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8083 虚与委蛇 xū yǔ wēi yí 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虚:表面的;委蛇:随便应顺;敷衍。 先秦 庄周《庄子 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XYW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敷衍了事、虚情假意 心口如一、真心实意 ./Mmludw==.html xu yu wei yi
10970 虑周藻密 lǜ zhōu zǎo mì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三册)第二节:“元诗矫宋流弊,而失于多学晚唐,……然其佳者则婉转惆怅, ... LZZM 一般成语 ./NGNkNg==.html lu zhou zao mi
9562 虐老兽心 nüè lǎo shòu xīn 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汉 班固《汉书 武五子传》:“呜呼!薰鬻氏虐老兽心,以奸巧边氓。朕命将率,徂征厥罪。”汉 司马迁《史 ... NLSX 一般成语 ./NmUxZQ==.html nüe lao shou xin
9812 虐人害物 nuè rén hài wù 虐:残暴,侵害。指残害百姓 唐·白居易《杜陵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NRHW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OGI4aQ==.html nue ren hai wu
14712 虎踪猫迹 hǔ zōng māo jì 痕迹,蛛丝马迹 HZM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蛛丝马迹 ./ODJ3cw==.html hu zong mao ji
14583 虎踞龙蟠 hǔ jù lóng pán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宋 辛弃疾《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HJLP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虎据龙蟠、虎踞龙盘 ./NmJnMg==.html hu ju long pan
13606 虎踞龙盘 hǔ jù lóng pán 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HJL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龙盘虎踞 ./MTk4Mg==.html hu ju long pan
14722 虎跳龙拿 hǔ tiào lóng ná 拿:取。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就是他帐下那班奔走的健儿,也是一个个有……虎跳龙拿之技。” HTL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虎掷龙拿 ./ODMwNA==.html hu tiao long na
14713 虎跃龙骧 hǔ yuè lóng xiāng 骧:马首昂举,上举;龙骧:比喻气概威武。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 明·方孝孺《尚友五赞·诸葛武侯》:“综核万变,以义而动。虎跃龙骧,天下震恐。” HYL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DJ4Mg==.html hu yue long xiang
14034 虎豹豺狼 hǔ bào chái láng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曾朴《孽海花》第一回:“那里有什么虎豹豺狼,那里有什么奇花,那里有什么绝代佳人,只见太阳光线一会儿暗 ... HBC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虎豹狼虫、狼虫虎豹 ./ODM1ZQ==.html hu bao chai lang
14726 虎豹狼虫 hǔ bào láng chóng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 ... HBL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虎豹豺狼、狼虫虎豹 ./ODM1NA==.html hu bao lang chong
14030 虎视鹰瞵 hǔ shì yīng lín 瞵:注视。像老虎和老鹰扑食那样贪婪、凶残地盯着 清·洪楝园《后南柯·伐檀》:“虎视鹰瞵萃列强,竞称兵要犯封疆。” HSY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ODMxcw==.html hu shi ying lin
14389 虎视耽耽 hǔ shì dān dān 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HSD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虎视眈眈 ./M3R0ZQ==.html hu shi dan dan
13746 虎视眈眈 hǔ shì dān dān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HSD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凶相毕露 ./MWJjZw==.html hu shi dan dan
13492 虎落平阳 hǔ luò píng yáng 老虎离开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HLP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孤雁失群、蛟龙失水 放虎归山、蛟龙得水 ./N3o4.html hu luo ping yang
13802 虎落平川 hǔ luò píng chuān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HLP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虎落平阳 ./MWM5aQ==.html hu luo ping chuan
14582 虎荡羊群 hǔ dàng yáng qún 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二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工夫,打了个落花 ... HDY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虎入羊群 ./NmJmOA==.html hu dang yang qun
13616 虎背熊腰 hǔ bèi xióng yāo 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这厮倒是一条好汉……哦,是虎背熊腰。” HB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熊腰虎背 弱不禁风、肌瘦如柴 ./MTljcw==.html hu bei xiong yao
13928 虎窟龙潭 hǔ kū lóng tán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元 汪元亨《沉醉东风 归田》:“怕筑成传说墙,愁扳折朱云槛,急跳出虎窟龙潭。” HKL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龙潭虎穴、虎穴龙潭 ./M3RvNA==.html hu ku long tan
14723 虎窟狼窝 hǔ kū láng wō 窟: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不是宋江来和这人厮见,有分教,江州城里,翻为虎窟狼窝。” HKLW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虎穴狼窝、虎穴龙潭 ./ODMybQ==.html hu ku lang wo
13584 虎穴龙潭 hǔ xué lóng tán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 HXL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虎窟龙潭 ./MTh2aw==.html hu xue long tan
14402 虎穴狼巢 hǔ xué láng cháo 虎和狼的窝巢。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HXLC 一般成语 ./M3R4aw==.html hu xue lang chao
14715 虎穴得子 hǔ xué dé zǐ 比喻诗文贴切中肯 明·郎瑛《七修类稿·佛顶菊》:“先生之作,诚可谓虎穴得子矣!” HXD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DJ4dw==.html hu xue de zi
14564 虎皮羊质 hǔ pí yáng zhì 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HPY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羊质虎皮 ./NDdjYw==.html hu pi yang zhi
14382 虎略龙韬 hǔ lüè lóng tāo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 ... 明·刘基《悲杭城》诗:“一朝奔迸各西东,玉斝金杯散蓬荜。清都太微天听高,虎略龙韬缄石室。” HLL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3RwOA==.html hu lüe long tao
14130 虎珀拾芥 hǔ pò shí jiè 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拾芥,磁石引针。” HPSJ 一般成语 ./MWFlYQ==.html hu po shi jie
14031 虎狼之心 hǔ láng zhī xīn 比喻凶残的野心 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HLZ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ODMyMg==.html hu lang zhi xin
14032 虎狼之威 hǔ láng zhī wēi 威:威力,威风。形容威严的气派和声威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告大人暂息雷霆之怒,略罢虎狼之威。” HLZ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DMyYw==.html hu lang zhi wei
13961 虎狼之国 hǔ láng zhī guó 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HLZ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礼仪之邦 ./NDdjMg==.html hu lang zhi guo
14381 虎狼之势 hǔ láng zhī shì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淮南子 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 HLZ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3RveQ==.html hu lang zhi shi
13925 虎步龙行 hǔ bù lóng xíng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宋书 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 HBL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龙行虎步 ./M3RsMg==.html hu bu long xing
13491 虎斗龙争 hǔ dòu lóng zhēng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再休夸桀纣起刀兵,谩说吴越相吞并,也不似这一场虎斗龙争。” HDL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龙争虎斗 ./N3l5.html hu dou long zheng
14719 虎威狐假 hǔ wēi hú jiǎ 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北周·庾信《哀江南诗》:“或以集翼鷃披,虎威狐假。” HWH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狐假虎威 ./ODJ6MA==.html hu wei hu jia
14721 虎头鼠尾 hǔ tóu shǔ wěi 头大如虎,尾细如老鼠。比喻做事起始时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明·谢榛《四溟诗话》:“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 HTS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虎头蛇尾 有始有终 ./ODJ6aw==.html hu tou shu wei
13569 虎头蛇尾 hǔ tóu shé wěi 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HTS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为德不卒、有始无终 全始全终、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MThtbw==.html hu tou she wei
13561 虎头虎脑 hǔ tóu hǔ nǎo 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 老舍《赵子曰》:“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 HTH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猴头猴脑 ./MThldw==.html hu tou hu nao
14720 虎头燕额 hǔ tóu yàn é 形容王侯的贵相或相貌的威武 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我虎头燕额,羞杀他脸似桃花。” HTYE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虎头燕颔 ./ODJ6YQ==.html hu tou yan e
13812 虎头燕颔 hǔ tóu yàn hàn 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元 揭傒斯《妻齐国夫人宋氏进封济南王夫人制》:“尚服异恩于永世;虎头燕颔,从怀旧将于当年。” HTY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虎头燕额 ./MWNnNg==.html hu tou yan han
14716 虎啸龙吟 hǔ xiào lóng yín 啸:兽类大声吼叫;吟:鸣。像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比喻声音洪大或英雄豪杰叱咤风云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2卷:“经云:鹤鸣在阴,其子和之。又云:虎啸龙吟,物类相感,岂谬言哉!” HXL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龙吟虎啸 ./ODJ5Ng==.html hu xiao long yin
14718 虎啸风驰 hǔ xiào fēng chí 啸:兽类的长声吼叫。指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夫虎啸风驰,龙兴云属,故重华立而元凯升,辛受生而飞廉进。” HXF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DJ5cQ==.html hu xiao feng chi
14717 虎啸狼号 hǔ xiào láng háo 啸:兽类的长吼声;号:大叫。比喻强暴者在掠夺时的叫嚣 清·南荃外史《叹老》:“你看那境内啊!弄潢池鼠偷狗盗;你看那境外啊!猎中原虎啸狼号。” HXL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DJ5Zw==.html hu xiao lang hao
14714 虎咽狼吞 hǔ yàn láng tūn 咽:吞。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你看八戒放开食嗓,真个是虎咽狼吞,将一笑果菜之类,吃得罄尽。” HYL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虎咽狼餐、狼吞虎咽 ./ODJ4Yw==.html hu yan lang tun
13560 虎口逃生 hǔ kǒu táo shēng 从老虎嘴里逃脱出来。比喻从险境中逃出来。也作“虎口余生”。 元 无名氏《朱砂担滴水浮沤记》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腾腾再不消停。” HKT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虎口余生 ./MThlbQ==.html hu kou tao sheng
14724 虎口残生 hǔ kǒu cán shēng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烦你们拜上小姐,说我铁中玉虎口残生,多蒙垂救,高谊已足千古。” HKC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虎口余生、虎口逃生 ./ODMzNg==.html hu kou can sheng
14725 虎口拔须 hǔ kǒu bá xū 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一章:“于是就有一些专门拉纤的掮客,壮着胆子来找侦缉队长,想从虎口拔毛。” HKBX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虎口扳须、虎口拔牙 ./ODMzcQ==.html hu kou ba xu
13766 虎口拔牙 hǔ kǒu bá yá 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着极大危险去做某一事情。 元 弦济《一山国师语录》:“苍龙头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HK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火中取栗、虎口夺食、如临深渊 ./MWJsMg==.html hu kou ba ya
14033 虎口夺食 hǔ kǒu duó shí 从老虎嘴里抢夺食物。比喻十分危险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为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只要国内出产,全国人民不吃,虎口夺食也要给你弄来。” HKD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龙口夺食 ./ODMydw==.html hu kou duo shi
13708 虎口余生 hǔ kǒu yú shēng 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全了性命。 唐 刘长卿《按复后归睦州赠苗侍御》诗:“羊肠留覆辙,虎口脱余生。” HK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绝处逢生、死里逃生 ./MWFuZw==.html hu kou yu sheng
14882 虎卧龙跳 hǔ wò lóng tiào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南朝 梁 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HWLT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Th2YQ==.html hu wo long tiao
13745 虎入羊群 hǔ rù yáng qún 老虎进入羊群。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 HRY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狐入鸡舍、虎荡羊群 ./MWJjNg==.html hu ru yang q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