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56
|
胜任愉快
|
胜
|
shèng rèn yú kuài
|
指有能力担当某项任务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炎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
SRY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
无能为力、一无所能
|
./MjRmbw==.html
|
sheng ren yu kuai
|
|
24153
|
胜人一筹
|
胜
|
shèng rén yī chóu
|
占有优势,比较起来,胜过别人一点
|
|
SR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略胜一筹
|
|
./ODl4dQ==.html
|
sheng ren yi chou
|
|
8058
|
胎死腹中
|
胎
|
tāi sǐ fù zhōng
|
比喻一件事情还在筹备阶段就夭折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9章:“这支即将新生的部队又将面临灭顶之灾而胎死腹中了。”
|
TS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JuNA==.html
|
tai si fu zhong
|
|
1328
|
背道而驰
|
背
|
bèi dào ér chí
|
背:背向;道:道路;方向;驰:奔跑。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比喻彼此方向不同;目的完全相反。
|
唐 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
BDE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北辕适楚
|
如出一辙、并驾齐驱
|
./ajF1.html
|
bei dao er chi
|
|
1688
|
背腹受敌
|
背
|
bèi fù shòu dí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
|
BF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腹背受敌
|
各个击破
|
./MzM5dQ==.html
|
bei fu shou di
|
|
2091
|
背盟败约
|
背
|
bèi méng bài yuē
|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宋·苏辙《六国论》:“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
BMB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ajJv.html
|
bei meng bai yue
|
|
1802
|
背生芒刺
|
背
|
bèi shēng máng cì
|
犹言芒刺在背。同“背若芒刺”。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百十二回:“适才听智兄之言,觉得背生芒刺。”
|
BSM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背若芒刺、芒刺在背
|
|
./Njc3MA==.html
|
bei sheng mang ci
|
|
1991
|
背水为阵
|
背
|
bèi shuǐ wéi zhèn
|
背:背向。背对河布阵,拼死作战。比喻决一作战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
BS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背水一战、背水结阵
|
|
./OGZ3YQ==.html
|
bei shui wei zhen
|
|
1330
|
背水一战
|
背
|
bèi shuǐ yī zhàn
|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
宋 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宋 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
BS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釜沉舟、背城借一、济河焚州
|
重整旗鼓
|
./ajM4.html
|
bei shui yi zhan
|
|
1992
|
背槽抛粪
|
背
|
bèi cáo pāo fèn
|
背:背向。像牲口一样刚吃完槽里的食就背转身来拉屎。比喻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
BCP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
以德报怨
|
./OGZ3aw==.html
|
bei cao pao fen
|
|
1326
|
背本趋末
|
背
|
bèi běn qū mò
|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
|
BBQ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本末倒置、舍本求末
|
|
./ajEw.html
|
bei ben qu mo
|
|
1686
|
背本就末
|
背
|
bèi běn jiù mò
|
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
《三国志 蜀志 吕凯传》:“何期臣仆吴越,背本就末乎?”
|
BBJ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背本趋末、背本逐末
|
|
./MzM3Yw==.html
|
bei ben jiu mo
|
|
2228
|
背曲腰躬
|
背
|
bèi qǔ yāo gōng
|
腰背弯曲。常指坐久或年老。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等的人心热肠鸣,坐的来背曲腰躬。”
|
BQYG
|
一般成语
|
|
|
|
./MzNlaw==.html
|
bei qu yao gong
|
|
2229
|
背曲腰弯
|
背
|
bèi qǔ yāo wān
|
见“背曲腰躬”。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假如甘罗十二岁为丞相,十二岁上就死了,这十二岁之年,就是他发白齿落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假如甘罗十二岁为丞相,十二岁上就死了,这十二岁之年,就是他发白齿落、背曲腰弯的时候了。”...
|
BQYW
|
一般成语
|
|
|
|
./MzNldQ==.html
|
bei qu yao wan
|
|
1047
|
背暗投明
|
背
|
bèi àn tóu míng
|
背:背弃;投:投奔。指背离黑暗,投向光明。比喻背离昏主,投向明君
|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楔子:“贤臣择明主而仕,背暗投明,古之常理也。”
|
BAT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弃暗投明
|
明珠暗投
|
./MXVv.html
|
bei an tou ming
|
|
2224
|
背恩负义
|
背
|
bèi ēn fù yì
|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
《陈书 陈宝应传》:“遂乃背恩负义,各立异图。”
|
BEF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背恩忘义、忘恩负义
|
以德报怨
|
./MzM5YQ==.html
|
bei en fu yi
|
|
2090
|
背恩忘义
|
背
|
bèi ēn wàng yì
|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
《晋书 忠义传序》:“虽背恩忘义之徒不可胜载,而蹈节轻生之士无乏于时。”
|
BEW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忘恩负义、背恩弃义
|
|
./ajI0.html
|
bei en wang yi
|
|
1687
|
背恩弃义
|
背
|
bèi ēn qì yì
|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
汉 桓宽《盐铁论 未通》:“反以身劳民,民犹背恩弃义而远流亡。”
|
BEQ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背恩负义、背恩忘义
|
知恩必报
|
./MzM5aw==.html
|
bei en qi yi
|
|
1327
|
背城一战
|
背
|
bèi chéng yī zhàn
|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
BC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背水一战、背城借一
|
|
./ajFr.html
|
bei cheng yi zhan
|
|
2227
|
背前面后
|
背
|
bèi qián miàn hòu
|
指或当面或背后。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五回:“若是一顿钯打退妖精,你看他得胜而回,争嚷功果;若战他不过,被他拿去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五回:“若是一顿钯打退妖精,你看他得胜而回,争嚷功果;若战他不过,被他拿去,却是我的晦气,背前面后,不知骂了多少弼马温哩!悟净,你休言语,等我去看看。”...
|
BQMH
|
一般成语
|
|
|
|
./MzNlYQ==.html
|
bei qian mian hou
|
|
1690
|
背公向私
|
背
|
bèi gōng xiàng sī
|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
《宋书 百官志下》:“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
BGX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背公营私
|
大公无私
|
./MzNiaQ==.html
|
bei gong xiang si
|
|
1331
|
背信弃义
|
背
|
bèi xìn qì yì
|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
BX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利忘义、自食其言、言而无信
|
恪守不渝、一诺千金
|
./ajNp.html
|
bei xin qi yi
|
|
1329
|
背井离乡
|
背
|
bèi jǐng lí xiāng
|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乡里、家宅。离开乡里。常指被迫远离家乡;到外地谋生。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
BJ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离乡背井、浪迹天涯、颠沛流离
|
衣锦还乡、安家立业、落叶归根
|
./ajJl.html
|
bei jing li xiang
|
|
1697
|
背乡离井
|
背
|
bèi xiāng lí jǐng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见“背井离乡”。
|
BX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离乡背井
|
安居乐业
|
./MzNoYw==.html
|
bei xiang li jing
|
|
1698
|
背义负恩
|
背
|
bèi yù fù ēn
|
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
《旧唐书 乔琳传》:“上以其累经重任,顿亏臣节,自受逆命,颇闻讥谐悖慢之言,背义负恩,固不可舍,命斩 《旧唐书 乔琳传》:“上以其累经重任,顿亏臣节,自受逆命,颇闻讥谐悖慢之言,背义负恩,固不可舍,命斩之。”...
|
BYFE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背恩忘义、忘恩负义
|
以德报怨、知恩必报
|
./MzNpZw==.html
|
bei yu fu en
|
|
1699
|
背义负信
|
背
|
bèi yù fù xìn
|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
见“背信弃义”。
|
BYF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背信弃义
|
一诺千金
|
./MzNpcQ==.html
|
bei yu fu xin
|
|
2230
|
背义忘恩
|
背
|
bèi yù wàng ēn
|
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不想他背义忘恩,更待干罢。”
|
BYWE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背恩忘义、忘恩弃义
|
感恩戴德
|
./MzNqMA==.html
|
bei yu wang en
|
|
6222
|
胆颤心惊
|
胆
|
dǎn chàn xīn jīng
|
颤:发抖。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
元 施惠《幽闺记 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
DCX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战心惊、心惊肉跳、魂不附体、面无人色
|
神色不惊、镇定自若、满不在乎
|
./NHlt.html
|
dan chan xin jing
|
|
7677
|
胆颤心寒
|
胆
|
dǎn chàn xīn hán
|
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半空中一声霹雳,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
|
DCX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战心寒、胆颤心惊
|
神色不惊、镇定自若
|
./OGYzNA==.html
|
dan chan xin han
|
|
6847
|
胆破心惊
|
胆
|
dǎn pò xīn jīng
|
形容非常害怕
|
明·郭勋《英烈传》第四回:“猛抬头,人人自胆破心惊!钟声半彻云霄,舞动起多少回鸾翔凤。”
|
DP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战心惊、胆破心寒
|
镇定自若
|
./OGYyMA==.html
|
dan po xin jing
|
|
6910
|
胆破心寒
|
胆
|
dǎn pò xīn hán
|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胆破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
DPX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破心惊
|
神色自若
|
./dXMy.html
|
dan po xin han
|
|
7674
|
胆略兼人
|
胆
|
dǎn lüè jiān rén
|
胆略:勇气和智谋;兼:加倍;兼人:超过别人。形容胆量和谋略胜过常人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
|
DLJR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胆略过人
|
|
./OGYyYQ==.html
|
dan lüe jian ren
|
|
7130
|
胆战心摇
|
胆
|
dǎn zhàn xīn yáo
|
同“胆战心惊”。
|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唬得人胆战心摇。”...
|
DZX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战心慌、胆战心惊
|
神色不惊
|
./M2R6eQ==.html
|
dan zhan xin yao
|
|
7129
|
胆战心慌
|
胆
|
dǎn zhàn xīn huāng
|
同“胆战心惊”。
|
明·汪廷讷《种玉记·赴约》:“牛郎织女图欢会,蜂喧蝶嚷须回避,我因此上胆战心慌不自持。”
|
DZX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战心惊
|
|
./M2R6bw==.html
|
dan zhan xin huang
|
|
6455
|
胆战心惊
|
胆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
DZX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颤心惊、面无人色
|
镇定自若、满不在乎
|
./dXQ2.html
|
dan zhan xin jing
|
|
6454
|
胆战心寒
|
胆
|
dǎn zhàn xīn hán
|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
|
DZX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战心惊
|
神色自若
|
./dXN3.html
|
dan zhan xin han
|
|
7676
|
胆惊心颤
|
胆
|
dǎn jīng xīn chàn
|
惊:惊惧,害怕;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
金·王吉昌《永遇乐》词:“知剑刚锋,百魔剿退,胆惊心颤。”
|
DJX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战心惊、胆颤心惊
|
神色不惊
|
./OGYydQ==.html
|
dan jing xin chan
|
|
7675
|
胆惊心战
|
胆
|
dǎn jīng xīn zhàn
|
惊:惊惧,害怕;战: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
明·陆采《怀香记·索香看墙》:“可怜平地风波变,天那好苦,霎时间胆惊心战。”
|
DJX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惊心颤
|
神色不惊
|
./OGYyaw==.html
|
dan jing xin zhan
|
|
6452
|
胆小怕事
|
胆
|
dǎn xiǎo pà shì
|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
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 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
DXP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小如鼠
|
胆大心雄、胆大包天
|
./dXNj.html
|
dan xiao pa shi
|
|
7124
|
胆小如鼷
|
胆
|
dǎn xiǎo rú xī
|
见“胆小如鼠”。
|
《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
DXR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小如鼠、胆小如豆
|
胆大包天、胆如斗大
|
./M2R5MA==.html
|
dan xiao ru xi
|
|
6453
|
胆小如鼠
|
胆
|
dǎn xiǎo rú shǔ
|
胆子小得像老鼠一般。形容人胆小怕事。
|
北齐 魏收《魏书 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
DX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小怕事、畏首畏尾
|
胆大包天、浑身是胆、胆大妄为
|
./dXNt.html
|
dan xiao ru shu
|
|
7123
|
胆小如豆
|
胆
|
dǎn xiǎo rú dòu
|
极言胆子小。
|
《黑籍冤魂》第六回:“可笑我们中国的官员,胆小如豆,莫说见着短衣窄袖蜂目高鼻的洋人惊得发慌,就是见了 《黑籍冤魂》第六回:“可笑我们中国的官员,胆小如豆,莫说见着短衣窄袖蜂目高鼻的洋人惊得发慌,就是见了一个没辫子的光棍,手里提着一根赶狗棒,也要害怕起来。”...
|
DXR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小如鼠
|
胆大包天、胆如斗大
|
./M2R4cQ==.html
|
dan xiao ru dou
|
|
7105
|
胆寒发竖
|
胆
|
dǎn hán fā shù
|
形容恐怖之极。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
DHF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心惊胆战、毛骨悚然
|
镇定自若
|
./M2Rwbw==.html
|
dan han fa shu
|
|
7673
|
胆如斗大
|
胆
|
dǎn rú dǒu dà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
DRD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大如斗、胆大包天
|
胆小怕事、胆小如鼠
|
./OGYxcQ==.html
|
dan ru dou da
|
|
7099
|
胆大泼天
|
胆
|
dǎn dà pō tiān
|
同“胆大包天”。
|
清·王士禛《居易续谈》:“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
DDP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大包天
|
胆小如鼠
|
./M2RuZw==.html
|
dan da po tian
|
|
6451
|
胆大心细
|
胆
|
dǎn dà xīn xì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
DD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大心小
|
胆大心粗
|
./dXJp.html
|
dan da xin xi
|
|
7100
|
胆大心小
|
胆
|
dǎn dà xīn xiǎo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旧唐书 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
DD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大心细
|
|
./M2RvMA==.html
|
dan da xin xiao
|
|
6450
|
胆大妄为
|
胆
|
dǎn dà wàng wéi
|
妄:胡乱。无所顾忌地胡作非为。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说他擅卖矿产,胆大妄为,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
DD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大包天、无所顾忌、为所欲为
|
胆小如鼠、胆小怕事、缩手缩脚
|
./dXI4.html
|
dan da wang wei
|
|
6449
|
胆大包天
|
胆
|
dǎn dà bāo tiān
|
形容胆量极大(多指做坏事)。现多含贬义。
|
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
DD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大包身、肆无忌惮、胆大妄为、浑身是胆
|
胆小如鼠、胆小怕事
|
./dXFv.html
|
dan da bao tian
|
|
7101
|
胆大于身
|
胆
|
dǎn dà yú shēn
|
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 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
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
DD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大包天
|
胆小如鼠
|
./M2RvYQ==.html
|
dan da yu s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