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6571 鼎足之势 dǐng zú zhī shì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DZ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鼎足而立 ./d3dn.html ding zu zhi shi
7316 鼎湖龙去 dǐng hú lóng qù 同“鼎成龙去”。 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DHLQ 一般成语 ./M2cxMA==.html ding hu long qu
6573 鼎新革故 dǐng xīn gé gù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周易 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DXG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推陈出新、涤故更新、破旧立新 因循守旧 ./d3hr.html ding xin ge gu
6751 鼎力相助 dǐng lì xiàng zhù 鼎力:大力。大力相助。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5章:“对于石云彪一类人物,理应鼎力相助。” DLX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故意刁难 ./NnN3ZQ==.html ding li xiang zhu
9157 鼍鸣鳖应 tuó míng biē yìng 鼍:扬子鳄。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旧唐书·李密传》:“豹变鹊起,今也其时,鼍鸣鳖应,见机而作。” TMB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OTh4YQ==.html tuo ming bie ying
9158 鼍愤龙愁 tuó fèn lóng chóu 鼍:扬子鳄。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宋·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TFLC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OTh4aw==.html tuo fen long chou
3877 黾穴鸲巢 miǎn xué qú cháo “黾”念měng。蛙洞鸟窝。比喻贫民的居处。 MXQC 一般成语 ./NDViaw==.html mian xue qu chao
4709 黾勉从事 mǐn miǎn cóng shì 黾勉:努力。努力工作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MMC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僶俛从事 ./ODFuaQ==.html min mian cong shi
5623 黼黻皇猷 fǔ fú huáng yóu 犹言辅佐朝廷。 FFHY 一般成语 ./M20zbQ==.html fu fu huang you
5693 黼衣方领 fǔ yī fāng lǐng 华贵的服饰。借指王公显贵。 FYFL 一般成语 ./M213aQ==.html fu yi fang ling
5634 黼国黻家 fǔ guó fú jiā 谓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FGFJ 一般成语 ./M203aQ==.html fu guo fu jia
138 黯然魂销 àn rán hún xiāo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清 李渔《闲情偶寄 授曲第三》:“悲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 ARH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黯然销魂 洋洋得意 ./Nm9rdQ==.html an ran hun xiao
609 黯然销魂 àn rán xiāo hún 黯然:心神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灵魂离开了肉体。心情沮丧;面色阴沉;好 ... 南朝 梁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 ARX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六神无主、丧魂失魄、失魂落魄 怡然自得、洋洋得意 ./Z2ph.html an ran xiao hun
16 黯然神伤 àn rán shén shāng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AR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黯然泪下 悠然自得 ./ZWc=.html an ran shen shang
18 黯然无色 àn rán wú sè 黯然:发黑的样子。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清 郑燮《题画竹》:“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 ARW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暗淡无光 绚丽多彩 ./ZjA=.html an ran wu se
140 黯然无神 àn rán wú shén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何为《第二次考试》:“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 ARW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精打采 精神抖擞 ./Nm9sZQ==.html an ran wu shen
139 黯然无光 àn rán wú guāng 黯然:阴暗的样子。形容昏暗不明亮 秦牧《哲人 小孩》:“因为思想水平低下,作品也就难免黯然无光。” ARW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黯淡无光 光彩夺目 ./Nm9sNA==.html an ran wu guang
17 黯然失色 àn rán shī sè 黯然:昏暗的样子;失色:失去光泽。原指心情沮丧;脸色难看。形容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有时也形容心情不 ... 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顿使《会真》、《长恨》等篇黯然失色。” AR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相形见绌、大相径庭 光彩夺目、不相上下 ./ZXE=.html an ran shi se
608 黯然伤神 àn rán shāng shén 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篝灯询母,如秋蝶黯然伤神。” ARS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黯然神伤 ./Z2ln.html an ran shang shen
15 黯淡无光 àn dàn wú guāng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昏暗不明亮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头上戴一个黯淡无光的亮蓝顶儿,那枝俏摆春风的孔雀瓴已经虫蛀的剩了光 ... ADW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暗淡无光、黯然无光 金光灿烂 ./ZTY=.html an dan wu guang
626 黯晦消沉 àn huì xiāo chén 指湮没消失。 蒋智由《序》:“凡有绝大之战争,往往赖有雄伟之文,淋漓之诗歌,而后其印象日留于国民心目之间。否则,不 ... AHXC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MzFyeQ==.html an hui xiao chen
22820 黜邪崇正 chù xié chóng zhèng 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太平天国·林一环《贬妖穴为罪恶隶论》:“庶几黜邪崇正,以为遐迩亲疏之永鉴云尔。” CXCZ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M2JiMA==.html chu xie chong zheng
22782 黜昏启圣 chù hūn qǐ shèng 贬退昏庸,开启圣明。 《南史·谢灵运传论》:“谢晦以佐命之功,当顾托之重,殷忧在日,黜昏启圣,于社稷之计,盖为大矣。” CHQ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2F1dw==.html chu hun qi sheng
3394 默默无闻 mò mò wú wén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MMW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声无息 赫赫有名、大名鼎鼎 ./Zmt1.html mo mo wu wen
3756 默默无语 mò mò wú yǔ 默默:不说话的样子。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杨御史见苏御史词色不顺,便默默无语。” MM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默默无言 口若悬河 ./OTZ2bw==.html mo mo wu yu
3512 默默无言 mò mò wú yán 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忧的我神思竭,默默无言;愁的我魂胆丧,兢兢打战。” MM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嘿嘿无言、默默无语 口若悬河 ./MXJpZQ==.html mo mo wu yan
4419 默默无声 mò mò wú shēng 默默:幽寂,没有声音。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 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于是景帝默默无声。” MMW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默默无语、默默无闻 大名鼎鼎 ./OTZ2eQ==.html mo mo wu sheng
3757 默默不语 mò mò bù yǔ 默默:不说话的样子。沉默着不说一句话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他见郭安默默不语,如有所思,便知必有心事。” MM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默默无语 口若悬河 ./OTZ3OA==.html mo mo bu yu
4114 默转潜移 mò zhuǎn qián yí 暗中转换移易。 清·冯桂芬《致李伯相书》:“然试办采办羁縻东省运道,三年后采买有效,再议进止,是亦默转潜移之一术,执 ... MZQ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默化潜移、潜移默化、默换潜移 无动于衷 ./NGYwcQ==.html mo zhuan qian yi
4090 默而识之 mò ér shí zhī 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MESZ 一般成语 ./NGVwdw==.html mo er shi zhi
4417 默然无语 mò rán wú yǔ 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2回:“鲁肃吃了一惊,默然无语。” MRW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默然无声 滔滔不绝 ./OTZ2NA==.html mo ran wu yu
4418 默然无声 mò rán wú shēng 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于是景帝默默无声。” MRW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默然无语、默默无声 ./OTZ2ZQ==.html mo ran wu sheng
4635 默换潜移 mò huàn qián yí 暗中转换移易。 清·李渔《奈何天·闹封》:“喜得男儿争气,把红颜命格,默换潜移。” MHQ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默化潜移、潜移默化、默转潜移 无动于衷 ./NGVxcQ==.html mo huan qian yi
4642 默契神会 mò qì shén huì 谓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论·论气韵非师》:“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 ... MQS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GV3YQ==.html mo qi shen hui
4092 默化潜移 mò huà qián yí 同“潜移默化”。 明·吕坤《呻吟语·治道》:“然后民知善之当为,恶之可耻,默化潜移,而服从乎圣人。” MHQ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潜移默化、默换潜移 无动于衷 ./NGVxZw==.html mo hua qian yi
3758 默不做声 mò bù zuò shēng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刘峰默不做声,顺着梯子下了几阶,又回身关好柜底板。” MB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默不作声 滔滔不绝 ./OTZ3aQ==.html mo bu zuo sheng
3659 默不作声 mò bù zuò shēng 一句话也不说 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时也可以‘默不作声’,有时也可以老实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MB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沉默寡言、默不做声 口若悬河 ./NGVuZQ==.html mo bu zuo sheng
16453 黔驴技穷 qián lǘ jì qióng 黔:今贵州省;穷:尽。黔地的驴;本领穷尽了。比喻极为有限的一点本领也用尽了。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QLJ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无计可施、束手无策、黔驴技尽 神通广大、力大无穷 ./MXZjcQ==.html qian lu ji qiong
17095 黔驴技孤 qián lǘ jì gū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同“黔驴之技”。 明·孙仁孺《东郭记·妾妇之道》:“腐鼠堪惊,黔驴技孤。” QLJG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黔驴之技 ./MnptNg==.html qian lu ji gu
16495 黔驴之计 qián lǘ zhī jì 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宋 李曾伯《代襄阃回陈总领贺转官》:“虽长蛇之势若粗雄,而黔驴之技已尽展。” QLZ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束手无策、无计可施、黔驴技穷 力大无穷、神通广大 ./MXdkZQ==.html qian lu zhi ji
16724 黔驴之技 qián lǘ zhī jì 黔:贵州;技:本领。黔驴的本领。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QLZ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束手无策、无计可施 力大无穷、神通广大 ./MnptZw==.html qian lu zhi ji
14310 黑风孽海 hēi fēng niè hǎi 喻环境、遭遇的险恶。 清·珠泉居士《雪鸿小记》:“噫,黑风孽海,飘泊多矣!珑(王珑)以稚齿韶颜,独能早登彼岸,度亦有善根哉 ... HFN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3NuZw==.html hei feng nie hai
14314 黑言诳语 hēi yán kuáng yǔ 犹言胡言乱语。 清·李塨《原道》:“异端乃曰道生天地,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道为天地前一物矣。天地尚未有,是物安在 ... HYK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胡言乱语 ./M3NwZQ==.html hei yan kuang yu
13719 黑白混淆 hēi bái hùn xiáo 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HBH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混淆黑白、是非不分 黑白分明 ./MWF0aw==.html hei bai hun xiao
13628 黑白分明 hēi bái fēn míng 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HBF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泾渭分明、一清二楚 不分皂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MTlrMA==.html hei bai fen ming
13980 黑白不分 hēi bái bù fēn 黑白:黑色和白色,比喻是非、善恶。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可惜一个卖土委员的调查,一个小毛的申明,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 HB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黑白混淆 黑白分明 ./NnFtcQ==.html hei bai bu fen
14094 黑牛白角 hēi niú bái jiǎo 形容办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 HN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Hhwbw==.html hei niu bai jiao
13687 黑灯瞎火 hēi dēng xiā huǒ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呵,你这个时候,走什么,黑灯瞎火的。” HDX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漆黑一团、黑灯下火 灯火辉煌 ./MWFkcQ==.html hei deng xia huo
14311 黑漆皮灯 hēi qī pí dēng 不透光亮的灯。比喻不明事理。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泥塞竹管,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 HQP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黑漆皮灯笼 ./M3NvYQ==.html hei qi pi deng
14312 黑漆一团 hēi qī yī tuán ①指墨团。②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或对人对事一无所知。 巴金《谈〈秋〉》:“但是作为读者,我受不了那接连不断的黑漆一团的结尾。” HQYT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漆黑一团 ./M3Nvaw==.html hei qi yi t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