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46
|
陆陆续续
|
陆
|
lù lù xù xù
|
指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自一炮以至三十七炮,内中虽陆陆续续,并未十分间断;此时忽停多时,这是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自一炮以至三十七炮,内中虽陆陆续续,并未十分间断;此时忽停多时,这是何意?”...
|
LL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断续续
|
|
./N3Q3bQ==.html
|
lu lu xu xu
|
|
9919
|
陆离斑驳
|
陆
|
lù lí bān bó
|
形容色彩绚丽灿烂
|
清 梁廷柟《曲话》第三卷:“不屑屑模文范义,通其义而肆言之,陆离斑驳,不可名状。”
|
LL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斑驳陆离、光怪陆离
|
黯然失色
|
./ZDBj.html
|
lu li ban bo
|
|
9920
|
陆离光怪
|
陆
|
lù lí guāng guài
|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见船上扎着无数五色的彩球,夹着各色的鲜花,陆离光怪,纸醉金迷。”
|
LL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光怪陆离
|
|
./ZDBt.html
|
lu li guang guai
|
|
15986
|
际遇风云
|
际
|
jì yù fēng yún
|
见“际会风云”。
|
宋·陈亮《廷对应制》:“际遇风云凡事别,识功日月壮心愆。”
|
JY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际会风云
|
|
./M3hjMg==.html
|
ji yu feng yun
|
|
15923
|
际会风云
|
际
|
jì huì fēng yún
|
遭逢到好的际遇。
|
《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论》:“赵莹际会风云,优游藩辅。”
|
JH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云际会、际遇风云
|
|
./M3drMA==.html
|
ji hui feng yun
|
|
6081
|
附骥攀鳞
|
附
|
fù jì pān lín
|
比喻追随有名望的人左右,依附其成名
|
宋 释惠洪《代夏均甫宴人致语》诗:“青天白日心常在,附骥攀龙志未摧。”
|
FJP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攀龙附凤
|
|
./NnBv.html
|
fu ji pan lin
|
|
5706
|
附赘悬肬
|
附
|
fù zhuì xuán shé
|
见“附赘县疣”。
|
|
FZXS
|
一般成语
|
|
|
|
./M24zNg==.html
|
fu zhui xuan she
|
|
5090
|
附赘悬疣
|
附
|
fù zhuì xuán yóu
|
附赘:附生于皮肤上的肉瘤;悬疣:皮肤上突起的瘊子。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
|
庄周《庄子 骈拇》:“附赘悬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
|
FZX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悬疣附赘
|
|
./MTNkcw==.html
|
fu zhui xuan you
|
|
5705
|
附赘县疣
|
附
|
fù zhuì xiàn yóu
|
附生在皮肤上的小瘤。比喻多馀无用之物。
|
《庄子·骈拇》:“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成玄英疏:“附生之赘肉,悬系之小疣。”
|
FZXY
|
一般成语
|
|
|
|
./M24ydw==.html
|
fu zhui xian you
|
|
5906
|
附膻逐臭
|
附
|
fù shān zhú chòu
|
膻:羊臊气。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
清·洪楝园《警黄钟·宫叹》:“可怜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凤攀龙。”
|
FSZ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附膻逐秽
|
|
./N3VzdQ==.html
|
fu shan zhu chou
|
|
5663
|
附膻逐腥
|
附
|
fù shān zhú xīng
|
膻:羊肉的气味。依附、追逐有膻腥气味的东西。比喻巴结权贵,追逐个人利益。亦作“附膻逐秽”。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8回:“我们清白门第,断不至于设招权倚势之心,那无知小人,便看得咱家是附膻逐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8回:“我们清白门第,断不至于设招权倚势之心,那无知小人,便看得咱家是附膻逐腥之地。”...
|
FSZ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21qNg==.html
|
fu shan zhu xing
|
|
5905
|
附膻逐秽
|
附
|
fù shān zhú huì
|
膻:羊臊气;秽:污秽,肮脏。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
《明史·董传策传》:“干进无耻之徒,附膻逐秽,麕集其门。”
|
FSZ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附膻逐臭
|
|
./N3Vzaw==.html
|
fu shan zhu hui
|
|
5237
|
附耳密谈
|
附
|
fù ěr mì tán
|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
茅盾《动摇》:“胡国光远远地看见王荣昌站在一家小杂货铺前和一个人附耳密谈。”
|
FEM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附耳低言、附耳低语
|
|
./N3V0bw==.html
|
fu er mi tan
|
|
5238
|
附耳低语
|
附
|
fù ěr dī yǔ
|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
茅盾《幻灭》:“抱素向李克走进一步,附耳低语道……”
|
FE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附耳低言、附耳密谈
|
|
./N3V0eQ==.html
|
fu er di yu
|
|
5082
|
附耳低言
|
附
|
fù ěr dī yán
|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遂附耳低言道:‘这桩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种下根基,等待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遂附耳低言道:‘这桩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种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与你商量后事。’”...
|
FE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附耳低语、窃窃私语
|
|
./MTM3bw==.html
|
fu er di yan
|
|
5694
|
附翼攀鳞
|
附
|
fù yì pān lín
|
同“攀龙附凤”。
|
《北史·孙腾斛律羡等传论》:“位非宠进,功籍势成,附翼攀鳞,郁为佐命之首。”
|
FYP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攀龙附凤
|
|
./M213cw==.html
|
fu yi pan lin
|
|
5692
|
附炎趋热
|
附
|
fù yán qū rè
|
比喻趋附时贵权势。
|
明·王錂《春芜忘·宴赏》:“下官楚大夫登徒履便是,附炎趋热,色厉内茬。”
|
FYQ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趋炎附势、趋炎附热
|
|
./M212ZQ==.html
|
fu yan qu re
|
|
5696
|
附影附声
|
附
|
fù yǐng fù shēng
|
盲目附和。
|
清·钮琇《觚剩·惠士陈言》:“何意三春出作之时……始觉说痴说梦,无非附影附声。”
|
FYF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附声吠影
|
|
./M214dw==.html
|
fu ying fu sheng
|
|
4795
|
附庸风雅
|
附
|
fù yōng fēng yǎ
|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原始《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引申为吟诗缀文之类的事和文士学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原始《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引申为吟诗缀文之类的事和文士学者的风度。指一些缺乏文化修养的人;偏去结交文人学者;参与文化活动;借以装点门面;扮出有教养;有风度;斯文儒雅的样子。...
|
清 吴趼人《情变》:“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
|
FY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5.html
|
fu yong feng ya
|
|
5666
|
附声吠影
|
附
|
fù shēng fèi yǐng
|
比喻盲目附和。
|
清·王韬《洋务上》:“而附声吠影者流,从而嘘其焰,自惜不能置身在洋务中,而得躬逢其盛也。”
|
FSF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吠影吠声
|
|
./M21rYQ==.html
|
fu sheng fei ying
|
|
5673
|
附势趋炎
|
附
|
fù shì qū yán
|
谓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
明·无名氏《赠书记·奚妈辨本》:“朝庭一时无公道,我难道附势趋炎,把是非颠倒。”
|
FSQ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趋炎附势
|
刚正不阿
|
./M21tOA==.html
|
fu shi qu yan
|
|
5177
|
附凤攀龙
|
附
|
fù fèng pān lóng
|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
汉 扬雄《法言 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
FFP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攀龙附凤
|
|
./M20zYw==.html
|
fu feng pan long
|
|
5637
|
附会穿凿
|
附
|
fù huì chuān záo
|
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
|
宋·陈善《扪虱新话·欧阳公信经废传》:“此岂可以私意附会穿凿而为之哉。”
|
FHC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牵强附会
|
|
./M204bQ==.html
|
fu hui chuan zao
|
|
5907
|
附人骥尾
|
附
|
fù rén jì wěi
|
骥:千里马。依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痛责那倡言合作的学生,说他们太无志气,不识潮流,要附人骥尾。”
|
FRJ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附骥名彰
|
|
./N3V0NA==.html
|
fu ren ji wei
|
|
5689
|
附下罔上
|
附
|
fù xià wǎng shàng
|
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却欺骗君上。
|
《汉书·武帝纪》:“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此所 《汉书·武帝纪》:“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置业恶也。”...
|
FX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10Ng==.html
|
fu xia wang shang
|
|
506
|
阿鼻地狱
|
阿
|
ā bí dì yù
|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语出《法华经 法师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狱。”
|
ABD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十八层地狱
|
极乐世界
|
./MzFtZQ==.html
|
a bi di yu
|
|
927
|
阿顺取容
|
阿
|
ē shùn qǔ róng
|
阿:曲从,迎合。曲意顺从以博取他人的欢悦
|
《金史 本纪第六世宗》:“以辅朕之不逮,慎毋阿顺取容。”
|
ESQ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奉承
|
|
./NnBkZw==.html
|
e shun qu rong
|
|
846
|
阿谀顺旨
|
阿
|
ē yú shùn zhì
|
阿谀:曲意逢迎;顺旨:顺从君主意图。曲意逢迎,顺从君主的意图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艳。”
|
EYS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顺旨、阿旨顺情
|
|
./NnBmZQ==.html
|
e yu shun zhi
|
|
693
|
阿谀逢迎
|
阿
|
ē yú féng yíng
|
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
|
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 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
|
EYF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奉承、阿其所好
|
刚正不阿、守正不阿
|
./YWsw.html
|
e yu feng ying
|
|
692
|
阿谀谄媚
|
阿
|
ē yú chǎn mèi
|
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
EYC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奉承
|
|
./YWpx.html
|
e yu chan mei
|
|
843
|
阿谀谄佞
|
阿
|
ē yú chǎn nìng
|
阿谀:说别人爱听的话迎合奉承;谄佞:花言巧语谄媚。指用花言巧语谄媚别人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
|
EYCN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nBlYQ==.html
|
e yu chan ning
|
|
844
|
阿谀苟合
|
阿
|
ē yú gǒu hé
|
阿:迎合,曲从;阿谀:曲意逢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封禅书》:“怪遇阿谀苟合之徒,……不可胜数也。”
|
EYG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意苟合
|
刚正不阿
|
./NnBlaw==.html
|
e yu gou he
|
|
929
|
阿谀求容
|
阿
|
ē yú qiú róng
|
容:容色,好的脸色。曲意奉承,取悦于人
|
《孔丛子 抗志》:“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
EYQ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取容、阿匼取容
|
|
./NnBldQ==.html
|
e yu qiu rong
|
|
845
|
阿谀曲从
|
阿
|
ē yú qū cóng
|
阿谀:曲意逢迎。曲意逢迎讨好别人
|
东汉 班固《汉书 匡衡传》:“阿谀曲从,阿上罔下,无大臣辅政之义。”
|
EYQ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奉承
|
|
./NnBmNA==.html
|
e yu qu cong
|
|
694
|
阿谀奉承
|
阿
|
ē yú fèng chéng
|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
EYF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逢迎、阿其所好
|
刚正不阿
|
./YWth.html
|
e yu feng cheng
|
|
906
|
阿谀取容
|
阿
|
ē yú qǔ róng
|
阿谀:曲意逢迎;取容:取悦于人。谄媚他人,以取得其喜悦。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其阿谀取容者,则因公褒举,以报私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肆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其阿谀取容者,则因公褒举,以报私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肆其凶忿。”...
|
EYQ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奉承、阿谀逢迎、阿意取容
|
刚正不阿
|
./YWtr.html
|
e yu qu rong
|
|
100
|
阿猫阿狗
|
阿
|
ā māo ā gǒu
|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
AMA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狗阿猫
|
头面人物
|
./MzFuaQ==.html
|
a mao a gou
|
|
507
|
阿狗阿猫
|
阿
|
ā gǒu ā māo
|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
鲁迅《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
AGA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阿猫阿狗
|
达官贵人
|
./MzFtbw==.html
|
a gou a mao
|
|
510
|
阿毗地狱
|
阿
|
ā pí dì yù
|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
|
见“阿鼻地狱”。
|
APDY
|
一般成语
|
|
|
|
./MzFucw==.html
|
a pi di yu
|
|
691
|
阿时趋俗
|
阿
|
ē shí qū sú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
ES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爱素好古
|
我行我素
|
./YWpn.html
|
e shi qu su
|
|
930
|
阿旨顺情
|
阿
|
ē zhì shùn qíng
|
阿:曲从;旨:圣旨。曲意逢迎
|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政体》:“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
|
EZSQ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意顺旨、阿谀顺旨
|
|
./NnBmbw==.html
|
e zhi shun qing
|
|
110
|
阿斗太子
|
阿
|
ā dǒu tài zǐ
|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此人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指懦弱无能的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此人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指懦弱无能的人...
|
高阳《胡雪岩全传 灯火楼台》:“丈夫是个阿斗太子,哪怕你是诸葛亮,也只好叹口气。”
|
ADT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扶不起的阿斗
|
|
./Nm80Zw==.html
|
a dou tai zi
|
|
928
|
阿意顺旨
|
阿
|
ē yì shùn zhì
|
阿意:迎合他人心意;顺旨:顺从君主意图。曲意逢迎,顺从君主的意图
|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人规戒》:“汉人于交友故旧,动存规戒,其不肯阿意顺旨,以限于非义,此风凛然可喜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人规戒》:“汉人于交友故旧,动存规戒,其不肯阿意顺旨,以限于非义,此风凛然可喜。”...
|
EYS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阿谀顺旨
|
|
./NnBlMA==.html
|
e yi shun zhi
|
|
842
|
阿意苟合
|
阿
|
ē yì gǒu hé
|
阿:迎合,曲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
东汉 班固《汉书 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赞》:“阿意苟合,以说其上。”
|
EYG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阿谀苟合
|
|
./NnBkcQ==.html
|
e yi gou he
|
|
789
|
阿意取容
|
阿
|
ē yì qǔ róng
|
阿意:迎合他人的心意;取容:博取别人的欢心。曲从其意,以取悦于人
|
《南史 孝义传下 陶季直》:“季直不能阿意取容,明帝颇忌之,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
EYQ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阿世取容
|
刚正不阿
|
./MWU=.html
|
e yi qu rong
|
|
753
|
阿弥陀佛
|
阿
|
ē mí tuó fó
|
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 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
EMT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谢天谢地
|
|
./M2lsaQ==.html
|
e mi tuo fo
|
|
511
|
阿平绝倒
|
阿
|
ā píng jué dǎo
|
以之比喻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
据《晋书 卫玠传》及《王澄传》载:玠好言玄理。琅玡王澄字平子,兄昵称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许 据《晋书 卫玠传》及《王澄传》载:玠好言玄理。琅玡王澄字平子,兄昵称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许,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
APJD
|
一般成语
|
|
|
|
./MzFvMg==.html
|
a ping jue dao
|
|
931
|
阿尊事贵
|
阿
|
ē zūn shì guì
|
阿:曲从,迎合;尊、贵:地位官爵高的权贵。指迎合与侍奉权贵
|
东汉 班固《汉书 楚元王传》:“以不能阿尊事贵,孤特寡助,抑厌遂退,卒不克明。”
|
EZS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meQ==.html
|
e zun shi gui
|
|
146
|
阿家阿翁
|
阿
|
ā jiā ā wēng
|
阿:助词,用在称呼的前头;家:通“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公公婆婆
|
唐 赵璘《因话录》第一卷:“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
AJA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阿公阿婆
|
|
./YQ==.html
|
a jia a weng
|
|
509
|
阿娇金屋
|
阿
|
ā jiāo jīn wū
|
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娇)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
|
语出旧题汉 班固《汉武故事》:汉武帝幼时曾对姑母长公主说:“若得阿娇(姑母之女)作妇,当以金屋贮之。 语出旧题汉 班固《汉武故事》:汉武帝幼时曾对姑母长公主说:“若得阿娇(姑母之女)作妇,当以金屋贮之。”...
|
AJJ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金屋藏娇
|
|
./MzFuOA==.html
|
a jiao jin w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