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54
|
大动干戈
|
大
|
dà dòng gān gē
|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DD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打出手、兴师动众、大张旗鼓
|
鸣金收兵、偃旗息鼓
|
./dGlz.html
|
da dong gan ge
|
|
7048
|
大动公惯
|
大
|
dà dòng gōng guàn
|
形容公众愤然而出,主持正义
|
|
DDGG
|
一般成语
|
|
|
|
./M2QwZQ==.html
|
da dong gong guan
|
|
6717
|
大功毕成
|
大
|
dà gōng bì chéng
|
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
《汉书 王莽传上》:“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
DG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功告成
|
功败垂成
|
./Njh3ZQ==.html
|
da gong bi cheng
|
|
6363
|
大功告成
|
大
|
dà gōng gào chéng
|
功:事业;告:宣告。指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工作或十分重要的任务。也作“大功毕成”。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
DGG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功成名就、功德圆满、旗开得胜
|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
./dG1l.html
|
da gong gao cheng
|
|
6350
|
大刀阔斧
|
大
|
dà dāo kuò fǔ
|
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
DDK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雷厉风行
|
束手无策、缩手缩脚
|
./dGhv.html
|
da dao kuo fu
|
|
6734
|
大出风头
|
大
|
dà chū fēng tóu
|
指成为舆论注意的中心,出头露面,显示个人的表现
|
林语堂《谈中西文化》:“记得民国二十四年,中国戏剧诗文在外国大出风头。”
|
DCF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尽风头
|
|
./NnA0aw==.html
|
da chu feng tou
|
|
6417
|
大兴土木
|
大
|
dà xīng tǔ mù
|
兴:创办、兴起。大规模地兴建土木工程。多指兴建宫殿、住宅或园林等。
|
《旧五代史 汉书 李守贞传》:“以广其第,大兴土木,治之岁余,为京师之甲。”
|
DXT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劳民伤财
|
|
./dTY0.html
|
da xing tu mu
|
|
7592
|
大公至正
|
大
|
dà gōng zhì zhèng
|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来惩办林、邓,表示自己的‘大公至正’。”
|
DGZZ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公无私、大中至正
|
自私自利
|
./NnlxNA==.html
|
da gong zhi zheng
|
|
6362
|
大公无私
|
大
|
dà gōng wú sī
|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
DGW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
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
|
./dG00.html
|
da gong wu si
|
|
6218
|
大做文章
|
大
|
dà zuò wén zhāng
|
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前回的一封信,我见过几次转载,有些人还因此大做文章,或毁或誉。”
|
DZ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借题发挥、小题大作、节外生枝、横生枝节
|
光明磊落
|
./NHdl.html
|
da zuo wen zhang
|
|
7577
|
大信不约
|
大
|
dà xìn bù yuē
|
信:诚实;约:盟约,条约。指真正讲信义的不在于订约盟誓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大道你器,大信不约。”
|
DX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诺千金
|
|
./NnlkYw==.html
|
da xin bu yue
|
|
6398
|
大仁大义
|
大
|
dà rén dà yì
|
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
DR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不仁不义
|
./dHlt.html
|
da ren da yi
|
|
7582
|
大人君子
|
大
|
dà rén jūn zǐ
|
大人:古代尊称;君子:指品行好的人。指才德兼备的人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中宗》:“庸人视之,如推车于太行之险,大人君子视之,一苇可杭之浅者也。”
|
DR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人先生
|
|
./NnlneQ==.html
|
da ren jun zi
|
|
7067
|
大人先生
|
大
|
dà rén xiān shēng
|
旧时指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有时带讽刺意味。
|
晋·刘伶《酒德颂》:“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
DR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人君子
|
平民百姓
|
./M2Q5MA==.html
|
da ren xian sheng
|
|
6903
|
大事铺张
|
大
|
dà shì pū zhāng
|
指对场面特别安排,过于讲究,以显示自己的阔绰。多用于婚丧大事。
|
|
DSPZ
|
一般成语
|
|
|
|
./dTBh.html
|
da shi pu zhang
|
|
6761
|
大事已然
|
大
|
dà shì yǐ rán
|
|
|
DSY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lmaw==.html
|
da shi yi ran
|
|
6762
|
大事完毕
|
大
|
dà shì wán bì
|
指事情已经完满结局
|
|
DS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功告成
|
为时尚早
|
./NnlmdQ==.html
|
da shi wan bi
|
|
6402
|
大事去矣
|
大
|
dà shì qù yǐ
|
去:失去。形容事情无法挽回了。多指政权丧失,国家灭亡等大事。
|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诚用此计,大事去矣。”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诚用此计,大事去矣。”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
DSQ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势已去
|
欣欣向荣
|
./dTBr.html
|
da shi qu yi
|
|
6763
|
大事化小
|
大
|
dà shì huà xiǎo
|
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他再借些,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
|
DS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
|
./NnlnZQ==.html
|
da shi hua xiao
|
|
6407
|
大书特书
|
大
|
dà shū tè shū
|
书:写;记载 。大写特写。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也作“特书大写”。
|
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
DS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淋漓尽致、长篇大论
|
轻描淡写、片言只字
|
./dTF5.html
|
da shu te shu
|
|
6422
|
大义灭亲
|
大
|
dà yì miè qīn
|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
DYM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公无私、不徇私情、六亲不认
|
徇情枉法、徇私舞弊
|
./dTdz.html
|
da yi mie qin
|
|
6421
|
大义凛然
|
大
|
dà yì lǐn rán
|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
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
DYLR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临危不惧、正气浩然
|
奴颜婢膝、卑躬屈膝
|
./dTdp.html
|
da yi lin ran
|
|
6769
|
大举进攻
|
大
|
dà jǔ jìn gōng
|
大举:重大的行动。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举进攻。”
|
DJ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小打小闹
|
./Nnlsbw==.html
|
da ju jin gong
|
|
7082
|
大中至正
|
大
|
dà zhōng zhì zhèng
|
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城,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
DZ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公至正
|
|
./M2RmeQ==.html
|
da zhong zhi zheng
|
|
24661
|
夜静更阑
|
夜
|
yè jìng gēng lán
|
阑:尽。无声无息的深夜。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现如今是阿谁,忙出去问真实,则见他气丕丕的斜倚着门儿立。”
|
YJG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xhdw==.html
|
ye jing geng lan
|
|
24666
|
夜静更深
|
夜
|
yè jìng gēng shēn
|
无声无息的深夜。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现如今是阿谁,忙出去问真实,则见他气丕丕的斜倚着门儿立。”
|
YJ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夜静更长
|
|
./MmxjdQ==.html
|
ye jing geng shen
|
|
24816
|
夜阑人静
|
夜
|
yè lán rén jìng
|
夜阑:夜将尽。夜深了;人都安静下来了。形容夜深了;四周非常寂静。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有一日柳遮花映,雾障云屏,夜阑人静,海誓山盟。”
|
YLR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更深人静、夜静更深
|
人声鼎沸、鸡犬不宁
|
./Mm5neQ==.html
|
ye lan ren jing
|
|
24602
|
夜长梦多
|
夜
|
yè cháng mèng duō
|
比喻时间拖久了;事情就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
清 吕留良《吕晚村先生家训真迹》:“荐举事近复纷纭,夜长梦多,巩将来有意外,奈何?”
|
YCM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朝令夕改、朝秦暮楚、瞬息万变
|
一成不变、一定不易、雷打不动
|
./Mmp1bw==.html
|
ye chang meng duo
|
|
24748
|
夜郎自大
|
夜
|
yè láng zì dà
|
夜郎:汉代我国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自大:自以为很大。比喻孤陋寡闻;妄自尊大。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
YLZ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高自大、妄自尊大、不可一世
|
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大智若愚
|
./Mm1wcQ==.html
|
ye lang zi da
|
|
24697
|
夜深人静
|
夜
|
yè shēn rén jìng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
YSR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夜阑人静、半夜三更、万籁俱寂
|
锣鼓喧天、急管繁弦、沸反盈天
|
./Mmx5cw==.html
|
ye shen ren jing
|
|
25919
|
夜光之璧
|
夜
|
ye guang zi bi
|
珍贵的璧玉,夜间放光。
|
|
YGZB
|
一般成语
|
|
|
|
./Mm5qcQ==.html
|
ye guang zi bi
|
|
24667
|
夜以继日
|
夜
|
yè yǐ jì rì
|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YY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焚膏继晷
|
游手好闲
|
./MmxkNA==.html
|
ye yi ji ri
|
|
24821
|
夜不闭户
|
夜
|
yè bù bì hù
|
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很好。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YBB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道不拾遗、鸡犬不惊、国泰民安
|
乌烟瘴气、污七八糟、豺狼当道
|
./Mm5rMA==.html
|
ye bu bi hu
|
|
6661
|
多难兴邦
|
多
|
duō nàn xīng bāng
|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
DNX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XBn.html
|
duo nan xing bang
|
|
7502
|
多钱善贾
|
多
|
duō qián shàn jiǎ
|
亦作“多财善贾”。谓钱多好作买卖。比喻具备充分条件,则事容易办成。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DQ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财善贾
|
|
./M2lkZw==.html
|
duo qian shan jia
|
|
7624
|
多贱寡贵
|
多
|
duō jiàn guǎ guì
|
贱:价格低;寡:少。物品多则价格低贱,物品少则价格高
|
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夫物多则贱,寡则贵,贵则散,轻则聚。”
|
DJG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1yeQ==.html
|
duo jian gua gui
|
|
7016
|
多财善贾
|
多
|
duō cái shàn gǔ
|
贾:做买卖。本钱多就好做买卖。比喻具备充分的条件就容易把事情办好。
|
韩非《韩非子 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DCS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
./eW1l.html
|
duo cai shan gu
|
|
7623
|
多谋少断
|
多
|
duō móu shǎo duàn
|
谋:计谋,计策;判:判断。富于谋略,但缺少决断
|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骆文忠公遗爱》:“然有为不能有守,好用权术,多谋少断。”
|
DM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1ybw==.html
|
duo mou shao duan
|
|
7019
|
多谋善虑
|
多
|
duō móu shàn lǜ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
DMSL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多谋善断
|
|
./eXA2.html
|
duo mou shan lu
|
|
7018
|
多谋善断
|
多
|
duō móu shàn duàn
|
多作谋划;善于判断。
|
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
DMSD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好谋善断、能谋善断
|
多谋少断
|
./eW93.html
|
duo mou shan duan
|
|
7021
|
多许少与
|
多
|
duō xǔ shǎo yǔ
|
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
宋·张商英《素书》:“多许少与者怨。”
|
DX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XI0.html
|
duo xu shao yu
|
|
7559
|
多言数穷
|
多
|
duō yán shuò qióng
|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
《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DYS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lyaQ==.html
|
duo yan shuo qiong
|
|
7508
|
多言或中
|
多
|
duō yán huò zhōng
|
或:有的。中:正好对上。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
《云笈七签》卷七十:“凡我同志,庶几于此者,要在细求真诀,务以师授,不可以谀闻浅说、多言或中之义,所 《云笈七签》卷七十:“凡我同志,庶几于此者,要在细求真诀,务以师授,不可以谀闻浅说、多言或中之义,所希企及矣。”...
|
DYH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meQ==.html
|
duo yan huo zhong
|
|
7507
|
多言多语
|
多
|
duō yán duō yǔ
|
谓不该说而说。
|
《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道:‘你妇人家省得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 《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道:‘你妇人家省得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语。’”...
|
DY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沉默寡言
|
./M2lmbw==.html
|
duo yan duo yu
|
|
7499
|
多见广识
|
多
|
duō jiàn guǎng shí
|
见闻多,知识广。
|
《水浒传》第七四回:“话说这一篇诗,单道着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果然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 《水浒传》第七四回:“话说这一篇诗,单道着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果然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
|
DJG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闻广见、见多识广
|
孤陋寡闻
|
./M2ljYw==.html
|
duo jian guang shi
|
|
7509
|
多艺多才
|
多
|
duō yì duō cái
|
见“多才多艺”。
|
《南史·梁纪下·敬帝》:“高祖固天攸纵,聪明稽古,道亚生知,学为博物,允文允武,多艺多才。”
|
DY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才多艺、多能多艺
|
|
./M2lnOA==.html
|
duo yi duo cai
|
|
7501
|
多能多艺
|
多
|
duō néng duō yì
|
见“多才多艺”。
|
宋·梅尧臣《乞巧赋》:“技之巧不过多能艺,使尔多能多艺,则艺成而迹卑。”
|
DN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才多艺、多材多艺
|
|
./M2lkNg==.html
|
duo neng duo yi
|
|
6712
|
多管闲事
|
多
|
duō guǎn xián shì
|
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四回:“你这人好生无礼。谁叫你多管闲事?”
|
DGX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干卿底事
|
漠不关心
|
./M2licw==.html
|
duo guan xian shi
|
|
6809
|
多种多样
|
多
|
duō zhǒng duō yàng
|
多方面,各种各样或有变化
|
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聊斋》写的人物很多,性格多种多样,故事曲折,引人入胜。”
|
DZ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花八门
|
|
./N21yNA==.html
|
duo zhong duo yang
|
|
6321
|
多灾多难
|
多
|
duō zāi duō nàn
|
指灾难深重
|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
DZD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灾难深重
|
洪福齐天
|
./Nmlx.html
|
duo zai duo 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