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649
|
燕雀相贺
|
燕
|
yàn què xiāng hè
|
燕雀因大厦落成有栖身之所而互相庆贺。后多用作祝贺新屋落成之语。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
|
YQX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wydQ==.html
|
yan que xiang he
|
|
25303
|
燕雀处屋
|
燕
|
yàn què chǔ wū
|
见“燕雀处堂”。
|
《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 《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
YQC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燕雀处堂
|
|
./NWpsaw==.html
|
yan que chu wu
|
|
24805
|
燕雀处堂
|
燕
|
yàn què chǔ táng
|
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
汉 孔鲋《孔丛子 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 汉 孔鲋《孔丛子 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
YQC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燕雀处屋
|
|
./Mm5jcw==.html
|
yan que chu tang
|
|
25904
|
燕雀乌鹊
|
燕
|
yàn què wū què
|
比喻谗佞小人
|
战国·楚·屈原《楚辞·屈原·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
YQW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TZraw==.html
|
yan que wu que
|
|
24818
|
燕语莺声
|
燕
|
yàn yǔ yīng shēng
|
燕子的语音;黄莺的歌声。原形容美好的春光。后形容女子声音宛转动听。
|
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
YYY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鸟语花香、燕语莺啼
|
龙吟虎啸
|
./Mm5pdw==.html
|
yan yu ying sheng
|
|
25304
|
燕瘦环肥
|
燕
|
yàn shòu huán féi
|
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形容女子体态不同而各擅其美,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
宋 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
YSH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环肥燕瘦、各有所长
|
|
./NWpvdw==.html
|
yan shou huan fei
|
|
26003
|
燕巢幙上
|
燕
|
yàn cháo yú shàng
|
同“燕巢于幕”。幙,同“幕”。
|
|
YCYS
|
一般成语
|
|
|
|
./NWlubw==.html
|
yan chao yu shang
|
|
24795
|
燕巢幕上
|
燕
|
yàn cháo mù shàng
|
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
YCM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燕巢飞幕、燕巢危幕
|
|
./Mm44bQ==.html
|
yan chao mu shang
|
|
24714
|
燕巢危幕
|
燕
|
yàn cháo wēi mù
|
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
YCW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燕巢飞幕、燕巢于幕、燕巢幕上
|
|
./Mm05Mg==.html
|
yan chao wei mu
|
|
25962
|
燕岱之石
|
燕
|
yān dài zhī shí
|
比喻庸才下品。
|
隋 江总《让尚书令表》:“谬以商丘之木,遂比舟楫之材;燕岱之石,混同瑚琏之器。”
|
YD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瑚琏之器
|
./Mnp0NA==.html
|
yan dai zhi shi
|
|
25291
|
燕尔新婚
|
燕
|
yàn ěr xīn hūn
|
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
|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状元下马就亲,洞房花烛,燕尔新婚。”
|
YEX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新婚燕尔
|
|
./NWl2Zw==.html
|
yan er xin hun
|
|
25994
|
燕安酖毒
|
燕
|
yàn ān kè dú
|
谓沉溺于安逸享乐,犹如饮毒酒自杀。
|
|
YAKD
|
一般成语
|
|
|
|
./NWlpZQ==.html
|
yan an ke du
|
|
25316
|
燕子衔食
|
燕
|
yàn zǐ xián shí
|
喻育子之艰辛。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干就湿,儿口气抬举他偌大,恰便似燕子衔食。”
|
YZ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s4bQ==.html
|
yan zi xian shi
|
|
26005
|
燕处焚巢
|
燕
|
yàn chǔ fén cháo
|
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
YCF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燕处危巢
|
|
./NWlvcw==.html
|
yan chu fen chao
|
|
5733
|
燔书阬儒
|
燔
|
fán shū gāng rú
|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
《汉书 地理志下》:“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怙威,燔书阬儒,自任私智。”
|
FSGR
|
一般成语
|
|
|
|
./Njl5cQ==.html
|
fan shu gang ru
|
|
10763
|
燎若观火
|
燎
|
liáo ruò guān huǒ
|
谓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
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观火。”
|
LRG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燎如观火
|
|
./NGEwNg==.html
|
liao ruo guan huo
|
|
10433
|
燎如观火
|
燎
|
liǎo rú guān huǒ
|
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样
|
郭沫若《文艺论集 反响之反响》:“究竟谁是谁非,谁错谁不错,这是燎如观火的。”
|
LRG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燎若观火
|
|
./ZGRv.html
|
liao ru guan huo
|
|
10511
|
燎发摧枯
|
燎
|
liǎo fà cuī kū
|
燎发:火烧毛发;摧枯:折断枯木。比喻消灭敌人极容易。
|
《隋书·音乐志下》:“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
LFC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摧枯拉朽
|
|
./MXE1cw==.html
|
liao fa cui ku
|
|
10115
|
燎原烈火
|
燎
|
liáo yuán liè huǒ
|
燎:燃烧;原:原野。烧遍广大原野的熊熊大火。比喻迅猛发展不可抵挡的力量。
|
《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LYL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冲天大火、火势燎原、燎原之势
|
星星之火
|
./MW5zOA==.html
|
liao yuan lie huo
|
|
11202
|
燎原之火
|
燎
|
liáo yuán zhī huǒ
|
燎原:火烧原野。大火。比喻气势壮大的群众运动
|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LY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
./OTZ6dQ==.html
|
liao yuan zhi huo
|
|
16162
|
燋头烂额
|
燋
|
jiē tóu làn é
|
同“焦头烂额”。
|
|
JTLE
|
一般成语
|
|
|
|
./M3pyMA==.html
|
jie tou lan e
|
|
19705
|
燃萁煮豆
|
燃
|
rán qí zhǔ dòu
|
比喻骨肉相残。同“煮豆燃萁”。
|
宋 刘克庄《寄题建阳宋景高友于堂》诗:“宛如酿枣分梨日,堪愧人燃萁煮豆。”
|
RQ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煮豆燃萁
|
亲密无间
|
./MzFsMA==.html
|
ran qi zhu dou
|
|
19704
|
燃萁煎豆
|
燃
|
rán qí jiān dòu
|
比喻骨肉相残。同“煮豆燃萁”。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生死由来一样情,燃萁煎豆并根生。”
|
RQJ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煮豆燃萁
|
亲密无间
|
./MzFrZw==.html
|
ran qi jian dou
|
|
20073
|
燃萁之敏
|
燃
|
rán qí zhī mǐn
|
后因以之喻文思敏捷。
|
相传三国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胁迫下七步成诗,诗中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语。宋 宁参《白水县斋十咏 相传三国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胁迫下七步成诗,诗中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语。宋 宁参《白水县斋十咏》序:“曾无击钵之音,但愧燃萁之敏。”...
|
RQZ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步之才
|
|
./MzFrcQ==.html
|
ran qi zhi min
|
|
20005
|
燃膏继晷
|
燃
|
rán gāo jì guǐ
|
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
《宣和书谱·草书·沈约》:“沈约,吴兴武康人也,官至尚书令。少家贫,一意书史,燃膏继晷,昼夜不倦。”
|
RGJ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焚膏继晷
|
|
./OTZxNA==.html
|
ran gao ji gui
|
|
19674
|
燃糠自照
|
燃
|
rán kāng zì zhào
|
比喻勤奋好学。
|
《南史·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节读书,或燃糠自照。”
|
RKZZ
|
一般成语
|
|
|
|
./MXl6YQ==.html
|
ran kang zi zhao
|
|
19439
|
燃眉之急
|
燃
|
rán méi zhī jí
|
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
《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
RM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迫在眉睫、迫不及待
|
无足轻重、无关大局
|
./MjE1bQ==.html
|
ran mei zhi ji
|
|
615
|
熬肠刮肚
|
熬
|
áo cháng guā dù
|
谓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
陈登科《活人塘》三:“咱薛家祖上是锅碗一担挑到新河集的,落了户,靠两只手苦,可怜,熬肠刮肚的,买了这 陈登科《活人塘》三:“咱薛家祖上是锅碗一担挑到新河集的,落了户,靠两只手苦,可怜,熬肠刮肚的,买了这几亩田。”...
|
ACG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省吃俭用
|
山珍海味
|
./Z20y.html
|
ao chang gua du
|
|
526
|
熬清守谈
|
熬
|
áo qīng shǒu dán
|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陈某不肖,将家么荡尽,赖我贤妻熬清守谈。”
|
AQSD
|
一般成语
|
|
|
|
./MzF5Mg==.html
|
ao qing shou dan
|
|
617
|
熬清守淡
|
熬
|
áo qīng shǒu dàn
|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某不肖,将家私荡尽,赖我贤妻熬清守淡。”
|
AQS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熬清受淡
|
|
./Z213.html
|
ao qing shou dan
|
|
570
|
熬清受淡
|
熬
|
áo qīng shòu dàn
|
熬:忍受。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清 陶贞怀《天雨花》第29回:“老母尚且熬清受淡,若为人子者,反在房中与妻享用,真所谓狗彘不如了。”
|
AQS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熬清守淡
|
|
./Z3k=.html
|
ao qing shou dan
|
|
638
|
熬油费火
|
熬
|
áo yóu fèi huǒ
|
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
《红楼梦》第二五回:“此时贾赦、贾政又恐哭坏了贾母,日夜熬油费火,闹得上下不安。”
|
AYF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F6cQ==.html
|
ao you fei huo
|
|
636
|
熬枯受淡
|
熬
|
áo kū shòu dàn
|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
AKS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熬清守淡
|
|
./MzF4OA==.html
|
ao ku shou dan
|
|
86
|
熬更守夜
|
熬
|
áo gēng shǒu yè
|
指熬夜。
|
《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总理经常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地工作。”
|
AG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夜以继日
|
|
./Z21j.html
|
ao geng shou ye
|
|
87
|
熬心费力
|
熬
|
áo xīn fèi lì
|
耗费心神和气力。
|
马烽《太阳刚刚出山》:“我熬心费力办农业社,结果给组织上留下这么个印象。”
|
AXF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煞费苦心
|
|
./Z242.html
|
ao xin fei li
|
|
616
|
熬姜呷醋
|
熬
|
áo jiāng xiā cù
|
比喻生活清苦。
|
清 李渔《怜香伴 毡集》:“下官自从选了这个穷教官,坐了这条冷板凳,终日熬姜呷醋,尚不能勾问舍求田, 清 李渔《怜香伴 毡集》:“下官自从选了这个穷教官,坐了这条冷板凳,终日熬姜呷醋,尚不能勾问舍求田,哪里再经得起进口添人。”...
|
AJX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清茶淡饭
|
山珍海味
|
./Z21t.html
|
ao jiang xia cu
|
|
23954
|
熟门熟路
|
熟
|
shú mén shú lù
|
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王孝廉是熟门熟路,管门的一向认得,立时请进,并不阻挡。”
|
SMS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轻车熟路
|
人地两生
|
./NmgyYQ==.html
|
shu men shu lu
|
|
23836
|
熟读深思
|
熟
|
shú dú shēn sī
|
反复地阅读,认真地思考。
|
宋·苏轼《送安犉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SD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熟读精思
|
|
./NTA5Ng==.html
|
shu du shen si
|
|
23844
|
熟视无睹
|
熟
|
shú shì wú dǔ
|
熟视:细看;睹:看见。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
晋 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
SSW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过目成诵
|
./NTBsbw==.html
|
shu shi wu du
|
|
23569
|
熟能生巧
|
熟
|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31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31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
SN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半路出家
|
./Mjl3bQ==.html
|
shu neng sheng qiao
|
|
23981
|
熟人熟事
|
熟
|
shú rén shú shì
|
|
|
SR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Joaw==.html
|
shu ren shu shi
|
|
17926
|
熙熙攘攘
|
熙
|
xī xī rǎng rǎng
|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XXR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
门前冷落、门可罗雀
|
./MmZxMg==.html
|
xi xi rang rang
|
|
17900
|
熙来攘往
|
熙
|
xī lái rǎng wǎng
|
熙、攘:喧闹、纷乱的样子。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只见这弄堂里面,熙来攘往,毂击肩摩;那出进的轿子,更觉络绎不绝。”
|
XL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
万籁俱寂、渺无人迹
|
./MmVuZw==.html
|
xi lai rang wang
|
|
19924
|
熔古铸今
|
熔
|
róng gǔ zhù jīn
|
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谈艺二 沧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则先民,熔古铸今,蔚为代宝。”
|
RG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熔今铸古
|
|
./NmZvMA==.html
|
rong gu zhu jin
|
|
20004
|
熔今铸古
|
熔
|
róng jīn zhù gǔ
|
熔:熔炼;铸:浇铸。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那曾见熔今铸古五车饶,冰茧花生玉粟娇。”
|
RJZ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熔古铸今
|
|
./OTNpaw==.html
|
rong jin zhu gu
|
|
19581
|
熔于一炉
|
熔
|
róng yú yī lú
|
熔化在同一个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解难分。
|
卞之琳《冯文炳选集 序》:“废名在解放前,特别在抗战前,似曾以他独特的方式,把儒释道熔于一炉。”
|
RY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浑然一体、难分难解
|
格格不入
|
./NHMwOA==.html
|
rong yu yi lu
|
|
19081
|
熏风解愠
|
熏
|
xūn fēng jiě yùn
|
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
XFJY
|
一般成语
|
|
|
|
./Nms3Mg==.html
|
xun feng jie yun
|
|
19027
|
熏莸同器
|
熏
|
xún yóu tóng qì
|
熏: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
|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
XYTQ
|
一般成语
|
|
黑白不分、是非不分
|
是非分明、泾渭分明
|
./NWliNg==.html
|
xun you tong qi
|
|
18393
|
熊腰虎背
|
熊
|
xióng yāo hǔ bèi
|
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这厮倒是一条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
XYH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虎背熊腰
|
|
./NWhoZw==.html
|
xiong yao hu bei
|
|
19071
|
熊罴百万
|
熊
|
xióng pí bǎi wàn
|
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
宋 王迈《观猎行》:“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
|
XPBW
|
一般成语
|
|
|
|
./Nmp6MA==.html
|
xiong pi bai 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