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5018 蜂拥而来 fēng yōng ér lái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史记·项羽本纪》:“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FYE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蜂拥而上 ./MTJhbQ==.html feng yong er lai
4784 蜂拥而上 fēng yōng ér shàng 像成群的蜂拥挤着飞过来一样。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前。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 FYE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蜂拥而至、蜂拥而来 鱼贯而来 ./Nmxz.html feng yong er shang
5717 蜂扇蚁聚 fēng shān yǐ jù 蜂翅扇动,蚂蚁聚合。比喻人虽众多但起不了大作用。 《隋书 房彦谦传》:“况乎蕞尔一隅,蜂扇蚁聚,杨谅之愚鄙,群小之凶慝,而欲凭陵畿甸,觊幸非望者哉!” FSY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jlkdw==.html feng shan yi ju
5772 蜂房蚁穴 fēng fáng yǐ xué 比喻各自占据一方。 明 杨慎《丹铅续录 春秋 隐公元年》:“自共和以来,诸侯如蜂房蚁穴,不用天子之元年矣。” FFY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蜂窠蚁穴 ./NmFmNA==.html feng fang yi xue
5719 蜂屯蚁附 fēng tún yǐ fù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宋 李纲《上道君太上皇帝札子》:“犬戎之众,蜂屯蚁附,渡壕临城,梯长如云,箭落如雨。” FTY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蜂屯蚁聚、蜂屯乌合 ./NjllcQ==.html feng tun yi fu
5333 蜂屯蚁聚 fēng tún yǐ jù 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宋书 索虏传》:“首尾逼畏,蜂屯蚁聚,假息旦夕,岂复能超蹈长河,以当堂堂之阵哉。” FTY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蜂攒蚁聚、蜂拥蚁聚 ./MTJubw==.html feng tun yi ju
5720 蜂屯蚁杂 fēng tún yǐ zá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撞搪呼号以相和应;蜂屯蚁杂,不可爬梳。” FTY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蜂屯蚁聚、蜂屯蚁附 ./NjlmMA==.html feng tun yi za
5718 蜂屯乌合 fēng tún wū hé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宋 王禹偁《贺圣驾还京表》:“蕞尔林胡,无名内侮,蜂屯乌合,鼠窃狗偷;必想边民夺挺以殴攘,亭长持绳而 ... FTWH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蜂攒蚁集、蜂拥蚁屯 ./NjllZw==.html feng tun wu he
5712 蜂媒蝶使 fēng méi dié shǐ 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宋 周邦彦《六丑 蔷薇谢后作》词:“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 ... FMD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jljaQ==.html feng mei die shi
5774 蜂合豕突 fēng hé shǐ tū 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 明 刘基《春秋明经 公会齐侯楚人败徐于娄林》:“今不然矣,中国之虚实在楚人目中矣!于是荆户乘广之旅, ... FHST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NmFmbw==.html feng he shi tu
5771 蜂出泉流 fēng chū quán liú 像群蜂倾巢,如泉水涌流。形容一时并作。 清 龚自珍《古史勾沉论二》:“孔子殁,七十子不见用,衰世著书之徒,蜂出泉流。” FCQ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mFldQ==.html feng chu quan liu
6038 蜂出并作 fēng chū bìng zuò 蜂出:像群蜂出巢,多而杂乱;作:兴起。形容纷纷兴起,层出叠见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是以九家之术,蜂出?作。” FCB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TJiOA==.html feng chu bing zuo
23415 蜀犬吠日 shǔ quǎn fèi rì 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 ... SQF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少见多怪、孤陋寡闻 ./MjZtYQ==.html shu quan fei ri
24210 蜀得其龙 shǔ dé qí lóng 龙:杰出人物。蜀国得到诸葛亮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SDQ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TBldw==.html shu de qi long
901 蛾眉螓首 é méi qín shǒu 弯弯的眉毛,方广的前额。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艳 《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 EMQ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Xhj.html e mei qin shou
699 蛾眉皓齿 é méi hào chǐ 蛾眉:像蚕蛾触须似的弯而长的眉毛。修长的眉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 EMHC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明眸皓齿 ./eXdl.html e mei hao chi
932 蛾眉曼睩 é méi màn lù 曼睩:明亮转动的眼睛。形容女子的眉目秀美有神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蛾眉曼睩,目腾光些。” EMM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nBobQ==.html e mei man lu
9829 蛲蛔之死 náo huí zhī sǐ 蛲:人体寄生虫;蛔:蛔虫。形容不劳而获者终归会失败 《燕书》:“蛲蛔所藉以生者,在人肠胃之中也。” NHZ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OHd3aQ==.html nao hui zhi si
4387 蛮风瘴雨 mán fēng zhàng yǔ 蛮:荒凉的南方;瘴:瘴气。指南方有烟雨瘴气的地方。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明·周楫《西湖二集·吹风箫女诱东墙》:“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MF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蛮烟瘴雨 ./OHd5Zw==.html man feng zhang yu
4497 蛮触相争 mán chù xiāng zhēng 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 ... MCXZ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蛮争触斗、蛮触之争 ./MXI4eQ==.html man chu xiang zheng
4388 蛮触之争 mán chù zhī zhēng 蛮:蛮氏;触:触氏。《庄子》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 ... MCZ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蛮触相争、蛮争触斗 ./OHd5cQ==.html man chu zhi zheng
3788 蛮烟瘴雾 mán yān zhàng wù 指南方的烟雨瘴气。借指荒凉地区 宋 欧阳修《再和公仪赠白鹇》:“蛮烟瘴雾虽生处,何必区区忆陋邦。” MYZ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蛮烟瘴雨 ./ZWE2.html man yan zhang wu
3798 蛮烟瘴雨 mán yān zhàng yǔ 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宋 黄公度《眼儿媚 梅词和傅参议韵》词:“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 MY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蛮烟瘴雾 ./MW52YQ==.html man yan zhang yu
3549 蛮横无理 mán hèng wú lǐ 野蛮横暴;不讲道理。 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恼恨县主得了贿银,这样蛮横无理。” MHW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蛮不讲理、飞扬跋扈 一团和气、温柔敦厚 ./MXNsYQ==.html man heng wu li
4475 蛮来生作 mán lái shēng zuò 形容强迫。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岂有此理!这事可是蛮来生作得的吗?” MLSZ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MXBydw==.html man lai sheng zuo
4386 蛮争触斗 mán zhēng chù dòu 蛮:蛮氏;触:触氏。《庄子》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 ... MZC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蛮触之争、蛮触相争 ./OHd5Ng==.html man zheng chu dou
3560 蛮不讲理 mán bù jiǎng lǐ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 ... MBJ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蛮横无理、强词夺理 彬彬有礼、以理服人、通情达理 ./MXN2YQ==.html man bu jiang li
14810 蛤蟆夜哭 há má yè kū 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艾子杂说》:“复闻有言曰:‘吾今幸无尾,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 HMYK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OHh2aQ==.html ha ma ye ku
15583 蛟龙戏水 jiāo lóng xì shuǐ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JLX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蛟龙嬉水 ./M3o0cw==.html jiao long xi shui
15338 蛟龙得水 jiāo lóng dé shuǐ 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管仲《管子 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JLDS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如鱼得水、飞黄腾达、一鸣惊人 怀才不遇、蛟龙失水 ./MWdnYw==.html jiao long de shui
21567 蛛网尘封 zhū wǎng chén fēng 形容居室、器物等长期封存而无人过问。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余录其《浪淘沙》云:‘春到凤城中,游运方通,闲来指点过桥东。记得当时 ... ZWC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m5sMA==.html zhu wang chen feng
20524 蛛丝马迹 zhū sī mǎ jì 蜘蛛丝;马蹄痕。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蛛丝:蜘蛛丝;马迹:马蹄印。 唐 杨筠松《龙经 武曲星》:“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 ZSM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望可知 千丝万缕、千头万绪 ./MnhtaQ==.html zhu si ma ji
27205 蛙鸣蝉噪 wā míng chán zào 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明 顾大典《青衫记 裴兴私叹》:“蛙鸣蝉噪,魂绕神劳。” WMCZ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mN5bQ==.html wa ming chan zao
26672 蛙蟆胜负 wā má shèng fù 青蛙与蛤蟆斗争的胜负。比喻不足介意的荣哀得失。 宋 刘克庄《水龙吟 丙辰生日》词之二:“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WMS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鸡虫得失 ./NTdvbw==.html wa ma sheng fu
11509 蛊惑人心 gǔ huò rén xīn 用谣言或诡辩来迷惑;毒害人们的心灵。蛊:相传是一种由人工培养的毒虫;用来放在食物中害人;蛊惑:迷惑; ... 《元史 刑法志》:“诸阴阳家者流,辄为人燃灯祭星,蛊惑人心者,禁之。” GHR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造谣惑众、造谣中伤、蜚短流长 ./MTYxMg==.html gu huo ren xin
24191 蛇鼠横行 shé shǔ héng xíng 比喻恶人得势、胡作非为 SSH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豺狼当道 ./OHFmNg==.html she shu heng xing
24464 蛇食鲸吞 shé shí jīng tūn 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隋·薛道衡《老氏碑》:“天齐地轴之所,蛇食鲸吞;铜陵、玉垒之区,狼顾鸱跱。” SSJ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HY4bQ==.html she shi jing tun
23690 蛇蝎心肠 shé xiē xīn cháng 蝎:一种毒虫。有蛇蝎一样狠毒的心肠。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为心”。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SX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狼心狗肺 菩萨心肠 ./NHZhMA==.html she xie xin chang
24242 蛇蝎为心 shé xiē wéi xīn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SXWX 一般成语 ./MjMwMA==.html she xie wei xin
24246 蛇欲吞象 shé yù tūn xiàng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SYTX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MjM0Ng==.html she yu tun xiang
24465 蛇头鼠眼 shé tóu shǔ yǎn 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忽听见门声一响,早有一个蛇头鼠眼,满脸胡须,又矮又胖的丑汉子 ... STS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慈眉善目 ./NHY5Ng==.html she tou shu yan
23238 蛇口蜂针 shé kǒu fēng zhēn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SKF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MjQydw==.html she kou feng zhen
21783 蚕食鲸吞 cán shí jīng tūn 食:吃;吞:整个儿咽下去。像蚕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来;或像鲸鱼吃食一样大口大口吞。比喻强国用逐步侵占或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汝先遗二孤侄,汝蚕食鲸吞,几无余沥。” CSJ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鲸吞虎据 ./bnVj.html can shi jing tun
22313 蚕头燕尾 cán tóu yàn wěi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 ... CTY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bnVt.html can tou yan wei
2493 蚍蜉撼树 pí fú hàn shù 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摇动树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 唐 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PFH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自不量力、螳臂当车 量力而行 ./MXY5ZQ==.html pi fu han shu
3090 蚍蜉戴盆 pí fú dài pén 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汉 焦赣《易林 复之萃》:“蚍蜉戴盆,不能上山。” PFDP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蚍蜉撼树、力不能及、力所不能 力所能及 ./MXdjaw==.html pi fu dai pen
1822 蚌鹬相持 bàng yù xiāng chí 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 ... BY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鹬蚌相持 相辅相成 ./NjdqaQ==.html bang yu xiang chi
2001 蚌鹬争衡 bàng yù zhēng héng 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 ... 蔡寅《变鸦楼三十年诗征序》:“蚌鹬争衡,鱼龙曼衍,离奇变幻之局,孰有甚于近三十年者。” BYZ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蚌鹬相持 ./OG5mZQ==.html bang yu zheng heng
1821 蚌病生珠 bàng bìng shēng zhū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同“蚌病成珠”。 高燮《题蔡哲夫所绘沈孝则〈冰雪庐图〉即步哲夫韵》:“嗟哉蚌病乃生珠,诗渐可读消雄图。” BBS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蚌病成珠 ./NjdqOA==.html bang bing sheng zhu
1278 蚌病成珠 bàng bìng chéng zhū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 BBC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蚌病生珠 ./aWI2.html bang bing cheng 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