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0
|
博采众长
|
博
|
bó cǎi zhòng cháng
|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
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
BC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集思广益
|
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
./a3E0.html
|
bo cai zhong chang
|
|
1076
|
博采众议
|
博
|
bó cǎi zhòng yì
|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
BC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采群议
|
独断专行
|
./Mjdn.html
|
bo cai zhong yi
|
|
2126
|
博识多通
|
博
|
bó shí duō tōng
|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
|
BSDT
|
一般成语
|
|
|
|
./a3Nj.html
|
bo shi duo tong
|
|
1434
|
博览群书
|
博
|
bó lǎn qún shū
|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
《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
BL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目不识丁
|
./a3Jp.html
|
bo lan qun shu
|
|
1077
|
博览古今
|
博
|
bó lǎn gǔ jīn
|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
东汉 班固《汉书 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
BLG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古通今
|
|
./Mjdx.html
|
bo lan gu jin
|
|
1096
|
博览五车
|
博
|
bó lǎn wǔ chē
|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
BL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见多闻
|
孤陋寡闻
|
./Mmdt.html
|
bo lan wu che
|
|
1432
|
博而不精
|
博
|
bó ér bù jīng
|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
BEB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精而不博
|
博大精深
|
./a3Fv.html
|
bo er bu jing
|
|
2177
|
博物君子
|
博
|
bó wù jūn zǐ
|
指博学多识的人。
|
《史记 吴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后汉 《史记 吴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后汉书 周荣传》:“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坟》之篇,《五集》之策,无所不览。”...
|
BWJZ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zA1Yw==.html
|
bo wu jun zi
|
|
1435
|
博施济众
|
博
|
bó shī jì zhòng
|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
BS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普渡众生
|
|
./a3My.html
|
bo shi ji zhong
|
|
2324
|
博学洽闻
|
博
|
bó xué qià wén
|
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
《晋书 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
BXQW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博学多闻
|
孤陋寡闻
|
./MzVnNg==.html
|
bo xue qia wen
|
|
1439
|
博学多闻
|
博
|
bó xué duō wén
|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
BXD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多识广、博学多才
|
孤陋寡闻
|
./a3Y0.html
|
bo xue duo wen
|
|
1438
|
博学多才
|
博
|
bó xué duō cái
|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
《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
BXD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博学多闻
|
胸无点墨、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
./a3V1.html
|
bo xue duo cai
|
|
1431
|
博大精深
|
博
|
bó dà jīng shēn
|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
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
BD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
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
./a3Fl.html
|
bo da jing shen
|
|
1433
|
博古通今
|
博
|
bó gǔ tōng jīn
|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
BGT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腹经纶、真才实学、见多识广
|
不学无术、寡见少闻、孤陋寡闻
|
./a3I4.html
|
bo gu tong jin
|
|
9256
|
南鹞北鹰
|
南
|
nán yào běi yīng
|
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
《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
NY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VzZw==.html
|
nan yao bei ying
|
|
9706
|
南风不竞
|
南
|
nán fēng bù jìng
|
南风:南方的音乐;不竞:指乐音微弱。原指楚军战不能胜。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八年》:“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
|
NFB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JiNg==.html
|
nan feng bu jing
|
|
9360
|
南面称王
|
南
|
nán miàn chēng wáng
|
南面: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指称王称帝
|
《文选·孙楚》:“信能右折燕齐,左振扶桑,凌轹沙漠,南面称王。”
|
NMC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面称孤、南面称尊
|
|
./OGJqdw==.html
|
nan mian cheng wang
|
|
9654
|
南面称尊
|
南
|
nán miàn chēng zūn
|
南面: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尊:地位或辈分高。指称王称帝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6回:“今日成全了赵某大功,日后果能南面称尊,得遇令郎之日,义当重报。”
|
NM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面称王、南面称孤
|
|
./OGJqbQ==.html
|
nan mian cheng zun
|
|
9547
|
南面称孤
|
南
|
nán miàn chēng gū
|
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
《庄子 盗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
|
NMC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面称王、南面称尊
|
|
./NmR1Ng==.html
|
nan mian cheng gu
|
|
9700
|
南面百城
|
南
|
nán miàn bǎi chéng
|
旧时比喻尊贵富有。也比喻藏书很多。
|
《魏书 逸士传 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
NMB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E5NA==.html
|
nan mian bai cheng
|
|
9703
|
南阮北阮
|
南
|
nán ruǎn běi ruǎn
|
指聚居一处而贫富各殊的同族人家。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贫。”
|
NRBR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Fwcw==.html
|
nan ruan bei ruan
|
|
9733
|
南金东箭
|
南
|
nán jīn dōng jiàn
|
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
《尔雅 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NJDJ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XVreQ==.html
|
nan jin dong jian
|
|
9285
|
南郭处士
|
南
|
nán guō chǔ shì
|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氵昬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用以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参见“滥竽充数”。...
|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NGC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南郭先生
|
|
./NGZ0dw==.html
|
nan guo chu shi
|
|
9171
|
南郭先生
|
南
|
nán guō xiān shēng
|
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
《晋书 刘寔传》:“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
|
NGX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南郭处士
|
北郭先生
|
./ZjF5.html
|
nan guo xian sheng
|
|
9211
|
南辕北辙
|
南
|
nán yuán běi zhé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
NYB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背道而驰
|
有的放矢
|
./MXMyeQ==.html
|
nan yuan bei zhe
|
|
9732
|
南贩北贾
|
南
|
nán fàn běi gǔ
|
为了谋生而到处奔走。
|
汉·焦延寿《易林》卷八:“南贩北贾,与怨为市,利得自治。”
|
NFB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VrNA==.html
|
nan fan bei gu
|
|
9815
|
南货斋果
|
南
|
nán huò zhāi guǒ
|
南货:南方的食品;斋果:供品。南方产的食品和上供的果品
|
《北史·魏收传》:“尚书右仆射高隆之,求南货于昕、收。”
|
NHZ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JrZw==.html
|
nan huo zhai guo
|
|
9787
|
南蛮鴃舌
|
南
|
nán mán jué shé
|
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
《孟子 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
NMJS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R0dw==.html
|
nan man jue she
|
|
9403
|
南蛮鴂舌
|
南
|
nán mán xiāng shé
|
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鴂,伯劳鸟。
|
|
NMXS
|
一般成语
|
|
|
|
./NGZ2dQ==.html
|
nan man xiang she
|
|
9816
|
南船北马
|
南
|
nán chuán běi mǎ
|
南方人善于驾船,北方人善于骑马。指各人均有所长
|
唐·孟郊《送从最校书简南归》:“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
|
NCB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
|
./OGJsMA==.html
|
nan chuan bei ma
|
|
9546
|
南船北车
|
南
|
nán chuán běi chē
|
比喻行踪不定。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六回:“但恐宦海萍踪,南船北车,又在不定耳。”
|
NC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R0bQ==.html
|
nan chuan bei che
|
|
9399
|
南航北骑
|
南
|
nán háng běi qí
|
语本《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后因以“南航北骑”形容乘舟骑马,南北奔走。
|
语出《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
NH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
|
./NGZ1Ng==.html
|
nan hang bei qi
|
|
9405
|
南舣北驾
|
南
|
nán yǐ běi jià
|
犹南航北骑。
|
|
NYBJ
|
一般成语
|
|
|
|
./NGZ3eQ==.html
|
nan yi bei jia
|
|
9204
|
南腔北调
|
南
|
nán qiāng běi diào
|
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
清 赵翼《檐曝杂记 庆典》:“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
NQ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北调南腔
|
字正腔圆
|
./MXJuNA==.html
|
nan qiang bei diao
|
|
9714
|
南箕北斗
|
南
|
nán jī běi dǒu
|
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
|
《诗经 小雅 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
NJB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名无实
|
|
./MXMybw==.html
|
nan ji bei dou
|
|
9402
|
南橘北枳
|
南
|
nán jú běi zhǐ
|
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 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NJ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Z2aw==.html
|
nan ju bei zhi
|
|
9407
|
南棹北辕
|
南
|
nán zhào běi yuán
|
犹南航北骑。
|
|
NZBY
|
一般成语
|
|
|
|
./NGZ4aQ==.html
|
nan zhao bei yuan
|
|
9264
|
南柯一梦
|
南
|
nán kē yī mèng
|
南柯:朝南的树枝。指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
宋 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香从灵坚陇上发,味自白石源中生。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 宋 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香从灵坚陇上发,味自白石源中生。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成。”...
|
NKY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黄粱美梦
|
梦想成真
|
./MXZwOA==.html
|
nan ke yi meng
|
|
9753
|
南枝北枝
|
南
|
nán zhī běi zhī
|
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处境的苦乐不同。
|
唐 李峤《鹧鸪》诗:“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
NZB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Z5Yw==.html
|
nan zhi bei zhi
|
|
9205
|
南来北往
|
南
|
nán lái běi wǎng
|
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
宋 叶适《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
NLB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来往往、南去北来
|
|
./MXJxcQ==.html
|
nan lai bei wang
|
|
9655
|
南来北去
|
南
|
nán lái běi qù
|
泛指来来往往
|
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这里是大道官塘,怎没个行人南来北去。”
|
NL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来北往、南去北来
|
|
./OGJrNg==.html
|
nan lai bei qu
|
|
9656
|
南方之强
|
南
|
nán fāng zhī qiáng
|
南方坚强刚毅之人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
NFZ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JrcQ==.html
|
nan fang zhi qiang
|
|
9751
|
南户窥郎
|
南
|
nán hù kuī láng
|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后因以称女子偷看男子。...
|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
|
NHK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Z1Zw==.html
|
nan hu kui lang
|
|
9409
|
南征北讨
|
南
|
nán zhēng běi tǎo
|
见“南征北伐”。
|
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
|
NZB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征北伐、南征北战
|
|
./NGZ5Mg==.html
|
nan zheng bei tao
|
|
9201
|
南征北战
|
南
|
nán zhēng běi zhàn
|
征:征伐。转战南北;打了许多仗。
|
唐 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
NZ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
安营扎寨、安家落户、纸上谈兵
|
./MXJpbw==.html
|
nan zheng bei zhan
|
|
9653
|
南征北剿
|
南
|
nán zhēng běi jiǎo
|
征:征伐;剿:征剿。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
鲁迅《王化》:“南征北剿,决不偷懒。”
|
NZ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征北讨
|
|
./OGJobw==.html
|
nan zheng bei jiao
|
|
9408
|
南征北伐
|
南
|
nán zhēng běi fá
|
亦作“南征北讨”。亦作“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
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
NZ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征北战
|
安居乐业
|
./NGZ4cw==.html
|
nan zheng bei fa
|
|
9699
|
南州冠冕
|
南
|
nán zhōu guān miǎn
|
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
NZG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E4MA==.html
|
nan zhou guan mian
|
|
9359
|
南山隐豹
|
南
|
nán shān yǐn bào
|
隐:隐伏。比喻隐居山林不仕的贤人
|
《列女传·贤明·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
|
NSY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JpaQ==.html
|
nan shan yin bao
|
|
9391
|
南山铁案
|
南
|
nán shān tiě àn
|
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
典出《新唐书 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 典出《新唐书 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
NSTA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
|
./MnpyZw==.html
|
nan shan tie 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