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67
|
海沸波翻
|
海
|
hǎi fèi bō fān
|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
《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人喧呼海沸波翻,马嘶喊山崩地裂。”
|
HF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沸河翻、海沸江翻
|
|
./NmI2Yw==.html
|
hai fei bo fan
|
|
14568
|
海沸河翻
|
海
|
hǎi fèi hé fān
|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
清 洪昇《长生殿 合围》:“抵多少雷轰电转,可正是海沸河翻。”
|
HFH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沸波翻、海沸江翻
|
|
./NmI2bQ==.html
|
hai fei he fan
|
|
14569
|
海沸江翻
|
海
|
hǎi fèi jiāng fān
|
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
明 无名氏《那吒三变》第四折:“怒时节海沸江翻,恼时节天昏地惨。”
|
HFJ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沸波翻、海沸河翻
|
|
./NmI2dw==.html
|
hai fei jiang fan
|
|
14570
|
海沸山裂
|
海
|
hǎi fèi shān liè
|
海水沸腾,山石崩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亦作“海沸山摇”。
|
明 张凤翼《红拂记 髯客海归》:“坐谈间早辨龙蛇,把袖里乾坤做梦里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发,空 明 张凤翼《红拂记 髯客海归》:“坐谈间早辨龙蛇,把袖里乾坤做梦里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发,空跌双靴。”...
|
HFS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沸山崩、海沸山摇
|
|
./NmI3Ng==.html
|
hai fei shan lie
|
|
14571
|
海沸山摇
|
海
|
hǎi fèi shān yáo
|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
明 无名氏《那吒三变》第三折:“小圣啸起大风,刮的来天昏地暗,海沸山摇。”
|
HF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沸山裂、海沸山崩
|
|
./NmI3Zw==.html
|
hai fei shan yao
|
|
14192
|
海沸山崩
|
海
|
hǎi fèi shān bēng
|
海水沸腾,山石崩塌。比喻变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摇”。
|
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二折:“我呵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
|
HFS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沸山摇、海沸山裂
|
|
./M3I1aw==.html
|
hai fei shan beng
|
|
13886
|
海水难量
|
海
|
hǎi shuǐ nán liáng
|
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
|
《淮南子 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
HSN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水不可斗量
|
|
./M3JhdQ==.html
|
hai shui nan liang
|
|
14910
|
海水群飞
|
海
|
hǎi shuǐ qún fēi
|
比喻国家不安宁。
|
汉·扬雄《太玄经·剧》:“海水群飞,终不可语也。”
|
HSQ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内鼎沸
|
海不扬波
|
./MTlzYw==.html
|
hai shui qun fei
|
|
14204
|
海水桑田
|
海
|
hǎi shuǐ sāng tián
|
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
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一:“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
|
HSS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桑陵谷、沧海桑田
|
亘古不变
|
./M3JiNA==.html
|
hai shui sang tian
|
|
14879
|
海枯见底
|
海
|
hǎi kū jiàn dǐ
|
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
唐·杜荀鹤《感遇》:“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
HKJ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hzOA==.html
|
hai ku jian di
|
|
13595
|
海枯石烂
|
海
|
hǎi kū shí làn
|
枯:枯干;烂:朽烂。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 枯:枯干;烂:朽烂。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也作“石烂海枯”。...
|
金 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
HKS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地久天长、海誓山盟、矢志不移
|
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朝三暮四
|
./MTkxbw==.html
|
hai ku shi lan
|
|
13555
|
海晏河清
|
海
|
hǎi yàn hé qīng
|
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太平盛世。河:黄河;晏:平静。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水西南台道遵和尚》:“一言启口,振动乾坤,山河大地,海宴河清。”
|
HYH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太平盛世、国泰民安、海宴河澄
|
海水群飞、兵荒马乱、鸡犬不宁
|
./MTg5dw==.html
|
hai yan he qing
|
|
13553
|
海底捞针
|
海
|
hǎi dǐ lāo zhēn
|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一面点起民壮,分头追捕,多应是海底捞针,那寻一个。”
|
HDL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底捞月
|
行之有效、易如反掌
|
./MTg5Mg==.html
|
hai di lao zhen
|
|
13554
|
海底捞月
|
海
|
hǎi dǐ lāo yuè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
HDL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徒劳无力、海底捞针、枉费心机
|
立杆见影、行之有效
|
./MTg5bQ==.html
|
hai di lao yue
|
|
13552
|
海市蜃楼
|
海
|
hǎi shì shèn lóu
|
蜃:蛤蜊。古代传说蜃能吐气成楼台的形状。实际上是大气由于光线折射把远外的楼台等城市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 蜃:蛤蜊。古代传说蜃能吐气成楼台的形状。实际上是大气由于光线折射把远外的楼台等城市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幻景多出现在夏天的海边或沙漠地带。现比喻虚无缥缈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
HSS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空中楼阁、子虚乌有、虚无飘渺
|
|
./MTg2MA==.html
|
hai shi shen lou
|
|
14906
|
海屋添筹
|
海
|
hǎi wū tiān chóu
|
海屋:寓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筹码。旧时用于祝人长寿。
|
宋 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
HWT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屋筹添、寿比南山
|
|
./MTlxNA==.html
|
hai wu tian chou
|
|
14763
|
海宴河清
|
海
|
hǎi yàn hé qīng
|
沧海波平,黄河水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
五代·欧阳熙《龙寿院光化大师碑铭》:“旋闻海宴河清,远播民舒物泰。”
|
HYHQ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河清海宴
|
|
./OGxtNA==.html
|
hai yan he qing
|
|
14634
|
海外扶余
|
海
|
hǎi wài fú yú
|
指遥远的外国
|
清·张岱《与王白岳》:“海外扶余,隐然复有世界。”
|
HW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扶余海外
|
|
./NnFsMg==.html
|
hai wai fu yu
|
|
13665
|
海外奇谈
|
海
|
hǎi wài qí tán
|
海外:指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山海经》中有部分内容记叙海外各国的异人怪物;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 海外:指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山海经》中有部分内容记叙海外各国的异人怪物;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后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说法或外国的奇异小说。...
|
明 沈德符《野荻编补遗 台疏讥谑》:“宇淳批其牍尾曰:‘海外奇谈’。”
|
HWQ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道听途说、奇谈怪论、不经之谈
|
确凿不移、言之有据
|
./MWE0YQ==.html
|
hai wai qi tan
|
|
13562
|
海啸山崩
|
海
|
hǎi xiào shān bēng
|
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个个扬威,分明似海啸山崩,天摧地塌。”
|
HX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崩海啸
|
|
./MThpaQ==.html
|
hai xiao shan beng
|
|
13641
|
海北天南
|
海
|
hǎi běi tiān nán
|
形容万里之遥,相距极远。亦形容地区各异。
|
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 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
|
HBT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南海北
|
|
./MTlzMg==.html
|
hai bei tian nan
|
|
14198
|
海内鼎沸
|
海
|
hǎi nèi dǐng fèi
|
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
《后汉书 袁术传》:“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何如?”
|
HND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下大乱
|
太平盛世
|
./M3I4bQ==.html
|
hai nei ding fei
|
|
14112
|
海内无双
|
海
|
hǎi nèi wú shuāng
|
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
汉·东方朔《答客难一首》:“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
|
HN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士无双
|
比比皆是
|
./MTdydQ==.html
|
hai nei wu shuang
|
|
13887
|
海中捞月
|
海
|
hǎi zhōng lāo yuè
|
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临安府也没奈何,只得行个文书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无影无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临安府也没奈何,只得行个文书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无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
HZ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底捞月
|
|
./M3JkMg==.html
|
hai zhong lao yue
|
|
13650
|
海不扬波
|
海
|
hǎi bù yáng bō
|
比喻太平无事。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
HBYB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风平浪静
|
|
./MTl3cw==.html
|
hai bu yang bo
|
|
25857
|
浴血战斗
|
浴
|
yù xuè zhàn dòu
|
浴血:浑身是血。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
茅盾《向鲁迅学习》:“不但鼓舞了当时在共产党领导下浴血战斗的革命群众的士气,也使广大读者从书本联系到 茅盾《向鲁迅学习》:“不但鼓舞了当时在共产党领导下浴血战斗的革命群众的士气,也使广大读者从书本联系到自己国家的现实,坚定了对革命的信仰。”...
|
YX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浴血奋战
|
|
./OGd5dw==.html
|
yu xue zhan dou
|
|
24895
|
浴血奋战
|
浴
|
yù xuè fèn zhàn
|
浴血:浑身是血;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战士们在这十五日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奋战,就是急行军转移。”
|
YX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短兵相接、决一死战、背水一战
|
相安无事、和平共处
|
./Mm9law==.html
|
yu xue fen zhan
|
|
5638
|
浮迹浪踪
|
浮
|
fú jì làng zōng
|
谓行踪不定。
|
明·陈铎《山坡羊·怨别》套曲:“一任他浮迹浪踪,终须是有个相逢。”
|
FJL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浮踪浪迹
|
|
./M204dw==.html
|
fu ji lang zong
|
|
5063
|
浮踪浪迹
|
浮
|
fú zōng làng jì
|
浮: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比喻四处飘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
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为,敢欺侮咱浮踪浪迹。”
|
FZ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浮迹浪踪
|
安居乐业
|
./MTJ5aQ==.html
|
fu zong lang ji
|
|
5062
|
浮语虚辞
|
浮
|
fú yǔ xū cí
|
指大话、空话。
|
《东观汉记 隗嚣传》:“吾年已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厌浮语虚辞耳。”
|
FY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话连篇
|
|
./MTJ4eQ==.html
|
fu yu xu ci
|
|
5986
|
浮词曲说
|
浮
|
fú cí qū shuō
|
浮:空虚不实;曲说:指言语偏激。虚浮不实的词句,偏颇不正的言论
|
《清史稿·张煌言传》:“凭陵风涛,纵横锋镝,今逾一纪矣,岂复以浮词曲说动其心哉!”
|
FCQ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金玉良言
|
./OG1tcw==.html
|
fu ci qu shuo
|
|
5980
|
浮言虚论
|
浮
|
fú yán xū lùn
|
浮言:没有事实根据的话。浮泛不切实际的言谈论调
|
宋·叶适《制科》:“当制举之盛时,置学立师,以法相授,浮言虚论,披抉不穷。”
|
FYX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浮语虚辞
|
|
./OG1rMA==.html
|
fu yan xu lun
|
|
5983
|
浮萍断梗
|
浮
|
fú píng duàn gěng
|
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梗:草木茎。比喻漂泊无定的人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回:“到家时,养起头发,听凭父母择一头亲事,结果终身,再不作浮萍断梗,路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回:“到家时,养起头发,听凭父母择一头亲事,结果终身,再不作浮萍断梗,路柳墙花了。”...
|
FPD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浮萍浪梗
|
|
./OG1seQ==.html
|
fu ping duan geng
|
|
5099
|
浮花浪蕊
|
浮
|
fú huā làng ruǐ
|
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
唐 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
FHL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浪蕊浮花
|
|
./MTNsaw==.html
|
fu hua lang rui
|
|
4803
|
浮而不实
|
浮
|
fú ér bù shí
|
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反过来‘嬉’字不作懒惰解释,要当作浮而不实的不敬来讲。”
|
FE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华而不实
|
脚踏实地
|
./N2lr.html
|
fu er bu shi
|
|
5613
|
浮翠流丹
|
浮
|
fú cuì liú dān
|
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
宋·陆游《安隐寺修钟楼疏》:“浮翠流丹,倘复还于巨丽;撞昏击晓,实大警于沉冥。”
|
FCL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x5dw==.html
|
fu cui liu dan
|
|
5605
|
浮笔浪墨
|
浮
|
fú bǐ làng mò
|
谓多余累赘的文字。
|
清·恽敬《答来卿》:“禹之功德从何处赞扬?故止此数言唱叹之。知此,虽著述汗牛充栋,岂有浮笔浪墨耶?”
|
FBL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2x2MA==.html
|
fu bi lang mo
|
|
5987
|
浮称流说
|
浮
|
fú chēng liú shuō
|
称:称引。广泛称引,丰博谈论
|
西汉·刘安《淮南子·要略》:“故为之浮称流说其所以能听,所以使学者孳孳以自几也。”
|
FC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1uMg==.html
|
fu cheng liu shuo
|
|
5668
|
浮石沉木
|
浮
|
fú shí chén mù
|
见“浮石沉木”。
|
汉·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
|
FSC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1rdQ==.html
|
fu shi chen mu
|
|
5179
|
浮皮潦草
|
浮
|
fú pí liáo cǎo
|
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八章:“这么大的事情,影响极坏,可是我们仅仅只浮皮潦草地警告一下就完事了。”
|
FPL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肤皮潦草
|
认真仔细
|
./M21mMA==.html
|
fu pi liao cao
|
|
5981
|
浮生若寄
|
浮
|
fú shēng ruò jì
|
浮生:指人生变化不定。人生短暂虚浮无定,如同寄居世间
|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浮生若寄,大渐弥留。遗诲子孙,庶几薄葬。”
|
FS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浮生如寄
|
|
./OG1sNA==.html
|
fu sheng ruo ji
|
|
5982
|
浮生如寄
|
浮
|
fú shēng rú jì
|
浮生:指人生变化不定。人生短暂虚浮无定,如同寄居世间
|
唐·郑哲《女鬼记·孟氏》:“少年曰:‘浮生如寄,年少几何。’繁花正妍,黄叶又继,人间之恨,何啻千端。 唐·郑哲《女鬼记·孟氏》:“少年曰:‘浮生如寄,年少几何。’繁花正妍,黄叶又继,人间之恨,何啻千端。”...
|
FS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浮生若寄
|
|
./OG1sZQ==.html
|
fu sheng ru ji
|
|
5667
|
浮生切响
|
浮
|
fú shēng qiè xiǎng
|
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
|
FSQX
|
一般成语
|
|
|
|
./M21raw==.html
|
fu sheng qie xiang
|
|
5272
|
浮生一梦
|
浮
|
fú shēng yī mèng
|
浮生:世事无定,人生短暂。指人生就像短暂的梦幻
|
唐·李咸用《早秋游山寺》:“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清风朝复暮,四海自波涛。”
|
FS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浮生若梦
|
|
./OG1rdQ==.html
|
fu sheng yi meng
|
|
5057
|
浮瓜沉李
|
浮
|
fú guā chén lǐ
|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
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
FG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李浮瓜
|
|
./MTJ3YQ==.html
|
fu gua chen li
|
|
5628
|
浮瓜沈李
|
浮
|
fú guā shěn lǐ
|
亦作“浮瓜沉李”。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谓以寒泉洗瓜果解 亦作“浮瓜沉李”。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谓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因以“浮瓜沈李”代指消夏乐事。...
|
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亦作“浮瓜沉李”。
|
FGSL
|
一般成语
|
|
|
|
./M201aw==.html
|
fu gua shen li
|
|
5984
|
浮浪不经
|
浮
|
fú làng bù jīng
|
浮浪:行为轻薄放荡;不经:不守礼法规则。形容行为放纵任性,不受约束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若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海内必以兄为浮浪不经之人。”
|
FLB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放荡不羁
|
|
./OG1tOA==.html
|
fu lang bu jing
|
|
5985
|
浮泛江海
|
浮
|
fú fàn jiāng hǎi
|
浮泛:乘舟漫游。乘船在江河湖海中漫游
|
《晋书·谢安传论》:“啸咏山林,浮泛江海。”
|
FFJ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1taQ==.html
|
fu fan jiang hai
|
|
5988
|
浮沉草野
|
浮
|
fú chén cǎo yě
|
|
|
FC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1uYw==.html
|
fu chen cao ye
|
|
5060
|
浮文巧语
|
浮
|
fú wén qiǎo yǔ
|
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
FW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浮语虚辞
|
|
./MTJ4ZQ==.html
|
fu wen qiao 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