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14
|
终身大事
|
终
|
zhōng shēn dà shì
|
终:从开始到末了。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男女婚嫁而言。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这事断然不可!”...
|
ZS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男婚女嫁
|
|
./Mnc0Yw==.html
|
zhong shen da shi
|
|
20398
|
自立门户
|
自
|
zì lì mén hù
|
自己独立成为一户人家。指成家自立。多比喻独立出来;另搞一套。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1回:“要称我的心,除非自立门户。”
|
ZLM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自为政、自食其力、独立自主
|
打成一片、一统天下、合而为一
|
./MnZzeQ==.html
|
zi li men hu
|
|
20397
|
整装待发
|
整
|
zhěng zhuāng dài fā
|
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3章:“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请愿团还未启程北上,上海方面北军第四师整装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3章:“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请愿团还未启程北上,上海方面北军第四师整装待发的消息已传到浙江来。”...
|
ZZD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Zzbw==.html
|
zheng zhuang dai fa
|
|
20396
|
众叛亲离
|
众
|
zhòng pàn qīn lí
|
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陷于孤立;不得人心。叛:背叛;离:离开;背。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ZPQ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土崩瓦解、孤家寡人、分崩离析
|
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和衷共济
|
./MnZzZQ==.html
|
zhong pan qin li
|
|
20395
|
指日可待
|
指
|
zhǐ rì kě dài
|
形容不要多久就可达到目的(指日:可以指出日期)。
|
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
|
ZR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日可下、计日程功
|
遥遥无期
|
./MnZzNA==.html
|
zhi ri ke dai
|
|
20394
|
中庸之道
|
中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ZY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偏不倚
|
厚此薄彼、偏听偏信
|
./MnZyaw==.html
|
zhong yong zhi dao
|
|
20393
|
芝兰之室
|
芝
|
zhī lán zhī shì
|
比喻良好的环境。
|
汉·戴德《大戴礼》:“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与善 汉·戴德《大戴礼》:“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
ZL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鲍鱼之肆
|
./MnZyYQ==.html
|
zhi lan zhi shi
|
|
20392
|
诈败佯输
|
诈
|
zhà bài yáng shū
|
诈、佯:假装。假装败阵,引人上当。
|
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被他诈败佯输,添兵减灶,在马陵山下,削木为号。”
|
ZB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ZxcQ==.html
|
zha bai yang shu
|
|
20391
|
早出晚归
|
早
|
zǎo chū wǎn guī
|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
《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
ZCW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早出暮归
|
|
./MnZxZw==.html
|
zao chu wan gui
|
|
20390
|
众说纷纭
|
众
|
zhòng shuō fēn yún
|
纷纭: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说法多而杂。
|
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
ZS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议论纷纷、言人人殊、各抒己见
|
众口一词、异口同声、千篇一律
|
./MnZxNg==.html
|
zhong shuo fen yun
|
|
20389
|
众口纷纭
|
众
|
zhòng kǒu fēn yún
|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
ZK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说纷纭、人多嘴杂
|
众口一词、异口同声
|
./MnZwdw==.html
|
zhong kou fen yun
|
|
25252
|
越瘦秦肥
|
越
|
yuè shòu qín féi
|
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
唐 韩愈《争臣论》:“视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
YS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越人肥瘠
|
|
./MnZwYw==.html
|
yue shou qin fei
|
|
20388
|
指天誓日
|
指
|
zhǐ tiān shì rì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
ZTS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天为誓、信誓旦旦
|
背信弃义
|
./MnZwMg==.html
|
zhi tian shi ri
|
|
20387
|
铢积寸累
|
铢
|
zhū jī cùn lěi
|
一铢一寸地积累起来。铢:古代重量单位;据说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
|
宋 苏轼《裙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天步所临,云蒸雷起。”
|
ZJ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日积月累
|
一蹴而就
|
./MnZvcw==.html
|
zhu ji cun lei
|
|
20386
|
罪恶昭彰
|
罪
|
zuì è zhāo zhāng
|
昭彰:明显。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
|
|
ZE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罪恶昭著
|
|
./MnZvaQ==.html
|
zui e zhao zhang
|
|
20385
|
众寡不敌
|
众
|
zhòng guǎ bù dí
|
人少敌不过人多。
|
晋 陈寿《三国志 郭淮传》:“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
|
ZG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寡悬殊、寡不敌众
|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棋逢对手
|
./MnZueQ==.html
|
zhong gua bu di
|
|
20384
|
知人论世
|
知
|
zhī rén lùn shì
|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ZR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人论事
|
|
./MnZubw==.html
|
zhi ren lun shi
|
|
20383
|
转嗔为喜
|
转
|
zhuǎn chēn wéi xǐ
|
由生气转为喜欢。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徐大军机一看,数目却比别的门生不同,因此方转嗔为喜,解释前嫌。”
|
ZC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涕为笑
|
|
./MnZuZQ==.html
|
zhuan chen wei xi
|
|
20382
|
至理名言
|
至
|
zhì lǐ míng yán
|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
清 李绿园《歧路灯》:“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言。”
|
ZLM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金玉良言、良药苦口
|
奇谈怪论、无知妄说、无稽之谈
|
./MnZtdQ==.html
|
zhi li ming yan
|
|
20381
|
捉贼捉赃
|
捉
|
zhuō zéi zhuō zāng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
ZZ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捉奸捉双
|
|
./MnZtMA==.html
|
zhuo zei zhuo zang
|
|
20380
|
争先恐后
|
争
|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
ZXK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争上游
|
退避三舍
|
./MnZscQ==.html
|
zheng xian kong hou
|
|
20379
|
争风吃醋
|
争
|
zhēng fēng chī cù
|
因忌妒而明争暗斗(风:风韵;吃醋:常指在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情绪)。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月香好副嘴脸,年已长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见得。那时我争风吃醋便迟了。”
|
ZFC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妒贤嫉能、争锋吃醋
|
见贤思齐
|
./MnZsZw==.html
|
zheng feng chi cu
|
|
20378
|
罪孽深重
|
罪
|
zuì niè shēn zhòng
|
孽:恶事;罪过。罪恶极重。也作“罪恶深重”。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流贼》:“上以其罪恶深重,非他盗比,磔于西市。”
|
ZNS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罪恶滔天
|
|
./MnZsNg==.html
|
zui nie shen zhong
|
|
22428
|
重规迭矩
|
重
|
chóng guī dié jǔ
|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
《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
CG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重规累矩
|
|
./MnZrdw==.html
|
chong gui die ju
|
|
20377
|
纸醉金迷
|
纸
|
zhǐ zuì jīn mí
|
比喻沉醉于富丽的环境;也比喻奢侈豪华的生活。
|
宋 陶穀《清异录 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 宋 陶穀《清异录 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
ZZJ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
粗茶淡饭、质朴无华
|
./MnZrbQ==.html
|
zhi zui jin mi
|
|
20376
|
争鸡失羊
|
争
|
zhēng jī shī yáng
|
比喻贪小失大。
|
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失羊,亡其金囊。”
|
ZJS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因小失大
|
|
./MnZrYw==.html
|
zheng ji shi yang
|
|
25251
|
怨气冲天
|
怨
|
yuàn qì chōng tiān
|
怨恨之气冲到天空。形容怨愤情绪极大。
|
明 无名氏《精忠记 应真》:“今下方黑气冲天,我佛慧眼一观,乃是临安秦桧屈陷忠臣岳飞父子,幽魂不散, 明 无名氏《精忠记 应真》:“今下方黑气冲天,我佛慧眼一观,乃是临安秦桧屈陷忠臣岳飞父子,幽魂不散,怨气冲天。”...
|
YQ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怒发冲冠
|
心平气和、泰然自若
|
./MnZpZQ==.html
|
yuan qi chong tian
|
|
20375
|
置之不理
|
置
|
zhì zhī bù lǐ
|
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
清 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
ZZ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若罔闻、束之高阁、置之度外
|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
./MnZpNA==.html
|
zhi zhi bu li
|
|
20374
|
择主而事
|
择
|
zé zhǔ ér shì
|
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ZZE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ZodQ==.html
|
ze zhu er shi
|
|
20373
|
竹篮打水
|
竹
|
zhú lán dá shuǐ
|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
唐 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
ZLD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徒劳无益
|
|
./MnZnZw==.html
|
zhu lan da shui
|
|
20372
|
张王赵李
|
张
|
zhāng wáng zhào lǐ
|
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
《梁书 儒林传 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
ZW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张三李四
|
|
./MnZmbQ==.html
|
zhang wang zhao li
|
|
20371
|
自作自受
|
自
|
zì zuò zì shòu
|
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
|
《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欺凌三宝,自作自受。”
|
ZZ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食其果、自讨苦吃、自投罗网
|
嫁祸于人
|
./MnZmYw==.html
|
zi zuo zi shou
|
|
20370
|
张冠李戴
|
张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
ZG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破绽百出、似是而非
|
无可非议、毫厘不爽
|
./MnZmMg==.html
|
zhang guan li dai
|
|
20369
|
庄严宝相
|
庄
|
zhuāng yán bǎo xiàng
|
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既然现出了庄严宝相,自然分外绸缪。从此月下花前,时相往来。”
|
ZYB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本来面目
|
|
./MnZlcw==.html
|
zhuang yan bao xiang
|
|
20368
|
战战兢兢
|
战
|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
战战:恐惧得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ZZJ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如履薄冰、兢兢业业
|
胆大妄为
|
./MnZlaQ==.html
|
zhan zhan jing jing
|
|
20367
|
皂白不分
|
皂
|
zào bái bù fēn
|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清 林则徐《札澳门同知传谕义律准驳条款》:“不得混入驱逐奸夷之内,纷纷回澳,致令皂白不分,自取玷辱。 清 林则徐《札澳门同知传谕义律准驳条款》:“不得混入驱逐奸夷之内,纷纷回澳,致令皂白不分,自取玷辱。”...
|
ZB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是非不分、黑白不分、泾渭不分
|
黑白分明、是非分明、泾渭分明
|
./MnZlOA==.html
|
zao bai bu fen
|
|
22097
|
重睹天日
|
重
|
chóng dǔ tiān rì
|
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
CDT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重见光明
|
长夜漫漫
|
./MnZkeQ==.html
|
chong du tian ri
|
|
20366
|
自得其乐
|
自
|
zì dé qí lè
|
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
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
ZD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悠闲自得、逍遥自在、悠哉游哉
|
自找苦吃、自作自受、忧天悯人
|
./MnZkNA==.html
|
zi de qi le
|
|
20365
|
专心致志
|
专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ZX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聚精会神、专心一志、一心一意
|
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魂不守舍
|
./MnZjdQ==.html
|
zhuan xin zhi zhi
|
|
20364
|
铸成大错
|
铸
|
zhù chéng dà cuò
|
铸造一把大锉刀。借指造成大错误。错:错刀;古代币名。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
ZCD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阴差阳错
|
痛改前非
|
./MnZjaw==.html
|
zhu cheng da cuo
|
|
20363
|
志同道合
|
志
|
zhì tóng dào hé
|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
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
ZTD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莫逆之交
|
分道扬镳、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
./MnZjMA==.html
|
zhi tong dao he
|
|
1127
|
不言不语
|
不
|
bù yán bù yǔ
|
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坐在旁边,不言不语,如醉如痴,酒也不沾一滴,箸也不动一动。”...
|
BY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言不发
|
多嘴多舌
|
./MnZj.html
|
bu yan bu yu
|
|
20362
|
指东画西
|
指
|
zhǐ dōng huà xī
|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闲禅师》:“到处插语,指东划西,举古举今。”
|
ZD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东划西
|
|
./MnZicQ==.html
|
zhi dong hua xi
|
|
20361
|
专横跋扈
|
专
|
zhuān hèng bá hù
|
专断横行;蛮不讲理(跋扈:霸道;不讲道理)。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
ZHB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横行霸道、恣行无忌、肆无忌惮
|
彬彬有礼、谦谦君子
|
./MnZiNg==.html
|
zhuan heng ba hu
|
|
20360
|
众醉独醒
|
众
|
zhòng zuì dú xǐng
|
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
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
ZZ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人皆醉我独醒
|
|
./MnZhdw==.html
|
zhong zui du xing
|
|
20359
|
治病救人
|
治
|
zhì bìng jiù rén
|
治疗疾病;挽救病人。比喻真心诚意地帮助别人纠正错误缺点。
|
晋 葛洪《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
ZB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救死扶伤
|
落井下石、致人死地
|
./MnZhbQ==.html
|
zhi bing jiu ren
|
|
20358
|
正本清源
|
正
|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起源上整理。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
《晋书 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
ZB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端本正源、正本澄源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MnZhYw==.html
|
zheng ben qing yuan
|
|
20406
|
纸落云烟
|
纸
|
zhǐ luò yún yān
|
形容落笔轻捷,挥洒自如。
|
晋 潘岳《杨荆州诔》:“翰动若飞,纸落如云。”
|
ZL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Z6bQ==.html
|
zhi luo yun yan
|
|
20970
|
众难群移
|
众
|
zhòng nán qún yí
|
众人心中都有疑难。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
ZNQY
|
一般成语
|
|
|
|
./MnZ5cw==.html
|
zhong nan qun yi
|
|
25253
|
愚公移山
|
愚
|
yú gōng yí shān
|
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
《列子 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 《列子 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
YG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
虎头蛇尾、有头无尾
|
./MnZ5aQ==.html
|
yu gong yi s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