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37
|
同归殊途
|
同
|
tóng guī shū tú
|
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TG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殊途同归
|
|
./MjhyOA==.html
|
tong gui shu tu
|
|
7736
|
同出一辙
|
同
|
tóng chū yī zhé
|
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
|
|
TC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出一辙
|
|
./MjhxeQ==.html
|
tong chu yi zhe
|
|
23530
|
随行逐队
|
随
|
suí xíng zhú duì
|
指跟着大家一道行动。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众倭公然登岸,少不得放火杀人,杨八老虽然心中不愿,也不免随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众倭公然登岸,少不得放火杀人,杨八老虽然心中不愿,也不免随行逐队。”...
|
SX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hxbw==.html
|
sui xing zhu dui
|
|
8734
|
同文共轨
|
同
|
tóng wén gòng guǐ
|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
TWG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文共规
|
|
./MjhxZQ==.html
|
tong wen gong gui
|
|
7735
|
谈虎色变
|
谈
|
tán hǔ sè biàn
|
色:脸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一谈起老虎;吓得脸色都变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
|
宋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 宋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
TH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丧胆、心有余悸
|
面不改色、谈笑自若
|
./MjhxNA==.html
|
tan hu se bian
|
|
23529
|
似懂非懂
|
似
|
sì dǒng fēi dǒng
|
好像懂了;又像没懂。表示没有完全明白。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三位姨太太瞧了,亦似懂非懂的。”
|
SDF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知半解
|
了如指掌、心中有数
|
./MjhwdQ==.html
|
si dong fei dong
|
|
23528
|
水火之中
|
水
|
shuǐ huǒ zhī zhōng
|
水火:比喻灾难。灾难困苦之中。
|
《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
SH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危难之中,水深火热
|
|
./Mjhwaw==.html
|
shui huo zhi zhong
|
|
23527
|
鼠腹鸡肠
|
鼠
|
shǔ fù jī cháng
|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1回:“不是这说贼三寸货强盗,那鼠腹鸡肠的心儿,只好有三寸大一般。”
|
SFJ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小肚鸡肠、鼠肚鸡肠
|
宽宏大量
|
./MjhwYQ==.html
|
shu fu ji chang
|
|
23526
|
书香门第
|
书
|
shū xiāng mén dì
|
书香: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
SXM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世代书香、书香门户
|
蓬门荜户
|
./MjhwMA==.html
|
shu xiang men di
|
|
23525
|
时乖命蹇
|
时
|
shí guāi mìng jiǎn
|
时:时运,时机;乖:不顺利;蹇:一足偏废,引伸为不顺利。时运不好,命运不佳。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 时:时运,时机;乖:不顺利;蹇:一足偏废,引伸为不顺利。时运不好,命运不佳。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
|
元 白仁甫《墙头马上》:“早是抱闲怨,时乖运蹇。”
|
SG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生不逢时、命途多舛
|
万事亨通、吉祥如意
|
./MjhvZw==.html
|
shi guai ming jian
|
|
7734
|
天从人愿
|
天
|
tiān cóng rén yuàn
|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谁知天从人愿,到的我家不上三日,就添了一个满抱儿小厮。”
|
TC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随人愿
|
天不作美
|
./MjhvNg==.html
|
tian cong ren yuan
|
|
23524
|
水火无交
|
水
|
shuǐ huǒ wú jiāo
|
没有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
《隋书 循吏传 赵轨》:“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
SHWJ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清正廉明
|
贪污腐化
|
./Mjhudw==.html
|
shui huo wu jiao
|
|
23523
|
始作俑者
|
始
|
shǐ zuò yǒng zhě
|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SZY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魁祸首
|
|
./MjhuYw==.html
|
shi zuo yong zhe
|
|
23522
|
束之高阁
|
束
|
shù zhī gāo gé
|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
SZ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之不理、置之度外
|
爱不释手、掌上明珠
|
./Mjhtcw==.html
|
shu zhi gao ge
|
|
23521
|
舒头探脑
|
舒
|
shū tóu tàn nǎo
|
伸头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回:“只是舒头探脑,望里边一望,又退立了两步。”
|
STT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巴头探脑、伸头探脑
|
|
./MjhtaQ==.html
|
shu tou tan nao
|
|
7733
|
脱颖而出
|
脱
|
tuō yǐng ér chū
|
如果毛遂早得到任用;就会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样;锥针都能全部穿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脱:脱露。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
TYE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崭露头角
|
深藏若虚
|
./Mjhsbw==.html
|
tuo ying er chu
|
|
8733
|
体国经野
|
体
|
tǐ guó jīng yě
|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
《周礼 天官 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高官分职,以民为极。
|
TGJ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hsNA==.html
|
ti guo jing ye
|
|
23520
|
四平八稳
|
四
|
sì píng bā wěn
|
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意思。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
SPB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成持重、稳扎稳打
|
轻举妄动、操之过急
|
./MjhrdQ==.html
|
si ping ba wen
|
|
24288
|
死而死矣
|
死
|
si er si yi
|
死就死罢了.
|
|
SESY
|
一般成语
|
|
|
|
./Mjhraw==.html
|
si er si yi
|
|
7732
|
天香国色
|
天
|
tiān xiāng guó sè
|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
唐 李濬《松窗杂录》:“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
TX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色天香
|
|
./MjhrMA==.html
|
tian xiang guo se
|
|
2047
|
不偢不倸
|
不
|
bù chǒu bù cǎi
|
偢:同“瞅”,看;倸:同“睬”,理睬。不看也不答理,也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
明 苏复之《金印记 周氏回家》:“妇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
|
BC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理不睬
|
热情和蔼
|
./Mjhr.html
|
bu chou bu cai
|
|
7731
|
天下第一
|
天
|
tiān xià dì yī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
|
TX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盖世无双
|
比比皆是
|
./MjhqcQ==.html
|
tian xia di yi
|
|
7730
|
体贴入微
|
体
|
tǐ tiē rù wēi
|
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
TTRW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关怀备至、无微不至
|
漠不关心
|
./MjhqZw==.html
|
ti tie ru wei
|
|
7729
|
头晕目眩
|
头
|
tóu yūn mù xuàn
|
头发昏,眼发花。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
|
TYM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昏眼花
|
|
./MjhqNg==.html
|
tou yun mu xuan
|
|
7728
|
通情达理
|
通
|
tōng qíng dá lǐ
|
对事理认识得透彻、明了。指说话、做事很讲情理。通、达:明白、通晓。通达人情事理。
|
清 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请坐奉茶。”
|
TQD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合情合理、善解人意
|
强词夺理、不明事理
|
./MjhpYw==.html
|
tong qing da li
|
|
7727
|
天诛地灭
|
天
|
tiān zhū dì miè
|
指为天地所不容而丧命。多用作赌咒语。诛:杀死。
|
宋 朱晖《绝倒录》:“不使丁香、木香合,则天诛地灭。”
|
TZD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理难容
|
天经地义
|
./MjhpMg==.html
|
tian zhu di mie
|
|
23519
|
俗不可耐
|
俗
|
sú bù kě nài
|
庸俗得使人受不了。俗:庸俗;耐:忍受。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
SBK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堪入目
|
高风亮节、雅人深致
|
./Mjhocw==.html
|
su bu ke nai
|
|
23518
|
史无前例
|
史
|
shǐ wú qián lì
|
前例:以前的事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
|
清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抄》:“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
SW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所未有、空前绝后
|
接连不断、史不绝书
|
./MjhoOA==.html
|
shi wu qian li
|
|
23517
|
思潮起伏
|
思
|
sī cháo qǐ fú
|
思想活动极频繁。
|
王宗仁《夜明星》:“我睡不着,走出帐篷,站在一个土坡上,望着漫山遍野的夜明星,思潮起伏。”
|
SC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潮澎湃
|
|
./Mjhnbw==.html
|
si chao qi fu
|
|
7726
|
螳臂当车
|
螳
|
táng bì dāng chē
|
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
|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
TBD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不量力、泰山压卵
|
量力而行
|
./MjhnZQ==.html
|
tang bi dang che
|
|
7725
|
贪污腐化
|
贪
|
tān wū fǔ huà
|
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过着糜烂的生活。
|
《周恩来选集 上卷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切高傲的出头的空谈的恶习,以至贪污腐化的生活,必须克服 《周恩来选集 上卷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切高傲的出头的空谈的恶习,以至贪污腐化的生活,必须克服与排除。”...
|
TWF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贪赃枉法
|
清正廉洁
|
./MjhnNA==.html
|
tan wu fu hua
|
|
23516
|
损人利己
|
损
|
sǔn rén lì jǐ
|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
SRL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私自利、见利忘义
|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
./MjhmdQ==.html
|
sun ren li ji
|
|
8732
|
恬不为怪
|
恬
|
tián bù wéi guài
|
恬:安然;为:认为。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觉得奇怪。
|
东汉 贾谊《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
|
TBW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恬不知怪
|
|
./Mjhmaw==.html
|
tian bu wei guai
|
|
23515
|
书不尽言
|
书
|
shū bù jìn yán
|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
《周易 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SB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书不尽意
|
|
./MjhlcQ==.html
|
shu bu jin yan
|
|
23514
|
守身如玉
|
守
|
shǒu shēn rú yù
|
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儿守身如玉,岂肯堕入污泥!”
|
SS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守身若玉、洁身自好
|
同流合污
|
./MjhlZw==.html
|
shou shen ru yu
|
|
23513
|
势不可挡
|
势
|
shì bú kě dǎng
|
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也说势不可挡。与“势不可当”同义。
|
《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
SB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不可当
|
大势已去
|
./MjhlNg==.html
|
shi bu ke dang
|
|
23512
|
耸人听闻
|
耸
|
sǒng rén tīng wén
|
耸:引起注意;使人吃惊。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
|
清 恽敬《杂记》:“豫章大镇,或书有不可达者,故托辞为此;抑为州将者,以此耸人听闻,豫绝系援,皆未可 清 恽敬《杂记》:“豫章大镇,或书有不可达者,故托辞为此;抑为州将者,以此耸人听闻,豫绝系援,皆未可知。”...
|
SRT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骇人听闻、危言耸听
|
本来面目、不偏不倚
|
./Mjhkdw==.html
|
song ren ting wen
|
|
23511
|
四分五裂
|
四
|
sì fēn wǔ liè
|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
SFW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支离破碎、一盘散沙
|
万众一心
|
./MjhkbQ==.html
|
si fen wu lie
|
|
7724
|
添砖加瓦
|
添
|
tiān zhuān jiē wǎ
|
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
|
|
TZ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增砖加瓦
|
|
./MjhkYw==.html
|
tian zhuan jie wa
|
|
26025
|
万古流芳
|
万
|
wàn gǔ liú fāng
|
好名声永远流传。万古:千秋万代;流:流传;芳:香;比喻好名声。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
WGL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名垂青史、万古留芳
|
遗臭万年
|
./MjhkMg==.html
|
wan gu liu fang
|
|
7723
|
条分缕析
|
条
|
tiáo fēn lǚ xī
|
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
《明史 五行志一》:“而传说则条分缕析,以某异为某事之应,更旁引曲证,以伸其说。”
|
TF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条分缕晰
|
|
./Mjhjcw==.html
|
tiao fen lu xi
|
|
7722
|
天旋地转
|
天
|
tiān xuán dì zhuàn
|
指天地转动。比喻时事变迁。也形容人头晕眼花的感觉。
|
唐 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
TX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地动山摇、头晕目眩
|
安安静静
|
./MjhjaQ==.html
|
tian xuan di zhuan
|
|
8731
|
靦颜人世
|
靦
|
tiǎn yán rén shì
|
靦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
《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
|
TYRS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苟且偷生、靦颜天壤
|
|
./MjhjOA==.html
|
tian yan ren shi
|
|
26024
|
万古长青
|
万
|
wàn gǔ cháng qīng
|
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万古:千秋万代;长青:像松柏那 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万古:千秋万代;长青:像松柏那样永远苍翠。...
|
元 无名氏《谢金吾》:“也论功增封食邑,共皇家万古长春。”
|
WGC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万古长存、欣欣向荣
|
每况愈下
|
./MjhieQ==.html
|
wan gu chang qing
|
|
7721
|
痛入骨髓
|
痛
|
tòng rù gǔ suǐ
|
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
《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
TRG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痛心入骨、痛彻骨髓
|
|
./Mjhibw==.html
|
tong ru gu sui
|
|
7720
|
天长日久
|
天
|
tiān cháng rì jiǔ
|
时间长,日子久。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天长日久,这等几间小屋子,弄一对大猱头狮子,不时的对吼起来,更不成事!”
|
TCR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长地久
|
稍纵即逝
|
./MjhiZQ==.html
|
tian chang ri jiu
|
|
23510
|
数往知来
|
数
|
shǔ wǎng zhī lái
|
数:计算;往:过去;来:未来。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
|
《周易 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
SW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hiNA==.html
|
shu wang zhi lai
|
|
7719
|
天无二日
|
天
|
tiān wú èr rì
|
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
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TWE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
|
./Mjhhaw==.html
|
tian wu er ri
|
|
7718
|
天女散花
|
天
|
tiān nǚ sàn huā
|
《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中记载;以天女散花度菩萨和弟子的道行。后比喻大雪纷飞或抛洒东西的景象。
|
《维摩经 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 《维摩经 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
TN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花乱坠
|
|
./MjhhYQ==.html
|
tian nu san hua
|
|
23509
|
四海鼎沸
|
四
|
sì hǎi dǐng fèi
|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
SHD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下大乱
|
四海升平
|
./MjhhMA==.html
|
si hai ding f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