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6
|
笔伐口诛
|
笔
|
bǐ fá kǒu zhū
|
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
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
|
BFK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口诛笔伐
|
|
./MTd3.html
|
bi fa kou zhu
|
|
1351
|
笔下超生
|
笔
|
bǐ xià chāo shēng
|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
BX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笔底超生
|
|
./amVt.html
|
bi xia chao sheng
|
|
1998
|
笔下留情
|
笔
|
bǐ xià liú qíng
|
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委婉留有情面
|
张贤亮《睡前絮语》:“在‘文革’时期是要判我们刑的,还是请评论家笔下留情为好。”
|
BXL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秉笔直书
|
./OG5kcQ==.html
|
bi xia liu qing
|
|
1352
|
笔下生花
|
笔
|
bǐ xià shēng huā
|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花城》1980年第7期:“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观点抓例子罢了。”
|
BX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妙笔生花
|
|
./amV3.html
|
bi xia sheng hua
|
|
19321
|
笑骂由人
|
笑
|
xiào mà yóu rén
|
任由人们去耻笑辱骂
|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笑骂由人,只图一时快意。”
|
XMY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笑骂从汝
|
|
./OGhtOA==.html
|
xiao ma you ren
|
|
18557
|
笑面老虎
|
笑
|
xiào miàn lǎo hǔ
|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
李良杰《人生》:“现在,我算领教到他这微笑的厉害了——简直是笑面老虎。”
|
XML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笑面虎
|
|
./OGhsZQ==.html
|
xiao mian lao hu
|
|
18122
|
笑面夜叉
|
笑
|
xiào miàn yè chā
|
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
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
XMY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笑面虎
|
|
./Mmo3bQ==.html
|
xiao mian ye cha
|
|
18141
|
笑里藏刀
|
笑
|
xiào lǐ cáng dāo
|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
XLC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佛口蛇心、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推心置腹
|
./MmpoYw==.html
|
xiao li cang dao
|
|
18342
|
笑逐颜开
|
笑
|
xiào zhú yán kāi
|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
XZYK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眉开眼笑、喜眉笑眼
|
忧心忡忡、闷闷不乐
|
./NWY4dw==.html
|
xiao zhu yan kai
|
|
19320
|
笑貌声音
|
笑
|
xiào mào shēng yīn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女辗转床席,绝而复苏者数次,迨至转危为安,笑貌声音,不殊常度,而言动举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女辗转床席,绝而复苏者数次,迨至转危为安,笑貌声音,不殊常度,而言动举止,如出两人。”...
|
XM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声音笑貌
|
|
./OGhsbw==.html
|
xiao mao sheng yin
|
|
18429
|
笑而不答
|
笑
|
xiào ér bù dá
|
只是微笑着,不作正面回答。
|
唐 李白《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
XE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pwYQ==.html
|
xiao er bu da
|
|
18556
|
笑容满面
|
笑
|
xiào róng mǎn miàn
|
满脸呈现着欢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欣喜,满脸和悦的颜色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6卷:“张劭笑容满面,再拜于地。”
|
XR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面笑容、笑容可掬
|
愁眉苦脸
|
./OGhsNA==.html
|
xiao rong man mian
|
|
18102
|
笑容可掬
|
笑
|
xiào róng kě jū
|
脸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来一样。形容笑容满面。掬:用双手捧起来。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
XRK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眉开眼笑、喜形于色
|
愁眉苦脸、咬牙切齿
|
./Mml4Yw==.html
|
xiao rong ke ju
|
|
18558
|
笑处藏刀
|
笑
|
xiào chù cáng dāo
|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
清·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薰人,笑处藏刀,毒性有如蜂虿。”
|
XC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笑里藏刀、笑中藏刀
|
|
./OGhtaQ==.html
|
xiao chu cang dao
|
|
19319
|
笑中有刀
|
笑
|
xiào zhōng yǒu dāo
|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
唐·白居易《天可度》诗:“看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
XZY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笑里藏刀、笑处藏刀
|
|
./OGhraw==.html
|
xiao zhong you dao
|
|
19055
|
笑不可仰
|
笑
|
xiào bù kě yǎng
|
笑得直不起腰来。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仙人岛》:“芳云又掩口语姝,两人皆笑不可仰。”
|
XBK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捧腹大笑
|
|
./NmpwMA==.html
|
xiao bu ke yang
|
|
7549
|
笃论高言
|
笃
|
dǔ lùn gāo yán
|
确切高明的言论。
|
清 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笃论高言,谆谆训诫,沃我心灵,开我眉瞆。”
|
DL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lsbw==.html
|
du lun gao yan
|
|
7455
|
笃志好学
|
笃
|
dǔ zhì hǎo xué
|
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侯霸传》:“霸矜严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产业。笃志好学,师事九江太守房元。”
|
DZH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hxZQ==.html
|
du zhi hao xue
|
|
6982
|
笃实好学
|
笃
|
dǔ shí hào xué
|
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
《北史·张衮传》:“衮笃实好学,有文才。”
|
DSH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勤奋好学
|
|
./eHhl.html
|
du shi hao xue
|
|
6892
|
笃定泰山
|
笃
|
dǔ dìng tài shān
|
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那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笃定泰山。”
|
DD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拿九稳
|
|
./NXRx.html
|
du ding tai shan
|
|
6983
|
笃学不倦
|
笃
|
dǔ xué bù juàn
|
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
明·方孝儒《与郑叔度书》:“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笃学不倦,其至于古人也奚御,愿益加之意,以果 明·方孝儒《与郑叔度书》:“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笃学不倦,其至于古人也奚御,愿益加之意,以果所望。”...
|
DXBJ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好学不倦
|
|
./eHh5.html
|
du xue bu juan
|
|
7656
|
笃信好古
|
笃
|
dǔ xìn hào gǔ
|
笃:诚笃;信:诚实;好:热爱。坚持自己的信仰,喜爱古代的典籍
|
明·刘基《陈司户墓志铭》:“情贯经史,蜚声痒序,而弗竞弗求,笃信好古。”
|
DXH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VyNg==.html
|
du xin hao gu
|
|
11929
|
竿头直上
|
竿
|
gān tóu zhí shàng
|
比喻进步很快。
|
|
GTZS
|
一般成语
|
|
|
|
./MTRneQ==.html
|
gan tou zhi shang
|
|
11372
|
竿头日进
|
竿
|
gān tóu rì jìn
|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清 无名氏《后会仙记》:“(青青柳)复吟云:‘学问无穷水接天,竿头日进古人言。’”
|
GTR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蒸蒸日上
|
每况愈下
|
./MTQyaQ==.html
|
gan tou ri jin
|
|
12347
|
竿头一步
|
竿
|
gān tóu yī bù
|
比喻更进一步。
|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勇猛精进,竿头一步。”
|
GTY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
./NmFyYw==.html
|
gan tou yi bu
|
|
20469
|
竹马之友
|
竹
|
zhú mǎ zhī yǒu
|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
《晋书 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去,浩辄取之。”
|
ZM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竹马之交
|
|
./Mnd0Yw==.html
|
zhu ma zhi you
|
|
20709
|
竹马之交
|
竹
|
zhú mǎ zhī jiāo
|
指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竹马:指小孩当马骑着的竹竿。
|
唐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
ZM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梅竹马
|
|
./NjNidQ==.html
|
zhu ma zhi jiao
|
|
21349
|
竹篱茅舍
|
竹
|
zhú lí máo shě
|
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竹篱茅舍。”
|
ZLM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M4OA==.html
|
zhu li mao she
|
|
20373
|
竹篮打水
|
竹
|
zhú lán dá shuǐ
|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
唐 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
ZLD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徒劳无益
|
|
./MnZnZw==.html
|
zhu lan da shui
|
|
21568
|
竹柏异心
|
竹
|
zhú bǎi yì xīn
|
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
《楚辞 东方朔〈七谏 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达也; 《楚辞 东方朔〈七谏 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达也;柏心实,以喻君暗塞也。言己性达道德,而君闭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异心也。”...
|
ZB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5sYQ==.html
|
zhu bai yi xin
|
|
20545
|
竹报平安
|
竹
|
zhú bào píng ān
|
指平安家信。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
ZBP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h6MA==.html
|
zhu bao ping an
|
|
20267
|
竹头木屑
|
竹
|
zhú tóu mù xiè
|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
宋 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
ZTM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木屑竹头
|
|
./MnRzcQ==.html
|
zhu tou mu xie
|
|
6877
|
端端正正
|
端
|
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
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
|
DD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歪歪斜斜
|
./OTRoYQ==.html
|
duan duan zheng zheng
|
|
7553
|
端本澄源
|
端
|
duān běn chéng yuán
|
犹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春秋之时,天王之使,交驰于列国,而列国之君,如京师者绝少。夫子谨而书之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春秋之时,天王之使,交驰于列国,而列国之君,如京师者绝少。夫子谨而书之,固以正列国之罪,而端本澄源之意,其致责于天王者尤深矣。”...
|
DB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端本清源、端本正源
|
|
./Njludw==.html
|
duan ben cheng yuan
|
|
6633
|
端本正源
|
端
|
duān běn zhèng yuán
|
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晋书·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
|
DB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端本清源
|
|
./eTZ1.html
|
duan ben zheng yuan
|
|
6303
|
端人正士
|
端
|
duān rén zhèng shì
|
指端庄正直的人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0卷:“他好放肆,见端人正士以礼自持,却恐他来检点。”
|
DR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V1.html
|
duan ren zheng shi
|
|
15214
|
竭诚相待
|
竭
|
jié chéng xiāng dài
|
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
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JC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竭诚相见
|
|
./MWVjOA==.html
|
jie cheng xiang dai
|
|
15392
|
竭泽而渔
|
竭
|
jié zé ér yú
|
竭:弄尽;泽:池塘;渔:捕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也比喻残酷榨取。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
JZE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鸡取卵、不留余地
|
从长计议
|
./MWhqOA==.html
|
jie ze er yu
|
|
15855
|
竭泽焚薮
|
竭
|
jié zé fén sǒu
|
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
JZF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竭泽焚林
|
|
./MWowdQ==.html
|
jie ze fen sou
|
|
15340
|
竭尽全力
|
竭
|
jié jìn quán lì
|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
JJ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声嘶力竭、尽心竭力
|
养精蓄锐
|
./MWdpYQ==.html
|
jie jin quan li
|
|
24192
|
竦然起敬
|
竦
|
sǒng rán qǐ jìng
|
竦然:肃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
明·归有光《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其为人忠诚悃愊,人望之者,不言而竦然起敬。”
|
SR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肃然起敬
|
漠然置之
|
./OHZ1Zw==.html
|
song ran qi jing
|
|
7914
|
童颜鹤发
|
童
|
tóng yán hè fà
|
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
TYH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鹤发童颜
|
|
./MmNjZQ==.html
|
tong yan he fa
|
|
8167
|
童言无忌
|
童
|
tóng yán wú jì
|
忌:忌讳。儿童讲话诚实,纵出不吉之言,无须见怪。讥人说话幼稚可笑
|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
TY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童口无忌
|
|
./OHZyZQ==.html
|
tong yan wu ji
|
|
8063
|
童男童女
|
童
|
tóng nán tóng nǚ
|
未婚的少男少女
|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使人仍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之。”
|
TNT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少男少女
|
|
./NnJwbQ==.html
|
tong nan tong nu
|
|
8783
|
童牛角马
|
童
|
tóng niú jiǎo mǎ
|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
汉 扬雄《太玄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
|
TNJ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I0OA==.html
|
tong niu jiao ma
|
|
8017
|
童心未泯
|
童
|
tóng xīn wèi mǐn
|
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
宋·陆游《园中作》:“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嘻。”
|
TXW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犹有童心
|
|
./NTY2cw==.html
|
tong xin wei min
|
|
7859
|
童山濯濯
|
童
|
tóng shān zhuó zhuó
|
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
TS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濯濯童山
|
|
./MmJjYQ==.html
|
tong shan zhuo zhuo
|
|
8704
|
童子何知
|
童
|
tóng zǐ hé zhī
|
童子:小孩子。小孩子懂得什么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
TZH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ZyNA==.html
|
tong zi he zhi
|
|
8051
|
童叟无欺
|
童
|
tóng sǒu wú qī
|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
TSW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童叟不欺、公平买卖
|
|
./Nmk2YQ==.html
|
tong sou wu qi
|
|
21097
|
章台杨柳
|
章
|
zhāng tái yáng liǔ
|
比喻窈窕美丽的女子。
|
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使人寄柳诗曰:“章 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
ZTY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章台之柳
|
|
./NXl3NA==.html
|
zhang tai yang 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