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01
|
条修叶贯
|
条
|
tiáo xiū yè guàn
|
枝长叶连。比喻有条理、有系统。
|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下至介鳞,上及毛羽,条修叶贯,万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
|
TXY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U2NA==.html
|
tiao xiu ye guan
|
|
8340
|
条三窝四
|
条
|
tiáo sān wō sì
|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
|
TSWS
|
一般成语
|
|
|
|
./NTU1YQ==.html
|
tiao san wo si
|
|
24303
|
束身受命
|
束
|
shù shēn shòu mìng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
SSSM
|
一般成语
|
|
|
|
./MnlwNA==.html
|
shu shen shou ming
|
|
24272
|
束装就道
|
束
|
shù zhuāng jiù dào
|
整好行装走上旅途。
|
|
SZJD
|
一般成语
|
|
|
|
./MjVvNA==.html
|
shu zhuang jiu dao
|
|
23846
|
束手束脚
|
束
|
shù shǒu shù jiǎo
|
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
|
SS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束手缚脚、束手束足
|
大刀阔斧
|
./NTBvcQ==.html
|
shu shou shu jiao
|
|
23533
|
束手无策
|
束
|
shù shǒu wú cè
|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
SSW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无能为力、一筹莫展
|
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急中生智
|
./Mjh3cw==.html
|
shu shou wu ce
|
|
23309
|
束手待毙
|
束
|
shù shǒu dài bì
|
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
《宋史 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
SSD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束手无策、束手就擒
|
应付自如
|
./MjU4dQ==.html
|
shu shou dai bi
|
|
23845
|
束手就擒
|
束
|
shù shǒu jiù qín
|
束:捆;绑;就:接受。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
《宋史 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
SSJ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坐以待毙、听天由命
|
负隅顽抗
|
./NTBudw==.html
|
shu shou jiu qin
|
|
23522
|
束之高阁
|
束
|
shù zhī gāo gé
|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
SZ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之不理、置之度外
|
爱不释手、掌上明珠
|
./Mjhtcw==.html
|
shu zhi gao ge
|
|
17235
|
杞梓之林
|
杞
|
qǐ zǐ zhī lín
|
比喻众多的人材。
|
唐·李庾《西都赋》:“殷庙羞瑚琏之器,楚材惭杞梓之林。”
|
QZ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xnNA==.html
|
qi zi zhi lin
|
|
17138
|
杞国忧天
|
杞
|
qǐ guó yōu tiān
|
同“杞人忧天”。
|
明·何景明《田子行》:“丹诚不回白日照,杞国忧天独劳苦。”
|
QGY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杞人忧天、杞人之忧
|
|
./NGs5dw==.html
|
qi guo you tian
|
|
17139
|
杞国之忧
|
杞
|
qǐ guó zhī yōu
|
同“杞人忧天”。
|
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
QG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杞天之虑、杞人忧天
|
|
./NGthNg==.html
|
qi guo zhi you
|
|
16520
|
杞人忧天
|
杞
|
qǐ rén yōu tiān
|
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
QRY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
无忧无虑、若无其事
|
./MXgxYQ==.html
|
qi ren you tian
|
|
17182
|
杞人之忧
|
杞
|
qǐ rén zhī yōu
|
同“杞人忧天”。
|
曾朴《孽海花》第27回:“这是贤弟关心太切,所以有杞人之忧。”
|
QRZ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杞人忧天
|
|
./NGt1cQ==.html
|
qi ren zhi you
|
|
7442
|
杜默为诗
|
杜
|
dù mò wéi shī
|
杜:杜撰、臆造。杜默:指孤陋寡闻。孤陋寡闻,随意杜撰之诗。
|
|
DMWS
|
一般成语
|
|
|
|
./M2hraw==.html
|
du mo wei shi
|
|
6989
|
杜鹃啼血
|
杜
|
dù juān tí xuě
|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
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DJT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望帝啼鹃
|
|
./eTBx.html
|
du juan ti xue
|
|
6995
|
杜门谢客
|
杜
|
dù mén xiè kè
|
闭门谢绝宾客。指不与外界来往。
|
宋 苏轼《东园》诗:“杜门谢客恐生谤,且作人间鹏鷃游。”
|
DMX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与世隔绝
|
|
./eTJ5.html
|
du men xie ke
|
|
6996
|
杜门自绝
|
杜
|
dù mén zì jué
|
杜门:关门不出;绝:断绝。闭门不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
|
《汉书·张陈王周传赞》:“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王陵庭争,杜门自绝,亦各其志也。”
|
DMZ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杜门自守、杜门绝迹
|
|
./eTM4.html
|
du men zi jue
|
|
6997
|
杜门自守
|
杜
|
dù mén zì shòu
|
关闭大门,安分守已。
|
《汉书·孔光传》:“光退闾里,杜门自守。”
|
DMZ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杜门自绝、闭关自守
|
|
./eTNp.html
|
du men zi shou
|
|
6994
|
杜门绝迹
|
杜
|
dù mén jué jì
|
指隐居不出。
|
《后汉书·党锢传·刘佑》:“(刘佑)后得赦出……诏拜中散大夫,遂杜门绝迹。”
|
DMJ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杜门晦迹
|
|
./eTJv.html
|
du men jue ji
|
|
7440
|
杜门绝客
|
杜
|
dù mén jué kè
|
同“杜门谢客”。
|
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委蛇》:“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酒西湖 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委蛇》:“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酒西湖以自乐。”...
|
DMJ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杜门谢客
|
|
./M2hqZw==.html
|
du men jue ke
|
|
6993
|
杜门晦迹
|
杜
|
dù mén huì jì
|
晦:隐匿。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
《周书·宇文神举传》:“显和具陈宣杜门晦迹,相时而动,孝武深纳焉。”
|
DMH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杜门绝迹
|
|
./eTJl.html
|
du men hui ji
|
|
7439
|
杜门不出
|
杜
|
dù mén bù chū
|
关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
|
《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
|
DM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闭门不出
|
|
./M2hqNg==.html
|
du men bu chu
|
|
6991
|
杜绝言路
|
杜
|
dù jué yán lù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
DJY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广开言路
|
./eTFr.html
|
du jue yan lu
|
|
6631
|
杜绝后患
|
杜
|
dù jué hòu huàn
|
杜绝:堵塞、断绝;患:祸害、祸患。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十回:“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恰好堵了洞门。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从此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十回:“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恰好堵了洞门。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
|
DJ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斩尽杀绝、斩草除根
|
放虎归山
|
./eTEw.html
|
du jue hou huan
|
|
6990
|
杜绝人事
|
杜
|
dù jué rén shì
|
杜绝:断绝;人事:人与人的交往。即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
|
《旧五代史·晋书·史圭传》:“圭出为贝州刺史,未几罢免,退归常山。由是闭门杜绝人事,虽亲戚故人造者不 《旧五代史·晋书·史圭传》:“圭出为贝州刺史,未几罢免,退归常山。由是闭门杜绝人事,虽亲戚故人造者不见其面。”...
|
DJ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闭门却扫
|
|
./eTFh.html
|
du jue ren shi
|
|
6987
|
杜渐防萌
|
杜
|
dù jiàn fáng méng
|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
DJF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微杜渐
|
听之任之
|
./eTA2.html
|
du jian fang meng
|
|
6988
|
杜渐防微
|
杜
|
dù jiàn fáng wēi
|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
晋 葛洪《抱朴子 明本》:“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
|
DJF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微杜渐、杜渐防萌
|
任其自然
|
./eTBn.html
|
du jian fang wei
|
|
6998
|
杜微慎防
|
杜
|
dù wēi shèn fáng
|
杜:杜绝,断绝;慎:谨慎。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
《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
|
DWS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杜渐防萌、防微杜渐
|
|
./eTNz.html
|
du wei shen fang
|
|
7426
|
杜弊清源
|
杜
|
dù bì qīng yuán
|
杜绝弊端,廓清来源。
|
清·林则徐《烧毁匪船以断英船接济折》:“臣等仍多派妥干员弁,于各口加倍严查,终期杜弊清源。”
|
DB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hkdw==.html
|
du bi qing yuan
|
|
7436
|
杜口绝言
|
杜
|
dù kǒu jué yán
|
犹言杜口无言。
|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
DKJ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杜口无言、杜口结舌、杜口绝舌
|
|
./M2hocw==.html
|
du kou jue yan
|
|
7435
|
杜口结舌
|
杜
|
dù kǒu jié shé
|
犹言杜口吞声。
|
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
|
DK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张口结舌、杜口绝舌
|
|
./M2hoaQ==.html
|
du kou jie she
|
|
7437
|
杜口无言
|
杜
|
dù kǒu wú yán
|
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
《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 《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而死。”...
|
DK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杜口绝言、杜口结舌、杜口木舌
|
|
./M2hpMg==.html
|
du kou wu yan
|
|
6992
|
杜口吞声
|
杜
|
dù kǒu tūn shēng
|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宦者传 黄节》:“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
DK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忍气吞声、缄口不言
|
|
./eTI0.html
|
du kou tun sheng
|
|
21002
|
杖履纵横
|
杖
|
zhàng lǚ zòng héng
|
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
|
ZLZH
|
一般成语
|
|
|
|
./MzBrYw==.html
|
zhang lu zong heng
|
|
20880
|
杖头木偶
|
杖
|
zhàng tóu mù ǒu
|
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
|
ZTMO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293dw==.html
|
zhang tou mu ou
|
|
22073
|
村野匹夫
|
村
|
cūn yě pǐ fū
|
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
CYP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村夫野老
|
达官贵人
|
./c3Nl.html
|
cun ye pi fu
|
|
23071
|
村邻乡舍
|
村
|
cūn lín xiāng shě
|
指农村的左右邻居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若是让村邻乡舍都知道,他田福堂的脸都没处搁。”
|
CL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左邻右舍
|
|
./N3Y3YQ==.html
|
cun lin xiang she
|
|
22929
|
村箫社鼓
|
村
|
cūn xiāo shè gǔ
|
指民间鼓乐。
|
|
CXSG
|
一般成语
|
|
|
|
./M2N1YQ==.html
|
cun xiao she gu
|
|
23072
|
村筋俗骨
|
村
|
cūn jīn sú gǔ
|
村:粗俗;俗:庸俗。形容人品粗俗不堪
|
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四折:“不解他粉黛蛾眉心上事,这才是村筋俗骨下场头。”
|
CJS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Y3aw==.html
|
cun jin su gu
|
|
22926
|
村生泊长
|
村
|
cūn shēng bó cháng
|
指生长于村野。泊,水泊。
|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他乃是公子人家子孙,强似您这等村生泊长,无指教的小厮每。”
|
CS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土生土长
|
|
./M2NzbQ==.html
|
cun sheng bo chang
|
|
22924
|
村歌社鼓
|
村
|
cūn gē shè gǔ
|
民间的歌谣、鼓乐。
|
元·姚守中《粉蝶儿·牛诉冤》套曲:“为伍的是伴哥王留,受用的是村歌社鼓。”
|
CGS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村歌社舞
|
|
./M2NyaQ==.html
|
cun ge she gu
|
|
22925
|
村歌社舞
|
村
|
cūn gē shè wǔ
|
指民间歌舞。
|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
CGS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村歌社鼓
|
|
./M2Nycw==.html
|
cun ge she wu
|
|
22931
|
村学究语
|
村
|
cūn xué jiū yǔ
|
谓迂腐浅陋的言辞。
|
|
CXJY
|
一般成语
|
|
|
|
./M2N2NA==.html
|
cun xue jiu yu
|
|
23073
|
村姑田妇
|
村
|
cūn gū tián fù
|
农村少女与种田的妇人。指乡下见识不多的女人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来你这地方,甚么村姑田妇,冤他拐带!”
|
CGT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妇道人家
|
千金小姐、金枝玉叶
|
./N3Y3dQ==.html
|
cun gu tian fu
|
|
22072
|
村夫野老
|
村
|
cūn fū yě lǎo
|
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
|
明·焦竑《玉堂丛语·行谊》:“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尝支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
|
CFY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村夫俗子、凡夫俗子
|
达官贵人
|
./c3M0.html
|
cun fu ye lao
|
|
22071
|
村夫俗子
|
村
|
cūn fū sú zǐ
|
指粗野鄙俗的人。
|
清 李渔《风筝误 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 清 李渔《风筝误 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
|
CFS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凡夫俗子、村夫野老
|
达官贵人
|
./c3J1.html
|
cun fu su zi
|
|
22923
|
村哥里妇
|
村
|
cūn gē lǐ fù
|
谓平民百姓。里,里巷。
|
明·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 明·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
|
CGL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平民百姓
|
|
./M2NyOA==.html
|
cun ge li fu
|
|
22459
|
材雄德茂
|
材
|
cái xióng dé mào
|
指才德杰出。
|
唐 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唐 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
CXD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才德兼备
|
材轻德薄
|
./MzZ5dw==.html
|
cai xiong de mao
|
|
22439
|
材薄质衰
|
材
|
cái bó zhì shuāi
|
指才情资质薄弱。有时用为谦词。
|
清 吴敏树《上曾侍郎书》:“敏树材薄质衰,不敢图附青云。”
|
CBZ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zZzOA==.html
|
cai bo zhi shu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