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5 矮人观场 ǎi rén guān cháng 场:戏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第十卷:“予观宋景文近体,无一字无来历,而对仗精确,非读万卷者不能,迥非南渡以 ... ARG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矮子看戏、矮人看场、人云亦云 见多识广 ./NDY=.html ai ren guan chang
6 矮人看戏 ǎi rén kàn xì 矮子挤在站着的人群里看戏;看不真切;只好随声附和。 清 赵翼《论诗》诗:“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ARK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随声附和、矮子看戏、侏儒看戏 独立思考 ./NGc=.html ai ren kan xi
33 矮人看场 ǎi rén kàn chǎng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元 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二:“不可先看人议论,如矮人看场,无益。” ARK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矮子看戏、人云亦云 自成一家、自有主见 ./YXMy.html ai ren kan chang
6305 短见薄识 duǎn jiàn bó shí 指见识短浅 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 DJ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孤陋寡闻 深谋远虑、见多识广 ./NXZl.html duan jian bo shi
7003 短绠汲深 duǎn gěng jí shēn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DGJ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绠短汲深 ./eTdv.html duan geng ji shen
6862 短斤缺两 duǎn jīn quē liǎng 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DJQ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缺斤短两、短斤少两 童叟无欺 ./OHlhOA==.html duan jin que liang
6635 短小精悍 duǎn xiǎo jīng hàn 精悍:精明勇猛。指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勇猛。比喻文章等精炼简短而有力。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DXJ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简意赅、简明扼要、要言不烦 五大三粗、人高马大、长篇大论 ./eThp.html duan xiao jing han
6861 短小精干 duǎn xiǎo jīng gàn 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 郭沫若《由日本回来了》:“这位女士短小精干,而且说话也似乎颇懂得‘幽默’。” DXJ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短小精悍、矮小精悍、精悍短小 五大三粗 ./OHk5bw==.html duan xiao jing gan
6306 短寿促命 duǎn shòu cù mìng 短命早死,要命 叶圣陶《线下 外国旗》:“寿泉这家伙只会对我发脾气,只会说几句短寿促命的话,真个临到紧要关头,他连心 ... DSC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长命百岁 ./NXZv.html duan shou cu ming
6304 短吃少穿 duǎn chī shǎo chuān 指衣食困乏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穷人起早贪黑,手不离活,成年溜辈,短吃少穿,你说这不是命是啥?” DCS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饥寒交迫 丰衣足食 ./NXY0.html duan chi shao chuan
7463 短叹长吁 duǎn tàn cháng xū 吁:叹息。短一声、长一声不停地叹气。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 DTC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长嘘短叹、长吁短叹 ./M2h2ZQ==.html duan tan chang xu
7554 短刀直入 duǎn dāo zhí rù 比喻开门见山,直截爽快。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一:“我们可以短刀直入地便看定一个社会的真实相,而且还可借以判明以前 ... DDZ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单刀直入 转弯抹角 ./NjlvNg==.html duan dao zhi ru
6634 短兵相接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兵:武器。短兵:指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用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近距离地面对面搏斗。形容敌我相近;战斗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歌 国殇》:“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DBX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兵戎相见、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不可开交 和风细雨、拐弯抹角、指桑骂槐 ./eTdl.html duan bing xiang jie
7555 短中取长 duǎn zhōng qǔ cháng 指于一般中选择比较好的。 明 于谦《备边保民疏》:“臣愚不足以计边务,伏乞圣断。于短中取长而行之。” DZQ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jlvZw==.html duan zhong qu chang
15355 矫枉过正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矫:纠正;枉:弯曲;过正:超过了限度。弯向另一方。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比喻纠正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JWG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矫枉过直、过犹不及 差之千里 ./MWdxYw==.html jiao wang guo zheng
15839 矫时慢物 jiǎo shí màn wù 矫时,矫正时俗。慢,傲慢。指对现实不满,态度傲慢。 《后汉书·弥衡传》:“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JSMW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MWhkNA==.html jiao shi man wu
15380 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矫:使弯曲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形容故意做作;表现得极不自然。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JR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天真烂漫 ./MWg3aw==.html jiao rou zao zuo
16125 矫世励俗 jiǎo shì lì sú 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 宋·王禹偁《四皓庙碑》:“远害全身,矫世励俗。清泉洗耳,紫芝充腹。” JSL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矫世厉俗 ./M3o4bw==.html jiao shi li su
20533 知难而退 zhī nán ér tuì 知道困难就退却下来。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 ZNE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听天由命、畏葸不前、望而却步 知难而进、力争上游、再接再厉 ./Mnh0Ng==.html zhi nan er tui
20258 知难而进 zhī nán ér jìn 指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上。 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ZNE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力争上游、再接再厉 知难而退、畏葸不前、望而却步 ./MnRvYQ==.html zhi nan er jin
20899 知错就改 zhī cuò jiù gǎi 知道自己错了就立即改正 王朔《刘慧芳》:“我这人缺点很多,知错就改便是其中之一。” ZCJG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知过必改 屡教不改 ./N3hmaw==.html zhi cuo jiu gai
20893 知遇之荣 zhī yù zhī róng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指受到赏识和重用的荣宠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1回:“臣子遭缝明圣之主,知遇之荣,不要说六尺之躯。” ZYZ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3d6Ng==.html zhi yu zhi rong
20894 知遇之感 zhī yù zhī gǎn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感:感激。对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感激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ZYZ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遇之恩 刻骨仇恨 ./N3d6Zw==.html zhi yu zhi gan
20684 知遇之恩 zhī yù zhī ēn 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ZYZ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恩大德、雨露之恩、知遇之感 切骨之恨、血海深仇 ./NjF1aQ==.html zhi yu zhi en
21539 知过能改 zhī guò néng gǎi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论语 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ZGN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过必改 死不悔改 ./Nm13YQ==.html zhi guo neng gai
20200 知过必改 zhī guò bì gǎi 知道了过错;必定改正。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ZGB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过能改、过而能改 将错就错 ./MnJ2MA==.html zhi guo bi gai
20989 知足知止 zhī zú zhī zhǐ 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周书·萧大阛传》:“况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岂如知足知止,萧然无尽。” ZZZ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MnphOA==.html zhi zu zhi zhi
20600 知足常乐 zhī zú cháng lè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先秦 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ZZC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乐无知命、自得其乐、心满意足 愤愤不平、郁郁寡欢、忧天悯人 ./Mno5eQ==.html zhi zu chang le
20263 知足不辱 zhī zú bù rǔ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先秦 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ZZB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止不辱 ./MnRyMg==.html zhi zu bu ru
21262 知羞识廉 zhī xiū shí lián 羞:羞愧。廉:廉耻。指人知道羞愧、廉耻。形容有修养。 明·汤显祖《紫钗记·玉工伤感》:“小妮子非抛闪,知羞识廉。” ZXS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jFwaQ==.html zhi xiu shi lian
20346 知白守黑 zhī bái shǒu hēi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先秦 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ZBS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知白守辱 ./MnYxNg==.html zhi bai shou hei
20678 知疼着痒 zhī téng zháo yǎng 形容对亲人的关怀、体贴。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无奈二姐倒是个多情的人,以为贾琏是终身之主了,凡事倒还知疼着痒。” ZT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疼着热 ./NjFtcQ==.html zhi teng zhao yang
20974 知疼着热 zhī téng zháo rè 形容对人十分关心爱护(多指亲人)。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亲生的,正在乎知疼着热,才是儿子。” ZTZ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疼着痒 ./MnduaQ==.html zhi teng zhao re
20316 知法犯法 zhī fǎ fàn fǎ 知道法律;却违反法律。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 ZFF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明知故犯、执法犯法、以身试法 遵纪守法 ./MnVtZw==.html zhi fa fan fa
20898 知根知底 zhī gēn zhī dǐ 指有较深入的了解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9回:“惟有第四件最难,必须知根知底之人前去出首;不但出首,还要单上开封府 ... ZG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根达底 ./N3hkbQ==.html zhi gen zhi di
20247 知易行难 zhī yì xíng nán 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尚书 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ZYX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行易知难 ./MnRobQ==.html zhi yi xing nan
20239 知无不言 zhī wú bù yán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言:说话)。形容发表意见毫无保留。 《魏书 崔光传》:“臣之愚识,知无不言。” ZW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畅所欲言 默不做声、吞吞吐吐、闪烁其辞 ./MnRjMg==.html zhi wu bu yan
20670 知情达理 zhī qíng dá lǐ 懂人情,明事理。 菡子《致江幼农》:“我想这也是你知情达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缘故。” ZQD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通情达理 ./NjFjZw==.html zhi qing da li
20896 知情不报 zhī qíng bù bào 知道情况而不报告,特指没有犯罪的人主动地或被动地对当局隐匿别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为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知情不报者,与坏人同罪。” ZQB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情不举 ./N3g5Ng==.html zhi qing bu bao
20771 知情不举 zhī qíng bù jǔ 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我为巡城之职,理宜奏闻;若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这知情不举的罪名,亦所 ... ZQ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情不报 ./Nm13dQ==.html zhi qing bu ju
20663 知恩报恩 zhī ēn bào ēn 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就回报别人以恩惠。亦作“知恩报德”,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ZEB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恩图报、知恩报德 恩将仇报 ./NjByYw==.html zhi en bao en
21211 知恩报德 zhī ēn bào dé 受别人的恩惠,心存感激意图报答 《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可怜见咱魂销尽,知恩报德情难混。” ZEB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恩报恩 ./NjByMg==.html zhi en bao de
21260 知微知彰 zhī wēi zhī zhāng 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 ... 《周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ZWZ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NjFvNA==.html zhi wei zhi zhang
20679 知往鉴今 zhī wǎng jiàn jīn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明·无名氏《太平宴》第一折:“知往鉴今,驱曹荡吴,非同小可也。” ZW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借古鉴今 ./NjFudQ==.html zhi wang jian jin
20327 知彼知己 zhī bǐ zhī jǐ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ZB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己知彼 一问三不知 ./MnVzMA==.html zhi bi zhi ji
20313 知己知彼 zhī jǐ zhī bǐ 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对方(彼:他人;对方)。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但上阵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战千赢。” ZJZ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了如指掌、明察秋毫、自知之明 心中无数、不得要领、雾里看花 ./MnVsMg==.html zhi ji zhi bi
21224 知己之遇 zhī jǐ zhī yù 遇:待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吾以羁旅亡命,受齐侯知己之遇,今日不能出力,反害偻堙,殆天意也! ... ZJ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jExbQ==.html zhi ji zhi yu
21207 知地知天 zhī dì zhī tiān 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春秋·齐·孙武《孙子·地形》:“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ZDZ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天知地 ./NjBwZQ==.html zhi di zhi tian
21540 知命乐天 zhī mìng lè tiān 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ZML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乐天知命 ./Nm13aw==.html zhi ming le tian
20301 知命之年 zhī mìng zhī nián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ZMZ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nVmOA==.html zhi ming zhi 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