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0
|
闭门思过
|
闭
|
bì mén sī guò
|
思:思索;反省;过:过失;错误。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
|
宋 徐铉《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聊以为报》:“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
|
BM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反躬自省、闭阁思过
|
不思悔改
|
./amxh.html
|
bi men si guo
|
|
2239
|
闭门墐户
|
闭
|
bì kǒu jǐn hù
|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
见“闭门塞窦”。
|
BKJH
|
一般成语
|
|
|
|
./MzN4Ng==.html
|
bi kou jin hu
|
|
2242
|
闭门埽轨
|
闭
|
bì mén sào guǐ
|
谓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
|
BMSG
|
一般成语
|
|
|
|
./MzQwOA==.html
|
bi men sao gui
|
|
1359
|
闭门却扫
|
闭
|
bì mén què sǎo
|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汉 应劭《风俗通 十反》:“蜀郡太守颖川刘胜季陵,去官在家,闭门却扫。”
|
BM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闭门谢客
|
|
./amww.html
|
bi men que sao
|
|
2240
|
闭门不纳
|
闭
|
bì mén bù nà
|
纳:入,进来。关上门不让人进来。
|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欲入城则闭门不纳,将入山则又与贼遇。
|
BMB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门户开放
|
./MzN6bw==.html
|
bi men bu na
|
|
1001
|
闭门不出
|
闭
|
bì mén bù chū
|
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史弼传》:“荆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
|
BM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闭门却扫、闭关自守
|
|
./MTlr.html
|
bi men bu chu
|
|
2243
|
闭目塞聪
|
闭
|
bì mù sāi cōng
|
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亦作“闭目塞听”、“闭明塞聪” 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亦作“闭目塞听”、“闭明塞聪”、“闭目掩耳”。...
|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
BM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闭明塞聪
|
|
./MzQxbQ==.html
|
bi mu sai cong
|
|
1717
|
闭目塞耳
|
闭
|
bì mù sè ěr
|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
《隋书 东夷传 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
BMS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闭目塞听、闭目塞聪
|
|
./MzQxdw==.html
|
bi mu se er
|
|
1362
|
闭目塞听
|
闭
|
bì mù sè tīng
|
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
东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
BM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闭关自守、闭目塞聪
|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am00.html
|
bi mu se ting
|
|
1363
|
闭月羞花
|
闭
|
bì yuè xiū huā
|
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
BYX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鱼落雁、花容月貌
|
|
./am1v.html
|
bi yue xiu hua
|
|
1716
|
闭明塞聪
|
闭
|
bì míng sè cōng
|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
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
BM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闭目塞听
|
|
./MzQxYw==.html
|
bi ming se cong
|
|
1710
|
闭境自守
|
闭
|
bì jìng zì shǒu
|
指封闭四境,严加防守。
|
明 唐顺之《与河南李中丞石迭书》:“吾兄以素望起而任磁镇之计,若太原再警,势须鼓行而前,不得闭境自守 明 唐顺之《与河南李中丞石迭书》:“吾兄以素望起而任磁镇之计,若太原再警,势须鼓行而前,不得闭境自守而已也。”...
|
BJ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闭关自守
|
对外开放
|
./MzN1eQ==.html
|
bi jing zi shou
|
|
2233
|
闭合自责
|
闭
|
bì gé zì zé
|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合思过”。
|
《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合自责,终不大言。”
|
BGZZ
|
一般成语
|
|
|
|
./MzNwZQ==.html
|
bi ge zi ze
|
|
2232
|
闭合思过
|
闭
|
bì gé sī guò
|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
|
《汉书 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合思过,一县 《汉书 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合思过,一县莫知所为。”...
|
BGSG
|
一般成语
|
|
|
|
./MzNvdQ==.html
|
bi ge si guo
|
|
1713
|
闭口结舌
|
闭
|
bì kǒu jié shé
|
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
《快心编初集》第一回:“众人问知是郝家难为他,便闭口结舌不来兜搭。”
|
BK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闭口藏舌
|
喋喋不休、口若悬河
|
./MzN3dw==.html
|
bi kou jie she
|
|
1714
|
闭口无言
|
闭
|
bì kǒu wú yán
|
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只得别去。”...
|
BK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哑口无言
|
口若悬河
|
./MzN5aw==.html
|
bi kou wu yan
|
|
1712
|
闭口捕舌
|
闭
|
bì kǒu bǔ shé
|
犹言瓮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
《晋书 张玄靓传》:“旋谓基曰:‘綝击其东,我等绝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闭口捕舌也。’”
|
BK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瓮中捉鳖
|
|
./MzN3Yw==.html
|
bi kou bu she
|
|
1947
|
闭口不谈
|
闭
|
bì kǒu bù tán
|
紧闭着嘴不说话或谈论秘密
|
沈从文《边城》:“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故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 沈从文《边城》:“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故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
|
BK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闭口无言、只字不提
|
海阔天空、知无不言
|
./N25uMg==.html
|
bi kou bu tan
|
|
1358
|
闭口不言
|
闭
|
bì kǒu bù yán
|
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
|
西汉 桓宽《盐铁论 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
BK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爱口识羞、哑口无言
|
畅所欲言、振振有词
|
./ampt.html
|
bi kou bu yan
|
|
1356
|
闭关锁国
|
闭
|
bì guān suǒ guó
|
闭;关闭;关:关口;锁:封锁。封锁关口;关闭国境。指封锁国境;不与外国通商往来。
|
《周易 复》:“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
BG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闭关自守、故步自封
|
门户开放、面向世界
|
./amlz.html
|
bi guan suo guo
|
|
1357
|
闭关自守
|
闭
|
bì guān zì shǒu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
BG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闭关锁国、闭门谢客
|
广泛交流
|
./amoy.html
|
bi guan zi shou
|
|
24235
|
闪烁其辞
|
闪
|
shǎn shuò qí cí
|
闪烁:光线忽明忽暗、摇动不定。比喻说话躲躲闪闪。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
清 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
SSQ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糊其辞、隐约其辞
|
直言不讳、心直口快
|
./MjFzZQ==.html
|
shan shuo qi ci
|
|
23621
|
闪烁其词
|
闪
|
shǎn shuò qí cí
|
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
清·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
SS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糊其辞、隐约其辞
|
直言不讳、心直口快
|
./MzBzbw==.html
|
shan shuo qi ci
|
|
4603
|
门阶户席
|
门
|
mén jiē hù xí
|
门里门外的地方。形容到处,随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门阶户席,皆王亲也。”
|
MJH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R2bQ==.html
|
men jie hu xi
|
|
4494
|
门闾之望
|
门
|
mén lǚ zhī wàng
|
指父母对子女的想望。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
MLZ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Iwdw==.html
|
men lu zhi wang
|
|
4605
|
门衰祚薄
|
门
|
mén shuāi zuò báo
|
门庭衰微,福祚浅薄。
|
晋·李密《陈情表》:“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MSZB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GR4MA==.html
|
men shuai zuo bao
|
|
3420
|
门禁森严
|
门
|
mén jìn sēn yán
|
指政府机关门口的警卫极严密。
|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林公馆门禁森严,进去不得。”
|
MJ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守备森严
|
|
./MW9jOA==.html
|
men jin sen yan
|
|
4030
|
门生故旧
|
门
|
mén shēng gù jiù
|
指学生和旧友。
|
《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妒忌之人因见他门生故旧布满朝班,说他恃宠专权。”
|
MSG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故旧门生
|
|
./NGR3Zw==.html
|
men sheng gu jiu
|
|
4459
|
门生故吏
|
门
|
mén shēng gù lì
|
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
MSG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门生故旧
|
|
./MW9pdw==.html
|
men sheng gu li
|
|
4026
|
门殚户尽
|
门
|
mén dān hù jìn
|
谓全家死亡。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建安以来,野战死亡,或门殚户尽;虽有存者,遗孤老弱。”
|
MDH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GR2Mg==.html
|
men dan hu jin
|
|
3807
|
门无杂宾
|
门
|
mén wú zá bīn
|
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形容交友谨慎。
|
三国 吴 韦昭《吴书》:“不妄交游,门无杂宾。”
|
MW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门无杂客
|
|
./MXF4YQ==.html
|
men wu za bin
|
|
4031
|
门无杂客
|
门
|
mén wú zá kè
|
见“门无杂宾”。
|
《宋书·袁粲传》:“居负南郭,时杖策独游,素寡往来,门无杂客。”
|
MWZ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门无杂宾
|
|
./NGR4YQ==.html
|
men wu za ke
|
|
4203
|
门户洞开
|
门
|
mén hù dòng kāi
|
门户:房屋的出入处。比喻险要的地方。大门完全敞开,无遮无拦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3章:“派到中国来的间谍可以化装成旅行家或者利用其它名义,在这个门户洞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3章:“派到中国来的间谍可以化装成旅行家或者利用其它名义,在这个门户洞开的国度里以‘贵宾’的身份出现。”...
|
MHD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门户开放
|
|
./Nnh0Mg==.html
|
men hu dong kai
|
|
3675
|
门户开放
|
门
|
mén hù kāi fàng
|
开着门或像是开着门做某事。也指在对外关系中减少限制,让外国人进入本国进行某些活动
|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逮门户开放之既实行,举全大陆为彼族长袖善舞之地。”
|
MHK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对外开放
|
闭关自守
|
./Nnhzcw==.html
|
men hu kai fang
|
|
3535
|
门户之见
|
门
|
mén hù zhī jiàn
|
门户:派别;见:成见。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
|
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宋儒议论之偏》:“朱文公意尊洛学,故于苏氏门人,有意贬抑,此门户之见,非是 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宋儒议论之偏》:“朱文公意尊洛学,故于苏氏门人,有意贬抑,此门户之见,非是非之公也。”...
|
MH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门户之争
|
|
./MXM2dQ==.html
|
men hu zhi jian
|
|
3297
|
门户之争
|
门
|
mén hù zhī zhēng
|
宗派之间的争论
|
《清史稿 沈桂芬翁同龢等传论》:“然以政见异同,门户之争,牵及朝局,至数十年而未已。”
|
MH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ZTg4.html
|
men hu zhi zheng
|
|
3455
|
门当户对
|
门
|
mén dāng hù duì
|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中卷:“个样村僧,岂是寻常种草?要得门当户对,还他景胜人奇。”
|
MDH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衡对宇
|
井浅河深
|
./MXExdw==.html
|
men dang hu dui
|
|
4562
|
门庭赫奕
|
门
|
mén tíng hè yì
|
门庭:指家庭社会地位。赫奕:盛大。形容人地位、名声显赫。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自实上岸,先打听缪千户消息,见说缪千户正在陈友定幕下,当道用事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自实上岸,先打听缪千户消息,见说缪千户正在陈友定幕下,当道用事,威权隆重,门庭赫奕。”...
|
MTH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BnZw==.html
|
men ting he yi
|
|
3429
|
门庭若市
|
门
|
mén tíng ruò shì
|
门:原指宫门;庭:原指朝庭;现指院子;若:好像;市:集市;市场。原来形容宫门里;朝庭上;进谏的人多得 门:原指宫门;庭:原指朝庭;现指院子;若:好像;市:集市;市场。原来形容宫门里;朝庭上;进谏的人多得像在集市一样;十分热闹。现在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MT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车水马龙
|
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
./MW9zbQ==.html
|
men ting ruo shi
|
|
3298
|
门庭如市
|
门
|
mén tíng rú shì
|
门:家门;庭:庭院;如:像;市:集市。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
|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八》:“广通宾客,门庭如市。”
|
MT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门庭若市
|
门可罗雀
|
./ZThp.html
|
men ting ru shi
|
|
4520
|
门墙桃李
|
门
|
mén qiáng táo lǐ
|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 韩婴《韩诗外传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
MQT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M3ZQ==.html
|
men qiang tao li
|
|
4028
|
门堪罗雀
|
门
|
mén kān luó què
|
见“门可罗雀”。
|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然丁晋公诗固尝云‘屋可占乌曾贵仕,门堪罗雀称衰翁’矣。”
|
MKL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门可罗雀、门可张罗
|
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
./NGR2dw==.html
|
men kan luo que
|
|
3511
|
门可罗雀
|
门
|
mén kě luó què
|
罗雀:设网捕雀。大门前面可设置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来的客人很少。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
MKL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门庭冷落、门堪罗雀
|
门庭若市
|
./MXJodQ==.html
|
men ke luo que
|
|
4029
|
门可张罗
|
门
|
mén kě zhāng luó
|
见“门可罗雀”。
|
《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唐·韦述《两京记》:“唐初,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自是门可张罗。”宋·苏 《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唐·韦述《两京记》:“唐初,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自是门可张罗。”宋·苏轼《次韵杨褒早春》诗:“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
MKZ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门可罗雀、门堪罗雀
|
门庭若市
|
./NGR3Ng==.html
|
men ke zhang luo
|
|
3296
|
门单户薄
|
门
|
mén dān hù bó
|
指家道衰微,人口不昌盛
|
克非《春潮急》:“但她自觉门单户薄,惹不起人家,便忍气吞声躲进屋去,把门关了,假装没听见。”
|
MDH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单力薄
|
人多势众
|
./ZTd5.html
|
men dan hu bo
|
|
4480
|
门到户说
|
门
|
mén dào hù shuō
|
到各家各户宣传解说。
|
《孝经 广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汉 郑玄注:“言教非门到户至而日见而语之也。”
|
MDH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挨家挨户、家喻户晓
|
|
./MXEzaw==.html
|
men dao hu shuo
|
|
4601
|
门不夜扃
|
门
|
mén bù yè jiōng
|
见“门不夜关”。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东夷传论》:“及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扃。”
|
MBYJ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门不夜关
|
|
./NGR1aQ==.html
|
men bu ye jiong
|
|
4600
|
门不夜关
|
门
|
mén bù yè guān
|
形容社会安宁,风气良好。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郑子产传》:“子产为相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
MBYG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夜不闭户、门不夜扃
|
|
./NGR1OA==.html
|
men bu ye guan
|
|
4479
|
门不停宾
|
门
|
mén bù tíng bīn
|
宾:宾客。门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
《晋书 王浑传》:“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
|
MBT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门可罗雀
|
./MXExbQ==.html
|
men bu ting bin
|
|
22547
|
长鸣都尉
|
长
|
cháng míng dōu wèi
|
鸡的别名。
|
|
CMDW
|
一般成语
|
|
|
|
./Mzd5Zw==.html
|
chang ming dou w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