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3591 耸入云霄 sǒng rù yún xiāo 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SR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高耸入云 ./MmFsbQ==.html song ru yun xiao
23512 耸人听闻 sǒng rén tīng wén 耸:引起注意;使人吃惊。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 清 恽敬《杂记》:“豫章大镇,或书有不可达者,故托辞为此;抑为州将者,以此耸人听闻,豫绝系援,皆未可 ... SRT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骇人听闻、危言耸听 本来面目、不偏不倚 ./Mjhkdw==.html song ren ting wen
779 耳鸣目眩 ěr míng mù xuàn 眩:眩晕。两耳作响,两眼眩晕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8回:“忽觉耳鸣目眩,支持不住。” EMM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头晕目眩 ./NnB6eQ==.html er ming mu xuan
877 耳鬓相磨 ěr bìn xiāng mó 鬓:鬓发;相: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 EBX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鬓厮磨 ./NnB4cQ==.html er bin xiang mo
913 耳鬓斯磨 ěr bìn sī mó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一处,耳鬓斯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 ... EBS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耳鬓厮磨 ./emQy.html er bin si mo
922 耳鬓撕磨 ěr bìn sī mó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撕:同“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顺手拉了彩云的手,耳鬓撕磨的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觉两股热泪,从眼眶中直滚下 ... EBS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耳鬓厮磨 ./NjlzbQ==.html er bin si mo
688 耳鬓厮磨 ěr bìn sī mó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EBS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青梅竹马 天各一方 ./NXpr.html er bin si mo
742 耳食之谈 ěr shí zhī tán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 ESZ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无稽之谈、耳食之论 ./emZ1.html er shi zhi tan
838 耳食之论 ěr shí zhī lùn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 ... ES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食之谈、无稽之谈 ./M2l0aw==.html er shi zhi lun
903 耳食之言 ěr shí zhī yán 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ESZ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流言蜚语 ./NXp1.html er shi zhi yan
689 耳顺之年 ér shùn zhī nián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 ESZ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花甲之年 ./NjA0.html er shun zhi nian
887 耳闻眼见 ěr wén yǎn jiàn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唐 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EWY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闻目见、耳闻眼睹、耳闻目击 ./NnEzdQ==.html er wen yan jian
886 耳闻眼睹 ěr wén yǎn dǔ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耳闻眼睹,非止一端,因而忧闷成疾。” EWY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闻目睹 ./NnEzaw==.html er wen yan du
884 耳闻目览 ěr wén mù lǎn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唐 孙揆《灵应传》:“宝及晡方寤,耳闻目览,恍然如在。” EWM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闻目见、耳闻目击、耳闻目睹 ./NnEzMA==.html er wen mu lan
759 耳闻目见 ěr wén mù jiàn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 ... EWM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闻目击、耳闻目睹、耳闻目览 道听途说 ./M2l1ZQ==.html er wen mu jian
746 耳闻目睹 ěr wén mù dǔ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见亲眼看到。 鲁迅《呐喊 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EWM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濡目染 闭目塞听 ./emhz.html er wen mu du
885 耳闻目染 ěr wén mù rǎn 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丛维熙《北国草》第一章:“由于他小时候在巴黎耳闻目染的结果,爱情比同龄的年轻人要早醒得多。” EWM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濡目染 ./NnEzYQ==.html er wen mu ran
801 耳闻目击 ěr wén mù jī 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回刘汀州书》:“仆不佞,于世之杰士仁人,……皆耳闻目击,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遂 ... EWM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闻目见、耳闻目睹 道听途说 ./emky.html er wen mu ji
747 耳闻则诵 ěr wén zé sòng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 ... EW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过目成诵 ./emlt.html er wen ze song
876 耳边之风 ěr biān zhī fēng 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玉姐听说,只当耳边之风。” EBZF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耳边风 ./NnB4Zw==.html er bian zhi feng
741 耳软心活 ěr ruǎn xīn huó 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实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做 ... ERX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立场坚定 ./emZr.html er ruan xin huo
837 耳视目食 ěr shì mù shí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宋 司马光《迂书 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ESM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目食耳视 ./M2l0YQ==.html er shi mu shi
799 耳视目听 ěr shì mù tīng 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ESM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各尽其责 ./emc0.html er shi mu ting
734 耳聪目明 ěr cōng mù míng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ECM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心明眼亮 昏聩胡涂 ./emRj.html er cong mu ming
880 耳聋眼黑 ěr lóng yǎn hēi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清 翟灏《通俗编 身体 耳聋眼黑》:“《传灯录》,百丈被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 ELY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聋眼瞎 ./NnB6NA==.html er long yan hei
777 耳聋眼花 ěr lóng yǎn huā 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 ... ELY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聋眼瞎 耳聪目明 ./NnB6ZQ==.html er long yan hua
778 耳聋眼瞎 ěr lóng yǎn xiā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那个昏大官人就像耳聋眼瞎的一般。” EL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聋眼黑 耳聪目明 ./NnB6bw==.html er long yan xia
736 耳红面赤 ěr hóng miàn chì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1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 EHM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面红耳赤 镇定自若 ./emR3.html er hong mian chi
834 耳目闭塞 ěr mù bì sāi 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EMBS 一般成语 ./M2lydw==.html er mu bi sai
914 耳目股肱 ěr mù gǔ gōng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 ...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EMG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股肱耳目、得力干将 ./emVn.html er mu gu gong
739 耳目昭彰 ěr mù zhāo zhāng 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 ... EM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众目睽睽 ./emYw.html er mu zhao zhang
781 耳目心腹 ěr mù xīn fù 耳目:指侦探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如善其便捷,任以耳目心腹,未有不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者。” EMX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目股肱、股肱腹心、股肱心腹 ./NnEwaQ==.html er mu xin fu
780 耳目喉舌 ěr mù hóu shé 喉舌:代言人。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政策的工具 田流《我上的第一堂党的新闻课》:“报纸是党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 EMH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nEwOA==.html er mu hou she
757 耳目众多 ěr mù zhòng duō 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六回:“只是目下耳目众多,恐有泄漏,实属不便。” EM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2lzNg==.html er mu zhong duo
782 耳目之欲 ěr mù zhī yù 欲:欲望。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欲望 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务快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 EM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nEwcw==.html er mu zhi yu
738 耳目一新 ěr mù yī xīn 听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鲜。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 北齐 魏收《魏书 河南王传》:“齐人爱咏,咸日耳目更新。” EM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焕然一新 依然如故 ./emVx.html er mu yi xin
743 耳熟能详 ěr shú néng xiáng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ESN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闻则诵、熟能生巧 浅尝辄止、寡闻少见 ./emdl.html er shu neng xiang
783 耳熏目染 ěr xūn mù rǎn 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EXM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NnE0ZQ==.html er xun mu ran
938 耳热眼花 ěr rè yǎn huā 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南朝 梁 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 ERY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眼花耳热 ./NnExYw==.html er re yan hua
740 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ERM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闻目睹、耳熟能详 ./emZh.html er ru mu ran
883 耳濡目及 ěr rǔ mù jí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明 吴承恩《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凡此诸条,耳濡目及,默化阴孚,匪言可悉。” ERM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濡目击、耳濡目染、耳习目染 ./NnExdw==.html er ru mu ji
882 耳濡目击 ěr rǔ mù jī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明 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 ERM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濡目染、耳染目濡、耳习目染 ./NnExbQ==.html er ru mu ji
832 耳满鼻满 ěr mǎn bí mǎn 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在南京时,人说你周舍名字,说的我耳满鼻满的,则是不曾见你。” EMB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2lyYw==.html er man bi man
735 耳根清净 ěr gēn qīng jìng 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圆觉经》上卷:“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EG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根干净、耳边清净 ./emRt.html er gen qing jing
881 耳染目濡 ěr rǎn mù rǔ 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 ... ERM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濡目染、耳濡目击 ./NnExMg==.html er ran mu ru
744 耳提面命 ěr tí miàn mìng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 《诗经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ETM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谆谆告诫、苦口婆心 旁敲侧击 ./emdv.html er ti mian ming
800 耳听心受 ěr tīng xīn shòu 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ET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emg4.html er ting xin shou
745 耳听八方 ěr tīng bā fāng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ET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眼观六路 不闻不问 ./emd5.html er ting ba fang
879 耳后风生 ěr hòu fēng shēng 形容驰驱迅速 《梁书 曹景宗传》:“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EHF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耳后生风 ./NnB5dQ==.html er hou feng sheng
737 耳后生风 ěr hòu shēng fēng 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梁书·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日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觉耳后生风,鼻头 ... EHS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耳后风生 ./emU2.html er hou sheng 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