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86
|
两全其美
|
两
|
liǎng quán qí měi
|
全:顾全;在全;美:美好;美满。做一件事圆满地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
LQQ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
玉石俱焚、两败俱伤
|
./MWs0MA==.html
|
liang quan qi mei
|
|
10749
|
两两三三
|
两
|
liǎng liǎng sān sān
|
①谓三两为群。②形容稀疏。
|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上卷:“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两相抵。”
|
LL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三两两
|
密密麻麻
|
./NDl1bQ==.html
|
liang liang san san
|
|
10493
|
两世为人
|
两
|
liǎng shì wéi rén
|
好象重新来到人间。形容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中幸存下来。
|
|
LSW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九死一生
|
|
./MW9vcQ==.html
|
liang shi wei ren
|
|
6297
|
丢魂失魄
|
丢
|
diū hún shī pò
|
形容非常惊慌,没头脑,无主见
|
俞林《在太行山上》:“小范首先从树丛后面猛跳出来,那家伙吓得丢魂失魄,尖叫一声,返身就跑。”
|
DHS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丧魂落魄
|
|
./NXJz.html
|
diu hun shi po
|
|
7324
|
丢魂丧胆
|
丢
|
diu1 hún sàng dǎn
|
形容非常惊慌。
|
张希平《雁翎队》:“伪军见我们登上船,吓得丢魂丧胆。”
|
DHS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丢魂失魄
|
|
./M2c2MA==.html
|
diu1 hun sang dan
|
|
7323
|
丢魂丢魄
|
丢
|
diu1 hún diu1 pò
|
见“丢魂失魄”。
|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十九回:“有一个狼扑上来,爪子搭在了他的身上,正吓得他丢魂丢魄的时候,山上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十九回:“有一个狼扑上来,爪子搭在了他的身上,正吓得他丢魂丢魄的时候,山上过来一群锄地的,才把狼赶走。”...
|
DHD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丢魂失魄
|
|
./M2c1cQ==.html
|
diu1 hun diu1 po
|
|
6816
|
丢车保帅
|
丢
|
diū jū bǎo shuài
|
象棋比赛的战术。比喻牺牲比较重要的东西保护最重要的
|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2章:“危难之时,丢卒保车,丢车保帅。”
|
DJ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丢卒保帅
|
|
./N212aw==.html
|
diu ju bao shuai
|
|
6814
|
丢眉弄色
|
丢
|
diū méi nòng sè
|
做眉眼
|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二折:“我才说道恕生面少拜识,他做多少丢眉弄色。”
|
DM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挤眉弄眼
|
|
./N211cQ==.html
|
diu mei nong se
|
|
6815
|
丢眉丢眼
|
丢
|
diū méi diū yǎn
|
用目光挑逗传情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那太素是个十八九岁的人,晓得吴氏这些行径,也自丢眉丢眼来挑吴氏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那太素是个十八九岁的人,晓得吴氏这些行径,也自丢眉丢眼来挑吴氏。”...
|
DM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挤眉弄眼
|
|
./N212MA==.html
|
diu mei diu yan
|
|
7628
|
丢盔撂甲
|
丢
|
diū kuī liào jiǎ
|
丢:抛;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四章:“许多人丢盔撂甲,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慌乱得半天摸不着……”
|
DK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丢盔弃甲、丢盔卸甲
|
|
./N212YQ==.html
|
diu kui liao jia
|
|
7325
|
丢盔抛甲
|
丢
|
diu1 kuī pāo jiǎ
|
见“丢盔卸甲”。
|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DKP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丢盔卸甲、丢盔弃甲
|
|
./M2c2YQ==.html
|
diu1 kui pao jia
|
|
6238
|
丢盔弃甲
|
丢
|
diū kuī qì jiǎ
|
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 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
|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
DKQ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落荒而逃、狼奔豕突、一败涂地、落花流水
|
克敌制胜、旗开得胜
|
./NTVr.html
|
diu kui qi jia
|
|
6575
|
丢盔卸甲
|
丢
|
diū kuī xiè jiǎ
|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
元 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
DKX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落荒而逃、狼奔豕突、一败涂地
|
克敌制胜、旗开得胜
|
./d3o4.html
|
diu kui xie jia
|
|
6813
|
丢心落肠
|
丢
|
diū xīn luò cháng
|
放心
|
|
DX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丢心落意
|
|
./N211Zw==.html
|
diu xin luo chang
|
|
6812
|
丢心落意
|
丢
|
diū xīn luò yì
|
放心
|
沙汀《淘金经》:“表婶婶显出一副丢心落意的神情。”
|
DX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丢心落肠
|
|
./N211Ng==.html
|
diu xin luo yi
|
|
6576
|
丢卒保车
|
丢
|
diū zú bǎo jū
|
本是象棋术语。后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
京剧《龙江颂》第一场:“为了堵江救旱,我们是会损失一些,这照我们下棋的说法,就叫做‘丢卒保车’。”
|
DZ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丢车保帅
|
|
./d3pz.html
|
diu zu bao ju
|
|
6239
|
丢人现眼
|
丢
|
diū rén xiàn yǎn
|
丢脸,出丑
|
杨朔《春子姑娘》:“你看我弄的婆家婆家不要,娘家娘家讨厌,丢人现眼的,哪有脸见她!”
|
DRX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当场出丑
|
光宗耀祖
|
./NTV1.html
|
diu ren xian yan
|
|
6240
|
丢三落四
|
丢
|
diū sān là sì
|
丢掉这些;又遗漏那些。形容马虎健忘;顾此失彼。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
DSL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丢三拉四
|
谨小慎微、一丝不苟
|
./NTY0.html
|
diu san la si
|
|
7326
|
丢三拉四
|
丢
|
diu1 sān lā sì
|
见“丢三落四”。
|
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老是这样死活不顾,老是这样丢三拉四,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
DS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丢三落四
|
一丝不苟
|
./M2c2aw==.html
|
diu1 san la si
|
|
7327
|
丢三忘四
|
丢
|
diu1 sān wàng sì
|
见“丢三落四”。
|
《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像先了。”
|
DS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丢三落四
|
一丝不苟
|
./M2c2dQ==.html
|
diu1 san wang si
|
|
24028
|
丝毫不爽
|
丝
|
sī háo bù shuǎng
|
丝毫:形容极小,1分=1000丝=100毫=10厘;爽:差。一点儿也不差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建康保宁光誉禅师》:“密远化机,丝毫不爽。”
|
SH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丝毫不差、毫厘不差、纤毫不爽
|
天差地别
|
./Nzh1MA==.html
|
si hao bu shuang
|
|
23322
|
丝来线去
|
丝
|
sī lái xiàn qù
|
比喻纠缠连挂。
|
《朱子全书·论语》:“但颜子得圣人说一句,直是倾肠倒肚是了,更无许多廉纤缠绕,丝来线去。”
|
SLX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Vlbw==.html
|
si lai xian qu
|
|
23541
|
丝丝入扣
|
丝
|
sī sī rù kòu
|
每条丝线都从筘齿中穿过。比喻文章、艺术表演等细密合拍。扣:织绸的筘;丝丝:每一根丝。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此为丝丝入扣:‘暗中抛索,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辄被风引回也。’”
|
SSR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环环相扣、有条不紊
|
一团乱麻、乱成一团
|
./MjkzNg==.html
|
si si ru kou
|
|
7372
|
东鸣西应
|
东
|
dōng míng xī yīng
|
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
蔡元培《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海通以来……自一缕一针之细故,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无不东鸣西应,速 蔡元培《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海通以来……自一缕一针之细故,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无不东鸣西应,速于邮命。”...
|
DM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dwcQ==.html
|
dong ming xi ying
|
|
6582
|
东鳞西爪
|
东
|
dōng lín xī zhǎo
|
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那里露一只爪;不见全貌。现比喻零碎散乱、不全面。
|
清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节:“以上所引,虽东鳞西爪,语焉不详。”
|
DL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鳞半爪、缺头少尾、支离破碎
|
浑然一体、包罗万象
|
./eDVj.html
|
dong lin xi zhao
|
|
7336
|
东驰西骋
|
东
|
dōng chí xī chěng
|
同“东奔西走”。
|
清·贯公《拒约须急设“机关日报”议》:“电传消息,或两国议和,交涉问题,而调查员东驰西骋,察其人心舆 清·贯公《拒约须急设“机关日报”议》:“电传消息,或两国议和,交涉问题,而调查员东驰西骋,察其人心舆论,以知其彼此方针。”...
|
DC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奔西走
|
|
./M2diaw==.html
|
dong chi xi cheng
|
|
7337
|
东驰西撞
|
东
|
dōng chí xī zhuàng
|
同“东奔西撞”。
|
《花月痕》第四七回:“那马东驰西撞,不可押勒。”
|
DC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奔西撞
|
|
./M2djNA==.html
|
dong chi xi zhuang
|
|
6249
|
东飘西荡
|
东
|
dōng piāo xī dàng
|
指不固定,没有着落。也指无定向地漂浮
|
明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
|
DP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飘西泊
|
|
./NTht.html
|
dong piao xi dang
|
|
7380
|
东飘西泊
|
东
|
dōng piāo xī bó
|
谓四处漂泊,行踪无定。
|
《荡寇志》第一一二回:“车夫道:‘只有一人想该斗得他过。’徐槐听了,忙问是何人?车夫道:‘这人姓颜, 《荡寇志》第一一二回:“车夫道:‘只有一人想该斗得他过。’徐槐听了,忙问是何人?车夫道:‘这人姓颜,名叫树德……向来东飘西泊,不知住处。”...
|
DPX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飘西荡、东飘西徙
|
|
./M2dyeQ==.html
|
dong piao xi bo
|
|
7352
|
东风马耳
|
东
|
dōng fēng mǎ ěr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DFME
|
一般成语
|
|
|
|
./M2doeQ==.html
|
dong feng ma er
|
|
7351
|
东风过耳
|
东
|
dōng fēng guò ěr
|
见“东风射马耳”。
|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
DFG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风吹马耳、东风射马耳
|
|
./M2dobw==.html
|
dong feng guo er
|
|
6957
|
东风浩荡
|
东
|
dōng fēng hào dàng
|
东风:春风。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
|
唐·李咸用《春日》:“浩荡东风里,裴回无所亲。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
|
DFHD
|
一般成语
|
|
|
|
./eDJr.html
|
dong feng hao dang
|
|
6958
|
东风化雨
|
东
|
dōng fēng huà yǔ
|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
|
DFHY
|
一般成语
|
|
|
|
./eDJ1.html
|
dong feng hua yu
|
|
7353
|
东风入律
|
东
|
dōng fēng rù lǜ
|
谓春风和畅,律吕调协。常用以称颂盛世。
|
|
DFRL
|
一般成语
|
|
|
|
./M2dpOA==.html
|
dong feng ru lu
|
|
6959
|
东风人面
|
东
|
dōng fēng rén miàn
|
指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
|
|
DFRM
|
一般成语
|
|
|
|
./eDM0.html
|
dong feng ren mian
|
|
7367
|
东零西落
|
东
|
dōng líng xī luò
|
零散稀疏。形容衰败。
|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
|
DL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零西散
|
|
./M2dvMg==.html
|
dong ling xi luo
|
|
6245
|
东零西碎
|
东
|
dōng líng xī suì
|
指零碎,分散,不集中
|
郭沫若《文艺论集 自然与艺术》:“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
|
DL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零西散
|
|
./NTdp.html
|
dong ling xi sui
|
|
7368
|
东零西散
|
东
|
dōng líng xī sàn
|
形容零落分散。
|
明·袁宏道《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人生 明·袁宏道《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人生会合,何可常也!”...
|
DL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零西落
|
|
./M2dvYw==.html
|
dong ling xi san
|
|
7345
|
东闯西踱
|
东
|
dōng chuǎng xī duó
|
谓盲目地四处闯荡。
|
茅盾《子夜》六:“他很想跑开,但想到不吴芝生作伴,到底比起独自东闯西踱较为‘有聊’,便又舍不得走。”
|
DC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游西荡
|
|
./M2dldw==.html
|
dong chuang xi duo
|
|
7542
|
东闯西走
|
东
|
dōng chuǎng xī zǒu
|
指没有目的和方向地四处闯荡。
|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回:“都是你这老不贤,养这祸根,终日纵他性子,任他东闯西走,惹祸招非,如今弄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回:“都是你这老不贤,养这祸根,终日纵他性子,任他东闯西走,惹祸招非,如今弄出事来了。”...
|
DCXZ
|
一般成语
|
|
|
|
./NjlpYw==.html
|
dong chuang xi zou
|
|
6791
|
东闪西躲
|
东
|
dōng shǎn xī duǒ
|
闪:侧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处躲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卢俊义挺着朴刀,随后赶去,李逵在林木丛中东闪西躲。”
|
DS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闪西挪、东躲西藏
|
|
./N2NmNg==.html
|
dong shan xi duo
|
|
7385
|
东闪西挪
|
东
|
dōng shǎn xī nuó
|
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
|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
DSX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闪西躲、躲躲闪闪
|
|
./M2d1cQ==.html
|
dong shan xi nuo
|
|
7371
|
东门逐兔
|
东
|
dōng mén zhú tù
|
见“东门黄犬”。
|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
DMZ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门黄犬
|
|
./M2dwZw==.html
|
dong men zhu tu
|
|
7399
|
东野败驾
|
东
|
dōng yě bài jià
|
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其御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自矜其能,驱马转百圈而不 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其御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自矜其能,驱马转百圈而不止,结果马力竭尽,以失败而告终。后以此比喻自恃才高,弄巧成拙。...
|
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其御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自矜其能,驱马转百圈而不 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其御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自矜其能,驱马转百圈而不止,结果马力竭尽,以失败而告终。...
|
DYBJ
|
一般成语
|
|
|
|
./M2gxbw==.html
|
dong ye bai jia
|
|
6963
|
东野巴人
|
东
|
dōng yě bā rén
|
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
|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吕延济注: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吕延济注:“东野,下里之音。”宋玉以问曰:“客有歌于郢中都中,其始曰《下里巴人》也。”...
|
DYBR
|
一般成语
|
|
|
|
./eDhv.html
|
dong ye ba ren
|
|
6243
|
东郭先生
|
东
|
dōng guō xiān shēng
|
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
|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讲东郭先生救助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的故事。
|
DG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好好先生
|
|
./NTZ5.html
|
dong guo xian sheng
|
|
7366
|
东邻西舍
|
东
|
dōng lín xī shè
|
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
唐 戴叔伦《女耕田行》:“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
DL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左邻右舍
|
|
./M2ducw==.html
|
dong lin xi she
|
|
6259
|
东遮西掩
|
东
|
dōng zhē xī yǎn
|
指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遮西掩,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遮西掩,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
|
DZ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遮遮掩掩
|
|
./NWJv.html
|
dong zhe xi yan
|
|
6580
|
东道之谊
|
东
|
dōng dào zhī yì
|
东道:主人。谊:情谊。指主人的情谊。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8回:“蚌师今天以东道主人尽东道之谊,所用又系全东家的同族,真可算是大义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8回:“蚌师今天以东道主人尽东道之谊,所用又系全东家的同族,真可算是大义灭亲。”...
|
DD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地主之谊
|
|
./eDFn.html
|
dong dao zhi yi
|
|
7349
|
东道主人
|
东
|
dōng dào zhǔ rén
|
见“东道主”。
|
《周书·文帝纪上》:“令亲人蔡儁作牧河济,厚相恩赡,以为东道主人。”
|
DDZ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道主
|
|
./M2dndQ==.html
|
dong dao zhu 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