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3113 口角风情 kǒu jiǎo fēng qíng 口头表示的情爱。 清·李渔《比目鱼·联班》:“那些用小钱的主子,只还他些口角风情罢了。” KJF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DN4YQ==.html kou jiao feng qing
12808 口角生风 kǒu jiǎo shēng fēng 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这样骂人的时候却是口角生风,不再有‘这个是’的打搅了。” KJS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能说会道 笨嘴拙舌 ./YnRh.html kou jiao sheng feng
13302 口角春风 kǒu jiǎo chūn fēng 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你近日与道台好相与,万望口角春分,我就一步升天,点了买办差,就过的日 ... KJCF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口角生风、为人说项 ./MWpjOA==.html kou jiao chun feng
13376 口衔天宪 kǒu xián tiān xiàn 见“口含天宪”。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恒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 KXTX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口含天宪 ./NDN6aQ==.html kou xian tian xian
13317 口血未干 kǒu xuè wèi gān 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KXWG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尸骨未寒 ./MWthbw==.html kou xue wei gan
12881 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 ... KMF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甜言蜜语、佛口蛇心 心直口快、心口如一 ./MWpyaQ==.html kou mi fu jian
12862 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KRX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夸夸其谈、侃侃而谈、能言善辩 沉默寡言、噤若寒蝉、闭口无言 ./MWo5Zw==.html kou ruo xuan he
13048 口腹之累 kǒu fù zhī lěi 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KF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WhrYw==.html kou fu zhi lei
13109 口耳相承 kǒu ěr xiāng chéng 谓接受传闻。 明·方孝孺《答王仲缙书》:“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口耳相承,猥有所称引。” KEX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传心授 ./NDN3Ng==.html kou er xiang cheng
12805 口耳相传 kǒu ěr xiāng chuán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KE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口传心授 ./YnNn.html kou er xiang chuan
12905 口耳并重 kǒu ěr bìng zhòng 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KEB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Ww0NA==.html kou er bing zhong
13294 口耳之学 kǒu ěr zhī xué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荀况《荀子 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KEZX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Wk0Mg==.html kou er zhi xue
12872 口碑载道 kǒu bēi zài dào 口碑:众口称颂就像文字刻在石碑上;载:充满。群众的称颂一路上都能听得到。形容到处受人称赞。 明 张煌言《甲辰九月狱中感怀三首(其一)》:“口碑载道是还非,谁识蹉跎心事违?” KBZD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交口称誉、有口皆碑 怨声载道、民怨鼎沸 ./MWpoOA==.html kou bei zai dao
12811 口直心快 kǒu zhí xīn kuài 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 巴金《家》:“倒是觉慧口直心快,他终于说了出来。” KZX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心直口快 ./YnU0.html kou zhi xin kuai
13183 口燥喉干 kǒu zào hóu gān 燥:干。形容非常干渴 老舍《赵子曰》:“直喊到他口燥喉干,心中发空,才打道进城回公寓。” KZH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舌焦口燥 ./Nnh2aw==.html kou zao hou gan
13341 口燥唇干 kǒu zào chún gān 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相和歌辞十一 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KZC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口干舌燥 ./MW04ZQ==.html kou zao chun gan
13350 口沸目赤 kǒu fèi mù chì 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言人之非,嗔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KFMC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W1vcw==.html kou fei mu chi
13010 口没遮拦 kǒu méi zhē lán 指说话没任何顾忌,信口胡言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一迷的将言语摧残。” KM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吐不快、口无遮拦、口不择言 ./Nnh3ZQ==.html kou mei zhe lan
12806 口服心服 kǒu fú xīn fú 指从内心及口头都表示信服 《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KFX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心服口服 ./YnNx.html kou fu xin fu
12853 口是心非 kǒu shì xīn fēi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KSX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阳奉阴违、言不由衷 言为心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MWluOA==.html kou shi xin fei
13117 口是心苗 kǒu shì xīn miáo 犹言为心声。 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氤氲篆烟袅,昏惨剌银灯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报。暗觑清霄,盼梦里他来到。 ... KSX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言为心声 ./NDN5ZQ==.html kou shi xin miao
13119 口无择言 kǒu wú zé yán 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KW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NDN6OA==.html kou wu ze yan
12809 口快心直 kǒu kuài xīn zhí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KKX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心直口快 笨嘴笨舌 ./YnRr.html kou kuai xin zhi
12807 口干舌燥 kǒu gān shé zào 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KGS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舌敝唇焦 ./YnQw.html kou gan she zao
13110 口干舌焦 kǒu gàn shé jiāo 见“口燥唇干”。 清·刘璋《斩鬼传》第四回:“两个人想来想去,总没个好法于。看看想到半夜,饿的龌龊口干舌焦,只的问仔细 ... KGS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干舌燥 ./NDN3Zw==.html kou gan she jiao
13184 口巧手拙 kǒu qiǎo shǒu zhuō 巧:灵巧;拙:笨拙。光是嘴上能说,动手能力相当差 KQS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nh3NA==.html kou qiao shou zhuo
12956 口尚乳臭 kǒu shàng rǔ xiù 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KSR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乳臭未干 老谋深算 ./MW16bQ==.html kou shang ru xiu
13116 口如悬河 kǒu rú xuán hé 见“口若悬河”。 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称口如悬 ... KRX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若悬河、口似悬河 噤若寒蝉 ./NDN5NA==.html kou ru xuan he
13066 口多食寡 kǒu duō shí guǎ 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唐·韩愈《答胡生书》:“愈不善自谋,口多而食寡。” KDS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僧舵粥少 ./MW4wNg==.html kou duo shi gua
13378 口壅若川 kǒu yōng ruò chuān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口壅若川”喻禁舆论之 ...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KYRC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DQwYw==.html kou yong ruo chuan
13122 口坠天花 kǒu zhuì tiān huā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 ... KZTH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天花乱坠 ./NDQwdw==.html kou zhui tian hua
13108 口呆目钝 kǒu dāi mù dùn 见“口呆目瞪”。 克非《春潮急》二五:“张福寿顿时口呆目钝,半天才小声说:‘我晓得的喃!我又没去戴过红花、吃过油大。’ ... KDM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呆目瞪 ./NDN2dw==.html kou dai mu dun
13107 口呆目瞪 kǒu dāi mù dèng 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 ... KDM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瞪口呆、口呆目钝 ./NDN2bQ==.html kou dai mu deng
13292 口吻生花 kǒu wěn shēng huā 比喻谈吐文雅。 唐 冯贽《云仙杂记》第五卷引《白氏金锁》:“张祜苦吟,妻孥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岂 ... KWS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WhuZQ==.html kou wen sheng hua
13055 口含天宪 kǒu hán tiān xiàn 天宪:指朝廷法令。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宦者传论》:“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 KHTX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口衔天宪 ./MWphdQ==.html kou han tian xian
13334 口吐珠玑 kǒu tǔ zhū jī 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KTZ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咳唾成珠 ./MWxwOA==.html kou tu zhu ji
12952 口口相传 kǒu kǒu xiāng chuán 不著文学,口头相传。 宋 洪迈《夷坚丙志 黄十翁》:“汝还世五年,传吾语于人间,作善者即生人世,受安乐福;作恶者万劫不回, ... KK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口传心授 ./MW14bw==.html kou kou xiang chuan
12865 口口声声 kǒu kǒu shēng shēng 不止一次;反反复复地陈述或表白。形容总把某种说法挂在口头上。 元 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KK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有口无心、言不由衷、指天誓日 心口如一、言为心声、一言不发 ./MWpjcw==.html kou kou sheng sheng
13009 口出狂言 kǒu chū kuáng yán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 ... KCK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言不惭 ./NmRiaw==.html kou chu kuang yan
12966 口出大言 kǒu chū dā yán 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御者见考叔口出大言,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脚观看。” KCD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口出狂言 ./MW5uaQ==.html kou chu da yan
12873 口出不逊 kǒu chū bù xùn 逊:恭顺;谦逊。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没有礼貌。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6回:“他说我讹他,还口出不逊,打了我一顿,求老爷公断。” KCB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出言不逊 彬彬有礼 ./MWpoaQ==.html kou chu bu xun
13118 口似悬河 kǒu sì xuán hé 见“口若悬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 KSX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口若悬河、口如悬河 沉默寡言 ./NDN5bw==.html kou si xuan he
12804 口传心授 kǒu chuán xīn shòu 心授:不立文字;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 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KCX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YnM2.html kou chuan xin shou
13325 口中雌黄 kǒu zhōng cí huáng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 ... 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KZC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MWt4Ng==.html kou zhong ci huang
12889 口中蚤虱 kǒu zhōng zǎo shī 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 《韩非子·七术》:“(王)以临东阳,则邯鄣口中虱也。” KZ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口中之虱 ./MWs1eQ==.html kou zhong zao shi
13398 口不绝吟 kǒu bù jué yín 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旧唐书·韩愈传》:“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KBJ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nh4OA==.html kou bu jue yin
12803 口不择言 kǒu bù zé yán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北史 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KB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口无遮拦 妙语连珠 ./YnJ3.html kou bu ze yan
12909 口不应心 kǒu bù yìng xīn 应:符合。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说,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 KBY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口是心非、心口不一 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MWw5ZQ==.html kou bu ying xin
13106 口不二价 kǒu bù èr jià 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KBE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说一不二、言无二价 欺行霸市 ./NDN2Yw==.html kou bu er jia
7562 叠石为山 dié shí wéi shān 叠:重叠。把石头堆成山。指假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宅后又构一园,大可二三顷,凿池引水,叠石为山,制度极其精巧。” DSW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nA5YQ==.html die shi wei 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