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0316 力大无比 lì dà wú bǐ 形容力量巨大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7回:“这兄弟两个各使一根铁棍,力大无比。” LDW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拔山扛顶 软弱无力 ./NnY5bw==.html li da wu bi
10663 力均势敌 lì jūn shì dí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尹文子》:“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力。” LJS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势均力敌、力钧势敌 天差地别 ./NDhxdw==.html li jun shi di
11030 力困筋乏 lì kùn jīn fá 困:劳倦;乏:疲乏。用尽了全力 元·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如今容颜瘦,倒不如辛勤还家罢,我如今力困筋乏。” LKJF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筋疲力尽 精神抖擞 ./NnY4YQ==.html li kun jin fa
11032 力分势弱 lì fēn shì ruò 分:分开。力量分散势力就减弱 《旧唐书·杜伏威传》:“今同若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 LFS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nY5NA==.html li fen shi ruo
9869 力倍功半 lì bèi gōng bàn 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明 刘基《赠陈伯光诗序》:“防微遏几,百病不生。几动形见,力倍功半。” LBG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事倍功半 事半功倍 ./Y2cy.html li bei gong ban
10107 力争上游 lì zhēng shàng yóu 上游:江河的源头。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比喻努力争取先进。 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LZS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奋发图强、再接再厉 故步自封、安于现状、踌躇不前 ./MW5wZw==.html li zheng shang you
10643 力不自胜 lì bù zì shèng 胜:经得住。由于力量不够而使得自己经受不起。 宋·张敦颐《六朝事迹·郗民化蛇》:“无饮食可实口,无窟可庇身,饥窘困迫,力不自胜。” LBZ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力不胜任 ./NDhqNA==.html li bu zi sheng
10156 力不能支 lì bù néng zhī 力量不能支撑。表示事到危难时候;想要挽救、解决;但力量不够。 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也。” LBN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力所不及、无能为力 游刃有余、力挽狂澜 ./MW9taQ==.html li bu neng zhi
10284 力不能及 lì bù néng jí 力量达不到。 元 无名氏《武王伐纣平话》卷下:“一城百姓见城自摧破,自来搜捉纣王,纣王见兵势甚大,力不能及。” LBN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力不能支 力所能及 ./NDhpMA==.html li bu neng ji
10211 力不胜任 lì bù shèng rèn 胜任:担当得起或承受得住。能力不够;难以担当任务。 《周易 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言不胜其任也。” LBS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力所不及、无能为力 得心应手、力所能及 ./MXEyZw==.html li bu sheng ren
11035 力不从愿 lì bù cóng yuàn 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晋书·刘琨传》:“徒怀愤踊,力不从愿,惭怖征营,痛心疾首。” LBC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力不从心、力不副心 ./NnZhcw==.html li bu cong yuan
10155 力不从心 lì bù cóng xīn 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LBC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得心应手、力所能及 ./MW9sNA==.html li bu cong xin
4627 劚玉如泥 míng yù rú ní 形容刀刃极其锋利。 南朝·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董卓少时耕野,得一刀,无文字,四面隐起作山云文,劚玉如泥。” MYRN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GVqcw==.html ming yu ru ni
4611 劚山觅玉 mí shān mì yù 喻深入推究,求得事物真谛。 明·吕坤《答孙冢宰立亭论格物第二书》:“如披沙拣金,劚山觅玉,不格到十分真处,怎知到十分至处?” MSM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GU0aQ==.html mi shan mi yu
2551 劈风斩浪 pī fēng zhǎn làng 冲破风浪。 《人民日报》1976.6.25:“在西沙保卫战中,一批刚刚穿上海军服的青年战士,驾着战舰,劈风斩浪, ... PF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乘风破浪 ./NGkzYQ==.html pi feng zhan lang
2582 劈里啪啦 pī lǐ pā lā 象声词,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支盒子枪抢先从窗眼里打着斤斗蹦出来,紧接着劈里啪啦,一支支大枪扔了一地。” PLP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噼里啪啦 ./NnIwMg==.html pi li pa la
2736 劈荆斩棘 pī jīng zhǎn jí ①砍伐荆棘。②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你可曾望到啊,灯光下:好像举起南泥湾劈荆斩棘的镢头?” PJZ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披荆斩棘、斩荆披棘 ./NGk3Zw==.html pi jing zhan ji
3195 劈空扳害 pī kōng pān hài 劈空:什么都没有;扳:通“攀”,牵扯。毫无根据地栽赃陷害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与众人不曾识面,不知何人仇恨,指使劈空扳害。” PKP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nF6cw==.html pi kong pan hai
2458 劈头盖脸 pī tóu gài liǎn 劈:正对着;冲着;盖:蒙;压下来。正对着头和脸而来。形容来势凶猛;不容躲避。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晃盖喝道:‘你既不做贼,如何拿你在这里?’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盖脸 ... PTG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气势汹汹、铺天盖地、狂风暴雨 和风细雨 ./MXR2ZQ==.html pi tou gai lian
3015 劈头劈脸 pī tóu pī liǎn 劈:正对着,冲着。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来势很猛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金二员外来亲近他时,被他劈头劈脸,抓有几个血痕。” PTP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劈头盖脸、劈头劈脑、披头盖脑 ./OTVoZQ==.html pi tou pi lian
2646 劈头劈脑 pī tóu pī nǎo 正对着头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PTP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劈头盖脸 ./OTVoNA==.html pi tou pi nao
2647 劈天盖地 pī tiān gài dì 划破天空,笼罩着大地,形容声势浩大 PTG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TVobw==.html pi tian gai di
2648 劈劈啪啪 pī pī pā pā 形容爆裂、拍打的声音 林海音《城南旧事》:“雨声那样大,劈劈啪啪地打落在砖地上,地上的雨水越来越多了。” PPP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劈里啪啦、噼里啪啦 ./OTVoeQ==.html pi pi pa pa
3253 劈两分星 pǐ liǎng fēn xīng 劈:分开;星:秤杆上的小点子。指过分计较微薄小利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那时昧己瞒心,劈两分星,细切薄批。” PLFX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分星劈两 ./OTVndQ==.html pi liang fen xing
3244 剽疾轻悍 piāo jí qīng hàn 剽:轻捷;悍:勇敢。作战勇猛,动作迅捷,而性格急躁轻敌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讯》:“剽疾轻悍,勇敢轻敌。” PJQ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OTB3eQ==.html piao ji qing han
11930 割骨疗亲 gē gǔ liáo qīn 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GGLQ 一般成语 ./MTRpbQ==.html ge gu liao qin
11901 割须换袍 gē xū huàn páo 须:胡须。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GXH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割髯换袍 ./OHh5aw==.html ge xu huan pao
12640 割须弃袍 gē xū qì pào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GXQP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丢盔弃甲 ./N29l.html ge xu qi pao
11967 割襟之盟 gē jīn zhī méng 割襟:指腹为婚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元史·刑法志·二·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禁之。” GJZ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指腹为婚 ./MTZvZQ==.html ge jin zhi meng
12671 割臂盟公 gē bì méng gōng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 GBM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割臂之盟 ./MTRvNg==.html ge bi meng gong
12698 割臂之盟 gē bì zhī méng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 GBZ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割臂盟公 ./MTVvMA==.html ge bi zhi meng
12105 割股疗亲 gē gǔ liáo qīn 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2回:“妯娌两个商议,说要割股疗亲,可以回生起死。” GGL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割股救亲 ./M284dQ==.html ge gu liao qin
12107 割股之心 gē gǔ zhī xīn 割股:割下自己的大腿肉。为了治好病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原是封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医家有割股之心。” GGZX 一般成语 ./M285ZQ==.html ge gu zhi xin
12713 割肚牵肠 gē dù qiān cháng 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 ... GDQC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牵肠挂肚 ./MTY3cQ==.html ge du qian chang
12115 割肉饲虎 gē ròu sì hǔ 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GRSH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M29jZw==.html ge rou si hu
12114 割肉补疮 gē ròu bǔ chuāng 比喻不计后果以救燃眉之急。 谷斯范《新桃花扇》第三一回:“老师相不必犹这些,依我看,不是‘割肉补疮’,而是‘调度有方’。” GRB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挖肉补疮 ./M29jNg==.html ge rou bu chuang
11684 割据一方 gē jù yī fāng 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亦作“各霸一方”。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方今朝政颠倒,宦官弄权,官家威令不行,天下英雄皆有割据一方之意。” GJY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各霸一方 ./M29hcw==.html ge ju yi fang
12099 割恩断义 gē ēn duàn yì 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GED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生死与共 ./M282dw==.html ge en duan yi
12590 割席断交 gē xí duàn jiāo 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 ... GXD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割席分坐 和好如初 ./OHh5dQ==.html ge xi duan jiao
12686 割席分坐 gē xí fēn zuò 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 ... GXFZ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割席断交 和好如初 ./MTU2OA==.html ge xi fen zuo
11464 割地称臣 gē dì chēng chén 割让土地,臣服于对方。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若放我南归,愿为金邦细作,饶幸一朝得志,必当主持和议,使 ... GDC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割地求和 ./MTVpZw==.html ge di cheng chen
11416 割地求和 gē dì qiú hé 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史记·平原君列传》:“故不如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GDQ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割地称臣 ./MTRzYw==.html ge di qiu he
15263 剪草除根 jiǎn cǎo chú gēn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JCC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斩尽杀绝、斩草除根 放虎归山 ./MWZjbQ==.html jian cao chu gen
15233 剪恶除奸 jiǎn è chú jiān 剪、除:扫除。扫除恶人与奸人。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0回:“似你我行侠尚义,理应济困扶危,剪恶除奸。” JEC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WV0Ng==.html jian e chu jian
23400 剩水残山 shèng shuǐ cán shān 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唐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SSC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残山剩水 ./MjZmbQ==.html sheng shui can shan
1072 剥茧抽丝 bō jiǎn chōu sī 剥:去掉外层。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朱光潜《艺文杂谈 谈对话体》:“疑难是思想的起点与核心,思想由此出发,根据有关事实资料,寻求关系条理 ... BJC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顺藤摸瓜、披沙拣金 本末倒置 ./MjZj.html bo jian chou si
2125 剥肤之痛 bō fū zhī tòng 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周易 剥》:“剥床以肤,凶。” BFZT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切肤之痛 ./a25j.html bo fu zhi tong
1073 剥皮抽筋 bō pí chōu jīn 剥:去掉壳。形容对人恨之入骨或为人极端凶残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2回:“梅山猴头,焉敢弄术!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 BPC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MjZt.html bo pi chou jin
2308 剥极必复 bō jí bì fù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陈其美《致黄克强书》:“剥极必复,否极必泰,循环之理,不减毫发。” BJB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乐极生悲、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MzViNg==.html bo ji bi fu
2309 剥极将复 bō jí jiāng fù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隋炀帝艳情篇什,同符后主,而边塞诸作,铿然独异,剥极将复之候也。” BJJ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剥极必复、物极必反 ./MzViZw==.html bo ji jiang 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