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26
|
令出如山
|
令
|
lìng chū rú shān
|
令:命令。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果然现任县太爷一呼百诺,令出如山,只吩咐得一句,便有一个门上,带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果然现任县太爷一呼百诺,令出如山,只吩咐得一句,便有一个门上,带了好几个衙役,拿着铁链子,把这船上的老板、伙计一齐锁了带上岸去了。”...
|
LC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令出惟行
|
|
./N2Fwcw==.html
|
ling chu ru shan
|
|
10474
|
令人齿冷
|
令
|
lìng rén chǐ lěng
|
令:使;齿冷:因长期开口笑而使牙齿感到冷;指耻笑。使人耻笑。
|
明 沈德符《野获编》:“观萼此疏,欲谀悦取宠而迂诞不经,令人齿冷。”
|
LRC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令人喷饭、令人捧腹
|
肃然起敬、令人起敬
|
./MW5lYw==.html
|
ling ren chi leng
|
|
10322
|
令人钦佩
|
令
|
lìng rén qīn pèi
|
让人高度敬重
|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我们党和人民战胜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中,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我们党和人民战胜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中,文艺工作者做出了令人钦佩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
LRQ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FvZQ==.html
|
ling ren qin pei
|
|
10197
|
令人起敬
|
令
|
lìng rén qǐ jìng
|
使人产生敬意。
|
宋·朱熹《跋赵中丞行实》:“赵公之孝谨醇笃,虽古人犹难之,三复其书,令人起敬。”
|
LR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令人不齿
|
./MXBoMg==.html
|
ling ren qi jing
|
|
10193
|
令人莫测
|
令
|
lìng rén mò cè
|
形容情况复杂,使人无法推测。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2回:“真是行踪诡秘,令人莫测了。”
|
LRM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深莫测
|
|
./MXBkZw==.html
|
ling ren mo ce
|
|
10320
|
令人羡慕
|
令
|
lìng rén xiàn mù
|
指让人爱慕,钦慕,希望自己拥有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杨用之那番红光满面,春风得意的神情,看来着实令人羡慕。”
|
LR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FudQ==.html
|
ling ren xian mu
|
|
10063
|
令人神往
|
令
|
lìng rén shén wǎng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今著述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
LRS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眼欲穿、心向往之、望穿秋水
|
令人痛心、令人切齿、令人发指
|
./MW12cQ==.html
|
ling ren shen wang
|
|
9901
|
令人瞩目
|
令
|
lìng rén zhǔ mù
|
瞩:注视。使人注视。
|
王朔《动物凶猛》:“那年国际共运在全球、首先在东南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胜利。”
|
LR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目睽睽
|
不屑一顾
|
./Y3Nh.html
|
ling ren zhu mu
|
|
10321
|
令人痛心
|
令
|
lìng rén tòng xīn
|
指让人悲愤痛恨
|
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特别是我们这些负责的同志还有不少的歪风,给予工作的损害也 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特别是我们这些负责的同志还有不少的歪风,给予工作的损害也是令人痛心的。”...
|
LRT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令人心痛
|
|
./N2FvNA==.html
|
ling ren tong xin
|
|
10323
|
令人满意
|
令
|
lìng rén mǎn yì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合作运动也还不能令人满意。”
|
LRM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令人寒心
|
./N2Fvbw==.html
|
ling ren man yi
|
|
10298
|
令人注目
|
令
|
lìng rén zhù mù
|
注目: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指引起别人的重视。
|
巴金《家》:“不过大部分都是含苞未放,枝子弯曲而有力,令人注目。”
|
LR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引人注目
|
|
./NGFmNg==.html
|
ling ren zhu mu
|
|
10297
|
令人捧腹
|
令
|
lìng rén pěng fǔ
|
捧腹:捂着肚子。让人捂着肚子。形容笑得很厉害。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要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
LRP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令人喷饭
|
味同嚼蜡、索然寡味
|
./NGFlbQ==.html
|
ling ren peng fu
|
|
10324
|
令人寒心
|
令
|
lìng rén hán xīn
|
让人失望而痛心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我们做了封疆大吏,上头还如此不放心我们,听了叫人寒心!”
|
LRH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令人心寒
|
感人肺腑
|
./N2FveQ==.html
|
ling ren han xin
|
|
9990
|
令人喷饭
|
令
|
lìng rén pēn fàn
|
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
宋·苏轼《员筜谷偃竹记》:“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
LRP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令人捧腹
|
|
./MWtldQ==.html
|
ling ren pen fan
|
|
10325
|
令人吃惊
|
令
|
lìng rén chī jīng
|
让人感到惊讶
|
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
LR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平淡无奇
|
./N2FwOA==.html
|
ling ren chi jing
|
|
10106
|
令人发指
|
令
|
lìng rén fà zhǐ
|
令:使得;发指:头发竖起来。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
|
庄周《庄子 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
LRF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怒气冲冲、怒不可遏、怒形于色
|
喜形于色、兴高采烈、欢欣鼓舞
|
./MW5vdw==.html
|
ling ren fa zhi
|
|
10801
|
令人切齿
|
令
|
lìng rén qiè chǐ
|
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
|
《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着《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
LRQ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人见人爱
|
./NGFldw==.html
|
ling ren qie chi
|
|
10052
|
令人作呕
|
令
|
lìng rén zuò ǒu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梁遇春《黑暗》:“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
|
LRZO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令人切齿、丑态毕露、令人咋舌
|
令人神往、赞不绝口
|
./MW1tMA==.html
|
ling ren zuo ou
|
|
10480
|
令不虚行
|
令
|
lìng bù xū xíng
|
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
|
《管子·重令》:“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虎行。”
|
LB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一纸空文
|
./MW51cQ==.html
|
ling bu xu xing
|
|
7087
|
代马望北
|
代
|
dài mǎ wàng běi
|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
汉·王符《潜夫论·实边》:“且夫人重迁,恋慕坟墓,贤不肖之所同也。……代马望北,狐死首丘,边民谨顿, 汉·王符《潜夫论·实边》:“且夫人重迁,恋慕坟墓,贤不肖之所同也。……代马望北,狐死首丘,边民谨顿,尢恶内留。”...
|
DMW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代马依风
|
|
./M2RpcQ==.html
|
dai ma wang bei
|
|
6434
|
代代相传
|
代
|
dài dài xiāng chuán
|
一代一代相继传授、流传。也作“世代相传”。
|
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
DD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世代相传
|
|
./dWQy.html
|
dai dai xiang chuan
|
|
6436
|
代人捉刀
|
代
|
dài rén zhuō dāo
|
指代人作事或写文章。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DR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他文笔流畅,故常~。
|
|
./dWRt.html
|
dai ren zhuo dao
|
|
6435
|
代人受过
|
代
|
dài rén shòu guò
|
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过,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过,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
DR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代为受过
|
嫁祸于人
|
./dWRj.html
|
dai ren shou guo
|
|
6687
|
代为说项
|
代
|
dài wéi shuō xiàng
|
替别人说好话。
|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项斯》:“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
DW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代人说项
|
血口喷人
|
./M2RsaQ==.html
|
dai wei shuo xiang
|
|
18114
|
仙风道骨
|
仙
|
xiān fēng dào gǔ
|
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
唐 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
XFD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仙风道气
|
|
./MmozNg==.html
|
xian feng dao gu
|
|
18727
|
仙风道气
|
仙
|
xiān fēng dào qì
|
犹仙风道骨。
|
明·屠隆《彩毫记·泛舟采石》:“老爷身着宫锦袍,头戴华阳巾,仙风道气,轩轩霞举。”
|
XFD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仙风道格、仙风道骨
|
|
./NWRwdw==.html
|
xian feng dao qi
|
|
18726
|
仙风道格
|
仙
|
xiān fēng dào gé
|
犹言仙风道骨。
|
宋·苏舜钦《朝奉大夫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襟上高爽,有仙风道格,日与二三逸人,放意于江山之间。”
|
XFD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仙风道气
|
|
./NWRwbQ==.html
|
xian feng dao ge
|
|
18759
|
仙液琼浆
|
仙
|
xiān yè qióng jiāng
|
指美酒。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7回:“东一院作金齑玉脍,西一院就酿仙液琼浆。”
|
XYQ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琼浆玉液
|
|
./NWU0bQ==.html
|
xian ye qiong jiang
|
|
19147
|
仙才鬼才
|
仙
|
xiān cái guǐ cái
|
仙、鬼:比喻非凡。指才华杰出非凡的李白和李贺
|
宋·阮阅《诗话总龟》:“宋景文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
XCG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hoOA==.html
|
xian cai gui cai
|
|
18746
|
仙山楼阁
|
仙
|
xiān shān lóu gé
|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唐白居易《...
|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
|
XSL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仙山琼阁
|
|
./NWR4ZQ==.html
|
xian shan lou ge
|
|
19146
|
仙尘路隔
|
仙
|
xiān chén lù gé
|
尘:尘世。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仙尘路隔,不能相依。”
|
XCL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仙凡路隔、天人路隔
|
|
./NzhneQ==.html
|
xian chen lu ge
|
|
18768
|
仙姿玉质
|
仙
|
xiān zī yù zhì
|
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洁。
|
《白雪遗音·马头调·梅雪争艳》:“他两家仙姿玉质从无上,压倒群芳。”
|
XZ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仙姿佚貌、仙姿玉色
|
|
./NWU5Yw==.html
|
xian zi yu zhi
|
|
18052
|
仙姿玉貌
|
仙
|
xiān zī yù mào
|
形容女子姿态容貌都美。
|
唐·郑《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禁袖皆仙姿。”《乐府诗集·宫怨》:“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 唐·郑《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禁袖皆仙姿。”《乐府诗集·宫怨》:“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问。”...
|
XZ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仙姿玉色
|
|
./Mmk3OA==.html
|
xian zi yu mao
|
|
18315
|
仙姿玉色
|
仙
|
xiān zī yù sè
|
形容女子姿态容貌极美。
|
明 谢谠《四喜记 巧夕宫筵》:“宫中郑娘娘,乃是郑参政之女,数月前选入宫中,仙姿玉色,世上无双。”
|
XZ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姿国色
|
|
./NWU5Mg==.html
|
xian zi yu se
|
|
19145
|
仙凡路隔
|
仙
|
xiān fán lù gé
|
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揉着眼睛,细想昨夜又不曾梦见,可是‘仙凡路隔’了。”
|
XFL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仙尘路隔、天人路隔
|
|
./Nzhnbw==.html
|
xian fan lu ge
|
|
6215
|
付诸洪乔
|
付
|
fù zhū hóng qiáo
|
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
FZH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洪乔捎书
|
|
./MTM1cQ==.html
|
fu zhu hong qiao
|
|
5234
|
付诸度外
|
付
|
fù zhū dù wài
|
度外:心意计度之外。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计安危、成败的行为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自身生死且尚付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
|
FZD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度外
|
|
./N2MwcQ==.html
|
fu zhu du wai
|
|
4791
|
付诸东流
|
付
|
fù zhū dōng liú
|
付:交给;诸:之于;东流:向东流的江河。投入滚滚东流的江河中;一去再不回来。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
清 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遂付诸东流。”
|
FZ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东流
|
继日成功
|
./Nm9r.html
|
fu zhu dong liu
|
|
5188
|
付诸一笑
|
付
|
fù zhū yī xiào
|
用一笑来对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会。同“付之一笑”。
|
清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六回:“仲英乃恍然大悟,付诸一笑,就在高椅上坐下,问雪香道:‘耐意思要我成 清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六回:“仲英乃恍然大悟,付诸一笑,就在高椅上坐下,问雪香道:‘耐意思要我成日成夜陪仔耐坐来里,勿许到别场花去,阿是嗄?’”...
|
FZ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一笑
|
|
./NjZnbQ==.html
|
fu zhu yi xiao
|
|
5709
|
付诸一炬
|
付
|
fù zhū yī jù
|
炬:火把。一把火全部烧了。同“付之一炬”。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在这许多名片里面,捡出一张,上写着颜轶回,……其余都付诸一炬。”
|
FZ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一炬
|
|
./NjZnYw==.html
|
fu zhu yi ju
|
|
5878
|
付之流水
|
付
|
fù zhī liú shuǐ
|
付:交给;之:它。扔在流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
|
FZ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东流、付诸东流、付之逝水
|
|
./N2Mxaw==.html
|
fu zhi liu shui
|
|
5077
|
付之东流
|
付
|
fù zhī dōng liú
|
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
唐 高适《封丘县》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
FZD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前功尽弃、付诸东流
|
满载而归
|
./MTM1Zw==.html
|
fu zhi dong liu
|
|
5119
|
付之一笑
|
付
|
fù zhī yī xiào
|
用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三》:“以此知《义海》、《西清》寡陋,而妄为之说,可付之一笑。”
|
FZ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笑了之、一笑置之
|
大笑不止
|
./MTQ2eQ==.html
|
fu zhi yi xiao
|
|
5120
|
付之一炬
|
付
|
fù zhī yī jù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FZ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东流、付之丙丁
|
|
./MTRnZQ==.html
|
fu zhi yi ju
|
|
5877
|
付之一哂
|
付
|
fù zhī yī shěn
|
哂:微笑。用笑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
《清史稿·沈文奎传》:“上无日:‘此难能’,更无日,‘乃公从马上得之’,乌用此迂儒之常谈,而付之一哂 《清史稿·沈文奎传》:“上无日:‘此难能’,更无日,‘乃公从马上得之’,乌用此迂儒之常谈,而付之一哂也。”...
|
FZ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一笑
|
|
./N2MxMA==.html
|
fu zhi yi shen
|
|
5112
|
付之一叹
|
付
|
fù zhī yī tàn
|
叹一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前日之事,我也不计较长短,付之一叹罢了。”
|
FZ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QwMA==.html
|
fu zhi yi tan
|
|
5879
|
付与东流
|
付
|
fù yǔ dōng liú
|
付:交给;东流:向东的河流。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
唐·高适《封丘县》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
FY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东流、付东流、付诸东流
|
|
./N2MxdQ==.html
|
fu yu dong liu
|
|
20228
|
仗马寒蝉
|
仗
|
zhàng mǎ hán chán
|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
《冷眼观》第30回:“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
ZM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噤若寒蝉
|
|
./MnQ0aw==.html
|
zhang ma han chan
|
|
21619
|
仗气直书
|
仗
|
zhàng qì zhí shū
|
仗:依靠,凭借。指坚持正义,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
|
《陈书·后主纪》:“其有负能仗气,摈压当时,……亦宜去此幽谷,翔兹天路。”
|
ZQ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仗义执言
|
|
./Nzd3eQ==.html
|
zhang qi zhi shu
|
|
20240
|
仗势欺人
|
仗
|
zhàng shì qī rén
|
仗:倚仗;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别人。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
ZSQ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狗仗人势、欺人太甚
|
锄强扶弱、除暴安良
|
./MnRjYw==.html
|
zhang shi qi 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