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3546 目光炯炯 mù guāng jiǒng jiǒng 炯炯:明亮的样子。眼睛明亮有神。 晋 潘岳《寡妇赋》:“目炯炯而不寝。” MGJJ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目光如炬、炯炯有神 黯然失色 ./MXNrNg==.html mu guang jiong jiong
3615 目光如鼠 mù guāng rú shǔ 形容人眼神奸滑。 鲁迅《两地书 致许广平112》:“虽然他的目光如鼠,各处乱翻,我有时也有些觉得讨厌。” MGR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鼠目寸光 高瞻远瞩 ./MXZmaQ==.html mu guang ru shu
4227 目光如镜 mù guāng rú jìng 眼光像镜子一般明亮 宋·邹应龙《鹧鸪天》:“生日到,转精神。目光如镜步如云。年年长侍华堂宴,子子孙孙孙又孙。” MGR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光锐利 ./N2FjNg==.html mu guang ru jing
3424 目光如豆 mù guāng rú dòu 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孙中山《行易知难》第六章:“不图彼国政府目光如豆,深忌中国之强,尤畏民党得志而碍其蚕食之谋。” MGR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深谋远虑 ./MW9qcQ==.html mu guang ru dou
3612 目光如炬 mù guāng rú jù 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MGR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光炯炯 黯然失色 ./MXYycQ==.html mu guang ru ju
4541 目使颐令 mù shǐ yí lìng 用眼睛、用下巴指使人。形容自命尊贵,摆大架子。 《新唐书 王翰传》:“家畜声伎,目使颐令,自视王侯,人莫不恶之。” MSY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目指气使 ./MXRkdw==.html mu shi yi ling
4140 目交心通 mù jiāo xīn tōng 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 宋·无名氏《鬼董》第二卷:“卜居西湖,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艳冶而慧,始见犹自匿,稍久,目交心通。” MJX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心领神会 ./NGZjZQ==.html mu jiao xin tong
4151 目乱精迷 mù luàn jīng mí 眼花缭乱,神情迷惑。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 ... MLJ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乱睛迷 ./NGZmZw==.html mu luan jing mi
4150 目乱睛迷 mù luàn jīng mí 见“目乱精迷”。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 ... MLJ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乱精迷 ./NGZmNg==.html mu luan jing mi
3579 目中无人 mù zhōng wú rén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MZW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空一切、狂妄自大 谦虚敬慎 ./MXQ4dw==.html mu zhong wu ren
3618 目不邪视 mù bù xié shì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 MBX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斜视 左顾右盼 ./MXZ5ZQ==.html mu bu xie shi
4231 目不转视 mù bù zhuǎn shì 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清·黄宗羲《张南垣传》:“某树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MBZ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转睛 左顾右盼 ./N2FlNA==.html mu bu zhuan shi
3557 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MB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斜视 左顾右盼 ./MXNwZw==.html mu bu zhuan jing
4233 目不识字 mù bù shí zì 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MBS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识丁 满腹经纶 ./N2Flbw==.html mu bu shi zi
4122 目不识书 mù bù shí shū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第16卷:“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 MBS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知书 学富五车 ./NGY0Yw==.html mu bu shi shu
3619 目不识丁 mù bù shí dīng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旧唐书 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MBS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胸无点墨、不识之无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MXdtaw==.html mu bu shi ding
3794 目不见睫 mù bù jiàn jié 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人无自知之明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MBJ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目空一切 谦虚谨慎 ./Zm1p.html mu bu jian jie
4651 目不苟视 mù bù gǒu shì 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明·李贽《卓吾论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长七尺,目不苟视。” MBG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邪视、目不斜视 左顾右盼 ./NGY0Mg==.html mu bu gou shi
4650 目不给赏 mù bù gěi shǎng 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清·戴名世《雁荡记》:“环左右前后而列者,争奇献怪,目不给赏。” MBG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给视 ./NGYzcw==.html mu bu gei shang
4692 目不给视 mù bù jǐ shì 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宋·周邦彦《汴都赋》:“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无所不有。” MBJ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给赏、目不暇接 ./N2Fmcw==.html mu bu ji shi
4543 目不窥园 mù bù kuī yuán 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几年中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MBK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专心致志 心猿意马 ./MXRubQ==.html mu bu kui yuan
4124 目不知书 mù bù zhī shū 见“目不识书”。 清·侯方域《豫省试第一》:“后赵石勒目不知书,然常使人读《汉书》,勒卧听之。” MBZ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识书 满腹经纶 ./NGY0dw==.html mu bu zhi shu
4123 目不暇给 mù bù xiá gěi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清·吴璿《飞龙全传》序:“于是检向时所鄙之《飞龙传》,为之删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训之格,间以清隽 ... MBX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暇接 ./NGY0bQ==.html mu bu xia gei
3616 目不暇接 mù bù xiá jiē 暇:闲暇;接:接收。可看的东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过来了。 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见其扬翬振彩,倏来倏往,目不暇给。” MBX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应接不暇 目不忍睹 ./MXZnYw==.html mu bu xia jie
4234 目不旁视 mù bù páng shì 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0回:“李玄此时一秉虔诚,目不旁视。” MBP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别视、目不斜视 瞻前顾后 ./N2FmaQ==.html mu bu pang shi
3399 目不斜视 mù bù xié shì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MBX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转睛 左顾右盼 ./Zm4y.html mu bu xie shi
3621 目不忍视 mù bù rěn shì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钦宗听罢,不好回言,只是暗暗泪落,目不忍视。” MBR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忍见、惨不忍睹 赏心悦目 ./MzBwYw==.html mu bu ren shi
3845 目不忍见 mù bù rěn jiàn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MBR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不忍视 赏心悦目 ./MzBwMg==.html mu bu ren jian
3398 目不忍睹 mù bù rěn dǔ 睹:看。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MBR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惨不忍睹 赏心悦目 ./Zm1z.html mu bu ren du
4232 目不妄视 mù bù wàng shì 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仙传拾遗·杨通幽》:“护气希言,目不妄视,绝声利,远嚣尘,则可以凌三届,登太清矣。” MBW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斜视 ./N2FlZQ==.html mu bu wang shi
4121 目不别视 mù bù bié shì 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精神集中,专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 MBB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斜视 ./NGYzaQ==.html mu bu bie shi
3528 目不交睫 mù bù jiāo jié 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上》:“陛下在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目不交睫,睡不解衣冠。” MB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长夜不眠 ./MXJ6Mg==.html mu bu jiao jie
4667 目下十行 mù xià shí xíng 形容看书速度极快。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个首相姓王名安石,临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书穷万卷。” MXSX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一目十行 ./NGZsYQ==.html mu xia shi xing
3323 盟山誓海 méng shān shì hǎi 对着山海盟誓,指男女相爱坚贞不屈 元 王实甫《四块玉》:“他若是背义忘恩寻罪责,我将这盟山誓海说的明白。” MS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山盟海誓 见异思迁 ./ZWlp.html meng shan shi hai
23470 盛衰荣辱 shèng shuāi róng rǔ 指人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明·方孝孺《文会疏》:“虽盛衰荣辱,所遇难齐,而道德文章,俱垂不朽。” SSR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jdrZw==.html sheng shuai rong ru
23728 盛衰兴废 shèng shuāi xīng fèi 盛:兴盛;衰:衰败;兴:兴旺;废:废弃。指人与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宋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文》:“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 SSX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Hd5MA==.html sheng shuai xing fei
23736 盛筵难再 shèng yán nán zài 比喻良机不易重逢。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SYN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盛筵必散 ./NHgwaQ==.html sheng yan nan zai
23945 盛筵必散 shèng yán bì sàn 比喻无论怎样美好的事物,终必消散。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 SY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盛筵易散 ./Nmdsdw==.html sheng yan bi san
22259 盛水不漏 chéng shuǐ bù lòu 盛:以器受物。比喻说理严密 梁启超《霍布士学案》:“霍氏之哲学,理论极密,前呼后应,几有盛水不漏之观。” CSB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滴水不漏 ./OHRpYQ==.html cheng shui bu lou
23338 盛气凌人 shèng qì líng rén 凌:欺压。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清 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SQL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中无人、盛气临人 虚怀若谷、谦虚谨慎 ./MjVsYw==.html sheng qi ling ren
24186 盛极必衰 shèng jí bì shuāi 兴盛到了极点就会衰败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0回:“盛极必衰,理所必至。” SJ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物极必反 ./OHE0dw==.html sheng ji bi shuai
23567 盛极一时 shèng jí yī shí 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附各本序跋题辞》:“纪晓岚曰:‘聊斋盛一时。’” SJ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烜赫一时、方兴未艾 每况愈下、一落千丈 ./Mjl3Mg==.html sheng ji yi shi
23727 盛情难却 shèng qíng nán què 浓厚的情意难以推辞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一卷:“贡郭尔先生的盛情难却,但我们又不需要一个人骑两匹马。” SQN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意难却 ./NHd3bQ==.html sheng qing nan que
24264 盛宴难再 shèng yàn nán zài 筵:酒席。盛大的宴会难再遇到。比喻美好的光景不可多得。 唐·王勃《滕王阁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SYNZ 一般成语 ./MjR3Mg==.html sheng yan nan zai
23582 盛名难副 shèng míng nán fù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琼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SMN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名不副实、名过其实 名副其实 ./MmE0bw==.html sheng ming nan fu
23725 盛况空前 shèng kuàng kōng qián 形容热闹至极 陆文夫《为读者想》:“只有把厅堂挤得满满,才算得上是盛况空前。” SKK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Hd1bw==.html sheng kuang kong qian
3037 盘龙卧虎 pán lóng wò hǔ 盘;盘旋;屈曲。盘屈的龙;卧居的虎。常比喻隐藏的人才。 PLW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藏龙卧虎 ./ZnJz.html pan long wo hu
3072 盘龙之癖 pán lóng zhī pǐ 指爱好赌博的恶习。 《晋书·刘毅传》记载:刘毅小名盘龙,好赌博,每次下注达数百万。 PLZP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XZxdw==.html pan long zhi pi
2498 盘马弯弓 pán mǎ wān gōng 盘马:骑着马绕圈子跑;弯弓:拉弓准备发射。骑马盘旋张弓欲射。比喻故作姿态而不付诸行动。 唐 韩愈《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PMW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故作姿态 立竿见影、不得不发 ./MXZrOA==.html pan ma wan gong
2992 盘踞要津 pán jù yào jīn 津:渡口;要津:比喻关键岗位。指占据了显要的位置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先据要路津。” PJY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HIxNA==.html pan ju yao 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