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65
|
革故鼎新
|
革
|
gé gù dǐng xīn
|
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故:旧的。
|
《周易 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GG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除旧布新、吐故纳新
|
陈陈相因、抱残守缺
|
./MTVqMA==.html
|
ge gu ding xin
|
|
12104
|
革故立新
|
革
|
gé gù lì xīn
|
见“革故鼎新”。
|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宽厚出名的,讲究忠信。是一个励精图治,革故立新的单于。”
|
GGLX
|
一般成语
|
|
|
|
./M284aw==.html
|
ge gu li xin
|
|
12122
|
革心易行
|
革
|
gé xīn yì xíng
|
谓改正错误思想,改变错误行为。
|
汉·贾谊《新书·先醒》:“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田改丰)馂,昼学道而夕讲之。”
|
GX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9maQ==.html
|
ge xin yi xing
|
|
12696
|
革带移孔
|
革
|
gé dài yí kǒng
|
形容身体因老病而日惭消瘦。
|
《南史·沈约传》:“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
GDYK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VpcQ==.html
|
ge dai yi kong
|
|
11958
|
革奸铲暴
|
革
|
gé jiān chǎn bào
|
清除奸佞,铲除暴虐。
|
|
GJCB
|
一般成语
|
|
|
|
./MTY5ZQ==.html
|
ge jian chan bao
|
|
12682
|
革图易虑
|
革
|
gé tú yì lǜ
|
改变计谋策略。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谭传》:“若乃天启尊心,革图易虑,则我将军匍匐悲号于将军股掌之上。”
|
GTY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Uydw==.html
|
ge tu yi lu
|
|
11400
|
革命反正
|
革
|
gé mìng fǎn zhèng
|
变革天命,使之恢复正常。借指改朝换代。
|
《周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周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
GM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拨乱反正、改朝换代、革命创制
|
|
./MTRqcQ==.html
|
ge ming fan zheng
|
|
12100
|
革凡成圣
|
革
|
gé fán chéng shèng
|
革除凡习,成为圣哲。
|
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 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
|
GF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革凡登圣
|
|
./M283Ng==.html
|
ge fan cheng sheng
|
|
9154
|
靦颜天壤
|
靦
|
tiǎn yán tiān rǎng
|
靦颜:脸上表现惭愧;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丧失气节的人厚着脸皮活在世上
|
《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
|
TYT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忝颜偷生
|
|
./OTZvNg==.html
|
tian yan tian rang
|
|
8731
|
靦颜人世
|
靦
|
tiǎn yán rén shì
|
靦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
《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
|
TYRS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苟且偷生、靦颜天壤
|
|
./MjhjOA==.html
|
tian yan ren shi
|
|
9029
|
靦颜事仇
|
靦
|
tiǎn yán shì chóu
|
谓不知羞耻地为仇敌做事。
|
罗正纬《滦州革命先烈事略 王金铭》:“若靦颜事仇,为虎作伥,心果安在耶?”
|
TYSC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认贼作父
|
|
./NmkyNA==.html
|
tian yan shi chou
|
|
9155
|
靦面相迎
|
靦
|
tiǎn miàn xiāng yíng
|
靦面:面带愧色。带着羞愧的样子去迎人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呆子放下钉耙,整整直裰,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气象,一直的靦面相迎。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呆子放下钉耙,整整直裰,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气象,一直的靦面相迎。”...
|
TMX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ZvZw==.html
|
tian mian xiang ying
|
|
3430
|
面黄肌瘦
|
面
|
miàn huáng jī shòu
|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
元 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
MH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有菜色
|
容光焕发
|
./MW96MA==.html
|
mian huang ji shou
|
|
3508
|
面面相觑
|
面
|
miàn miàn xiāng qù
|
面面:脸对着脸;相:互相;觑:看;瞧。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着。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 面面:脸对着脸;相:互相;觑:看;瞧。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着。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六卷:“僧问:‘如何是大疑府人?’师曰:‘毕钵岩中面面相觑。’”
|
MMX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瞠目结舌、面面相看
|
从容不迫
|
./MXJmYw==.html
|
mian mian xiang qu
|
|
3865
|
面面相窥
|
面
|
miàn miàn xiāng kuī
|
同“面面相觑”。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麝月等依言分头各处追问,人人不晓,个个惊疑。麝月等回来,俱目瞪口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麝月等依言分头各处追问,人人不晓,个个惊疑。麝月等回来,俱目瞪口呆,面面相窥。”...
|
MMXK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面相看、目目相觑
|
|
./NDU3NA==.html
|
mian mian xiang kui
|
|
3863
|
面面相睹
|
面
|
miàn miàn xiāng dǔ
|
同“面面相觑”。
|
《清平山堂语本·快嘴李翠莲记》:“诸亲九眷面面相睹,无不失惊。”
|
MM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面相觑、面面厮觑
|
|
./NDU2aw==.html
|
mian mian xiang du
|
|
3864
|
面面相看
|
面
|
miàn miàn xiāng kàn
|
见“面面相觑”。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五回:“这一言不打紧,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就要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五回:“这一言不打紧,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就要往各处动手。”...
|
MMXK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面相窥
|
|
./NDU2dQ==.html
|
mian mian xiang kan
|
|
3860
|
面面皆到
|
面
|
miàn miàn jiē dào
|
见“面面俱到”。
|
清·梁章钜《楹联续话·挽词》:“后数日而部行新令始至,复令改制一联,云:‘来去有前因,遗范难忘联襼日 清·梁章钜《楹联续话·挽词》:“后数日而部行新令始至,复令改制一联,云:‘来去有前因,遗范难忘联襼日;宽严能并济,新恩惜在盖棺时。’则面面皆到矣。”...
|
MMJ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面俱到
|
顾此失彼
|
./NDU1cQ==.html
|
mian mian jie dao
|
|
3866
|
面面圆到
|
面
|
miàn miàn yuán dào
|
见“面面俱到”。
|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所以看客对于他们不很敬畏,也不大留心,除了念佛老妪和她的孙子们为面面圆到起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所以看客对于他们不很敬畏,也不大留心,除了念佛老妪和她的孙子们为面面圆到起见,也照例给他们一个‘不胜屏营待命之至’的仪节。”...
|
MM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面俱到、面面周到
|
|
./NDU3ZQ==.html
|
mian mian yuan dao
|
|
4310
|
面面周到
|
面
|
miàn miàn zhōu dào
|
各方面都照顾到。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很一般化,重点不突出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4回:“是甚么妙计?倘是面面周到的,破费一层,倒好商量。”
|
MM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面俱到
|
|
./OGJuaQ==.html
|
mian mian zhou dao
|
|
3862
|
面面厮觑
|
面
|
miàn miàn sī qù
|
见“面面相觑”。
|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到家中问丈人丈母,两个面面厮觑。”
|
MMS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面相觑、面面相看
|
|
./NDU2YQ==.html
|
mian mian si qu
|
|
3861
|
面面俱圆
|
面
|
miàn miàn jù yuán
|
同“面面俱到”。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只有单道台却做了一个面面俱圆:抚台见面夸奖他,说了能办事;领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只有单道台却做了一个面面俱圆:抚台见面夸奖他,说了能办事;领事心上也感激他弹压百姓,没有闹出事来,见了抚台亦很替他说好话;至于绅衿一面,一直当他是回护百姓的,更不消说得了。”...
|
MMJ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面俱到、面面圆到
|
顾此失彼
|
./NDU2MA==.html
|
mian mian ju yuan
|
|
3558
|
面面俱到
|
面
|
miàn miàn jù dào
|
俱:都。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但重点不突出;很一般化。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
|
MMJ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包罗万象、面面皆到
|
顾此失彼
|
./MXN0Yw==.html
|
mian mian ju dao
|
|
4311
|
面貌狰狞
|
面
|
miàn mào zhēng níng
|
狰狞:样子凶恶。形容面貌凶恶可怕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一个个身长臂大,面貌狰狞。”
|
MMZN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目狰狞
|
和蔼可亲、慈眉善目
|
./OGJucw==.html
|
mian mao zheng ning
|
|
3716
|
面貌一新
|
面
|
miàn mào yī xīn
|
样子完全改变,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
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现在农村面貌一新,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改善了。”
|
MM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目一新、焕然一新
|
|
./OGJvMg==.html
|
mian mao yi xin
|
|
3859
|
面谩腹诽
|
面
|
miàn màn fù fěi
|
谓当面欺诳,心怀毁谤。
|
《明史·万镋传》:“又以不得一品,面谩腹诽,无大臣礼。”
|
MMF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U1Zw==.html
|
mian man fu fei
|
|
3882
|
面谀背毁
|
面
|
miàn yú bèi huǐ
|
见“面誉背毁”。
|
宋·陈文蔚《双溪书院揭示》:“惟自近世以来,朋友道弊,群居之时,笑侮戏谑,面谀背毁,善不相告,失不相 宋·陈文蔚《双溪书院揭示》:“惟自近世以来,朋友道弊,群居之时,笑侮戏谑,面谀背毁,善不相告,失不相正。”...
|
MYB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誉背非、面誉背毁
|
毕恭毕敬
|
./NDVkcw==.html
|
mian yu bei hui
|
|
3881
|
面誉背非
|
面
|
miàn yù bèi fēi
|
见“面誉背毁”。
|
《宋史·范杲传》:“杲性虚诞,与人交,好面誉背非。”
|
MYB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谀背毁、面誉背毁
|
表里如一
|
./NDVkaQ==.html
|
mian yu bei fei
|
|
3883
|
面誉背毁
|
面
|
miàn yù bèi huǐ
|
谓当面称赞,背后诽谤。
|
隋·王通《中说·关郎》:“亲朋有非义者,必正之曰:‘面誉背毁,吾不忍也。’群居纵言,未尝及人之短。”
|
MYB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誉背非、面谀背毁
|
|
./NDVlMg==.html
|
mian yu bei hui
|
|
3872
|
面若死灰
|
面
|
miàn ruò sǐ huī
|
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
西汉·司马迁《史记·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
MR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如死灰
|
|
./NDU5Yw==.html
|
mian ruo si hui
|
|
3624
|
面色如土
|
面
|
miàn sè rú tǔ
|
见“面如土色”。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罔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西湖二集·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董昌面色如土。众兵都面面厮觑,不敢则声。”...
|
MSR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如灰土
|
|
./NDU5bQ==.html
|
mian se ru tu
|
|
3852
|
面缚衔璧
|
面
|
miàn fù xián bì
|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
MFX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缚舆榇
|
|
./NDUyeQ==.html
|
mian fu xian bi
|
|
4472
|
面缚舆榇
|
面
|
miàn fù yú chèn
|
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 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
|
MFY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负荆请罪
|
|
./MXBweQ==.html
|
mian fu yu chen
|
|
3855
|
面红颈赤
|
面
|
miàn hóng jǐng chì
|
见“面红耳赤”。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
MHJ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红耳赤
|
|
./NDUzcw==.html
|
mian hong jing chi
|
|
3856
|
面红面赤
|
面
|
miàn hóng miàn chì
|
谓双方因争执而变脸。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
|
MHM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红面绿
|
|
./NDU0Mg==.html
|
mian hong mian chi
|
|
4565
|
面红面绿
|
面
|
miàn hóng miàn lǜ
|
见“面红面赤”。
|
《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绿,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
|
MHM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红面赤
|
|
./NDU0Yw==.html
|
mian hong mian lu
|
|
4724
|
面红过耳
|
面
|
miàn hóng guò ěr
|
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
MHG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红耳热、面红耳赤、面红颈赤
|
|
./OGJvbQ==.html
|
mian hong guo er
|
|
3437
|
面红耳赤
|
面
|
miàn hóng ěr chì
|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
MHE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羞愧满面
|
面不改色
|
./MXBncw==.html
|
mian hong er chi
|
|
3854
|
面红耳热
|
面
|
miàn hóng ěr rè
|
见“面红耳赤”。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
MHER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红耳赤、面红过耳
|
|
./NDUzaQ==.html
|
mian hong er re
|
|
3715
|
面目黧黑
|
面
|
miàn mù lí hēi
|
黧:黑。面貌黑黄色。形容憔悴的样子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黄帝》:“年老力弱,面目黧黑。”
|
MML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目犁黑、面目黎黑
|
白白净净、容光焕发
|
./OGJtZQ==.html
|
mian mu li hei
|
|
4722
|
面目黎黑
|
面
|
miàn mù lí hēi
|
面貌黑黄色。形容憔悴的样子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手足胼胝,面目黎黑。”
|
MMLH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目黧黑、面目犁黑
|
白白净净、容光焕发
|
./OGJtbw==.html
|
mian mu li hei
|
|
3623
|
面目狰狞
|
面
|
miàn mù zhēng níng
|
狰狞:面目凶恶。形容面目凶狠可怕。亦作“面貌狰狞”、“狰狞面目”。
|
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还有两人……都是身材骄健,面目狰狞。”
|
MMZ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貌狰狞
|
慈眉善目
|
./NDU3bw==.html
|
mian mu zheng ning
|
|
4723
|
面目犁黑
|
面
|
miàn mù lí hēi
|
面貌黑黄色。形容憔悴的样子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
|
MMLH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目黎黑、面目黧黑
|
白白净净、容光焕发
|
./OGJteQ==.html
|
mian mu li hei
|
|
3422
|
面目可憎
|
面
|
miàn mù kě zēng
|
面目:面貌;可憎:令人厌恶。相貌丑陋;令人厌恶。
|
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
MMK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獐头鼠目
|
眉清目秀
|
./MW9nZQ==.html
|
mian mu ke zeng
|
|
3573
|
面目全非
|
面
|
miàn mù quán fēi
|
面目:样子;非:不是。样子跟从前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大得很。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
MM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目一新
|
依然如故、一成不变
|
./MXQ1MA==.html
|
mian mu quan fei
|
|
3518
|
面目一新
|
面
|
miàn mù yī xīn
|
一下子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内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着英国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气质》的影响,但到近来,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内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着英国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气质》的影响,但到近来,却也有了面目一新的结论了。”...
|
MM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目全非
|
依然如故
|
./MXJubw==.html
|
mian mu yi xin
|
|
3867
|
面朋口友
|
面
|
miàn péng kǒu yǒu
|
谓非真诚相交的朋友。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面朋口友,固不足怪。欲明通财之义,非道义之交不可。”
|
MPK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生死之交
|
./NDU3eQ==.html
|
mian peng kou you
|
|
3626
|
面有难色
|
面
|
miàn yǒu nán sè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贾大少爷因为奎官之事,面有难色,尚未回答得出。”
|
MY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愁容满面
|
|
./NDVkOA==.html
|
mian you nan se
|
|
3625
|
面有菜色
|
面
|
miàn yǒu cài sè
|
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
《礼记 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荀子 富国》:“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
|
MYC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面有饥色
|
红光满面
|
./NDVjeQ==.html
|
mian you cai se
|
|
3873
|
面是背非
|
面
|
miàn shì bèi fēi
|
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
|
MSB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表里不一、面从腹非
|
心口如一
|
./NDVhZw==.html
|
mian shi bei f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