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863 不足回旋 bù zú huí xuán 回旋:转动。形容处境局促,不便转身 BZH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留有余地 ./NzY0aQ==.html bu zu hui xuan
1613 不足介意 bù zú jiè yì 不值得放在心上。 明 陶宗仪《辍耕录 落水兰亭》:“大风覆舟,行李皆淹溺无余,彝斋立浅水中,手持此帖,示人曰:‘《兰亭 ... BZ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必介意 耿耿于怀 ./bmEy.html bu zu jie yi
1861 不足之处 bù zú zhī chù 不完善的地方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BZZ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zYzeQ==.html bu zu zhi chu
1862 不足为道 bù zú wéi dào 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此女棋本下劣,枉得其名,不足为道。” BZW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值一提、何足挂齿 ./NzY0OA==.html bu zu wei dao
1617 不足为训 bù zú wéi xùn 不足:不值得;训: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典范。 明 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BZW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足为法、似是而非 不易之论、不刊之论、天经地义 ./bmJn.html bu zu wei xun
1133 不足为虑 bù zú wéi lǜ 足:值得;虑:忧。不值得忧虑担心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卫臻传》:“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 BZW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提心吊胆 ./Mnk0.html bu zu wei lu
1132 不足为法 bù zú wéi fǎ 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清 赵翼《瓯北诗话 李青莲诗》:“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杨、马益流宕。建安以后更绮丽,不 ... BZW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足为训 不刊之论、天经地义 ./Mnh1.html bu zu wei fa
1614 不足为据 bù zú wéi jù 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 ... BZW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足为凭 ./bmFj.html bu zu wei ju
1134 不足为意 bù zú wéi yì 足:值得。不值得介意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BZ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足介意 耿耿于怀 ./Mnll.html bu zu wei yi
1857 不足为怪 bù zú wéi guài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主帅差矣!输赢胜败,兵家常事,不足为怪。” BZW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足为奇 稀奇古怪 ./Nm93aQ==.html bu zu wei guai
1616 不足为奇 bù zú wéi qí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多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新奇之处。也作“不足为怪”。 宋 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BZW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家常便饭、司空见惯、比比皆是 大惊小怪、千奇百怪、异乎寻常 ./bmF3.html bu zu wei qi
1615 不足为凭 bù zú wéi píng 不足:不值得;凭:凭据;根据。不能当作凭证或根据。也作“不足为据”。 宋 刘安世《尽言集 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BZW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道听途说、无案可稽、捕风捉影 有案可稽、言之凿凿、铁证如山 ./bmFt.html bu zu wei ping
1618 不足与谋 bù zú yǔ móu 与: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BZY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bmJx.html bu zu yu mou
2171 不赞一词 bù zàn yī cí 一句话也不说。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BZY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缄口不言 ./bjB3.html bu zan yi ci
2339 不费之惠 bù fèi zhī huì 指白白得到的好处。 《二刻折案惊奇》卷十:“那时是白得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料然决不怠慢了我们。” BFZ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zVscQ==.html bu fei zhi hui
1749 不贪为宝 bù tān wé bǎo 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左传 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BTW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廉洁奉公 贪污腐化 ./MzZhcQ==.html bu tan we bao
1102 不败之地 bù bài zhī dì 具有优势;不会遭到失败的境地。 先秦 孙武《孙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败之地。” BB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所向无敌、百战百胜 一败涂地、一败如水 ./Mms4.html bu bai zhi di
1463 不负众望 bù fù zhòng wàng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3回:“宋仪望起复履任之后,果然不负众望。” BFZW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众望所归 大失所望 ./bGdz.html bu fu zhong wang
2058 不谋而同 bù móu ér tóng 谋:商量。事先没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唐 韩愈《请上尊号表》:“考其所陈,中于义理,天人合愿,不谋而同。” BME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不谋而合 众说纷纭 ./M2o4.html bu mou er tong
1526 不谋而合 bù móu ér hé 谋:计议;商议;合:相合一致。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晋 干宝《搜神记》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BME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异口同声、殊途同归、不约而同 众说纷纭、言人人殊、见仁见智 ./bTdx.html bu mou er he
2386 不谋同辞 bù móu tóng cí 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后汉书 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谋同辞。” BMT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异口同声 各抒己见 ./MzYzcw==.html bu mou tong ci
1881 不请自来 bù qǐng zì lái 不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频来无忌,乃云入幕之宾;不请自来,谓之不速之客。” BQ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速之客 ./NzZtMA==.html bu qing zi lai
1874 不误农时 bù wù nóng shí 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必须注意领导人民加紧生产,不误农时,不荒地,防 ... BWN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违农时 ./NzZlOA==.html bu wu nong shi
1155 不识高低 bù shí gāo dī 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BSG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知轻重、不知高低 ./M2t3.html bu shi gao di
2400 不识马肝 bù shí mǎ gān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BSMG 一般成语 ./MzY4aQ==.html bu shi ma gan
1157 不识起倒 bù shí qǐ dǎo 识:知道,认识。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2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 BSQ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识时务 ./M2xx.html bu shi qi dao
1552 不识泰山 bù shí tài shān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BST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有眼无珠 ./bWp5.html bu shi tai shan
1158 不识时务 bù shí shí wù 不识:不认识;务:事务;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结交,霸逡巡不答 ... BSS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因循守旧、不识时变、率由卓章 不主故常、因势利导、见风使舵 ./M20w.html bu shi shi wu
1551 不识抬举 bù shí tái jǔ 识:知道;抬举:称赞;提拔。不懂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也作“不受抬举”。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 BST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识好歹、不受抬举、不中抬举 感恩戴德 ./bWpv.html bu shi tai ju
2399 不识局面 bù shí jú miàn 犹不识时务。 《水浒传》第四九回:“原来毛仲义五更时,先把大虫解上州里去了,却带了若干做工公的来捉解珍解宝。不想他 ... BSJM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不识时务、不晓世务 ./MzY4OA==.html bu shi ju mian
1156 不识好歹 bù shí hǎo dǎi 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BSH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识抬举、混淆黑白、是非不分 是非分明 ./M2w2.html bu shi hao dai
1154 不识大体 bú shí dà tǐ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 《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BSD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目光如炬、高瞻远瞩、卓有远见 ./M2tt.html bu shi da ti
1159 不识之无 bù shí zhī wú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 ... BSZ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识一丁 学富五车 ./M21h.html bu shi zhi wu
2398 不识东家 bù shí dōng jiā 指不识近邻是圣贤。 “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 BSD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MzY3eQ==.html bu shi dong jia
1553 不识一丁 bù shí yī dīng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明 胡应麟《诗薮 六朝》:“嵇喜,叔夜之兄,吕安所为题凤,阮籍因之白眼者,疑其不识一丁。” BSY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识丁 学富五车 ./bWs4.html bu shi yi ding
2353 不讳之路 bù huì zhī lù 指忠言直谏之路。 《后汉书 安帝纪》:“间令公卿郡国举贤良方正,远求博选,开不讳之路,冀得至谋,以鉴不逮。” BH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不讳之门 ./MzVzNA==.html bu hui zhi lu
2352 不讳之朝 bù huì zhī cháo 可直言不讳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 汉 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BHZC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MzVydQ==.html bu hui zhi chao
1093 不记前仇 bù jì qián chóu 指不计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贤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今不记前仇,不避祸患,又来苦口相劝。” BJQ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记前嫌 睚眦必报 ./MmZz.html bu ji qian chou
1092 不计其数 bù jì qí shù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BJ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胜枚举、不可胜数、不一而足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凤毛麟角 ./MmZp.html bu ji qi shu
1572 不言而喻 bù yán ér yù 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 ... BYE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显而易见、无庸赘述 扑朔迷离、模棱两可 ./bXQ0.html bu yan er yu
1127 不言不语 bù yán bù yǔ 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 ... BY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言不发 多嘴多舌 ./MnZj.html bu yan bu yu
1897 不解衣带 bù jiě yī dài 解:脱去,解下。不脱衣服就休息,形容非常忙碌和辛劳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BJY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衣不解带 ./NzZ3YQ==.html bu jie yi dai
1104 不解之缘 bù jiě zhī yuán 解:解散。不可分开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BJ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难解难分、唇齿相依、藕断丝连 一刀两断 ./Mmx3.html bu jie zhi yuan
1745 不解之仇 bù jiě zhī chóu 解除不了的仇恨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又见张权买房开店,料道是丈人暗地与他的银子,越加忿怒,成了个不解之 ... BJZ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深仇大恨 ./MzV0OA==.html bu jie zhi chou
1898 不见舆薪 bù jiàn yú xīn 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BJ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zZ4NA==.html bu jian yu xin
2052 不见经传 bù jiàn jīng zhuàn 经传:指经典的著作。经传里没有记载;也指人或事物没多大名气;又指说话或行文没有书本根据。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 ... BJJ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无声无息、默默无闻、无名鼠辈 赫赫有功、大名鼎鼎、尽人皆知 ./Mmxt.html bu jian jing zhuan
1483 不见天日 bù jiàn tiān rì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BJT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暗无天日 大放光明 ./bHA0.html bu jian tian ri
1543 不衫不履 bù shān bù lǚ 衫:上衣;履:鞋子。不着上衣;不穿鞋子;衣着不整齐。引申指居住条件或饮食设备简陋。也比喻洒脱;疏放; ... 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BSB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不拘细形 规行矩步、衣冠楚楚 ./bWdt.html bu shan bu lu
2170 不虞之誉 bù yú zhī yù 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BY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bXo4.html bu yu zhi yu
1752 不虚此行 bù xū cǐ xíng 虚: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原来你这回到上海,干了这幺一回事,也不虚此一行。 BXC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满载而归 白跑一趟 ./MzZnMA==.html bu xu ci 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