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89
|
淡水交情
|
淡
|
dàn shuǐ jiāo qíng
|
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
《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DSJ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君子之交
|
|
./M2R2aQ==.html
|
dan shui jiao qing
|
|
7117
|
淡扫蛾眉
|
淡
|
dàn sǎo é méi
|
轻淡地画眉。指妇女淡雅的化妆。
|
唐·张祜《集灵台》诗之二:“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
DSE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R1ZQ==.html
|
dan sao e mei
|
|
7132
|
淡妆轻抹
|
淡
|
dàn zhuāng qīng mò
|
略加妆饰打扮。
|
《水浒传》第四五回:“只见那妇人从楼上下来,不敢十分穿重孝,只是淡妆轻抹。”
|
DZQ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浓妆艳抹
|
./M2Uwcw==.html
|
dan zhuang qing mo
|
|
6225
|
淡妆浓抹
|
淡
|
dàn zhuāng nóng mǒ
|
妆:化妆;抹:抹粉。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
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DZN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淡抹浓妆
|
|
./NHpx.html
|
dan zhuang nong mo
|
|
7125
|
淡写轻描
|
淡
|
dàn xiě qīng miáo
|
犹细写细描。谓描写细致。
|
黄·远庸《新剧杂论·说脚本》:“第一原则,即剧的经济是也。脚本与小说异。小说不妨纡徐曲折,淡写轻描。 黄·远庸《新剧杂论·说脚本》:“第一原则,即剧的经济是也。脚本与小说异。小说不妨纡徐曲折,淡写轻描。如漫游旅客之行长路者,可以三里一驿五里一站。”...
|
DXQ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轻描淡写
|
|
./M2R5YQ==.html
|
dan xie qing miao
|
|
7945
|
淘沙得金
|
淘
|
táo shā dé jīn
|
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比喻除去杂质,提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
《关尹子》六七:“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沙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金,扬灰终身,无得金也。”
|
TS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淘沙取金
|
泥沙俱下
|
./MmQ2ZQ==.html
|
tao sha de jin
|
|
8231
|
淘沙取金
|
淘
|
táo shā qǔ jīn
|
淘金。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任人如市瓜》:“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其精粹。”
|
TSQ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淘沙得金
|
|
./NDV1Ng==.html
|
tao sha qu jin
|
|
24291
|
淑质英才
|
淑
|
shū zhì yīng cái
|
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
《后汉书·祢衡传》:“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
SZ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k2aQ==.html
|
shu zhi ying cai
|
|
10054
|
淋漓尽致
|
淋
|
lín lí jìn zhì
|
淋漓:尽情;畅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态充分地刻画、表现了出来。
|
明 李清《三垣笔记 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 明 李清《三垣笔记 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
LL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酣畅淋漓、痛快淋漓
|
理屈词穷
|
./MW1tdQ==.html
|
lin li jin zhi
|
|
10386
|
淋淋漓漓
|
淋
|
lín lín lí lí
|
液体湿湿地淌下,指流滴的样子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9回:“那妇人方才从缸里爬得出来,头脸都吃磕破了,下半截淋淋漓漓都拖着酒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9回:“那妇人方才从缸里爬得出来,头脸都吃磕破了,下半截淋淋漓漓都拖着酒浆。”...
|
LL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JrdQ==.html
|
lin lin li li
|
|
19358
|
淆混是非
|
淆
|
xiáo hùn shì fēi
|
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
XHS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混淆是非、淆乱是非
|
|
./OG94aw==.html
|
xiao hun shi fei
|
|
18569
|
淆惑视听
|
淆
|
xiáo huò shì tīng
|
故意用假象或谎言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是非真伪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这些人一般都打着所谓民主的幌子,很容易淆惑视听。”
|
XHS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混淆视听
|
|
./OG94YQ==.html
|
xiao huo shi ting
|
|
18426
|
淆乱视听
|
淆
|
xiáo luàn shì tīng
|
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
《先拔志始》卷下:“或巧布流言蜚语,或写匿名文书,害正党邪,淆乱视听。”
|
XLS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混淆视听
|
以正视听
|
./NmpseQ==.html
|
xiao luan shi ting
|
|
19357
|
淆乱是非
|
淆
|
xiáo luàn shì fēi
|
淆乱:混淆,混乱。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6回:“该大臣等相顾不发一策,事事仰劳神算,已属全无心肝,乃犹徇情掩饰,淆乱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6回:“该大臣等相顾不发一策,事事仰劳神算,已属全无心肝,乃犹徇情掩饰,淆乱是非,致令外议沸腾。”...
|
XLS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淆混是非、混淆是非
|
|
./OG94MA==.html
|
xiao luan shi fei
|
|
14575
|
涸鲋得水
|
涸
|
hé fù dé shuǐ
|
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同“涸鱼得水”。
|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六节:“虽然,以当时久困地狱,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骤闻此语,殆如涸鲋得水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六节:“虽然,以当时久困地狱,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骤闻此语,殆如涸鲋得水,笼鸟脱樊,且距且跃,且汗且喘。”...
|
HF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涸鱼得水、枯木逢春
|
|
./NmJiYw==.html
|
he fu de shui
|
|
14302
|
涸鱼得水
|
涸
|
hé yú dé shuǐ
|
涸辙之鱼得到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
|
《新唐书·契苾何力传》:“何力被执也,或谗之帝曰:‘何力入延陀,如涸鱼得水,其脱必遽。’帝曰:‘不然 《新唐书·契苾何力传》:“何力被执也,或谗之帝曰:‘何力入延陀,如涸鱼得水,其脱必遽。’帝曰:‘不然。若人心如铁石,殆不背我。’”...
|
HY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涸鲋得水、绝处逢生
|
|
./M3Nrbw==.html
|
he yu de shui
|
|
14789
|
涸辙穷鱼
|
涸
|
hé zhé qióng yú
|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明·张凤翼《红拂记·天开良佐》:“失林飞鸟无投处,涸辙穷鱼转困苦。”
|
HZQ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涸辙枯鱼、涸辙之鱼、涸辙之枯
|
|
./OHNtdw==.html
|
he zhe qiong yu
|
|
14305
|
涸辙枯鱼
|
涸
|
hé zhé kū yú
|
见“涸辙鱼”。
|
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
HZK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涸辙穷鳞、涸辙穷鱼、涸辙之鲋
|
|
./M3Nscw==.html
|
he zhe ku yu
|
|
14071
|
涸辙之鱼
|
涸
|
hé zhé zhī yú
|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
|
HZZ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涸辙之鲋、涸辙之枯、涸辙枯鱼
|
|
./OHNtYw==.html
|
he zhe zhi yu
|
|
13484
|
涸泽而渔
|
涸
|
hé zé ér yú
|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
《文子 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
HZE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
从长计议
|
./N3Z3.html
|
he ze er yu
|
|
14293
|
涸思干虑
|
涸
|
hé sī gàn lǜ
|
犹言绞尽脑汁。
|
明·王志坚《表异录·艺文》:“极思为文,曰涸思干虑。”
|
HSG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绞尽脑汁、穷思竭想
|
|
./M3Nodw==.html
|
he si gan lu
|
|
24255
|
涩于言论
|
涩
|
sè yú yán lùn
|
形容说话迟钝。
|
《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生而舌短,涩于言论。”
|
SYY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伶牙俐齿
|
./MjQyMg==.html
|
se yu yan lun
|
|
19958
|
润笔之资
|
润
|
rùn bǐ zhī zī
|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
RB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润笔之绢
|
|
./NnI4eQ==.html
|
run bi zhi zi
|
|
19999
|
润笔之绢
|
润
|
rùn bǐ zhī juàn
|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二回:“荷生自旧腊入都,迄今已九阅月,润笔之绢,谀墓之金,到手随尽。”
|
RB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润笔之资
|
|
./OGlxcw==.html
|
run bi zhi juan
|
|
19899
|
润屋润身
|
润
|
rùn wū rùn shēn
|
后用为恭贺新屋落成的题辞。
|
《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
|
RWRS
|
一般成语
|
|
|
|
./NHNycQ==.html
|
run wu run shen
|
|
7227
|
涤秽荡瑕
|
涤
|
dí huì dàng xiá
|
同“涤瑕荡秽”。
|
《宋书·礼志一》:“殿下以命世之资,属当倾危之运,礼乐征伐,翼成中兴,将涤秽荡瑕,拨乱反正。”
|
DH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涤瑕荡垢、涤瑕荡秽
|
|
./M2YxZw==.html
|
di hui dang xia
|
|
7226
|
涤秽布新
|
涤
|
dí huì bù xīn
|
清除陈旧的,建立新的。
|
黄远庸《新剧杂论》:“比来大江以南,盛行新剧,竟以现身说法,涤秽布新,甚美甚善。”
|
DH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除旧布新
|
|
./M2YxNg==.html
|
di hui bu xin
|
|
7246
|
涤瑕蹈隙
|
涤
|
dí xiá dǎo xī
|
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
|
DXDX
|
一般成语
|
|
|
|
./M2Y5aQ==.html
|
di xia dao xi
|
|
7245
|
涤瑕荡垢
|
涤
|
dí xiá dàng gòu
|
见“涤瑕荡秽”。
|
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朝清班。”
|
DXD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涤秽荡瑕、涤垢洗瑕
|
|
./M2Y5OA==.html
|
di xia dang gou
|
|
6531
|
涤故更新
|
涤
|
dí gù gēng xīn
|
涤除陈旧,换上新的。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马介甫》:“譬之昨死而今生,须从此涤故更新;再一馁,则不可为矣。”
|
DGG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推陈出新
|
一成不变
|
./dzVz.html
|
di gu geng xin
|
|
14441
|
涣若冰释
|
涣
|
huàn ruò bīng shì
|
犹言涣然冰释。
|
唐·权德舆《张隐居庄子指要序》:“盖弘道以周物,阐幽以致用,内外相济,始终相发,其文约,其旨明,累如 唐·权德舆《张隐居庄子指要序》:“盖弘道以周物,阐幽以致用,内外相济,始终相发,其文约,其旨明,累如珠贯,涣若冰释。”...
|
HR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涣如冰释、涣然冰释、涣尔冰开
|
|
./M3VpNA==.html
|
huan ruo bing shi
|
|
14442
|
涣若冰消
|
涣
|
huàn ruò bīng xiāo
|
犹言涣然冰释。
|
南朝·梁·王莹《答释法云书难范缜》:“标理明例,涣若冰消。”
|
HR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涣若冰释、涣如冰释、涣然冰释
|
|
./M3VpZQ==.html
|
huan ruo bing xiao
|
|
13639
|
涣然冰释
|
涣
|
huàn rán bīng shì
|
涣然:消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指像冰块溶化流散一样。比喻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
|
晋 杜预《序》:“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
HR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烟消云散、冰消瓦解、化为乌有
|
|
./MTlwMA==.html
|
huan ran bing shi
|
|
14436
|
涣尔冰开
|
涣
|
huàn ěr bīng kāi
|
犹言涣然冰释。
|
南朝·梁·何炯《答释法云书难范缜》:“钻仰渊秘,涣尔冰开。”
|
HEB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涣然冰释、涣若冰释、涣如冰释
|
|
./M3Vmdw==.html
|
huan er bing kai
|
|
14440
|
涣如冰释
|
涣
|
huàn rú bīng shì
|
犹言涣然冰释。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5卷:“久即下部血出,并鲜血片,便无痛苦,涣如冰释。”
|
HR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涣若冰释、涣然冰释、焕然冰释
|
|
./M3VodQ==.html
|
huan ru bing shi
|
|
7954
|
涕零如雨
|
涕
|
tì líng rú yǔ
|
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
《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
TL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泗滂沱
|
|
./MmRtaQ==.html
|
ti ling ru yu
|
|
8522
|
涕泪交零
|
涕
|
tì lèi jiāo líng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
|
汉 无名氏《安平相孙根碑》:“同胞恻怆,涕泪交零,呱呱竖子,号咷失声。”
|
TL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加、涕泪交下、涕泪交集
|
喜笑颜开
|
./Nmh2Ng==.html
|
ti lei jiao ling
|
|
8244
|
涕泪交集
|
涕
|
tì lèi jiāo jí
|
眼泪和鼻涕一起流着。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亦作“涕泪交加”。
|
《五灯会元·东土祖师》:“王闻师言,涕泪交集曰:‘此国何罪,彼土何祥。’”
|
TLJ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加
|
|
./NDV6cQ==.html
|
ti lei jiao ji
|
|
8045
|
涕泪交流
|
涕
|
tì lèi jiāo liú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是何微类,误我至尊,乞明验于奸人,愿不容于首恶。兴言及此,涕泪交流。”
|
TLJ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涕泪交垂、涕泪交下
|
|
./Nmh2Zw==.html
|
ti lei jiao liu
|
|
8520
|
涕泪交垂
|
涕
|
tì lèi jiāo chuí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悲哀。
|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
TLJ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流
|
|
./Nmh1bQ==.html
|
ti lei jiao chui
|
|
8521
|
涕泪交加
|
涕
|
tì lèi jiāo jiā
|
犹涕泪交零。
|
宋 陈亮《祭彭子复父文》:“情则至矣,仪匪靖嘉。临风一酹,涕泪交加。”
|
TLJ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集、涕泪交零
|
|
./Nmh1dw==.html
|
ti lei jiao jia
|
|
8523
|
涕泪交下
|
涕
|
tì lèi jiāo xià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
《魏书 临淮王谭传》:“彧闻乐声,歔欷,涕泪交下,悲感傍人,衍为之不乐。”
|
TL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零、涕泪交加、涕泪交集
|
|
./Nmh2cQ==.html
|
ti lei jiao xia
|
|
8211
|
涕泗纵横
|
涕
|
tì sì zòng héng
|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同“涕泗横流”。
|
宋 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非小臣稽古之力,乃陛下好文之心,涕泗纵横,乱于縻绠。”
|
TS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泗流涟、涕泗交流、涕泗横流
|
|
./MzBrMg==.html
|
ti si zong heng
|
|
8246
|
涕泗滂沲
|
涕
|
tì sì pāng duò
|
见“涕泗滂沱”。
|
《南齐书·孔稚珪传》:“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也。祖道隆,位侍中。父灵产,泰始中罢晋安太守。有隐 《南齐书·孔稚珪传》:“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也。祖道隆,位侍中。父灵产,泰始中罢晋安太守。有隐遁之怀,于禹井山立馆,事道精笃,吉日于静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沲。”...
|
TSPD
|
一般成语
|
|
|
|
./NDYxNA==.html
|
ti si pang duo
|
|
7912
|
涕泗滂沱
|
涕
|
tì sì pāng tuó
|
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像下雨一样。泗:鼻涕;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样子。
|
《诗经 陈风 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
TSP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痛哭流涕、涕泗横流
|
眉开眼笑、笑容可掬
|
./MmNidQ==.html
|
ti si pang tuo
|
|
8527
|
涕泗流涟
|
涕
|
tì sì liú lián
|
鼻涕眼泪直往下流。形容痛哭流涕。
|
《世说新语 德行》:“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
TSLL
|
一般成语
|
|
|
|
./Nmh3dQ==.html
|
ti si liu lian
|
|
7972
|
涕泗横流
|
涕
|
tì sì héng liú
|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亦作“涕泗纵横”。
|
《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临书振腕,涕泗横流。”
|
TSH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涕泗纵横
|
|
./NDYwdQ==.html
|
ti si heng liu
|
|
8526
|
涕泗交颐
|
涕
|
tì sì jiāo yí
|
眼泪鼻涕流满脸颊。形容哀恸哭泣。
|
宋 陈亮《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男抛未下,女失所依。矧姑钟爱,涕泗交颐。”
|
TSJ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泗交下、涕泗流涟、涕泗纵横
|
|
./Nmh3aw==.html
|
ti si jiao yi
|
|
8524
|
涕泗交流
|
涕
|
tì sì jiāo liú
|
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
|
北齐 魏收《魏书 元顺传》:“顺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遂令换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 北齐 魏收《魏书 元顺传》:“顺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遂令换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五:“夏,四月,甲申,郭子仪辞还邠州,复为上言边事,至涕泗交流。”...
|
TS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下、涕泗交下、涕泗纵横
|
|
./Nmh3MA==.html
|
ti si jiao liu
|
|
8525
|
涕泗交下
|
涕
|
tì sì jiāo xià
|
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同“涕泗交流”。
|
唐 孙棨《北里志 天水仙哥》:“全贪其重赂,径入(南)曲追天水入兜舆中,相与至宴所,至则蓬头垢面,涕 唐 孙棨《北里志 天水仙哥》:“全贪其重赂,径入(南)曲追天水入兜舆中,相与至宴所,至则蓬头垢面,涕泗交下。”...
|
TS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泗交流、涕泗纵横、涕泪交流
|
|
./Nmh3YQ==.html
|
ti si jiao x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