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61
|
放烟幕弹
|
放
|
fàng yān mù dàn
|
比喻制造假象,掩盖真相
|
|
FYM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RzdQ==.html
|
fang yan mu dan
|
|
4756
|
放火烧山
|
放
|
fàng huǒ shāo shān
|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
康濯《东方红》:“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
|
FH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煽风点火
|
|
./Njdt.html
|
fang huo shao shan
|
|
5963
|
放浪江湖
|
放
|
fàng làng jiāng hú
|
放浪:放纵不受拘束;江湖:指四方。在江湖上无拘无束地生活
|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翱翔天地,放浪江湖。”
|
FLJ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浪迹江湖
|
|
./ODR0eQ==.html
|
fang lang jiang hu
|
|
5739
|
放浪无羁
|
放
|
fàng làng wú jī
|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同“放浪不羁”。
|
宋 惠洪《遇如无象于石霜,如与睿廓然相好,故赠之》诗:“法朋半是奇逸者,我亦放浪无羁人。”
|
FLW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放浪不拘、放浪无拘、放荡不羁
|
|
./NmExaQ==.html
|
fang lang wu ji
|
|
5400
|
放浪无拘
|
放
|
fàng làng wú jū
|
见“放浪不羁”。
|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建》:“建性耽酒,放浪无拘。”
|
FLW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放浪无羁、放诞不拘
|
|
./M2poNg==.html
|
fang lang wu ju
|
|
4887
|
放浪形骸
|
放
|
fàng làng xíng hái
|
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
《晋书 王羲之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FLX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放荡不羁、倜傥不羁
|
循规蹈矩、规行矩步
|
./MTBwNA==.html
|
fang lang xing hai
|
|
5398
|
放浪不羁
|
放
|
fàng làng bù jī
|
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
《晋书 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
FL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放荡不羁
|
|
./M2pnbQ==.html
|
fang lang bu ji
|
|
5399
|
放浪不拘
|
放
|
fàng làng bù jū
|
见“放浪不羁”。
|
老舍《四世同堂》三七:“她又常和妓女们来往,她满意自己的权威,可是也羡慕她们的放浪不拘。”
|
FL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放浪无羁、放浪无拘、放荡不羁
|
|
./M2pndw==.html
|
fang lang bu ju
|
|
5406
|
放泼撒豪
|
放
|
fàng pō sā háo
|
耍无赖,仗势压人。
|
克非《春潮急》三十:“决心放泼撒豪的李胡子,伸手抓下头上的垮皮帽,在方桌上使劲一掼,冲着孟二胡子喊: 克非《春潮急》三十:“决心放泼撒豪的李胡子,伸手抓下头上的垮皮帽,在方桌上使劲一掼,冲着孟二胡子喊:‘出去!’”...
|
FPS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仗势欺人
|
|
./M2pqbw==.html
|
fang po sa hao
|
|
6125
|
放歌纵酒
|
放
|
fàng gē zòng jiǔ
|
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FGZ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BvYQ==.html
|
fang ge zong jiu
|
|
5407
|
放情丘壑
|
放
|
fàng qíng qiū hè
|
谓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
《晋书·谢安传》:“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
FQQ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pqeQ==.html
|
fang qing qiu he
|
|
5408
|
放心解体
|
放
|
fàng xīn jiě tǐ
|
指人心离散、瓦解。
|
《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 《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放”,一本作“攸”。...
|
FXJ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psYw==.html
|
fang xin jie ti
|
|
5404
|
放屁添风
|
放
|
fàng pì tiān fēng
|
谓从旁助威。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五回:“兄弟,你虽无甚本事,好道也是个人。俗云:‘放屁添风。’你也可壮我些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五回:“兄弟,你虽无甚本事,好道也是个人。俗云:‘放屁添风。’你也可壮我些胆气。”...
|
FPT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推波助澜
|
|
./M2ppYQ==.html
|
fang pi tian feng
|
|
4885
|
放刁撒泼
|
放
|
fàng diāo sā pō
|
放:使用;刁:无赖,刁滑;撒泼:蛮不讲理。指使用刁钻狡猾的一套手段。形容极不讲理。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拿粗挟细,揣歪捏怪,帮闲钻懒,放刁撒泼。”
|
FDS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蛮横无理
|
|
./MTBucQ==.html
|
fang diao sa po
|
|
5405
|
放僻邪侈
|
放
|
fàng pì xié chǐ
|
见“放辟邪侈”。
|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人情足于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
|
FPX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放辟邪侈
|
|
./M2ppaw==.html
|
fang pi xie chi
|
|
4888
|
放任自流
|
放
|
fàng rèn zì liú
|
放:放纵;不加约束;任:听凭;任由;自:自己;独自;流:流动;发展。不加约束;听其自然发展。放飞fà 放:放纵;不加约束;任:听凭;任由;自:自己;独自;流:流动;发展。不加约束;听其自然发展。放飞fànɡ…fēifēi飞...
|
薛暮桥《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应按比例发展》:“也不应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使国民经济陷于无政府状态。 薛暮桥《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应按比例发展》:“也不应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使国民经济陷于无政府状态。”...
|
FRZ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听之任之、任其所为
|
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
./MTBwbw==.html
|
fang ren zi liu
|
|
5262
|
放下屠刀
|
放
|
fàng xià tú dāo
|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FXT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R0ZQ==.html
|
fang xia tu dao
|
|
5263
|
放下包袱
|
放
|
fàng xià bāo fú
|
放:安放,搁置。丢开思想包袱,消除精神上的负担
|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
|
FX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忍辱负重
|
./ODR0bw==.html
|
fang xia bao fu
|
|
12694
|
攻苦食淡
|
攻
|
gōng kǔ shí dàn
|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
GKS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攻苦食啖
|
|
./MTVncw==.html
|
gong ku shi dan
|
|
12155
|
攻苦食俭
|
攻
|
gōng kǔ shí jiǎn
|
犹攻苦食淡。
|
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
|
GK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攻苦食淡、攻苦食啖
|
|
./M290eQ==.html
|
gong ku shi jian
|
|
12154
|
攻疾防患
|
攻
|
gōng jí fáng huàn
|
匡正过失,防止祸患。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
GJF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90NA==.html
|
gong ji fang huan
|
|
12449
|
攻瑕蹈隙
|
攻
|
gōng xiá dǎo xì
|
瑕:瑕疵;蹈:踩。攻击瑕疵,蹈住缝隙。比喻利用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击
|
章炳麟《读》:“忠愤者因是以攻瑕蹈隙,欲致届幕府而先倡攮夷之议。”
|
GX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VuMA==.html
|
gong xia dao xi
|
|
12163
|
攻瑕索垢
|
攻
|
gōng xiá suǒ gòu
|
批评不足,寻找缺点。
|
清·王晫《今世说·规箴》:“吾侪本相好,攻瑕索垢,当猛鸷如寇雠,毋留纤尘,为后人口实。”
|
GXS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94aw==.html
|
gong xia suo gou
|
|
11519
|
攻无不克
|
攻
|
gōng wú bù kè
|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
GWB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战无不胜
|
望风而逃
|
./MTY1cw==.html
|
gong wu bu ke
|
|
11469
|
攻心为上
|
攻
|
gōng xīn wèi shàng
|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
晋 习凿齿《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
GX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VrZQ==.html
|
gong xin wei shang
|
|
11485
|
攻守同盟
|
攻
|
gōng shǒu tóng méng
|
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
清 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及日俄战役方酣,又与韩结日韩攻守同盟。”
|
GST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VybQ==.html
|
gong shou tong meng
|
|
12684
|
攻城野战
|
攻
|
gōng chéng yě zhàn
|
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战。
|
《墨子·节用上》:“攻城野地死者,不可胜数。”
|
GCY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U0dQ==.html
|
gong cheng ye zhan
|
|
11563
|
攻城略地
|
攻
|
gōng chéng lüè dì
|
略:掠夺。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
GCL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攻城掠地
|
|
./MTZ3cQ==.html
|
gong cheng lüe di
|
|
12150
|
攻城掠地
|
攻
|
gōng chéng lüě dì
|
见“攻城略地”。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4回:“李密诸将士,当时攻城掠地,倚着金帛来得易,也用得易。”
|
GCL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攻城略地、攻城夺地、攻城徇地
|
|
./M29wcw==.html
|
gong cheng lüe di
|
|
11829
|
攻城夺地
|
攻
|
gōng chéng duó dì
|
攻:攻打,进攻。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那二十四员番将,又必各有跟随的番汉军士,共计当有万余人,行动与攻城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那二十四员番将,又必各有跟随的番汉军士,共计当有万余人,行动与攻城夺地者何异!”...
|
GC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攻城掠地、攻城略地、攻城徇地
|
|
./N3VvZQ==.html
|
gong cheng duo di
|
|
11490
|
攻其无备
|
攻
|
gōng qí wú bèi
|
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GQ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攻其不备
|
|
./MTV1ZQ==.html
|
gong qi wu bei
|
|
11537
|
攻其不备
|
攻
|
gōng qí bù bèi
|
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备:防备。其:他们。
|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GQ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攻其无备
|
|
./MTZmcw==.html
|
gong qi bu bei
|
|
12450
|
攻乎异端
|
攻
|
gōng hū yì duān
|
乎:等同于介词“于”;异端:有别于正统思想的教义或主张。指钻研儒家以外的主张或指对异端的指摘
|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GH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Vuaw==.html
|
gong hu yi duan
|
|
11325
|
改邪归正
|
改
|
gǎi xié guī zhèng
|
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指不再做坏事。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
GX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过自新、弃暗投明
|
执迷不悟、死不改悔
|
./N2tp.html
|
gai xie gui zheng
|
|
12339
|
改途易辙
|
改
|
gǎi tú yì zhé
|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同“改辙易途”。
|
清 朱之瑜《端亭记》:“勉吾子改途易辙而合同乎世俗,则告朋友不信,将如何而可?”
|
GT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辙易途
|
|
./NmFucQ==.html
|
gai tu yi zhe
|
|
11915
|
改过迁善
|
改
|
gǎi guò qiān shàn
|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GG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恶从善
|
顽固不化
|
./MTNmZw==.html
|
gai guo qian shan
|
|
11346
|
改过自新
|
改
|
gǎi guò zì xīn
|
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
GG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过迁善、改邪归正
|
顽固不化、死不改悔
|
./MTNmcQ==.html
|
gai guo zi xin
|
|
12334
|
改过作新
|
改
|
gǎi guò zuò xīn
|
指毫无保留地改正过错。同“改过自新”。
|
元 施惠《幽闺记 会赦更新》:“陀满兴福,父母妻儿都杀戮,逃命潜奔,哨聚山林暂隐身,心阑意卸,天幸遭 元 施惠《幽闺记 会赦更新》:“陀满兴福,父母妻儿都杀戮,逃命潜奔,哨聚山林暂隐身,心阑意卸,天幸遭逢颁大赦,改过作新,作个清平无事人。”...
|
GG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过自新
|
顽固不化
|
./NmFtYw==.html
|
gai guo zuo xin
|
|
12333
|
改过从善
|
改
|
gǎi guò cóng shàn
|
改正错误,决心向善。指去恶就善。同“改过迁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七卷:“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便能改过从善。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转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七卷:“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便能改过从善。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转念耳。”...
|
GGCS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改过迁善
|
|
./NmFtMg==.html
|
gai guo cong shan
|
|
12650
|
改过不吝
|
改
|
gǎi guò bù lìn
|
吝:可惜。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
|
《尚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己 《尚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言能纳谏也。”...
|
GGB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死不悔改
|
./MTN2aw==.html
|
gai guo bu lin
|
|
12341
|
改辙易途
|
改
|
gǎi zhé yì tú
|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
|
宋 杨夔《复宫阙后上执政书》:“前车已覆,后车岂可蹑而行之,固当改辙易途,以取其不倾不蹶。”
|
GZY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途易辙
|
|
./NmFvaw==.html
|
gai zhe yi tu
|
|
11348
|
改辕易辙
|
改
|
gǎi yuán yì zhé
|
辕:车辕;辙:车走过的痕迹,借指道路。改变车辕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
|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
|
GY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弦更张
|
|
./MTNndQ==.html
|
gai yuan yi zhe
|
|
12016
|
改行自新
|
改
|
gǎi xíng zì xīn
|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
《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
GX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过自新
|
|
./M245aw==.html
|
gai xing zi xin
|
|
12014
|
改行从善
|
改
|
gǎi xíng cóng shàn
|
见“改行为善”。
|
《京本通欲小说·错斩崔宁》:“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
|
GX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行迁善、改行为善
|
|
./M244cQ==.html
|
gai xing cong shan
|
|
12015
|
改行为善
|
改
|
gǎi xíng wéi shàn
|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天子悲怜其意,遂下令曰:‘夫训导不纯,而愚民陷焉。或欲改行为善,其道无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天子悲怜其意,遂下令曰:‘夫训导不纯,而愚民陷焉。或欲改行为善,其道无由也。’”...
|
GX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行迁善
|
|
./M245MA==.html
|
gai xing wei shan
|
|
12336
|
改节易操
|
改
|
gǎi jié yì cāo
|
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多指丧失应当坚守的节操;也指去恶为善。同“改操易节”。
|
明 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 明 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矫而为之者。”...
|
GJ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操易节
|
|
./NmFtdw==.html
|
gai jie yi cao
|
|
12017
|
改玉改步
|
改
|
gǎi yù gǎi bù
|
见“改步改玉”。
|
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蒙古不道,宰割诸夏,改玉改步,人无异心。”
|
GYG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玉改行、改步改玉
|
|
./M245dQ==.html
|
gai yu gai bu
|
|
12651
|
改步改玉
|
改
|
gǎi bù gǎi yù
|
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
左丘明《左传 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 左丘明《左传 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
GBG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玉改步、改玉改行、改朝换代
|
|
./MTN3ZQ==.html
|
gai bu gai yu
|
|
12010
|
改梁换柱
|
改
|
gǎi liáng huàn zhù
|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
郭沫若《文艺论集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便是胡適和梁任也都很知道他这种宗教的循环论证不 郭沫若《文艺论集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便是胡適和梁任也都很知道他这种宗教的循环论证不足以满足我们近代人的要求,所以极力在用改梁换柱的方法,要把他的根本观念改移到另一个较为好看一点的节目上去。”...
|
GLH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偷梁换柱
|
|
./M243Yw==.html
|
gai liang huan zhu
|
|
12020
|
改柱张弦
|
改
|
gǎi zhù zhāng xián
|
改换琴柱,另张琴弦。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
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弦,抡才访道。”
|
GZ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5heQ==.html
|
gai zhu zhang x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