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60
|
锦营花阵
|
锦
|
jǐn yíng huā zhèn
|
喻指风月场所。
|
元·无名氏《云窗梦》第四折:“锦营花阵,偎红倚翠。”
|
JYH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锦阵花营
|
|
./NDE3OA==.html
|
jin ying hua zhen
|
|
15046
|
锦绣河山
|
锦
|
jǐn xiù hé shān
|
像锦绣一样美丽无比的祖国河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
唐 杜甫《清明二首》:“秦城数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
JX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好河山、锦绣乾坤
|
残山剩水、穷山恶水
|
./OXo2.html
|
jin xiu he shan
|
|
15047
|
锦绣江山
|
锦
|
jǐn xiù jiāng shān
|
形容美好的国土
|
元 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
JX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锦绣山河
|
|
./OXpn.html
|
jin xiu jiang shan
|
|
16257
|
锦绣心肠
|
锦
|
jǐn xiù xīn cháng
|
见“锦绣肝肠”。
|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李翰林》:“珠玑咳唾,锦绣心肠。”
|
JX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锦绣肝肠
|
|
./NDE2ZQ==.html
|
jin xiu xin chang
|
|
15487
|
锦绣山河
|
锦
|
jǐn xiù shān hé
|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一回:“正是华丽境域,锦绣山河,好不动人歆羡呀!”
|
JX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锦绣河山
|
残山剩水、穷山恶水
|
./MWpraw==.html
|
jin xiu shan he
|
|
15466
|
锦绣前程
|
锦
|
jǐn xiù qián chéng
|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前程:前途。形容美好的前途。
|
元 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想着咱锦绣前程,十分恩爱。”
|
JXQ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前程万里、前程似锦
|
穷途末路、日暮途穷
|
./MWoxeQ==.html
|
jin xiu qian cheng
|
|
15589
|
锦簇花团
|
锦
|
jǐn cù huā tuán
|
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幺事,饶你攒花簇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幺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
JC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锦团花簇
|
|
./M3p6Mg==.html
|
jin cu hua tuan
|
|
15414
|
锦瑟年华
|
锦
|
jǐn sè nián huá
|
比喻青春时代。
|
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JSN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锦瑟华年
|
|
./MWh3dQ==.html
|
jin se nian hua
|
|
16209
|
锦片前程
|
锦
|
jǐn piàn qián chéng
|
形容十分美好的前途。
|
元·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想着咱锦片前程,十分恩爱。”
|
JPQ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锦绣前程
|
|
./NDBlbQ==.html
|
jin pian qian cheng
|
|
15860
|
锦天绣地
|
锦
|
jǐn tiān xiù dì
|
形容房屋或其他环境布置得十分美观华丽。
|
宋·范成大《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锦天绣地春不散,任教檐雨卷泥 宋·范成大《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锦天绣地春不散,任教檐雨卷泥沙。”...
|
JT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o3aQ==.html
|
jin tian xiu di
|
|
15595
|
锦团花簇
|
锦
|
jǐn tuán huā cù
|
形容五色缤纷,十分华丽。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八回:“那巧姐儿身上穿得锦团花簇,手里拿着好些顽意儿,笑嘻嘻走到凤姐身边学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八回:“那巧姐儿身上穿得锦团花簇,手里拿着好些顽意儿,笑嘻嘻走到凤姐身边学舌。”...
|
JT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花团锦簇
|
|
./NDBuaQ==.html
|
jin tuan hua cu
|
|
16206
|
锦囊还矢
|
锦
|
jǐn náng hái shǐ
|
谓凯旋告捷。语本《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 谓凯旋告捷。语本《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
|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盛以锦囊,……及凯旋而纳之。”...
|
JNHS
|
一般成语
|
|
|
|
./NDBkaQ==.html
|
jin nang hai shi
|
|
15535
|
锦囊妙计
|
锦
|
jǐn náng miào jì
|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原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策;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原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策;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
JN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机妙算
|
无计可施、一筹莫展
|
./MWxxMg==.html
|
jin nang miao ji
|
|
15044
|
锦囊佳句
|
锦
|
jǐn náng jiā jù
|
指优美的文句
|
唐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
JN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妙语连珠、锦囊佳制
|
|
./OXky.html
|
jin nang jia ju
|
|
16207
|
锦囊佳制
|
锦
|
jǐn náng jiā zhì
|
犹言锦囊佳句。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昨宵个锦囊佳制明勾引,今日个玉堂人物难亲近。”
|
JN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锦囊佳句
|
|
./NDBkcw==.html
|
jin nang jia zhi
|
|
15045
|
锦上添花
|
锦
|
jǐn shàng tiān huā
|
在锦锻上面又添小绣花。形容好上加好。
|
宋 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
JSTH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精益求精、如虎添翼
|
雪上加霜
|
./OXlt.html
|
jin shang tian hua
|
|
20979
|
锥处囊中
|
锥
|
zhuī chǔ náng zhōng
|
囊:口袋。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
ZCN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锥出囊中、囊里盛锥
|
不露锋芒
|
./Mng3aQ==.html
|
zhui chu nang zhong
|
|
21578
|
锥刀之利
|
锥
|
zhuī dāo zhī lì
|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
|
《后汉书 舆服志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
|
ZD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锥刀之末
|
|
./Nm5wcQ==.html
|
zhui dao zhi li
|
|
10235
|
锣鼓喧天
|
锣
|
luó gǔ xuān tiān
|
喧:声音大。锣鼓的声音震天响。用敲锣打鼓来表示喜庆的意思。
|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
LGX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敲锣打鼓、吹吹打打
|
哑然失声、万籁俱寂
|
./MXIxcQ==.html
|
luo gu xuan tian
|
|
22186
|
错过时机
|
错
|
cuò guò shí jī
|
丧失机会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7章:“打一下吧!不要错过机会!”
|
CG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错过良机
|
不失时机
|
./NnAyYw==.html
|
cuo guo shi ji
|
|
22935
|
错落高下
|
错
|
cuò luò gāo xià
|
犹言长短高低。
|
宋·叶適《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已而耳改目化,气竦神涌,古今事物,错落高下,不以涯量 宋·叶適《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已而耳改目化,气竦神涌,古今事物,错落高下,不以涯量。”...
|
CLG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错落参差
|
|
./M2N3aQ==.html
|
cuo luo gao xia
|
|
22088
|
错落有致
|
错
|
cuò luò yǒu zhì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晋书 卫恒》:“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
CL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条不紊、有条有理
|
杂乱无章、错落不齐
|
./dDI0.html
|
cuo luo you zhi
|
|
22091
|
错落不齐
|
错
|
cuò luò bù qí
|
形容极不整齐。
|
叶圣陶《皮包》:“十多封来信……开口处错落不齐,是随手撕的。”
|
CL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参差不齐
|
错落有致
|
./dDNz.html
|
cuo luo bu qi
|
|
22933
|
错节盘根
|
错
|
cuò jié pán gēn
|
错:交错;节:枝节;盘:盘曲。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①比喻事情纷难
|
《后汉书 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
CJP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盘根错节
|
|
./M2N2eQ==.html
|
cuo jie pan gen
|
|
22092
|
错综复杂
|
错
|
cuò zōng fù zá
|
错:交叉;交错;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交错综合;重复杂乱。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
《周易 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
CZ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扑朔迷离、盘根错节、纵横交错
|
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
./dDQy.html
|
cuo zong fu za
|
|
10158
|
锒铛入狱
|
锒
|
láng kāng rù yù
|
锒铛:铁索链。用铁链锁起来,投入监狱。
|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打破饭碗算是轻描淡写,其较重者由特务老爷赐予一绑,锒铛入狱,或一命呜呼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打破饭碗算是轻描淡写,其较重者由特务老爷赐予一绑,锒铛入狱,或一命呜呼。”...
|
LKR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身陷囹圄
|
|
./MW9ubQ==.html
|
lang kang ru yu
|
|
20126
|
锐挫气索
|
锐
|
ruì cuò qì suǒ
|
谓因受挫而气势丧尽。
|
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任举败没,锐挫气索,晏起偷安,将士不得一见。”
|
RCQ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斗志昂扬
|
./NHNxYw==.html
|
rui cuo qi suo
|
|
20127
|
锐挫望绝
|
锐
|
ruì cuò wàng jué
|
谓受挫而希望破灭。
|
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前戈矛,后邪许,得险即守,寸步而前,而后苗锐挫望绝,薪烬焰息,堤塞水止。 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前戈矛,后邪许,得险即守,寸步而前,而后苗锐挫望绝,薪烬焰息,堤塞水止。”...
|
RCW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NxbQ==.html
|
rui cuo wang jue
|
|
19532
|
锐不可当
|
锐
|
ruì bù kě dāng
|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锐不可当。”
|
RB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
铩羽而归、损兵折将
|
./MjViMg==.html
|
rui bu ke dang
|
|
6010
|
锋镝之苦
|
锋
|
fēng dí zhī kǔ
|
锋:刀尖;镝:箭头;锋镝:刀剑,指战争。比喻饱受战争的苦难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4章:“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使浙江人民不受锋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4章:“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使浙江人民不受锋镝之苦。”...
|
FDZK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kzaw==.html
|
feng di zhi ku
|
|
5544
|
锋铓毕露
|
锋
|
fēng máng bì lù
|
见“锋芒毕露”。
|
|
FMBL
|
一般成语
|
|
|
|
./M2w3NA==.html
|
feng mang bi lu
|
|
5040
|
锋芒逼人
|
锋
|
fēng máng bī rén
|
锋芒:刀剑之类武器的刀口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等。形容言词话语尖锐犀利;给人以威胁。
|
华而实《汉衣冠》第二回:“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
FM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锋芒毕露
|
不露圭角、闪烁其辞
|
./MTJtdQ==.html
|
feng mang bi ren
|
|
4785
|
锋芒毕露
|
锋
|
fēng máng bì lù
|
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 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
FM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锋芒逼人、盛气凌人
|
不露锋芒、不露圭角
|
./Nm0y.html
|
feng mang bi lu
|
|
5041
|
锋芒所向
|
锋
|
fēng máng suǒ xiàng
|
锋芒:刀剑等武器的刃口和尖端;比喻斗争的矛头;向:指向。斗争的矛头所指向的目标。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
|
FM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JuNA==.html
|
feng mang suo xiang
|
|
5167
|
锋芒不露
|
锋
|
fēng máng bù lù
|
锋芒:刀剑的尖端,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或心机;露:显露。有才干或心机却不外露。形容满腹才干或心机,表面 锋芒:刀剑的尖端,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或心机;露:显露。有才干或心机却不外露。形容满腹才干或心机,表面上看不出来。...
|
宋 沉括《梦溪笔谈补》:“宋寇准拜相时,朝廷所下诏书有:'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 宋 沉括《梦溪笔谈补》:“宋寇准拜相时,朝廷所下诏书有:'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
FM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胸有城府
|
锋芒毕露
|
./M2w3ZQ==.html
|
feng mang bu lu
|
|
6181
|
锋发韵流
|
锋
|
fēng fā yùn liú
|
指文章笔锋犀利,情韵欲流。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
FFY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JhMg==.html
|
feng fa yun liu
|
|
6180
|
锋不可当
|
锋
|
fēng bù kě dāng
|
锋:锋芒,指刀剑的刃和尖;当:阻挡、承受。锋芒纯利,没有东西可以承受。形容气势极盛,不可阻挡。
|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锋不可当。”
|
FBKD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势不可当、锐不可当
|
|
./MTI5cw==.html
|
feng bu ke dang
|
|
21982
|
锄强扶弱
|
锄
|
chú qiáng fú ruò
|
铲除强暴,扶助弱者。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
|
CQFR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除暴安良、杀富济贫
|
|
./cmM2.html
|
chu qiang fu ruo
|
|
17931
|
销魂夺魄
|
销
|
xiāo hún duó pò
|
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
XHD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失魂落魄、销魂荡魄
|
|
./MmZ1OA==.html
|
xiao hun duo po
|
|
18808
|
销声避影
|
销
|
xiāo shēng bì yǐng
|
犹言销声匿迹。
|
唐·孙揆《令应传》:“妾又以夫族得罪于天,未蒙上帝昭雪,所以销声避影,而自困如是。”
|
XS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销声匿影、销声匿迹
|
|
./NWYwMA==.html
|
xiao sheng bi ying
|
|
18809
|
销声敛迹
|
销
|
xiāo shēng liǎn jì
|
犹言销声匿迹。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
|
XS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销声匿迹
|
|
./NWYwYQ==.html
|
xiao sheng lian ji
|
|
17940
|
销声匿迹
|
销
|
xiāo shēng nì jì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
XSN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隐姓埋名、无影无踪、销声敛迹
|
死灰复燃、东山再起、抛头露面
|
./MmcxcQ==.html
|
xiao sheng ni ji
|
|
13058
|
铿镪顿挫
|
铿
|
kēng qiāng dùn cuò
|
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
|
KQDC
|
一般成语
|
|
|
|
./MWtiaQ==.html
|
keng qiang dun cuo
|
|
13260
|
铿锵顿挫
|
铿
|
kēng qiāng dùn cuò
|
铿锵: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了。”
|
KQ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g3Mg==.html
|
keng qiang dun cuo
|
|
13008
|
铿锵有力
|
铿
|
kēng qiāng yǒu lì
|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
KQ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RiMA==.html
|
keng qiang you li
|
|
13041
|
铿铿锵锵
|
铿
|
kēng kēng qiāng qiāng
|
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或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车行时摇动的铿铿锵锵,就如奏细乐一般。”
|
KK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g3Yw==.html
|
keng keng qiang qiang
|
|
13372
|
铿金霏玉
|
铿
|
kēng jīn fēi yù
|
见“铿金戛玉”。
|
清·钮琇《觚剩·樵隐》:“崔出《樵隐近咏》相示……黄不觉惊赏曰:‘此真铿金霏玉之音也。’”
|
KJF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铿金戛玉
|
|
./NDNzdQ==.html
|
keng jin fei yu
|
|
13280
|
铿金戛玉
|
铿
|
kēng jīn jiá yù
|
形容文词音节铿锵有力
|
清 周亮工《书影》第一卷:“吾豫当初变时,一人起而左右北地,铿金戛玉,至今踔厉词坛。”
|
KJJ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铿金霏玉
|
|
./YnFz.html
|
keng jin jia yu
|
|
3182
|
铺锦列绣
|
铺
|
pū jǐn liè xiù
|
铺:铺陈;列:陈列;锦、绣:原指精致华丽的丝绣品,比喻华丽的词藻。形容文章充满华丽的词藻。
|
《南史 颜延之传》:“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眼。”
|
PJL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pxcQ==.html
|
pu jin lie xiu
|
|
3179
|
铺采摛文
|
铺
|
pù cǎi xū wén
|
“摛”念chī。铺陈文采。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
PCX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pwMg==.html
|
pu cai xu 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