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7
|
置身事外
|
置
|
zhì shēn shì wài
|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
ZSS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袖手旁观、事不关己、漠不关心
|
责无旁贷、置身其中
|
./MnN2NA==.html
|
zhi shen shi wai
|
|
20318
|
置诸高阁
|
置
|
zhì zhū gāo gé
|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
|
ZZ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之高阁、束之高阁
|
|
./MnVuaw==.html
|
zhi zhu gao ge
|
|
20508
|
置若罔闻
|
置
|
zhì ruò wǎng wén
|
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
ZR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置之不理、置之度外、熟视无睹
|
如雷灌耳、刮目相看、聚精会神
|
./MnhmYQ==.html
|
zhi ruo wang wen
|
|
20772
|
置之高阁
|
置
|
zhì zhī gāo gé
|
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
ZZG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束之高阁
|
|
./Nm4yNA==.html
|
zhi zhi gao ge
|
|
20568
|
置之脑后
|
置
|
zhì zhī nǎo hòu
|
放在一边不再想起。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孔黄二人自问无愧,遂亦置之脑后。”
|
ZZN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身事外、置之不理
|
言犹在耳、念念不忘
|
./MnliOA==.html
|
zhi zhi nao hou
|
|
20251
|
置之死地
|
置
|
zhì zhī sǐ dì
|
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ZZ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RqMA==.html
|
zhi zhi si di
|
|
20477
|
置之度外
|
置
|
zhì zhī dù wài
|
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
ZZD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之不理、置若罔闻、漠然置之
|
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
./Mnd6Ng==.html
|
zhi zhi du wai
|
|
20688
|
置之不顾
|
置
|
zhì zhī bù gù
|
置:放着;之:代词;它;顾:照管;注意。放在那儿不管。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
|
ZZ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屑一顾、置若罔闻
|
三复斯言
|
./NjF5ZQ==.html
|
zhi zhi bu gu
|
|
20375
|
置之不理
|
置
|
zhì zhī bù lǐ
|
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
清 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
ZZ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若罔闻、束之高阁、置之度外
|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
./MnZpNA==.html
|
zhi zhi bu li
|
|
20529
|
罪魁祸首
|
罪
|
zuì kuí huò shǒu
|
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
|
明 郑若庸《玉玦记 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
ZKH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元凶巨恶
|
|
./MnhwYQ==.html
|
zui kui huo shou
|
|
20758
|
罪责难逃
|
罪
|
zuì zé nán táo
|
因为犯罪,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是难以逃却的
|
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难逃。”
|
ZZN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VyYw==.html
|
zui ze nan tao
|
|
20602
|
罪该万死
|
罪
|
zuì gāi wàn sǐ
|
罪孽深重;判一次死刑还不足以抵罪。(万死:死一万次)。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随命侍者领去,弃之沟渎。婢子罪该万死。”
|
ZGW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大恶极、罪不容诛、罪恶如山、罪恶滔天、罪恶昭著、罪有应得、罪有攸归
|
劳苦功高、功德无量、功垂竹帛
|
./Mnplbw==.html
|
zui gai wan si
|
|
20338
|
罪有应得
|
罪
|
zuì yǒu yīng dé
|
犯了这样的罪;就应得到这样的处罚。指罚当其罪。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
ZYY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咎由自取、自食其果、自讨苦吃
|
罚不当罪
|
./MnV4MA==.html
|
zui you ying de
|
|
20422
|
罪恶滔天
|
罪
|
zuì è tāo tiān
|
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
|
宋 周密《齐东野语 景定慧星》:“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
|
ZET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大恶极
|
|
./Mnc2aw==.html
|
zui e tao tian
|
|
20995
|
罪恶深重
|
罪
|
zuì è shēn zhòng
|
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
宋 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
|
ZES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逆深重、罪业深重、罪孽深重
|
|
./MnpmaQ==.html
|
zui e shen zhong
|
|
20603
|
罪恶昭著
|
罪
|
zuì è zhāo zhù
|
罪恶明显(多指罪恶大)。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农民不是要驱逐,而是要捉他们,或杀他们。”
|
ZEZ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大恶极、罪恶昭彰
|
|
./MnpleQ==.html
|
zui e zhao zhu
|
|
21478
|
罪恶昭着
|
罪
|
zuì è zhāo zhe
|
罪恶明显(多指罪恶大)
|
|
ZEZZ
|
一般成语
|
|
|
|
./NjVucQ==.html
|
zui e zhao zhe
|
|
20386
|
罪恶昭彰
|
罪
|
zuì è zhāo zhāng
|
昭彰:明显。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
|
|
ZE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罪恶昭著
|
|
./MnZvaQ==.html
|
zui e zhao zhang
|
|
20784
|
罪当万死
|
罪
|
zuì dāng wàn sǐ
|
形容罪恶极大。
|
《汉书 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
|
ZD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罪该万死、罪大恶极、罪应万死
|
劳苦功高
|
./Nm8yaQ==.html
|
zui dang wan si
|
|
21601
|
罪应万死
|
罪
|
zuì yīng wàn sǐ
|
形容罪恶极大。
|
《晋书 苻坚载记下》:“弟冲不识义方,孤背国恩,臣罪应万死。”
|
ZYW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当万死、罪该万死
|
|
./Nm8zbQ==.html
|
zui ying wan si
|
|
20378
|
罪孽深重
|
罪
|
zuì niè shēn zhòng
|
孽:恶事;罪过。罪恶极重。也作“罪恶深重”。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流贼》:“上以其罪恶深重,非他盗比,磔于西市。”
|
ZNS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罪恶滔天
|
|
./MnZsNg==.html
|
zui nie shen zhong
|
|
20543
|
罪大恶极
|
罪
|
zuì dà è jí
|
罪恶大到了极点。
|
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
ZDE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贯满盈、罪恶昭著、十恶不赦
|
功德无量、功盖天地
|
./Mnh3cw==.html
|
zui da e ji
|
|
20585
|
罪加一等
|
罪
|
zuì jiā yī děng
|
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
|
ZJ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罪上加罪
|
|
./Mnlscw==.html
|
zui jia yi deng
|
|
21600
|
罪人不孥
|
罪
|
zuì rén bù nú
|
孥:妻与子女的统称。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
《孟子 梁惠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
ZRB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罪不及孥
|
株连九族
|
./Nm8zMg==.html
|
zui ren bu nu
|
|
20596
|
罪不容诛
|
罪
|
zuì bù róng zhū
|
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
ZBR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大恶极、罪该万死、十恶不赦
|
大慈大悲
|
./Mnl0dQ==.html
|
zui bu rong zhu
|
|
20978
|
罪不可逭
|
罪
|
zuì bù kě huàn
|
罪责不可逃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某等不能速来归顺,罪不可逭。”
|
ZBK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罪不可赦
|
|
./MngyOA==.html
|
zui bu ke huan
|
|
20803
|
罪上加罪
|
罪
|
zuì shàng jiā zuì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见今县里告下忤逆,如今又打死小四,罪上加罪。”
|
ZSJ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加一等
|
|
./NnNpcw==.html
|
zui shang jia zui
|
|
3212
|
罢于奔命
|
罢
|
pí yú bēn mìng
|
罢:通“疲”,疲乏;奔命:奉命奔走。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
PYB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疲于奔命
|
|
./OGpuYQ==.html
|
pi yu ben ming
|
|
5977
|
罚当其罪
|
罚
|
fá dāng qí zuì
|
罚:处罚,惩罚。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
|
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对百官应有堪用者》:“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
FDQ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罚不当罪
|
./OGVwcw==.html
|
fa dang qi zui
|
|
4820
|
罚不责众
|
罚
|
fá bù zé zhòng
|
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 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况罚不责众,如果主意都不承旨,谅那世主亦难遽将群芳尽废。”
|
FB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法不责众
|
|
./enV1.html
|
fa bu ze zhong
|
|
4819
|
罚不当罪
|
罚
|
fá bù dāng zuì
|
罚:处罚;当:相当;相称。所作的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
|
先秦 荀况《荀子 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
FB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罪大恶极、罪不容诛
|
赏罚分明、罚当其罪
|
./enVr.html
|
fa bu dang zui
|
|
5978
|
罚不及嗣
|
罚
|
fá bù jí sì
|
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
|
《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以轻。”
|
FB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罚弗及嗣
|
|
./OGVxYw==.html
|
fa bu ji si
|
|
5269
|
罚不及众
|
罚
|
fá bù jí zhòng
|
罚:惩罚;及:到达;众:大众。指处罚只对小部分人,不会处罚大众
|
|
FB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法不责众
|
|
./OGVxMg==.html
|
fa bu ji zhong
|
|
4821
|
罚一劝百
|
罚
|
fá yī quàn bǎi
|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
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 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
FYQ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一儆百
|
|
./enY0.html
|
fa yi quan bai
|
|
10516
|
罗雀掘鼠
|
罗
|
luó què jué shǔ
|
原指张网捉麻雀、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
《新唐书 张巡传》:“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
|
LQ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JnZw==.html
|
luo que jue shu
|
|
10311
|
罗织罪名
|
罗
|
luó zhī zuì míng
|
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
|
《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
LZZ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故入人罪、罗织构陷
|
|
./NGNybQ==.html
|
luo zhi zui ming
|
|
10470
|
罗织构陷
|
罗
|
luò zhī gòu xiàn
|
罗织:收集编造;构陷:用虚构的罪名去陷诬人。形容千方百计地陷害别人。
|
《后汉书·顺帝纪》:“王圣等惧有后祸,遂与丰京其构陷太子,太子坐废为济阴王。”
|
LZG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罗织诬陷
|
|
./MW43bw==.html
|
luo zhi gou xian
|
|
10272
|
罗曼蒂克
|
罗
|
luó màn dì kè
|
浪漫,具有强烈的个人感情、高度的个人爱慕之情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他,农民孙玉厚的儿子,一个漂泊的揽工汉,岂敢一味地沉醉在一种罗曼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他,农民孙玉厚的儿子,一个漂泊的揽工汉,岂敢一味地沉醉在一种罗曼蒂克的情调中?”...
|
LMD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真烂漫
|
|
./NDdzZw==.html
|
luo man di ke
|
|
11008
|
罗掘俱穷
|
罗
|
luó jué jù qióng
|
罗雀掘鼠,而雀鼠已近;比喻无法筹到款项
|
|
LJJQ
|
一般成语
|
|
|
|
./NGNweQ==.html
|
luo jue ju qiong
|
|
10584
|
罗之一目
|
罗
|
luó zhī yī mù
|
网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
|
《淮南子 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非昔比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
LZY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czNg==.html
|
luo zhi yi mu
|
|
13669
|
罕言寡语
|
罕
|
hǎn yán guǎ yǔ
|
罕、寡:少。很少开口说话。形容沉默寡言。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
HYG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默寡言
|
|
./MWE1eQ==.html
|
han yan gua yu
|
|
27324
|
罔知所措
|
罔
|
wǎng zhī suǒ cuò
|
罔:不。知:知道。措:安置、处置。不知道怎幺处理好。多指对突然发生的情况无法应付。亦作“罔知所厝”。
|
唐·白行简《李娃传》:“生惶惑发狂,罔知所措。”
|
WZS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知所措
|
|
./NThwbQ==.html
|
wang zhi suo cuo
|
|
26719
|
罔极之恩
|
罔
|
wǎng jí zhī ēn
|
罔:无,没有。极:尽头,到头了。恩:恩情,恩德。极大的恩德。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恩德无穷无尽。
|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唐·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缅维罔极之恩,思崇永锡之道”...
|
WJZE
|
一般成语
|
|
|
|
./NThlcw==.html
|
wang ji zhi en
|
|
26583
|
罔上虐下
|
罔
|
wǎng shàng nüè xià
|
罔:欺骗;虐:侵害。指瞒上欺下
|
明·宋濂《元史·耶律楚材传》:“此贪利之徒,罔上虐下,为害甚大。”
|
WSN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瞒上欺下
|
|
./N3ozdQ==.html
|
wang shang nüe xia
|
|
26154
|
网漏吞舟
|
网
|
wǎng lòu tūn zhōu
|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
WLT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RvNg==.html
|
wang lou tun zhou
|
|
26228
|
网开三面
|
网
|
wǎng kāi sān miàn
|
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
WK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网开一面
|
严惩不贷
|
./MmV0YQ==.html
|
wang kai san mian
|
|
26081
|
网开一面
|
网
|
wǎng kāi yī miàn
|
把捕捉鸟兽的网打开一面;给鸟兽留一条生路。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生路。
|
清 李绿园《歧路灯》:“先生意欲网开一面,以存忠厚之意,这却使不得。”
|
WK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宽大为怀、宽宏大量
|
小肚鸡肠、心胸狭窄
|
./MmM3bw==.html
|
wang kai yi mian
|
|
16723
|
罄竹难书
|
罄
|
qìng zhú nán shū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QZ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罪大恶极、数不胜数
|
微乎其微
|
./MnluZw==.html
|
qing zhu nan shu
|
|
17704
|
缺食无衣
|
缺
|
quē shí wú yī
|
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饥寒交迫的生活。
|
明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食无衣,到处寻觅,挽菜挑虀。”
|
QSW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缺衣少食
|
丰衣足食
|
./NmY3Mg==.html
|
que shi wu yi
|
|
16864
|
缺衣少食
|
缺
|
quē yī shǎo shí
|
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
明李贽《焚书 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
QY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缺吃少穿
|
丰衣足食
|
./NHFhaw==.html
|
que yi shao 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