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19
|
多谋善虑
|
多
|
duō móu shàn lǜ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
DMSL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多谋善断
|
|
./eXA2.html
|
duo mou shan lu
|
|
7015
|
遁名匿迹
|
遁
|
dùn míng nì jì
|
遁:隐藏;匿:藏匿。隐姓埋名,不让人闻知。
|
宋·苏舜钦《粹隐堂记》:“一不与细合,则飒然远举,遁名匿迹,惟恐有闻于人也。”
|
DMN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隐姓埋名
|
|
./eWxr.html
|
dun ming ni ji
|
|
6655
|
遁迹潜形
|
遁
|
dùn jì qián xíng
|
遁、潜:隐藏。迹、形:踪迹,形迹。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
明·张景《飞丸记·园中落穽》:“若要行刺呵,要隐。当遁迹潜形,翦蔓除根才事稳。”
|
DJQ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遁迹匿影
|
明目张胆
|
./eWxh.html
|
dun ji qian xing
|
|
6656
|
遁入空门
|
遁
|
dùn rù kōng mén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
DRK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遁迹空门、削发为僧
|
|
./eWx1.html
|
dun ru kong men
|
|
6654
|
顿足捶胸
|
顿
|
dùn zú chuí xiōng
|
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到了极点。
|
明·吴元泰《东游记》第七回:“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欲拔剑自刎。”
|
DZ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呼天抢地
|
手舞足蹈
|
./eWww.html
|
dun zu chui xiong
|
|
6653
|
顿足不前
|
顿
|
dùn zú bù qián
|
停顿下来不前进。
|
|
DZ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停滞不前、裹足不前
|
快步流星
|
./eWtx.html
|
dun zu bu qian
|
|
7014
|
顿学累功
|
顿
|
dùn xué lěi gōng
|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
DXLG
|
一般成语
|
|
|
|
./eWtn.html
|
dun xue lei gong
|
|
6652
|
顿口无言
|
顿
|
dùn kǒu wú yán
|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骂得王庆顿口无言,插烛也似磕头求方便。”
|
DK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
伶牙俐齿
|
./eWpt.html
|
dun kou wu yan
|
|
6651
|
顿开茅塞
|
顿
|
dùn kāi máo sè
|
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DK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
大惑不解、一窍不通、冥顽不灵
|
./eWpj.html
|
dun kai mao se
|
|
7013
|
顿口拙腮
|
顿
|
dùn kǒu zhuō sāi
|
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
|
DKZS
|
一般成语
|
|
|
|
./eWp3.html
|
dun kou zhuo sai
|
|
7690
|
囤积居奇
|
囤
|
tún jī jū qí
|
把稀有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囤:积存;居:储藏;奇:紧俏或稀有 把稀有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囤:积存;居:储藏;奇:紧俏或稀有的货物。...
|
《谈》:“头脑灵敏点的或者更贪心的老爷们还要干点囤积居奇的生意。”
|
TJJ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奇货可居、投机倒把
|
|
./eWoy.html
|
tun ji ju qi
|
|
7012
|
敦诗说礼
|
敦
|
dūn shī shuō lǐ
|
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 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
许地山《在费总理的客厅里》:“假使人来查办,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捐册、帐本、褒奖状……他 许地山《在费总理的客厅里》:“假使人来查办,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捐册、帐本、褒奖状……他们还能指摘什么?”...
|
DSS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书达理
|
|
./eWlz.html
|
dun shi shuo li
|
|
6650
|
对头冤家
|
对
|
duì tóu yuān jiā
|
对头:冤家、仇人。指仇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真真那一世的对头冤家!你何苦来还来使促狭!”
|
DT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冤家对头
|
刎颈之交、生死之交
|
./eWlp.html
|
dui tou yuan jia
|
|
6649
|
对酒当歌
|
对
|
duì jiǔ dāng gē
|
面对着美酒应当高声歌唱。又可指面对着美酒和歌舞。指宴请宾客时赋诗以助酒兴;含有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意思。
|
三国 魏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DJD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Wk4.html
|
dui jiu dang ge
|
|
6648
|
对簿公堂
|
对
|
duì bù gōng táng
|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
《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
DBG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当面对质
|
|
./eWhv.html
|
dui bu gong tang
|
|
6647
|
堆金叠玉
|
堆
|
duī jīn dié yù
|
形容财富极多。
|
唐·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
|
DJ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堆金积玉
|
|
./eWhl.html
|
dui jin die yu
|
|
7011
|
对景挂画
|
对
|
duì jǐng guà huà
|
比喻本身的举动恰恰和客观情形相应。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2回:“黄昏二字,虽是对景挂画,就只可惜是个俗语。”
|
DJG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Wh5.html
|
dui jing gua hua
|
|
6646
|
断章取义
|
断
|
duàn zhāng qǔ yì
|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
DZQ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
实事求是
|
./eWg0.html
|
duan zhang qu yi
|
|
6644
|
对答如流
|
对
|
duì dá rú liú
|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
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
DDR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滔滔不绝、巧舌如簧、伶牙俐齿、出口成章
|
才疏口拙、笨嘴拙舌、支支吾吾
|
./eWdr.html
|
dui da ru liu
|
|
6645
|
对牛弹琴
|
对
|
duì niú tán qín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汉 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
DNT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
./eWd1.html
|
dui niu tan qin
|
|
7010
|
堆案盈几
|
堆
|
duī àn yíng jī
|
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 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
|
DAYJ
|
一般成语
|
|
|
|
./eWcw.html
|
dui an ying ji
|
|
7009
|
断织劝学
|
断
|
duàn zhī quàn xué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
DZQ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WZx.html
|
duan zhi quan xue
|
|
6643
|
断章摘句
|
断
|
duàn zhāng zhāi jù
|
裁断章节,取缀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
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疾怒急击,快利劲果,出行万里,不见其敌;高歌酣颜,入 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疾怒急击,快利劲果,出行万里,不见其敌;高歌酣颜,入饮于朝,断章摘句,如振如生。”...
|
D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章截句
|
|
./eWZn.html
|
duan zhang zhai ju
|
|
6642
|
断垣残壁
|
断
|
duàn yuán cán bì
|
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
|
徐迟《火中的凤凰》:“灰红的火焰渐渐熄灭,留下一片瓦砾场,断垣残壁。”
|
DYC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断井颓垣
|
|
./eWY2.html
|
duan yuan can bi
|
|
7008
|
断线偶戏
|
断
|
duàn xiàn ǒu xì
|
像断了线的木偶,不能动弹。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六:“犹如断线偶戏,手足掸软,连话都无了。”
|
DXO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WVj.html
|
duan xian ou xi
|
|
6641
|
断雁孤鸿
|
断
|
duàn yàn gū hóng
|
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
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徐生,你一向断雁孤鸿,可曾寻偶否?”
|
DYG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WV3.html
|
duan yan gu hong
|
|
6640
|
断无此理
|
断
|
duàn wú cǐ lǐ
|
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
DW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岂有此理
|
|
./eWUy.html
|
duan wu ci li
|
|
7006
|
断决如流
|
断
|
duàn jué rú liú
|
如流:像流水一样多而迅速。决断事务多而快。
|
《周书·李彦传》:“彦在尚书十有五载,属军国草创,庶务殷繁,留心省阅,未尝懈怠,断决如流,略无疑滞。 《周书·李彦传》:“彦在尚书十有五载,属军国草创,庶务殷繁,留心省阅,未尝懈怠,断决如流,略无疑滞。”...
|
DJR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决断如流
|
|
./eWNv.html
|
duan jue ru liu
|
|
6639
|
断简残编
|
断
|
duàn jiǎn cán biān
|
断、残:不完整的;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木片;编:细长皮条;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 断、残:不完整的;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木片;编:细长皮条;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尤指古代的书籍。...
|
宋 陆游《对酒》诗:“断简残编不策勋,东皋犹得肆微勤。”
|
DJC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片纸只字、片言之语
|
长篇大论、连篇累牍
|
./eWNl.html
|
duan jian can bian
|
|
7007
|
断烂朝报
|
断
|
duàn làn cháo bào
|
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
《宋史 王安石传》:“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
DLC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典册高文
|
./eWN5.html
|
duan lan chao bao
|
|
6638
|
断根绝种
|
断
|
duàn gēn jué zhǒng
|
断绝后代,即断子绝孙。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八十一卷:“真人甲乙,上帝已徵,身佩玉符丹文金章,列名元图,三欲已忘,元始符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八十一卷:“真人甲乙,上帝已徵,身佩玉符丹文金章,列名元图,三欲已忘,元始符命,斩灭尸形,断根绝种,勿得飞扬。”...
|
DG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子绝孙
|
儿孙满堂
|
./eWIw.html
|
duan gen jue zhong
|
|
7005
|
断长续短
|
断
|
duàn chāng xù duǎn
|
续:接、补。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
《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敬爱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
DC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长补短
|
|
./eWE2.html
|
duan chang xu duan
|
|
6660
|
多快好省
|
多
|
duō kuài hǎo shěng
|
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DKH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
|
./eW9j.html
|
duo kuai hao sheng
|
|
7018
|
多谋善断
|
多
|
duō móu shàn duàn
|
多作谋划;善于判断。
|
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
DMSD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好谋善断、能谋善断
|
多谋少断
|
./eW93.html
|
duo mou shan duan
|
|
7017
|
多故之秋
|
多
|
duō gù zhī qiū
|
多故:多变乱多患难;秋:指某个时期。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
|
《金史·宣宗季下》:“今多故之秋,人才难得,朕欲除大罪外,徙刑追配有武艺善掌兵者,量才复用。”
|
DGZ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事之秋
|
|
./eW5z.html
|
duo gu zhi qiu
|
|
6659
|
多多益善
|
多
|
duō duō yì shàn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DD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贪多务得、贪得无厌
|
清心寡欲、不忮不求
|
./eW5p.html
|
duo duo yi shan
|
|
7016
|
多财善贾
|
多
|
duō cái shàn gǔ
|
贾:做买卖。本钱多就好做买卖。比喻具备充分的条件就容易把事情办好。
|
韩非《韩非子 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DCS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
./eW1l.html
|
duo cai shan gu
|
|
6658
|
多此一举
|
多
|
duō cǐ yī jǔ
|
举:行动、举动。做出不必要的;多余的举动。表示这一行动毫无必要。
|
清 侯方域《南省策》:“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
DCY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画蛇添足
|
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
./eW15.html
|
duo ci yi ju
|
|
6657
|
多才多艺
|
多
|
duō cái duō yì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
DCD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文武全能、文武双全、全知全能
|
一无所长
|
./eW00.html
|
duo cai duo yi
|
|
6636
|
断壁颓垣
|
断
|
duàn bì tuí yuán
|
颓垣:倒了的矮墙。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
DB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壁残垣
|
|
./eTlt.html
|
duan bi tui yuan
|
|
7004
|
断壁残璋
|
断
|
duàn bì cán zhāng
|
壁: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璋:象半个圭的玉器。残缺不全的璋壁。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
|
宋·孙觌《李茂嘉寄茶》:“蛮珍分到谪仙家,断壁残璋裹绛纱。”
|
DBCZ
|
一般成语
|
|
|
|
./eTlj.html
|
duan bi can zhang
|
|
6637
|
断编残简
|
断
|
duàn biān cán jiǎn
|
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
宋·黄庭坚《读书呈几复》:“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
|
DB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简残编
|
|
./eTl3.html
|
duan bian can jian
|
|
6635
|
短小精悍
|
短
|
duǎn xiǎo jīng hàn
|
精悍:精明勇猛。指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勇猛。比喻文章等精炼简短而有力。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
DX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简意赅、简明扼要、要言不烦
|
五大三粗、人高马大、长篇大论
|
./eThp.html
|
duan xiao jing han
|
|
7003
|
短绠汲深
|
短
|
duǎn gěng jí shēn
|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
《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
DG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绠短汲深
|
|
./eTdv.html
|
duan geng ji shen
|
|
6634
|
短兵相接
|
短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
兵:武器。短兵:指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用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近距离地面对面搏斗。形容敌我相近;战斗 兵:武器。短兵:指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用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近距离地面对面搏斗。形容敌我相近;战斗激烈。也比喻进行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歌 国殇》:“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
DB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兵戎相见、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不可开交
|
和风细雨、拐弯抹角、指桑骂槐
|
./eTdl.html
|
duan bing xiang jie
|
|
6633
|
端本正源
|
端
|
duān běn zhèng yuán
|
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晋书·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
|
DB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端本清源
|
|
./eTZ1.html
|
duan ben zheng yuan
|
|
977
|
饱经忧患
|
饱
|
bǎo jīng yōu huàn
|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
BJ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风霜、饱经沧桑
|
未经沧桑、入世未深
|
./eTY=.html
|
bao jing you huan
|
|
7002
|
蠹国害民
|
蠹
|
dù guó hài mín
|
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
DGH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祸国殃民
|
安邦定国
|
./eTVx.html
|
du guo hai min
|
|
7001
|
度外之人
|
度
|
dù wài zhī rén
|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
DWZ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TVn.html
|
du wai zhi ren
|
|
6632
|
度日如年
|
度
|
dù rì rú nián
|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
DRR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岁月难熬
|
度年如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
./eTU2.html
|
du ri ru n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