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66
|
巧立名目
|
巧
|
qiǎo lì míng mù
|
名目:各种名称、项目。用欺骗的手段设立各种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目的。
|
明 李开先《闲居集》:“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巧立名目,作为册外,私自 明 李开先《闲居集》:“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巧立名目,作为册外,私自收受。”...
|
QL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
实事求是
|
./MXp1eQ==.html
|
qiao li ming mu
|
|
16927
|
巧断鸳鸯
|
巧
|
qiǎo duàn yuān yāng
|
断:判定。很巧妙成全别人成为夫妻
|
|
QD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成人之美
|
乱点鸳鸯
|
./Nzlxcw==.html
|
qiao duan yuan yang
|
|
17396
|
巧捷万端
|
巧
|
qiǎo jié wàn duān
|
巧捷:机灵敏捷。万端:变化极多。机灵敏捷,变化多端。形容动作或思维机敏,变化极多。
|
|
QJWD
|
一般成语
|
|
|
|
./NG5jZw==.html
|
qiao jie wan duan
|
|
17783
|
巧妙绝伦
|
巧
|
qiǎo miào jué lún
|
伦:类,辈;绝伦:独一无二。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
QM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lxOA==.html
|
qiao miao jue lun
|
|
16617
|
巧夺天工
|
巧
|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天工: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超过了自然。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
|
晋 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
QDT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玲珑剔透、鬼斧神工
|
天造地设
|
./MXltOA==.html
|
qiao duo tian gong
|
|
16631
|
巧同造化
|
巧
|
qiǎo tóng zào huà
|
巧:技巧,技艺;同: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
《列子·汤问》:“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
QT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oydw==.html
|
qiao tong zao hua
|
|
16545
|
巧取豪夺
|
巧
|
qiǎo qǔ háo duó
|
巧取:耍弄各种花招骗取;豪夺:仗势强占。耍花招骗取;用强硬手段夺得。指用各种不正当的办法夺取财物。
|
宋 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QQH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横征暴敛、敲诈勒索
|
路不拾遗
|
./MXhkOA==.html
|
qiao qu hao duo
|
|
17402
|
巧偷豪夺
|
巧
|
qiǎo tōu háo duó
|
诈取与强抢。常用以形容不择手段获取财物或权利。
|
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诗:“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QTH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巧取豪夺、诈取豪夺
|
|
./NG5nYw==.html
|
qiao tou hao duo
|
|
17410
|
巧作名目
|
巧
|
qiǎo zuò míng mù
|
巧立名目。
|
宋·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今来计会六色人户故免役钱,正与添钱无异,虽巧作名目,其实一般 宋·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今来计会六色人户故免役钱,正与添钱无异,虽巧作名目,其实一般。”...
|
QZM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巧立名目、巧立名色
|
|
./NG5qZQ==.html
|
qiao zuo ming mu
|
|
17784
|
巧不若拙
|
巧
|
qiǎo bù ruò zhuō
|
拙:笨拙。有时巧捷不如笨拙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事有所至,而巧不若拙。”
|
QBR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巧不胜拙
|
|
./NzlyYw==.html
|
qiao bu ruo zhuo
|
|
17711
|
巧上加巧
|
巧
|
qiǎo shàng jiā qiǎo
|
|
|
QSJ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IzeQ==.html
|
qiao shang jia qiao
|
|
20356
|
左顾右盼
|
左
|
zuǒ gù yòu pàn
|
向左看看;向右望望。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态。顾、盼:看;望。
|
三国 魏 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
|
ZGY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张西望、瞻前顾后
|
目不转睛、目不斜视
|
./MnY4bw==.html
|
zuo gu you pan
|
|
21500
|
左邻右里
|
左
|
zuǒ lín yòu lǐ
|
见“左邻右舍”。
|
欧阳山《苦斗》五十八:“左邻右里的贫苦农民带着红糖、生姜、糯米……来探望她。”
|
ZLY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左邻右舍
|
|
./NjYxYw==.html
|
zuo lin you li
|
|
20764
|
左邻右舍
|
左
|
zuǒ lín yòu shè
|
左右的邻居。指相邻的地区、部门、单位等。
|
明 吴承恩《西游记》:“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
|
ZL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坊邻里
|
天涯海角、天南海北
|
./NjYxbQ==.html
|
zuo lin you she
|
|
20481
|
左道旁门
|
左
|
zuǒ dào páng mén
|
非正统的学术或宗教派别术。比喻不正派的东西、途径。左、旁:邪;不正;道、门:学术、宗教的体系或派别。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傍门。”
|
ZDP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歪门邪道、邪魔外道
|
光明大道、康庄大道、阳关大道
|
./Mngwaw==.html
|
zuo dao pang men
|
|
20820
|
左躲右闪
|
左
|
zuǒ duǒ yòu shǎn
|
向左和向右躲闪,不敢正面面对
|
|
ZD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躲躲闪闪
|
直面应对
|
./NzdoeQ==.html
|
zuo duo you shan
|
|
20819
|
左说右说
|
左
|
zuǒ shuō yòu shuō
|
反复地说
|
王松《老游击队员》:“李科长跟他左说右说,他怎么也听不进。”
|
ZS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好说歹说
|
|
./NzdmcQ==.html
|
zuo shuo you shuo
|
|
20821
|
左膀右臂
|
左
|
zuǒ bǎng yòu bì
|
比喻得力的助手
|
凌叔华《古韵》:“据说恭亲王把他视为左膀右臂,将来肯定官运亨通。”
|
ZBY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得力干将
|
|
./NzdqMg==.html
|
zuo bang you bi
|
|
20769
|
左支右绌
|
左
|
zuǒ zhī yòu chù
|
射箭时左手支撑;右手弯曲。指应付了这一面;便应付不了那一面。(绌:屈;不足)。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
ZZ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捉襟见肘、挖肉补疮、东扶西倒
|
左右逢源、尽如人意
|
./NjZhOA==.html
|
zuo zhi you chu
|
|
21515
|
左支右吾
|
左
|
zuǒ zhī yòu wú
|
《宋史·李邴传》:“(敌)然后由登莱泛海窥吴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窥江池,以出吾右,一处不支则大事 《宋史·李邴传》:“(敌)然后由登莱泛海窥吴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窥江池,以出吾右,一处不支则大事去矣。原预讲左支右吾之策。”原谓左右抵拒,引申谓多方面穷于应付。...
|
《宋史·李邴传》:“(敌)然后由登莱泛海窥吴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窥江池,以出吾右,一处不支则大事 《宋史·李邴传》:“(敌)然后由登莱泛海窥吴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窥江池,以出吾右,一处不支则大事去矣。原预讲左支右吾之策。”...
|
ZZY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左枝右梧
|
|
./NjZhcw==.html
|
zuo zhi you wu
|
|
20574
|
左提右挈
|
左
|
zuǒ tí yòu qiè
|
挈:带领。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照顾。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
|
ZT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相互提携
|
|
./MnlkZw==.html
|
zuo ti you qie
|
|
20418
|
左拥右抱
|
左
|
zuǒ yōng yòu bào
|
形容人姬妾多(多见于旧小说)。
|
《战国策·楚策四》:“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
|
ZYY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妻妾成群
|
|
./Mnc1Zw==.html
|
zuo yong you bao
|
|
20465
|
左思右想
|
左
|
zuǒ sī yòu xiǎng
|
形容反复思考。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左思右想,放心不下。”
|
ZS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思前想后、冥思苦想、绞尽脑汁
|
不假思索
|
./MndyZQ==.html
|
zuo si you xiang
|
|
21495
|
左家娇女
|
左
|
zuǒ jiā jiāo nǚ
|
晋左思《娇女诗》有“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晳”之句,后以“左家娇女”指美丽可爱的少女。
|
晋·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唐·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 晋·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唐·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诗:“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
ZJJ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V6ZQ==.html
|
zuo jia jiao nu
|
|
20767
|
左右逢源
|
左
|
zuǒ yòu féng yuán
|
到处都能碰到取之不尽的源泉。比喻做事、写作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
ZY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得心应手、称心如意
|
左支右绌、左右为难
|
./NjY5ZQ==.html
|
zuo you feng yuan
|
|
20818
|
左右摇摆
|
左
|
zuǒ yòu yáo bǎi
|
左右来回游移。比喻思想观点等游移不定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附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而产生的左右摇摆、好走极端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附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而产生的左右摇摆、好走极端、华而不实、投机取巧……”...
|
ZYY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摇摆不定
|
坚定不移
|
./NzdlMg==.html
|
zuo you yao bai
|
|
20452
|
左右开弓
|
左
|
zuǒ yòu kāi gōng
|
双手都能拉弓射箭。形容双手交替打人耳光;也形容向两边拉开。
|
元 白仁甫《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
ZYK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左宜右有
|
左支右绌
|
./MndsMA==.html
|
zuo you kai gong
|
|
20768
|
左右为难
|
左
|
zuǒ yòu wéi nán
|
无论怎么办都有困难。指处于某一困境中;不易做出决定。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太太听了,自然是左右为难;但事到其间,实在无法。”
|
ZYW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两难、进退维谷、骑虎难下
|
一路顺风、一帆风顺、得心应手
|
./NjY5bw==.html
|
zuo you wei nan
|
|
20432
|
左右两难
|
左
|
zuǒ yòu liǎng nán
|
两面为难,不容易决定。
|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两难,如何是好?”
|
ZYL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左右为难
|
一帆风顺
|
./Mndiaw==.html
|
zuo you liang nan
|
|
21507
|
左书右息
|
左
|
zuǒ shū yòu xī
|
喻倒行逆施。
|
《管子·七法》:“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尹知章注:“息,止也……人右手能书,而左手 《管子·七法》:“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尹知章注:“息,止也……人右手能书,而左手不能书也。今反用左手书而右手息而不动倒行逆施之譬。”...
|
ZS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Y0bw==.html
|
zuo shu you xi
|
|
12382
|
工愁善病
|
工
|
gōng chóu shàn bìng
|
指很容易发愁得病
|
柳亚子《序》:“君工愁善病,顾健饮啖。”
|
GCS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kzdw==.html
|
gong chou shan bing
|
|
12676
|
工力悉敌
|
工
|
gōng lì xī dí
|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
GLX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不分轩轾
|
天壤之别、截然不同
|
./MTR2bw==.html
|
gong li xi di
|
|
11779
|
工于心计
|
工
|
gōng yú xīn jì
|
工:擅长。擅长用心谋划
|
钱钟书《围城》:“她刚才就劝我母亲快买外汇,我看女人全工于心计的。”
|
GY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谋深算
|
|
./NnkzbQ==.html
|
gong yu xin ji
|
|
22571
|
巢焚原燎
|
巢
|
cháo fén yuán liáo
|
极言战祸惨烈。
|
《文选左思》:“奸回内赑,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故荆棘旅庭也。”
|
CFY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zg3Mg==.html
|
chao fen yuan liao
|
|
21868
|
巢毁卵破
|
巢
|
cháo huǐ luǎn pò
|
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
|
《后汉书·孔融传》:“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
CHL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巢倾卵破、鸡飞蛋打
|
完好无损
|
./cDUw.html
|
chao hui luan po
|
|
22574
|
巢林一枝
|
巢
|
cháo lín yī zhī
|
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后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
语出《庄子 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
CL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鹪鹩一枝、偃鼠饮河
|
贪得无厌
|
./Mzg5MA==.html
|
chao lin yi zhi
|
|
21869
|
巢居穴处
|
巢
|
cháo jū xué chǔ
|
栖身于树上或岩洞里。指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况。
|
北魏 卢元明《剧鼠赋》:“跖实排虚,巢居穴处,惟饮噬于山泽。”
|
CJ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cDVh.html
|
chao ju xue chu
|
|
22578
|
巢倾卵覆
|
巢
|
cháo qīng luǎn fù
|
比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以喻整体被毁,其中的个别也不可能幸存。
|
见“巢倾卵破”。
|
CQL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巢毁卵破
|
完好无损
|
./MzhheQ==.html
|
chao qing luan fu
|
|
21651
|
巢倾卵破
|
巢
|
cháo qīng luǎn pò
|
鸟巢倒了,卵也会打碎。比喻整体被毁,其中的个别也不能幸免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左右问父被捕为何不起,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
CQL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巢毁卵破、巢倾卵覆
|
完好无损
|
./M2Nh.html
|
chao qing luan po
|
|
21988
|
川流不息
|
川
|
chuān liú bù xī
|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
CL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络绎不绝、接踵而至
|
水泄不通
|
./cmhx.html
|
chuan liu bu xi
|
|
22843
|
川泽纳污
|
川
|
chuān zé nà wū
|
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
|
《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CZNW
|
一般成语
|
|
|
|
./M2JtNA==.html
|
chuan ze na wu
|
|
26629
|
巍然耸立
|
巍
|
wēi rán sǒng lì
|
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
WRS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巍然挺立
|
|
./OTh3cQ==.html
|
wei ran song li
|
|
26628
|
巍然挺立
|
巍
|
wēi rán tǐng lì
|
巍然:高大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
肖兵《太行青松》:“山上那浓郁葱茏的松柏,巍然挺立,充满生机。”
|
WRT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巍然屹立
|
|
./OTh3Zw==.html
|
wei ran ting li
|
|
26184
|
巍然屹立
|
巍
|
wēi rán yì lì
|
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
梁启超《新民说》第三节:“吾国夙巍然屹立于大东,环列皆小蛮夷,与他方大国,未一交通。”
|
WR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巍然耸立
|
|
./MmUzcQ==.html
|
wei ran yi li
|
|
26630
|
巍然不动
|
巍
|
wēi rán bù dòng
|
巍然:高大的样子。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
|
WR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嵬然不动
|
摇摇欲坠
|
./OTh4MA==.html
|
wei ran bu dong
|
|
26775
|
巍巍荡荡
|
巍
|
wēi wēi dàng dàng
|
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 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后以“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
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 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
|
WWD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llbQ==.html
|
wei wei dang dang
|
|
27356
|
嵬眼澒耳
|
嵬
|
wéi yǎn xiāng ěr
|
“嵬”念wéi。亦作“嵬目鸿耳”。犹言动人观听。
|
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虚明茫茫,嵬眼澒耳,可大客旅钟鼓乐。”
|
WYX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嵬目鸿耳
|
|
./NTlqYw==.html
|
wei yan xiang er
|
|
27337
|
嵬目鸿耳
|
嵬
|
wéi mù hóng ěr
|
见“嵬眼澒耳”。
|
明·瞿佑《剪灯新话》序:“所惜笔路荒芜,词源浅狭,无嵬目鸿耳之论以发扬之耳。”
|
WMH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嵬眼澒耳
|
|
./NTk2YQ==.html
|
wei mu hong er
|
|
26622
|
嵬然不动
|
嵬
|
wéi rán bù dòng
|
嵬然:高大的样子。形容高耸挺立,稳固而不为外力所动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
|
WR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岿然不动
|
摇摇欲坠
|
./OHZsYQ==.html
|
wei ran bu dong
|
|
20185
|
崭露头角
|
崭
|
zhǎn lù tóu jiǎo
|
崭:崭然;突出的样子;露:显露;头角:比喻人的气概和才华。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
ZLT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牛刀小试、初试锋芒
|
不露圭角、默默无闻
|
./MnIwNg==.html
|
zhan lu tou 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