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304 病在膏肓 bìng zài gāo huāng 见“病入膏肓”。 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虽欲一效其伎 ... BZGH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病染膏肓、病入膏肓 妙手回春 ./MzU5aQ==.html bing zai gao huang
2281 病国殃民 bìng guó yāng mín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 ...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 ... BGYM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祸国殃民 利国福民 ./MzR5ZQ==.html bing guo yang min
2124 病入骨髓 bìng rù gǔ suǐ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 ... BRG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病入膏肓 手到病除 ./a2x5.html bing ru gu sui
2044 病入骨隨 bìng rù gǔ suǐ 骨隨:骨髓。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 ... BRGS 一般成语 病入膏肓 手到病除 ./MjR5.html bing ru gu sui
1423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 ... BRG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人命危浅、行将就木 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a2xv.html bing ru gao huang
1420 病从口入 bìng cóng kǒu rù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BCK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病由口入 ./a2l3.html bing cong kou ru
15550 疾风骤雨 jí fēng zhòu yǔ 疾:又快又猛;骤: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淮南子 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JF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风暴雨、疾风横雨 和风细雨 ./M3djcw==.html ji feng zhou yu
15547 疾风暴雨 jí fēng bào yǔ 疾: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淮南子 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JF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暴风骤雨、疾雨暴风 和风细雨 ./M3dieQ==.html ji feng bao yu
15548 疾风劲草 jí fēng jìn cǎo 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东观汉记 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JFJ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风知劲草 ./M3djOA==.html ji feng jin cao
15182 疾言厉色 jí yán lì sè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JYL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声色俱厉 巧言令色、和颜悦色 ./MWRsMA==.html ji yan li se
14946 疾病相扶 jí bìng xiāng fú 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JBX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同病相怜 ./OHJr.html ji bing xiang fu
15242 疾恶如仇 jí è rú chóu 疾:厌恶;憎恨;恶:指坏人坏事。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汉 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JERC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义不容辞、见义勇为 从善如流、同流合污 ./MWV6YQ==.html ji e ru chou
15736 疾恶好善 jí è hào shàn 憎恨丑恶,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线清楚 《新唐书·王珪传》:“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JEH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恶向善 ./OGxjeQ==.html ji e hao shan
15176 疾如雷电 jí rú léi diàn 快提就像雷鸣闪电。形容形势发展很迅速。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项羽用兵疾如雷电。” JRL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WRjbw==.html ji ru lei dian
14947 疾声厉色 jí shēng lì sè 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 明 马愈《马氏日抄 胡宗伯》:“虽盛怒,未尝疾声厉色。” JS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疾言厉色 ./OHJ1.html ji sheng li se
8143 疼心泣血 téng xīn qì xuè 泣血:十分哀痛。痛煞心田,哭出血泪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奋身而战,力尽神疲,疼心泣血,哀号请救。” TXQ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痛心泣血 ./OGk4Ng==.html teng xin qi xue
3211 疲精竭力 pí jīng jié l埇 疲:疲倦;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元·刘壎《隐居通议·理学》:“非文公疲精竭力,更千百年终至漏晦。” PJJ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精疲力竭、筋疲力尽 ./OGptcQ==.html pi jing jie l埇
3210 疲癃残疾 pí lóng cán jí 疲癃:年老多病。老弱病残 宋·张载《西铭》:“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PLCJ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老弱病残 ./OGptZw==.html pi long can ji
2411 疲惫不堪 pí bèi bù kān 疲惫:极度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深。形容非常疲乏。 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卧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挤做一团,弄得疲惫不堪。” PBBK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筋疲力尽、精疲力竭 精神抖擞、生龙活虎、生气勃勃 ./ZjZv.html pi bei bu kan
2982 疲心竭虑 pí xīn jié lǜ 竭:尽。指费尽心思 宋·欧阳修《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选五百人,而日限又迫,使考试之官殆废寝食,疲心竭虑,因劳致昏。” PXJ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GptNg==.html pi xin jie lu
2471 疲于奔命 pí yú bēn mìng 疲:疲乏;劳累;奔命:奉命奔走。原指因奉命到处奔走;精疲力竭。后指忙于奔走应付;非常疲劳。也形容事情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 PYB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四处奔波、马不停蹄、席不暇暖 优游自在、悠闲自得 ./MXViOA==.html pi yu ben ming
3209 疲于供命 pí yú gōng mìng 疲:疲乏,劳累。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三卷:“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 PYG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疲于奔命 ./OGpsdw==.html pi yu gong ming
2983 疲乏不堪 pí fá bù kān 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卧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挤做一团,弄得疲惫不堪。” PFB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疲惫不堪 生龙活虎 ./OGpuMA==.html pi fa bu kan
5203 疯疯癫癫 fēng fēng diān diān 精神失常的样子。形容人言语行动轻狂或超出常态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成天家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 FF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神志不清 神志清醒 ./NnFkaw==.html feng feng dian dian
21993 疮痍满目 chuāng yí mǎn mù 疮痍:创伤;比喻战争或自然灾害之后的景象。多用于比喻因战争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眼睛所看见的都是残 ... 清 李渔《风筝误 和鹞》:“征鼙聒耳乡音杳,疮痍满目亲人少。” CYM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千疮百孔、断垣残壁 琳琅满目、锦绣河山 ./cm5h.html chuang yi man mu
16164 疥癣之疾 jiè xuǎn zhī jí 疥、癣:轻度的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不碍大局的小毛病、小问题、小障碍。亦作“疥癞之疾”、“疥癞之患” ... 元·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第二折:“我虽在人闾闾之下,眉睫之间,又不比斗筲之器,疥癣之疾。” JXZ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疥癣之病、疥癞之患、疥癞之疾 ./M3pyaw==.html jie xuan zhi ji
15463 疚心疾首 jiù xīn jí shòu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唐 崔锷《内寺伯朱夫人赵氏合袝志》:“以嗣子奉命鸡林,三岁然复,疚心疾首,亦时礼念,冥期佑助。” JXJ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痛心疾首 ./MWl6cQ==.html jiu xin ji shou
11861 疙里疙瘩 gē lǐ gē dā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 ... GLG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疙疙瘩瘩 ./ODRhOA==.html ge li ge da
11862 疙疙瘩瘩 gē gē dā dā 不平滑很粗糙。比喻办事遇到一些麻烦 沈从文《绅士的太太》:“见到大少爷在电话旁拿着耳机,说洋话,疙疙瘩瘩。” GGD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疙里疙瘩 ./ODRhaQ==.html ge ge da da
10431 疗疮剜肉 liáo chuāng wān ròu 挖身上的肉来医治伤口。比喻只顾眼前,不考虑后果 清 壮者《扫迷帚》第24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 ... LCWR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剜肉补疮 ./ZGNh.html liao chuang wan rou
25678 疑难杂症 yí nán zá zhèng 难辨或难治的各种病症。比喻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 鲁迅《二心集 风马牛》:“然而那下面的一个名词,却不写尚可,一写倒成了疑难杂症。” YN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mxlNA==.html yi nan za zheng
25062 疑神疑鬼 yí shén yí guǐ 形容神经过敏;总是没有根据地胡乱猜疑。 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YSY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狐埋狐搰 深信不疑、言听计从 ./MnFpZQ==.html yi shen yi gui
25900 疑惑不解 yí huò bù jiě 心中怀疑,不明白 顾寄南《黄桥烧饼》:“他疑惑不解。陈毅同志告诉他,这是准备给俘虏吃的。” YH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惑不解 ./OTMycQ==.html yi huo bu jie
25899 疑心生鬼 yí xīn shēng guǐ 指无中生有地乱猜疑,导致自己吓唬自己 宋·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 YX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疑心生暗鬼 深信不疑 ./OTMxYw==.html yi xin sheng gui
24910 疑团莫释 yí tuán mò shì 心里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开。 清·许奉恩《里乘》第二卷:“微君言,疑团莫释!” YTM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真相大白 ./Mm9reQ==.html yi tuan mo shi
24789 疑团满腹 yí tuán mǎn fù 疑团:许多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七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地,归至怡红院中。” YTM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满腹疑团 深信不疑 ./Mm42ZQ==.html yi tuan man fu
25117 疑信参半 yí xìn cān bàn 怀疑相信各占一半。 宋 魏了翁《江陵别安抚书》:“少之时,有言人之簠簋不饰者,辄咎其诬人;迨稍涉世,疑信参半,今则信其有 ... YXC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半信半疑、似信非信 信以为真、疑神疑鬼、深信不疑 ./MnJmNg==.html yi xin can ban
25898 疑云满腹 yí yún mǎn fù 心中充满了疑惑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五章:“那时我就怀疑:晚上行军,怎么可以打灯笼呢?自己疑云满腹,莫测玄奥。” YYM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满腹狐疑 ./OTMwOA==.html yi yun man fu
24938 疑事无功 yí shì wú gōng 工作信心不足,就不会有效果。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YSW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疑行无成 ./Mm93bQ==.html yi shi wu gong
23834 疏财重义 shū cái zhòng yì 见“疏财仗义”。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结棚避暑》:“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疏财重义,有难必救。” SCZY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疏财仗义 见财起意 ./NTA1dQ==.html shu cai zhong yi
23833 疏财仗义 shū cái zhàng yì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人,扶危济困。 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SCZY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仗义疏财 见利忘义 ./NTA1aw==.html shu cai zhang yi
23398 疏而不漏 shū ér bù lòu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 ...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SEB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jZlOA==.html shu er bu lou
24196 疏疏朗朗 shū shū lǎng lǎng 稀疏 鲁迅《社戏》:“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 ... SSL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稀稀拉拉 密密麻麻 ./OHZ4OA==.html shu shu lang lang
24197 疏忽职守 shū hū zhí shǒu 不尽责,失职 SH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玩忽职守 忠于职守 ./OHZ5Yw==.html shu hu zhi shou
24198 疏忽大意 shū hū dà yì 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粗心 孙犁《文林谈屑》:“有些人确实对文字疏忽大意,对宦途和官级斤斤计较。” SHD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麻痹大意 认认真真 ./OHZ5bQ==.html shu hu da yi
23383 疏不间亲 shū bù jiàn qīn 间:离间。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卑不谋尊,疏不间亲。” SBJ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远不间亲、疏不谋亲 ./MjY3MA==.html shu bu jian qin
15131 畸轻畸重 jī qīng jī zhòng 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 JQJ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畸重畸轻 ./MWJ1OA==.html ji qing ji zhong
6068 番窠倒臼 fān kē dǎo jiù 形容打破现成的格式 明 唐顺之《书王龙溪致知议略》:“王老于其间又番窠倒臼,又撰出一种驭气摄灵一息一息等语,又是一场孽怪 ... FKD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jFz.html fan ke dao jiu
10137 略高一筹 lüè gāo yī chóu 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LGY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略胜一筹 相形见绌 ./MW83OA==.html lüe gao yi chou
10252 略逊一筹 lüè xùn yī chóu 逊:次、差;筹:算筹。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六章:“但是书写有些潦草,个别地方选词不十分精确,略逊一筹。” LXY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稍逊一筹 ./MXN1Ng==.html lüe xun yi c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