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28
|
法出多门
|
法
|
fǎ chū duō mén
|
指各部门都自立禁令,法制繁苛,政令不一,使民不知所从。
|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刘贲传》:“或正刑于外则破律于中,法出多门,人无所措。”
|
FCD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政出多门
|
法出一门
|
./M2l1eQ==.html
|
fa chu duo men
|
|
759
|
耳闻目见
|
耳
|
ěr wén mù jiàn
|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
EW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击、耳闻目睹、耳闻目览
|
道听途说
|
./M2l1ZQ==.html
|
er wen mu jian
|
|
839
|
二童一马
|
二
|
èr tóng yī mǎ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
ETY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梅竹马
|
|
./M2l0dQ==.html
|
er tong yi ma
|
|
838
|
耳食之论
|
耳
|
ěr shí zhī lùn
|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ES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食之谈、无稽之谈
|
|
./M2l0aw==.html
|
er shi zhi lun
|
|
837
|
耳视目食
|
耳
|
ěr shì mù shí
|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
宋 司马光《迂书 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
ESM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食耳视
|
|
./M2l0YQ==.html
|
er shi mu shi
|
|
836
|
二三君子
|
二
|
èr sān jūn zǐ
|
犹二三子。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汉书·楚元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汉书·楚元王传》:“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
|
ESJZ
|
一般成语
|
|
|
|
./M2l0MA==.html
|
er san jun zi
|
|
7487
|
顿脚捶胸
|
顿
|
dùn jiǎo chuī xiōng
|
同“顿足搥胸”。
|
《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碎的碗》:“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没用的东西们,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就反 《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碎的碗》:“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没用的东西们,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就反你们每本个中绞死一个!’”...
|
DJ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顿足捶胸
|
|
./M2kzcQ==.html
|
dun jiao chui xiong
|
|
7486
|
遁迹销声
|
遁
|
dùn jì xiāo shēng
|
谓隐居不出。
|
《旧唐书·韦嗣立传》:“若任用无才,则有才之路塞,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常怀叹恨者也。”
|
DJ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销声匿迹
|
抛头露面、出头露面
|
./M2kzZw==.html
|
dun ji xiao sheng
|
|
7485
|
遁迹桑门
|
遁
|
dùn jì sāng mén
|
谓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桑门,即沙门。
|
清·钮琇《觚剩·树怪》:“石涛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迹桑门,结茅于微之黄山。”
|
DJ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遁迹空门
|
|
./M2kzNg==.html
|
dun ji sang men
|
|
7484
|
遁迹匿影
|
遁
|
dùn jì nì yǐng
|
谓隐藏踪迹和身形。
|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七》:“但诸公皆不知用兵,闻贼至则盛怒而出,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遁迹匿影唯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七》:“但诸公皆不知用兵,闻贼至则盛怒而出,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遁迹匿影唯恐不密。”...
|
DJN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藏形匿影、遁迹潜形
|
|
./M2kydw==.html
|
dun ji ni ying
|
|
6710
|
遁迹空门
|
遁
|
dùn jì kōng mén
|
见“遁入空门”。
|
《天雨花》第五回:“逼得我,此一身,走投无路,因此上,来披剃,遁迹空门。”
|
DJK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遁入空门
|
|
./M2kybQ==.html
|
dun ji kong men
|
|
7483
|
遁迹黄冠
|
遁
|
dùn jì huáng guàn
|
谓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
刘复《奉答王敬先生》:“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又是个‘遁迹黄冠’的遗老,失敬失敬。”
|
DJH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遁迹方外、遁迹空门
|
|
./M2kyYw==.html
|
dun ji huang guan
|
|
7482
|
遁迹方外
|
遁
|
dùn jì fāng wai
|
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
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恺、秦衡、陆叙,类皆元季遗 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恺、秦衡、陆叙,类皆元季遗民,或逃名字宇内,或遁迹方外,并不欲以姓字传者。”...
|
DJF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遁迹黄冠
|
|
./M2kyMg==.html
|
dun ji fang wai
|
|
7481
|
遁迹藏名
|
遁
|
dùn jì cáng míng
|
犹言隐居不出。
|
《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
DJC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隐迹埋名
|
|
./M2kxcw==.html
|
dun ji cang ming
|
|
7480
|
顿纲振纪
|
顿
|
dùn gāng zhèn jì
|
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
《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胡三省注:“顿,谓整顿 《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胡三省注:“顿,谓整顿。”...
|
DG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kxaQ==.html
|
dun gang zhen ji
|
|
7479
|
顿腹之言
|
顿
|
dùn fù zhī yán
|
犹言肺腑之言。
|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常言酒发顿腹之言。”
|
DF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肺腑之言
|
|
./M2kxOA==.html
|
dun fu zhi yan
|
|
7478
|
对症之药
|
对
|
duì zhèng zhī yào
|
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
《三国志 魏志 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 《三国志 魏志 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
DZZY
|
一般成语
|
|
|
|
./M2kwbw==.html
|
dui zheng zhi yao
|
|
7497
|
顿足搥胸
|
顿
|
dùn zú píng xiōng
|
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
《水浒传》第一○二回:“王砉顿足搥胸道:‘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
|
DZPX
|
一般成语
|
|
|
|
./M2k5dQ==.html
|
dun zu ping xiong
|
|
6711
|
顿足搓手
|
顿
|
dùn zú cuō shǒu
|
着急惋惜的样子。
|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
|
DZC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抓耳挠腮
|
镇定自若
|
./M2k5YQ==.html
|
dun zu cuo shou
|
|
7496
|
遁形远世
|
遁
|
dùn xíng yuǎn shì
|
犹言避世隐居。
|
《后汉书·逸民传·法真》:“真曰:‘吾既不能遁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绝,终不降屈。”
|
DX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k4Zw==.html
|
dun xing yuan shi
|
|
7495
|
遁天之刑
|
遁
|
dùn tiān zhī xíng
|
谓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
|
《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
DTZX
|
一般成语
|
|
|
|
./M2k4Ng==.html
|
dun tian zhi xing
|
|
7494
|
遁世幽居
|
遁
|
dùn shì yōu jū
|
见“遁世隐居”。
|
北齐·刘昼《新论·遇不遇》:“齐之华士,栖志丘壑,而太公诛之之;魏之干木,遁世幽居,而文侯敬之。”
|
DS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遁世隐居
|
|
./M2k3Mg==.html
|
dun shi you ju
|
|
7493
|
遁世隐居
|
遁
|
dùn shì yǐn jū
|
避世而深居不仕。
|
汉·焦赣《易林·革之旅》:“遁世隐居,竟不逢时。”
|
DS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遁世幽居
|
|
./M2k2cw==.html
|
dun shi yin ju
|
|
7492
|
遁世无闷
|
遁
|
dùn shì wú mèn
|
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
《易·乾》:“不成乎名,遁世无闷。”孔颖达疏:“谓逃遁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
DSW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遁俗无闷、遁逸无闷
|
|
./M2k2OA==.html
|
dun shi wu men
|
|
7491
|
遁世离群
|
遁
|
dùn shì lí qún
|
犹言避世独处。
|
《元史·隐逸传序》:“后世之士,其所蕴蓄或未至,而好以迹为高,当邦有道之时,且遁世离群,谓之隐士。”
|
DSL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k1ZQ==.html
|
dun shi li qun
|
|
7490
|
遁世绝俗
|
遁
|
dùn shì jué sú
|
见“遁世离俗”。
|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
DS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遁世离俗
|
|
./M2k1NA==.html
|
dun shi jue su
|
|
7489
|
敦默寡言
|
敦
|
dūn mò guǎ yán
|
稳重而少言语。
|
《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回回、博果密之子,库库之兄也,敦默寡言,嗜学能文。”
|
DM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默寡言
|
|
./M2k0YQ==.html
|
dun mo gua yan
|
|
7488
|
遁名改作
|
遁
|
dùn míng gǎi zuò
|
窜改物名,改变作品。
|
|
DMGZ
|
一般成语
|
|
|
|
./M2k0MA==.html
|
dun ming gai zuo
|
|
1146
|
不露锋芒
|
不
|
bù lù fēng máng
|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
BL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藏不露
|
锋芒毕露
|
./M2k0.html
|
bu lu feng mang
|
|
7460
|
断珪缺璧
|
断
|
duàn guī quē bì
|
见“断圭碎璧”。
|
清·叶廷琯《吹网录·二础云麾碑》:“余近得拓本,字虽漫漶,其存者尚有神采。断珪缺璧,弥见珍奇。”
|
DGQ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圭碎璧
|
|
./M2hzbQ==.html
|
duan gui que bi
|
|
7459
|
断管残渖
|
断
|
duàn guǎn cán shěn
|
残缺不全的字画。管,笔;渖,墨汁。
|
|
DGCS
|
一般成语
|
|
|
|
./M2hzYw==.html
|
duan guan can shen
|
|
7458
|
断梗飘萍
|
断
|
duàn gěng piāo píng
|
见“断梗浮萍”。
|
明·梅鼎祚《玉合记·祝发》:“想归海楼船未有期,梦与飘风会,似断梗飘萍谁可系。”
|
DGP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断梗流萍、断梗浮萍
|
|
./M2hycw==.html
|
duan geng piao ping
|
|
7457
|
断梗浮萍
|
断
|
duàn gěng fú píng
|
比喻漂泊不定。
|
宋·秦观《别贾耘老》诗:“人生百龄同臂伸,断梗浮萍暂相亲。”
|
DGF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断梗飘萍、断梗飞蓬
|
|
./M2hyaQ==.html
|
duan geng fu ping
|
|
7456
|
断梗飞蓬
|
断
|
duàn gěng fēi péng
|
见“断梗飘蓬”。
|
宋·陆游《拆号前一日作》诗:“飘零随处是生涯,断梗飞蓬但可嗟。”
|
DGF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梗飘蓬
|
|
./M2hyOA==.html
|
duan geng fei peng
|
|
7455
|
笃志好学
|
笃
|
dǔ zhì hǎo xué
|
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侯霸传》:“霸矜严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产业。笃志好学,师事九江太守房元。”
|
DZH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hxZQ==.html
|
du zhi hao xue
|
|
7454
|
睹着知微
|
睹
|
dǔ zhe zhī wēi
|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
|
DZZW
|
一般成语
|
|
|
|
./M2hxNA==.html
|
du zhe zhi wei
|
|
7453
|
独行独断
|
独
|
dú xíng dú duàn
|
同“独断独行”。
|
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 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
DXD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独断专行
|
|
./M2hwYQ==.html
|
du xing du duan
|
|
7452
|
赌物思人
|
赌
|
dǔ wù sī rén
|
看见死去或离去的人所遗下的物品,就想起该人
|
|
DWSR
|
一般成语
|
|
|
|
./M2hvcQ==.html
|
du wu si ren
|
|
7451
|
睹微知着
|
睹
|
dǔ wēi zhī zhù
|
微:细小;着:显着。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
|
《三国志 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着,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 《三国志 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着,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
DWZZ
|
一般成语
|
|
|
|
./M2hvNg==.html
|
du wei zhi zhu
|
|
7450
|
读书君子
|
读
|
dú shū jūn zǐ
|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
|
DSJZ
|
一般成语
|
|
|
|
./M2hubQ==.html
|
du shu jun zi
|
|
7449
|
毒手尊前
|
毒
|
dú shǒu zūn qián
|
泛指无情的打击。
|
《新五代史 唐臣传 李袭吉》:“至于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村。”
|
DSZQ
|
一般成语
|
|
|
|
./M2huMg==.html
|
du shou zun qian
|
|
7448
|
赌誓发原
|
赌
|
dǔ shì fā yuán
|
犹言赌咒发誓。
|
|
DSFY
|
一般成语
|
|
|
|
./M2htaQ==.html
|
du shi fa yuan
|
|
7447
|
独是独非
|
独
|
dú shì dú fēi
|
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
《旧唐书 忠义传上 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 《旧唐书 忠义传上 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亦不可独是独非,皆由圣旨。”...
|
DSD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独断专行
|
|
./M2htOA==.html
|
du shi du fei
|
|
7446
|
赌神发咒
|
赌
|
dǔ shén fā zhòu
|
犹言对天发誓。
|
《金瓶梅词话》第八二回:“于是急的经济赌神发咒,继之以哭。”
|
DSF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赌咒发誓
|
|
./M2hseQ==.html
|
du shen fa zhou
|
|
7445
|
独善一身
|
独
|
dú shàn yī shēn
|
同“独善其身”。
|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
DS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善吾身、独善其身
|
|
./M2hsbw==.html
|
du shan yi shen
|
|
7444
|
独善吾身
|
独
|
dú shàn wú shēn
|
同“独善其身”。
|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这高天厚地之中发誓宣明:我只能离群索居,独善吾身!”
|
DS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善其身、独善一身
|
|
./M2hsZQ==.html
|
du shan wu shen
|
|
7443
|
度日如岁
|
度
|
dù rì rú suì
|
同“度日如年”。
|
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
DR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度日如年
|
|
./M2hsNA==.html
|
du ri ru sui
|
|
7442
|
杜默为诗
|
杜
|
dù mò wéi shī
|
杜:杜撰、臆造。杜默:指孤陋寡闻。孤陋寡闻,随意杜撰之诗。
|
|
DMWS
|
一般成语
|
|
|
|
./M2hraw==.html
|
du mo wei shi
|
|
7441
|
毒魔狠怪
|
毒
|
dú mó hěn guài
|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
《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
DMH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妖魔鬼怪
|
|
./M2hrYQ==.html
|
du mo hen guai
|
|
7440
|
杜门绝客
|
杜
|
dù mén jué kè
|
同“杜门谢客”。
|
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委蛇》:“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酒西湖 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委蛇》:“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酒西湖以自乐。”...
|
DMJ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杜门谢客
|
|
./M2hqZw==.html
|
du men jue 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