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3605 名士风流 míng shì fēng liú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MSF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士风度 ./MXVpZw==.html ming shi feng liu
4247 名士夙儒 míng shì sù rú 名士:有名的人;夙儒:有学问的人。知名人士和老学者 《新唐书·萧复传》:“复衣垢弊,居一室,学自力,非名士夙儒不与游。” MSS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士宿儒 ./N2p3Yw==.html ming shi su ru
3593 名垂青史 míng chuí qīng shǐ 垂:流传;青史:历史黄籍;古代在青皮竹简上刻记大事;故史书把历史称为“青史”。姓名和功绩在历史典籍中 ... 清 卓尔堪《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MCQS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万古流芳、名垂千古、名垂后世 遗臭万年、不见经传 ./MXRuMg==.html ming chui qing shi
4613 名垂竹帛 míng chuí zhú bó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MCZB 生僻成语 褒义成语 名书竹帛、名垂青史 ./NGU3MA==.html ming chui zhu bo
4257 名垂百世 míng chuí bǎi shì 垂:流传下去。好名声流传后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命终三纪,名垂百世。” MCBS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名垂后世 ./N2p6bw==.html ming chui bai shi
3442 名垂后世 míng chuí hòu shì 好名声流传的后代。 《三国志·魏书·臧洪传》:“身著图象,名垂后世。” MCH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垂百世 ./MXBqaw==.html ming chui hou shi
3613 名垂千古 míng chuí qiān gǔ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唐 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MCQG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名垂青史、名垂后世、名垂万古 遗臭万年 ./MXY3Ng==.html ming chui qian gu
4054 名垂万古 míng chuí wàn gǔ 谓名声永远流传。 唐·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MCW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垂千古 遗臭万年 ./NGU2cQ==.html ming chui wan gu
3352 名噪一时 míng zào yī shí 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 科场》:“朱半仙,时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时。” MZ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震一时 默默无闻 ./ZXJ5.html ming zao yi shi
4073 名同实异 míng tóng shí yì 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而实相去千万也,此夫名同实异者也。” MTS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Voaw==.html ming tong shi yi
4068 名卿钜公 míng qīng jù gōng 名公巨卿。 MQJG 一般成语 ./NGVmdw==.html ming qing ju gong
4249 名卿巨公 míng qīng jù gōng 有名声的权贵 宋·欧阳修《序》:“自明道、景佑以来,名卿巨公,往往见于余文矣。” MQJ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公巨卿、达官贵人 ./N2p4Ng==.html ming qing ju gong
3445 名副其实 míng fù qí shí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MF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符其实 名不副实 ./MXBvdQ==.html ming fu qi shi
3545 名利双收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但愿吾兄从此一帆风顺,升官发财,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真是名利双 ... ML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功成名就 ./MXNqYw==.html ming li shuang shou
4254 名利兼收 míng lì jiān shōu 收:收获。又有名又得利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法子是有的,不过要化几文,然而倒是个名利兼收的事情。” MLJ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利双收 ./N2p5dQ==.html ming li jian shou
3452 名列前茅 míng liè qián máo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 MLQ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首屈一指 名落孙山 ./MXB6bw==.html ming lie qian mao
4059 名公钜卿 míng gōng jù qīng 见“名公巨卿”。 MGJQ 一般成语 ./NGVhbQ==.html ming gong ju qing
4060 名公钜人 míng gōng jù rén 见“名公巨人”。 MGJR 一般成语 ./NGViNg==.html ming gong ju ren
4058 名公巨卿 míng gōng jù qīng 亦作“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与他往来的,俱是名公巨卿。” MGJ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达官贵人、公子王孙 ./NGVhYw==.html ming gong ju qing
3654 名公巨人 míng gōng jù rén 亦作“名公钜人”。谓有名望的显要人物。 唐·韩愈《徐偃王庙碑》:“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继迹史书。” MG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流巨子 匹夫匹妇 ./NGVhdw==.html ming gong ju ren
4256 名公大笔 míng gōng dà bǐ 名家的大手笔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名公大笔,却是本家风味。” MGD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p6ZQ==.html ming gong da bi
4250 名倾一时 míng qīng yī shí 倾:倾慕,钦佩。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 《清史稿·艺术·王时敏传附原祁》:“王翚名倾一时,原祁高旷之致实过之。” MQY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重一时 ./N2p4Zw==.html ming qing yi shi
3650 名从主人 míng cóng zhǔ rén 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 《榖梁传·桓公二年》:“孔子曰:‘名从主人,物从中国。’” MCZ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GU3dQ==.html ming cong zhu ren
4695 名书锦轴 míng shū jǐn zhóu 书:书写,记载;锦轴: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 《神童诗·劝学》:“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MSJZ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名书竹帛、名垂竹帛 ./N2p3Mg==.html ming shu jin zhou
4246 名书竹帛 míng shū zhú bó 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MSZ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书锦轴、名垂竹帛 ./N2p2cw==.html ming shu zhu bo
4258 名不虚行 míng bù xū xíng 虚:不真实。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晋书·唐彬传》:“帝顾四坐曰:‘名不虚行。’” MBX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不虚得、名不虚立 名不副实 ./N2p6eQ==.html ming bu xu xing
4053 名不虚立 míng bù xū lì 谓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虚妄。 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MBX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不虚传、名不虚行 名不副实 ./NGU2Ng==.html ming bu xu li
3903 名不虚得 míng bù xū dé 谓盛名非凭空取得。 唐·孟綮《本事诗·高逸》:“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 MBX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不虚立 名不副实 ./NDVsaw==.html ming bu xu de
3596 名不虚传 míng bù xū chuán 虚:不真实。传出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晋 陈寿《三国志 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MB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副其实 徒有虚名 ./MXRwdQ==.html ming bu xu chuan
3347 名不符实 míng bù fú shí 名声与实际不符 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训话》:“所谓盛名难负,名不符实,反为见笑。” MBF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不副实 名副其实 ./ZXFh.html ming bu fu shi
3467 名不副实 míng bù fù shí 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MBF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徒有虚名 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MXFocQ==.html ming bu fu shi
3475 名下无虚 míng xià wú xū 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俨如江西景德镇所烧窑器,瑰玮可观,可谓名下无虚矣。” MXW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不虚传 名不副实 ./MXFvZQ==.html ming xia wu xu
8415 同音共律 tóng yīn gòng lǜ 音律相同。比喻关系密切。 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且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TYG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TY5dQ==.html tong yin gong lu
7911 同门异户 tóng mén yì hù 名义一样,实质不同。 汉·扬雄《法言·君子》:“至于子思孟轲诡哉,曰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 TMY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mNiaw==.html tong men yi hu
8765 同袍同泽 tóng páo tóng zé 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 ...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 ... TPTZ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同袍共泽 ./MmE4aw==.html tong pao tong ze
8367 同船合命 tóng chuán hé mìng 比喻处境相同,利害相关。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2回:“一齐扯住了宗爷的衣服道:‘老元戎,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合命的。’” TCH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舟合命 ./NTVneQ==.html tong chuan he ming
8424 同舟遇风 tóng zhōu yù fēng 比喻同遭逆境。 宋·苏轼《钟子翼哀辞》引:“同舟遇风,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吾民乎!” TZY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TZkcQ==.html tong zhou yu feng
9068 同舟而济 tóng zhōu ér jì 济:渡水。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TZE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同舟共济 ./N2kycw==.html tong zhou er ji
8820 同舟敌国 tóng zhōu dí guó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TZD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舟中敌国 ./MmUyYw==.html tong zhou di guo
7740 同舟共济 tóng zhōu gòng jì 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TZGJ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反目成仇、各行其事 ./Mjhzdw==.html tong zhou gong ji
8423 同舟共命 tóng zhōu gòng mìng 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二回:“占光又催着道:‘我们此刻,统共一十四个人,真正同舟共命 ... TZG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船共命 ./NTZkZw==.html tong zhou gong ming
8361 同胞共气 tóng bāo gòng qì 喻指亲兄弟。 《北齐书·孝昭帝纪》:“体道居宗,人雄之望,海内瞻仰,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TBG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TVlNg==.html tong bao gong qi
8772 同美相妒 tóng měi xiāng dù 妒:忌妒。指容貌或才情好的人互相忌妒。 《素书·安体》:“同美相妒,女则武后、韦庶人、萧良娣是也;男则赵高、李斯是也。” TMXD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文人相轻、同业相仇 ./MmFpaw==.html tong mei xiang du
8010 同类相求 tóng lèi xiāng qiú 谓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 TLX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投意合 格格不入 ./NTVwYQ==.html tong lei xiang qiu
8381 同类相妒 tóng lèi xiāng dù 形容同类者不易相处。 TLXD 一般成语 ./NTVwMA==.html tong lei xiang du
8380 同类相从 tóng lèi xiāng cóng 谓物之同类者互相依从。 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TLX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TVvcQ==.html tong lei xiang cong
8103 同等对待 tóng děng duì dài 同等看待,等同对待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今后他们的子弟一律和贫下中农子弟同等对待,不论入党入团,招工招干和 ... TD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视同仁 区别对待 ./N2k2NA==.html tong deng dui dai
8917 同符合契 tóng fú hé qì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 ... TFHQ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TVsZQ==.html tong fu he qi
8608 同窗故友 tóng chuāng gù yǒu 同窗:同学。老同学,好朋友 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我有个同窗故友,姓韩名辅臣。” TCG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同窗契友 ./N2k2eQ==.html tong chuang gu you
9070 同窗契友 tóng chuāng qì yǒu 同窗:同学;契:意气相合。老同学,好朋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 TCQ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同窗故友 ./N2k2bw==.html tong chuang qi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