看成?”
|
BH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5OA==.html
|
bu hun bu su
|
|
2136
|
不茶不饭
|
不
|
bù chá bù fàn
|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 》:“霎时间云雨暗巫山,闷无言,不茶不饭,满口儿何处诉愁烦。”
|
BC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吃不喝
|
大吃大喝
|
./bDJt.html
|
bu cha bu fan
|
|
1471
|
不苟言笑
|
不
|
bù gǒu yán xiào
|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
BG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正襟危坐、老成持重
|
油腔滑调、谈笑风生
|
./bGtl.html
|
bu gou yan xiao
|
|
2056
|
不舍昼夜
|
不
|
bù shě zhòu yè
|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
春秋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BS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夜以继日
|
|
./MnN1.html
|
bu she zhou ye
|
|
1612
|
不自量力
|
不
|
bù zì liàng lì
|
量:估计。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
|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
BZ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螳臂挡车、蚍蜉憾树
|
妄自菲薄、自知之明、量力而行
|
./bjlz.html
|
bu zi liang li
|
|
2139
|
不臣之心
|
不
|
bù chén zhī xīn
|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
BCZ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赤胆忠心
|
./bDNx.html
|
bu chen zhi xin
|
|
1112
|
不能自拔
|
不
|
bù néng zì bá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宋书 江夏王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
BNZ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暴自弃、一落千丈
|
不甘示弱、勇往直前、昂首阔步
|
./MnBz.html
|
bu neng zi ba
|
|
1527
|
不能自已
|
不
|
bù néng zì yǐ
|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唐 卢照邻《寄裴舍人书》:“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
BN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
|
./bThh.html
|
bu neng zi yi
|
|
1106
|
不胫而走
|
不
|
bù jìng ér zǒu
|
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却能跑得很快。后形容事物不待推行;就到处流传。
|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
BJE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翼而飞
|
秘而不宣
|
./Mm1x.html
|
bu jing er zou
|
|
2396
|
不胜桮杓
|
不
|
bù shèng qí sháo
|
桮杓bēisháo:桮,古同“杯”,酒具,借指饮酒。谓酒量有限,不能再饮。《史记·项羽本纪》:“张良 桮杓bēisháo:桮,古同“杯”,酒具,借指饮酒。谓酒量有限,不能再饮。《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
《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
BS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Y3ZQ==.html
|
bu sheng qi shao
|
|
1546
|
不胜枚举
|
不
|
bù shèng méi jǔ
|
胜:尽;枚:个。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
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而宋人撰述不见于志者,又复不胜枚举。”
|
BS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计其数、不可胜数、举不胜举
|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
./bWhn.html
|
bu sheng mei ju
|
|
1151
|
不胜杯杓
|
不
|
bù shèng bēi sháo
|
不胜:经不起;杓:舀东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醉了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
BS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胜酒力
|
|
./M2pz.html
|
bu sheng bei shao
|
|
1152
|
不胜其苦
|
不
|
bù shèng qí kǔ
|
胜:禁得起。不能忍受那种苦楚
|
唐 白行简《李娃传》:“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园东,去其衣服,以马鞭鞭之数百,生不胜其苦而毙。”
|
BSQ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堪其苦
|
|
./M2sy.html
|
bu sheng qi ku
|
|
1547
|
不胜其烦
|
不
|
bù shèng qí fán
|
不胜:承担不了;烦:烦杂。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秦太师当国,有谄者尝执政矣,出为建康留守,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秦太师当国,有谄者尝执政矣,出为建康留守,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患。”...
|
BS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士买驴、鸡零狗碎
|
不厌其详、不厌其烦、简明扼要
|
./bWhx.html
|
bu sheng qi fan
|
|
1548
|
不胜其任
|
不
|
bù shèng qí rèn
|
胜:能担当。没有能力担当那项重任。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
BSQ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力不胜任
|
胜任愉快
|
./bWkw.html
|
bu sheng qi ren
|
|
1126
|
不肖子孙
|
不
|
bù xiào zǐ sūn
|
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辈的贤良子孙。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
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子孙,振起家门;不肖子孙,破败家门。”
|
BX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纨绔子弟、后继无人
|
孝子贤孙、后继有人、继往开来
|
./MnYy.html
|
bu xiao zi sun
|
|
2143
|
不耻相师
|
不
|
bu chi xiang shi
|
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
|
BCXS
|
一般成语
|
|
|
|
./bDY4.html
|
bu chi xiang shi
|
|
2046
|
不耻最后
|
不
|
bù chǐ zuì hòu
|
不耻:不以为羞耻。不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
BC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不甘落后
|
./Mjhh.html
|
bu chi zui hou
|
|
1448
|
不耻下问
|
不
|
bù chǐ xià wèn
|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
BC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
./bDV5.html
|
bu chi xia wen
|
|
1583
|
不翼而飞
|
不
|
bù yì ér fēi
|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
BYE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胫而走、不知去向
|
原封不动、失而复得
|
./bXhr.html
|
bu yi er fei
|
|
1091
|
不羁之民
|
不
|
bù jī zhī mín
|
羁:束缚;民:百姓。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民众
|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
BJ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V5.html
|
bu ji zhi min
|
|
2153
|
不羁之才
|
不
|
bù jī zhī cái
|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汉书·司马迁传》:“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
BJ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G5n.html
|
bu ji zhi cai
|
|
1611
|
不置可否
|
不
|
bù zhì kě fǒu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
BZK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置褒贬、不置一词
|
泾渭分明、斩钉截铁、旗帜鲜明
|
./bjh5.html
|
bu zhi ke fou
|
|
2366
|
不绝若线
|
不
|
bù jué ruò xiàn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
《公羊传 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何休注:“线,缝帛缕,以喻微也。”
|
BJR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绝如线
|
|
./MzV3YQ==.html
|
bu jue ruo xian
|
|
1490
|
不绝如缕
|
不
|
bù jué rú lǚ
|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
宋 苏轼《前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
BJR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
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
./bHNn.html
|
bu jue ru lu
|
|
1108
|
不绝如线
|
不
|
bù jué rú xian
|
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
《公羊传 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何休注:“线,缝帛缕,以喻微也。”
|
BJ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
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
./Mm51.html
|
bu jue ru xian
|
|
2365
|
不绝如带
|
不
|
bù jué rú dài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带子一样。
|
《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
|
BJR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绝如线、不断如带
|
|
./MzV3MA==.html
|
bu jue ru dai
|
|
2157
|
不绝于耳
|
不
|
bù jué yú ěr
|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
BJY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余音绕梁
|
|
./bHNx.html
|
bu jue yu er
|
|
2053
|
不经之谈
|
不
|
bù jīng zhī tán
|
经:通常的道理;法则等;谈:话。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
|
晋 羊祜《诫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
BJZ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奇谈怪论、无稽之谈
|
不易之论、不刊之论
|
./Mm1n.html
|
bu jing zhi tan
|
|
2359
|
不经之说
|
不
|
bù jīng zhī shuō
|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唐 无稹《迁庙议状》:“曷若削汉朝不经之说,征殷周可久之文,从亲尽则迁之常规,为万代不朽之定制。”
|
BJZ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经之谈、不经之语
|
|
./MzV1Yw==.html
|
bu jing zhi shuo
|
|
2360
|
不经之语
|
不
|
bù jīng zhī yǔ
|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杂录》:“神宗顾问左右‘青唇’何事,皆不能对。乃以问赵元老。元老奏‘不经之语 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杂录》:“神宗顾问左右‘青唇’何事,皆不能对。乃以问赵元老。元老奏‘不经之语,不敢以闻’。”...
|
BJZ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经之说、不经之谈
|
|
./MzV1bQ==.html
|
bu jing zhi yu
|
|
1105
|
不经世故
|
不
|
bù jīng shì gù
|
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
鲁迅《花边文学 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
BJS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饱经世故
|
./Mm02.html
|
bu jing shi gu
|
|
1590
|
不约而同
|
不
|
bù yuē ér tóng
|
约:约定;同:相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
BYE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异口同声
|
众说纷纭、言人人殊、见仁见智
|
./bjAy.html
|
bu yue er tong
|
|
1833
|
不紧不慢
|
不
|
bù jīn bù màn
|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样才好!”...
|
BJ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疾不徐
|
|
./Njd6dw==.html
|
bu jin bu man
|
|
2348
|
不管不顾
|
不
|
bù guǎn bù gù
|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
|
BGBG
|
一般成语
|
|
|
|
./MzVwbQ==.html
|
bu guan bu gu
|
|
2349
|
不管一二
|
不
|
bù guǎn yī èr
|
不论是非情由,不顾后果。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你这猴子,不管一二,到处里闯祸。”
|
BGYE
|
一般成语
|
|
|
|
./MzVwdw==.html
|
bu guan yi er
|
|
1095
|
不稼不穑
|
不
|
bù jià bù sè
|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
《诗经 魏风 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
BJB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事稼穑
|
|
./Mmdj.html
|
bu jia bu se
|
|
1515
|
不稂不莠
|
不
|
bù láng bù yǒu
|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
《诗经 小雅 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
|
BL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郎不秀
|
|
./bTNr.html
|
bu lang bu you
|
|
2356
|
不禁不由
|
不
|
bù jīn bù yóu
|
指不由自主。
|
《儿妇英雄传》第十六回:“果然引动了那老头儿的满肚皮牢骚,不必等人盘问。他早不禁不由口似悬河的讲将起 《儿妇英雄传》第十六回:“果然引动了那老头儿的满肚皮牢骚,不必等人盘问。他早不禁不由口似悬河的讲将起来。”...
|
BJ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
|
./MzV0aQ==.html
|
bu jin bu you
|
|
2165
|
不祧之祖
|
不
|
bù tiāo zhī zǔ
|
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
清 吴乔《答万季野诗问》:“而不知全无自己,以病为药也。然在今日,遂为不祧之祖,何也?”
|
BT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祧之宗
|
|
./bWx3.html
|
bu tiao zhi zu
|
|
2405
|
不祧之宗
|
不
|
bù tiāo zhī zōng
|
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祧:古代帝王的
|
清 黎庶昌《序》:“曾文正公略师班氏,其文规恢闳阔,遂崒然直哜两汉,况进于此者邪?故今断以马、班、韩 清 黎庶昌《序》:“曾文正公略师班氏,其文规恢闳阔,遂崒然直哜两汉,况进于此者邪?故今断以马、班、韩、欧为百世不祧之宗云。”...
|
BT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祧之祖
|
|
./MzZiaw==.html
|
bu tiao zhi zong
|
|
1567
|
不祥之兆
|
不
|
bù xiáng zhī zhào
|
祥:吉利;兆:预兆;苗头。不吉利的预兆。古代人迷信;烧龟甲根据其裂痕的形状和数量占卜吉凶。也作“不祥 祥:吉利;兆:预兆;苗头。不吉利的预兆。古代人迷信;烧龟甲根据其裂痕的形状和数量占卜吉凶。也作“不祥之征”。...
|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风流阵》:“时议以为不祥之兆,后果有禄山兵乱。”
|
BX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凶多吉少、大祸临头
|
福星高照、洪福齐天、不虞之誉
|
./bXF3.html
|
bu xiang zhi zhao
|
|
1531
|
不破不立
|
不
|
bù pò bù lì
|
破:破除;立:建立。不先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起新的。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
BP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破大立、除旧布新
|
老调重弹、倒行逆施
|
./bWE4.html
|
bu po bu li
|
|
1598
|
不知高低
|
不
|
bù zhī gāo dī
|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洞宾见了,叫声好,不知高低。”
|
BZG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知深浅、初生牛犊
|
知根达底
|
./bjNl.html
|
bu zhi gao 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