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77
|
东奔西走
|
东
|
dōng bēn xī zǒu
|
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
|
元 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
DBX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东奔西跑、萍踪浪迹、浪迹天涯、走南闯北
|
安土重迁、安营扎寨、安家落户
|
./eDAy.html
|
dong ben xi zou
|
|
6941
|
地崩山摧
|
地
|
dì bēng shān cuī
|
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
唐 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
DB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土崩瓦解、山崩地裂
|
|
./dzlv.html
|
di beng shan cui
|
|
6533
|
砥柱中流
|
砥
|
dǐ zhù zhōng liú
|
砥柱:山名;在河南境内三门峡、黄河中;形如柱石;立在急流当中;故名;中流:河流中央。比喻能在艰难环境 砥柱:山名;在河南境内三门峡、黄河中;形如柱石;立在急流当中;故名;中流:河流中央。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砥柱屹立在急流中央...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
DZ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中流砥柱、坚定不移、力挽狂澜、坚如磐石
|
独木难支
|
./dzll.html
|
di zhu zhong liu
|
|
6940
|
砥砺琢磨
|
砥
|
dǐ lì zhuó mó
|
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
蔡东潘《民国通俗演义》第108回:“政府于诸生期许之重,凡兹再三申谕,固期有所鉴戒,勉为成材。其各砥 蔡东潘《民国通俗演义》第108回:“政府于诸生期许之重,凡兹再三申谕,固期有所鉴戒,勉为成材。其各砥砺琢磨,毋负谆谆告诫之意。”...
|
DLZ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dzhr.html
|
di li zhuo mo
|
|
972
|
败兴而归
|
败
|
bài xìng ér guī
|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也作“败兴而返”。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
BXE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败兴而返
|
乘兴而来
|
./dzg=.html
|
bai xing er gui
|
|
6939
|
抵足而眠
|
抵
|
dǐ zú ér mián
|
脚与脚相触地同睡在一张床上。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
DZE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志同道合
|
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
./dzdn.html
|
di zu er mian
|
|
6938
|
抵掌而谈
|
抵
|
dǐ zhǎng ér tán
|
指谈得很融洽。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
|
DZE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抵足而谈、促膝谈心
|
|
./dzc2.html
|
di zhang er tan
|
|
6532
|
抵背扼喉
|
抵
|
dǐ bèi è hóu
|
抵:按住;扼:掐住。按住脊背,掐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
唐太宗李世民《赐诏》:“抵背扼喉,塞其归路。”
|
DBE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拊背扼喉
|
|
./dzZj.html
|
di bei e hou
|
|
6937
|
抵瑕蹈隙
|
抵
|
dǐ xiá dǎo xì
|
隙:裂缝,间隙。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
|
唐·柳宗元《答问》:“而仆乃蹇浅窄僻,跳浮嚄唶,抵瑕陷厄。”
|
DXDX
|
一般成语
|
|
|
|
./dzZ3.html
|
di xia dao xi
|
|
6531
|
涤故更新
|
涤
|
dí gù gēng xīn
|
涤除陈旧,换上新的。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马介甫》:“譬之昨死而今生,须从此涤故更新;再一馁,则不可为矣。”
|
DGG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推陈出新
|
一成不变
|
./dzVz.html
|
di gu geng xin
|
|
6530
|
滴水穿石
|
滴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DS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铁杵磨针
|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
./dzU4.html
|
di shui chuan shi
|
|
6936
|
滴粉搓酥
|
滴
|
dī fěn cuō sū
|
形容女子浓艳的装饰。
|
|
DFCS
|
一般成语
|
|
|
|
./dzRv.html
|
di fen cuo su
|
|
6528
|
堤溃蚁穴
|
堤
|
dī kuì yǐ xué
|
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
三国魏·应璩《杂诗》:“细微可不慎,堤溃自蚁穴。”
|
DK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蚁穴溃堤
|
|
./dzRl.html
|
di kui yi xue
|
|
6529
|
滴水不漏
|
滴
|
dī shuǐ bù lòu
|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
DS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圆其说、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无隙可乘
|
破绽百出、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
./dzR5.html
|
di shui bu lou
|
|
6527
|
堤溃蚁孔
|
堤
|
dī kuì yǐ kǒng
|
堤坝因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
|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DKY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堤溃蚁穴
|
|
./dzQ0.html
|
di kui yi kong
|
|
6935
|
低吟浅唱
|
低
|
dī yín qiǎn chàng
|
低吟:低声吟咏。浅唱小声唱歌。形容小声哼着抒情歌曲。也形容小虫在夜里鸣唱。
|
|
DYQ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dzNr.html
|
di yin qian chang
|
|
6526
|
低声下气
|
低
|
dī shēng xià qì
|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
DSX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低三下四
|
不卑不亢
|
./dzMw.html
|
di sheng xia qi
|
|
6525
|
低三下四
|
低
|
dī sān xià sì
|
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
DSX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低眉顺眼、俯首帖耳、奴颜婢膝、卑躬屈膝
|
不可一世、神气活现、盛气凌人
|
./dzJx.html
|
di san xia si
|
|
6934
|
低眉折腰
|
低
|
dī méi zhé yāo
|
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DMZY
|
一般成语
|
|
|
|
./dzJn.html
|
di mei zhe yao
|
|
6524
|
低眉顺眼
|
低
|
dī méi shùn yǎn
|
低着眉头;眼睛里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
晋 王隐《晋书》:“人或说之使仕,仲御勃然作色,谓之曰:‘我安然随俗低眉下意乎?’”
|
DM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依百顺、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
盛气凌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
./dzI2.html
|
di mei shun yan
|
|
6932
|
低回不已
|
低
|
dī huí bù yǐ
|
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曤然白首。”
|
DHBY
|
一般成语
|
|
|
|
./dzFt.html
|
di hui bu yi
|
|
6933
|
低眉垂眼
|
低
|
dī méi chuí yǎn
|
低着头,垂着眼。形容害羞的样子。
|
清·陶贞怀《天雨花》第四回:“桂香袖手床沿坐,低眉垂眼做新人。”
|
DM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dzF3.html
|
di mei chui yan
|
|
6523
|
等闲视之
|
等
|
děng xián shì zhī
|
等闲:无关紧要;之:它。把它看得无关紧要;不加重视。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
DX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不在乎、淡然置之
|
非同小可、刮目相看、小题大作
|
./dzEy.html
|
deng xian shi zhi
|
|
6522
|
等米下锅
|
等
|
děng mǐ xià guō
|
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6回:“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要杀我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6回:“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要杀我的巧。”...
|
DM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寅吃卯粮
|
腰缠万贯
|
./dzBz.html
|
deng mi xia guo
|
|
6521
|
等量齐观
|
等
|
děng liàng qí guān
|
等:相同;量:估量;评价;齐:一样。不顾事物的区别;作同等看待。
|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或带烟月而益韵,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
|
DLQ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视同仁、相提并论、混为一谈
|
大相径庭、迥然不同、厚此薄彼
|
./dzBp.html
|
deng liang qi guan
|
|
6519
|
登堂入室
|
登
|
dēng táng rù shì
|
堂:古代宫室的前厅;室:古代宫里的后屋。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 堂:古代宫室的前厅;室:古代宫里的后屋。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
|
宋 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
DT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登峰造极、当行出色、炉火纯青
|
浅尝辄止、一窍不通、一无所知
|
./dnpl.html
|
deng tang ru shi
|
|
6520
|
等而下之
|
等
|
děng ér xià zhī
|
比这一等更差的。指事物递减;后面的比前面的差一级;低一等。
|
宋 楼钥《攻愧集》:“乡之贫者,或不及于此,则以此法等而下之。”
|
DEX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每况愈下、相形见绌
|
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
./dnp5.html
|
deng er xia zhi
|
|
6518
|
登高自卑
|
登
|
dēng gāo zì bēi
|
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DG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循序渐进
|
|
./dnkw.html
|
deng gao zi bei
|
|
971
|
败国丧家
|
败
|
bài guó sàng jiā
|
败:衰败,沦亡;丧:丧失。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
《晋书 列女传 刘聪妻刘氏》:“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也。”
|
BG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破家亡、丧家败国
|
民富国强
|
./dnk=.html
|
bai guo sang jia
|
|
6517
|
登高一呼
|
登
|
dēng gāo yī hū
|
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在外面登高而呼,只怕还容易些。”
|
DG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振臂一呼
|
|
./dnhx.html
|
deng gao yi hu
|
|
6515
|
灯红酒绿
|
灯
|
dēng hóng jiǔ lǜ
|
灯光与酒色;红绿相映。形容娇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也作“酒绿灯红”。
|
徐迟《牡丹》五:“灯红酒绿、珠光宝气的社会,只能使她感到窒息。”
|
DHJ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花天酒地、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纸醉金迷
|
艰苦朴素、节衣缩食、克勤克俭
|
./dndt.html
|
deng hong jiu lu
|
|
6514
|
灯蛾扑火
|
灯
|
dé é pū huǒ
|
比喻自己找死。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
DEP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投罗网、飞蛾赴火
|
|
./dndj.html
|
de e pu huo
|
|
6516
|
灯火辉煌
|
灯
|
dēng huǒ huī huáng
|
灯火灿烂;形容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
DH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树银光、张灯结彩
|
黑灯瞎火、昏天黑地
|
./dnd3.html
|
deng huo hui huang
|
|
6931
|
德艺双馨
|
德
|
dé yì shuāng xīn
|
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
《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
|
DY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dnZp.html
|
de yi shuang xin
|
|
6513
|
德高望重
|
德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
DGW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众望所归、年高德劭
|
无名鼠辈
|
./dnVv.html
|
de gao wang zhong
|
|
6512
|
德才兼备
|
德
|
dé cái jiān bèi
|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
《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
DC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德高望重、又红又专
|
德薄能鲜、德薄才疏
|
./dnVl.html
|
de cai jian bei
|
|
6511
|
德薄能鲜
|
德
|
dé bó néng xiǎn
|
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
DBN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才疏学浅
|
德高望重、德才兼备
|
./dnU0.html
|
de bo neng xian
|
|
6929
|
得鱼忘筌
|
得
|
dé yú wàng quán
|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
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
DYW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
饮水思源
|
./dnRr.html
|
de yu wang quan
|
|
6510
|
得意之作
|
得
|
dé yì zhī zuò
|
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
|
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陈列在我面前了。”
|
DY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dnRh.html
|
de yi zhi zuo
|
|
6930
|
得月较先
|
得
|
dé yuè jiào xiān
|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
DYJX
|
一般成语
|
|
|
|
./dnR1.html
|
de yue jiao xian
|
|
6509
|
得意洋洋
|
得
|
dé yì yáng yáng
|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DY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沾沾自喜、得意扬扬
|
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
./dnQw.html
|
de yi yang yang
|
|
6508
|
得意忘言
|
得
|
dé yì wàng yán
|
(语言是表达意思的)意思得到了;就不必记住言辞了。现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
|
庄周《庄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
DY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照不宣
|
格格不入
|
./dnNx.html
|
de yi wang yan
|
|
6507
|
得意忘形
|
得
|
dé yì wàng xíng
|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
《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
DYW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忘乎所以、自鸣得意、得意洋洋、趾高气扬
|
怅然若失、心灰意冷
|
./dnNn.html
|
de yi wang xing
|
|
6506
|
得意门生
|
得
|
dé yì mén shēng
|
最受老师欣赏的学生。门生;古代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
|
DY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得意弟子
|
|
./dnM2.html
|
de yi men sheng
|
|
6505
|
得心应手
|
得
|
dé xīn yìng shǒu
|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
DXY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心手相应、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
不文不武
|
./dnJt.html
|
de xin ying shou
|
|
6928
|
得婿如龙
|
得
|
dé xù rú lóng
|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汉李赝、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
|
DXR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dnJ3.html
|
de xu ru long
|
|
6504
|
得天独厚
|
得
|
dé tiān dú hòu
|
天:天生;自然的;独:独特;厚:优厚。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形容所处的自然环境或具备的客观条件特 天:天生;自然的;独:独特;厚:优厚。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形容所处的自然环境或具备的客观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际遇、天赋非常好。...
|
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
DTD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时地利、地利人和
|
先天不足
|
./dnIy.html
|
de tian du hou
|
|
6927
|
得失参半
|
得
|
dé shī cān bàn
|
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
|
|
DSC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得失相当、得失相半
|
|
./dnFz.html
|
de shi can ban
|
|
6926
|
得胜头回
|
得
|
dé shèng tóu huí
|
头回:前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
|
宋·无名氏《错斩崔宁》:“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头回。”
|
DSTH
|
一般成语
|
|
|
|
./dnFp.html
|
de sheng tou hui
|
|
6503
|
得胜回朝
|
得
|
dé shèng huí cháo
|
朝:朝廷;封建帝王接受朝见;处理政事的地方。打了胜仗回到朝廷报功。泛指取得胜利或完成任务后喜洋洋地回 朝:朝廷;封建帝王接受朝见;处理政事的地方。打了胜仗回到朝廷报功。泛指取得胜利或完成任务后喜洋洋地回来。...
|
元 无名氏《小尉迟》:“若得胜还朝,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
|
DS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班师回朝、打道回府、荣归故里
|
铩羽而归
|
./dnE4.html
|
de sheng hui ch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