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55
|
见时知几
|
见
|
jiàn shí zhī jǐ
|
谓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
|
|
JSZJ
|
一般成语
|
|
|
|
./M3lmaQ==.html
|
jian shi zhi ji
|
|
15285
|
见所未见
|
见
|
jiàn suǒ wèi jiàn
|
见到从来未见到的。形容所见者颇为新奇。
|
汉 扬雄《法言 渊骞》:“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
|
JS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无古人、前所未有、史无前例
|
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屡见不鲜
|
./MWZucQ==.html
|
jian suo wei jian
|
|
16062
|
见所不见
|
见
|
jiàn suǒ bù jiàn
|
见“见所未见”。
|
汉·扬雄《法言·渊骞》:“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
|
JS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所未见
|
|
./M3lpMA==.html
|
jian suo bu jian
|
|
15885
|
见惯不惊
|
见
|
jiàn guàn bù jīng
|
经常看到,习以为常。
|
宋·邵雍《首尾吟135首》:“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
JG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怪不怪
|
|
./MzE5Yw==.html
|
jian guan bu jing
|
|
16035
|
见怪非怪
|
见
|
jiàn guài fēi guài
|
见“见怪不怪”。
|
明·无名氏《白兔记·牧牛》:“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
JGF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怪不怪
|
|
./M3kzaw==.html
|
jian guai fei guai
|
|
14969
|
见怪不怪
|
见
|
jiàn guài bù guài
|
看见奇怪的事也不以为怪;能泰然处之。指遇事沉稳不慌。
|
宋 洪迈《夷坚三志 己 姜七家猪》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宋 洪迈《夷坚三志 己 姜七家猪》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
JG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怪为常、见怪未怪、司空见惯
|
大惊小怪
|
./OHp3.html
|
jian guai bu guai
|
|
16030
|
见德思齐
|
见
|
jiàn dé sī qí
|
见“见贤思齐”。
|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JDS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贤思齐
|
|
./M3kwaQ==.html
|
jian de si qi
|
|
15270
|
见微知著
|
见
|
jiàn wēi zhī zhù
|
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JW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原始见终、因小见大
|
|
./MWZobQ==.html
|
jian wei zhi zhu
|
|
15222
|
见微知萌
|
见
|
jiàn wēi zhī méng
|
微:细微。萌:发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
|
《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JW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微知著
|
|
./MWVsNA==.html
|
jian wei zhi meng
|
|
16064
|
见微知着
|
见
|
jiàn wēi zhī zhù
|
微:微小;着:明显。见到事情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JWZZ
|
一般成语
|
|
原始见终、因小见大
|
|
./M3lqNA==.html
|
jian wei zhi zhu
|
|
15811
|
见弃于人
|
见
|
jiàn qì yǔ rén
|
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
|
萧逸《龙吟曲》第九章:“尤其是一个自尊心重的人,见弃于人,那种伤感是非常沉重的!”
|
JQYR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WVkYw==.html
|
jian qi yu ren
|
|
15350
|
见异思迁
|
见
|
jiàn yì sī qiān
|
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
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
JYS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三心二意
|
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
./MWdvNA==.html
|
jian yi si qian
|
|
16065
|
见小闇大
|
见
|
jiàn xiǎo jiàn dà
|
谓小事清楚,大事糊涂。
|
|
JXJD
|
一般成语
|
|
|
|
./M3lqZQ==.html
|
jian xiao jian da
|
|
16056
|
见始知终
|
见
|
jiàn shǐ zhī zhōng
|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
JS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微知著
|
|
./M3lmcw==.html
|
jian shi zhi zhong
|
|
15675
|
见好就收
|
见
|
jiàn hǎo jiù shōu
|
趁着形势大好时就收兵
|
余华《活着》:“赌场无赢家,我是见好就收,免得日后也落到你这种地步。”
|
JH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QxaQ==.html
|
jian hao jiu shou
|
|
15229
|
见多识广
|
见
|
jiàn duō shí guǎng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
JDS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博学多才、博古通今
|
一孔之见、孤陋寡闻
|
./MWVyaQ==.html
|
jian duo shi guang
|
|
16066
|
见噎废食
|
见
|
jiàn yē fèi shí
|
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
|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此皆见噎废食之说,究竟书可竟弃,仕可尽废乎?”
|
JYF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因噎废食
|
|
./M3lqeQ==.html
|
jian ye fei shi
|
|
16042
|
见哭兴悲
|
见
|
jiàn kū xīng bēi
|
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谓产生同情心。
|
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迟共疾,俺敢侍寻生替死,自古道见哭兴悲。”
|
JKX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k4MA==.html
|
jian ku xing bei
|
|
16063
|
见危致命
|
见
|
jiàn wēi zhì mìng
|
见“见危授命”。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
JWZ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危授命
|
|
./M3lpdQ==.html
|
jian wei zhi ming
|
|
14972
|
见势不妙
|
见
|
jiàn shì bù miào
|
看到形势不好。指情况对自己不利。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3章:“梁队长见势不好,临时放弃烧仓库的计划。”
|
JS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Ew.html
|
jian shi bu miao
|
|
15274
|
见利思义
|
见
|
jiàn lì sī yì
|
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想到道义。形容人无贪欲;廉洁自守。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
JL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见利忘义
|
./MWZqMA==.html
|
jian li si yi
|
|
14971
|
见利忘义
|
见
|
jiàn lì wàng yì
|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
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
JLW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见钱眼开、唯利是图
|
见利思义、舍生取义、见义勇为
|
./OTBx.html
|
jian li wang yi
|
|
15361
|
见仁见智
|
见
|
jiàn rén jiàn zhì
|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
《周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
JR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智见仁
|
|
./MWd2Yw==.html
|
jian ren jian zhi
|
|
16054
|
见事风生
|
见
|
jiàn shì fēng shēng
|
谓遇事雷厉风行。
|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
JSF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llbw==.html
|
jian shi feng sheng
|
|
15577
|
见事生风
|
见
|
jiàn shì shēng fēng
|
形容遇到事情,兴风作浪。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棘闱志异》:“第少年喜事,每捕风捉影,见事生风。”
|
JS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惹是生非、见事风生
|
|
./M3lleQ==.html
|
jian shi sheng feng
|
|
16069
|
见义敢为
|
见
|
jiàn yì gǎn wéi
|
见“见义勇为”。
|
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为吏明悟敏捷,见义敢为,不少屈以求合。”
|
JYG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义勇为
|
见义不为
|
./M3lrcw==.html
|
jian yi gan wei
|
|
16067
|
见义必为
|
见
|
jiàn yì bì wéi
|
谓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
|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
JYB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义当为
|
见义不为
|
./M3lrOA==.html
|
jian yi bi wei
|
|
16068
|
见义当为
|
见
|
jiàn yì dāng wéi
|
见“见义必为”。
|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赵实见义当为,不行邪径,就加你为吉阳县令。”
|
JYD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义必为
|
见义不为
|
./M3lraQ==.html
|
jian yi dang wei
|
|
15323
|
见义勇为
|
见
|
jiàn yì yǒng wéi
|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
JYY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公好义、挺身而出
|
袖手旁观、见利忘义、见义不为
|
./MWc5bw==.html
|
jian yi yong wei
|
|
6084
|
覆雨翻云
|
覆
|
fù yǔ fān yún
|
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也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
明 何景明《长安大道行》:“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
|
FYF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翻云覆雨、两面三刀
|
|
./NnJt.html
|
fu yu fan yun
|
|
5086
|
覆车之鉴
|
覆
|
fù chē zhī jiàn
|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
晋 王隐《蜀记》:“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
FC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车之鉴
|
|
./MTNiaw==.html
|
fu che zhi jian
|
|
6057
|
覆车之辙
|
覆
|
fù chē zhī zhé
|
覆车:翻车;辙:车辙。翻车的辙迹。比喻失败的教训
|
《旧五代史·晋书·李专美传》:“若陛下不改覆车之辙,以赏无赖之军,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
FCZ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覆车之轨、覆车之鉴
|
|
./OThmOA==.html
|
fu che zhi zhe
|
|
6083
|
覆车之戒
|
覆
|
fù chē zhī jiè
|
比喻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
《晋书 庾纯传》:“纯以凡才,备位卿尹,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陵上无礼,悖言自口。”
|
FCZ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车之鉴
|
|
./NnJj.html
|
fu che zhi jie
|
|
6052
|
覆舟载舟
|
覆
|
fù zhōu zài zhōu
|
覆:颠覆;载:承载。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
FZ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载舟覆舟
|
|
./OThibQ==.html
|
fu zhou zai zhou
|
|
6056
|
覆窟倾巢
|
覆
|
fù kū qīng cháo
|
窟:洞穴;巢:鸟窝。指家园倾毁
|
《宋书·沈攸之传》:“彼四子者,皆当世雄杰,以犯顺取祸,覆窟倾巢,为竖子笑。”
|
FKQ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hlNA==.html
|
fu ku qing chao
|
|
5652
|
覆盆难照
|
覆
|
fù pén nán zhào
|
覆盆:翻扣着盆子。翻扣着盆子,阳光照不到里面。比喻无处申诉的沉冤。亦作“覆盆之冤”。
|
晋·葛洪《抱朴子·辨问》:“日月有所不照,圣人有所不知,岂可以圣人所不为,便云天下无仙,是责三光不照 晋·葛洪《抱朴子·辨问》:“日月有所不照,圣人有所不知,岂可以圣人所不为,便云天下无仙,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
|
FPN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覆盆之冤
|
|
./M21lcQ==.html
|
fu pen nan zhao
|
|
5098
|
覆水难收
|
覆
|
fù shuǐ nán shōu
|
覆:翻;引申为倾、倒、泼的意思。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引申为夫妻 覆:翻;引申为倾、倒、泼的意思。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难以重新结合。...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
FS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木已成舟、驷马难追
|
破镜重圆
|
./MTNsYQ==.html
|
fu shui nan shou
|
|
6053
|
覆水不收
|
覆
|
fù shuǐ bù shōu
|
覆:翻、倾倒。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
|
FS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覆水难收
|
|
./OThkMA==.html
|
fu shui bu shou
|
|
6054
|
覆是为非
|
覆
|
fù shì wéi fēi
|
覆:颠倒。把是颠倒为非,把非颠倒为是
|
汉·焦赣《易林·丰之鼎》:“谗言乱国,覆是为非,伯奇乖难,恭子忧哀。”
|
FSW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颠倒是非
|
|
./OThkYQ==.html
|
fu shi wei fei
|
|
6059
|
覆巢破卵
|
覆
|
fù cháo pò luǎn
|
覆:翻;破:打破。翻倒鸟窝,破碎鸟蛋。比喻毁灭性的打击降临于众时,无一可以幸免
|
汉·陆贾《新语·辅政》:“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
|
FCP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覆巢毁卵、覆巢倾卵
|
|
./OThnMg==.html
|
fu chao po luan
|
|
5612
|
覆巢毁卵
|
覆
|
fù cháo huǐ luǎn
|
覆:翻倒。巢:鸟窝。毁:破坏。卵:蛋。翻倒了鸟窝,打破了鸟蛋。比喻整体毁灭了,各部分都不复存在。亦作 覆:翻倒。巢:鸟窝。毁:破坏。卵:蛋。翻倒了鸟窝,打破了鸟蛋。比喻整体毁灭了,各部分都不复存在。亦作“覆巢破卵”、“覆巢倾卵”、“覆巢无完卵”。...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应同》:“夫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
|
FCH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覆巢破卵、覆巢倾卵
|
|
./M2x4aQ==.html
|
fu chao hui luan
|
|
6058
|
覆巢倾卵
|
覆
|
fù cháo qīng luǎn
|
覆:翻。翻倒鸟窝,破碎鸟蛋。比喻毁灭性的打击降临于众时,无一可以幸免
|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覆巢倾卵之中,笺传《燕子》,焚屋沉舟之际,唱出《春灯》。”
|
FCQ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覆巢破卵、覆巢毁卵
|
|
./OThmcw==.html
|
fu chao qing luan
|
|
6051
|
覆宗绝嗣
|
覆
|
fù zōng jué sì
|
覆宗:倾毁祖庙。指倾覆宗庙,断绝后代
|
《隋书·李安传》:“不意叔父无状,为凶党之所蛊惑,覆宗绝嗣,其甘若荠。”
|
FZJ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覆宗灭祀
|
|
./OThiYw==.html
|
fu zong jue si
|
|
5707
|
覆宗灭祀
|
覆
|
fù zōng miè sì
|
宗:祖庙。祀:祭祀。覆宗:推翻祖庙。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了后代。毁坏宗庙,断绝后代。亦作“覆宗绝 宗:祖庙。祀:祭祀。覆宗:推翻祖庙。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了后代。毁坏宗庙,断绝后代。亦作“覆宗绝嗣”。...
|
汉·张超《诮青衣赋》:“晋获骊戎,毙怀恭子,有夏取仍覆宗灭祀。”
|
FZM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覆宗绝嗣
|
|
./M24zZw==.html
|
fu zong mie si
|
|
5097
|
覆地翻天
|
覆
|
fù dì fān tiān
|
指发生极大的事。也比喻亡国。
|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哎哟,叫一声覆地翻天。”
|
FDF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翻天覆地
|
|
./MTNrcQ==.html
|
fu di fan tian
|
|
6055
|
覆前戒后
|
覆
|
fù qián jiè hòu
|
覆:倾覆;戒:防备。指前面事情的失败可以为后面事情的借鉴
|
《旧唐书·王方庆传》:“览古人成败之所由,鉴既往存亡之异轨,覆前戒后,居安思危。”
|
FQJ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车之鉴
|
|
./OThkaw==.html
|
fu qian jie hou
|
|
5647
|
覆军杀将
|
覆
|
fù jūn shā jiāng
|
覆:消灭。消灭军队,杀死大将。
|
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月战》:“故战之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 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月战》:“故战之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军者,有覆军杀将者。”...
|
FJ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1ibw==.html
|
fu jun sha jiang
|
|
24604
|
要言妙道
|
要
|
yào yán miào dào
|
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
汉 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
YYM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p2cw==.html
|
yao yan miao dao
|
|
24670
|
要言不烦
|
要
|
yào yán bù fá
|
要:简要;烦:烦琐。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一点不罗嗦。
|
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可谓要言不烦也。”
|
YYB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
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拖泥带水
|
./MmxoMA==.html
|
yao yan bu fa
|
|
24709
|
要而言之
|
要
|
yào ér yán zhī
|
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
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为己思治。”
|
YE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总而言之、要而论之
|
|
./Mm00Yw==.html
|
yao er yan 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