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797 饿殍满道 饿 è piǎo mǎn dào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坐视战士之蔬菜,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 EPM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饿殍载道 ./ejVr.html e piao man dao
909 饿虎之蹊 饿 è hǔ zhī xī 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 《史记·刺客列传》:“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EHZX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ejVh.html e hu zhi xi
910 饿殍枕藉 饿 e piao zhen ji 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EPZ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饿殍遍野 ./ejV1.html e piao zhen ji
796 饿虎扑羊 饿 è hǔ pū yáng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 EHP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饿虎见羊、饿虎扑食 ./ejUw.html e hu pu yang
713 饿虎扑食 饿 è hǔ pū shí 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明 吴承恩《西游记》:“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 EHP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气势汹汹、猛虎下山 龙困浅滩、虎落平阳 ./ejRx.html e hu pu shi
795 饿虎饥鹰 饿 è hǔ jī yīng 比喻凶残贪婪。 《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 EHJ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ejRn.html e hu ji ying
794 饿莩遍野 饿 è piǎo biàn yě 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EPB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饿殍遍野 ./ejQ2.html e piao bian ye
27181 恶醉强酒 wù zuì qiǎng jiǔ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WZQ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明知故犯 ./ejNt.html wu zui qiang jiu
27180 恶紫夺朱 wù zǐ duó zhū 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 ...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WZDZ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ejNj.html wu zi duo zhu
712 恶语中伤 è yǔ zhòng shāng 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EYZ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恶意中伤、恶语伤人 ./ejMy.html e yu zhong shang
711 恶语相加 è yǔ xiāng jiā 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六章:“日常士兵偶有不是,动辄恶语相加,痛施体罚。” EYX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恶语中伤 ./ejJz.html e yu xiang jia
710 恶语伤人 è yǔ shāng rén 恶语:无礼中伤一类的口语。用恶毒的话伤害别人。也作“恶口伤人”。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第43卷:“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EYS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造谣中伤、恶口伤人 善言规劝 ./ejJp.html e yu shang ren
709 恶有恶报 è yǒu è bào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EYE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善有善报 ./ejI4.html e you e bao
707 恶衣恶食 è yī è shí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EYE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恶衣菲食 锦衣玉食 ./ejFv.html e yi e shi
706 恶性循环 ē xìng xún huán 许多坏事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越来越坏。 《新华文摘》1981年11期:“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 ... EXX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良性循环 ./ejFl.html e xing xun huan
708 恶衣粝食 è yī lì shí 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宋·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为百工。” EYL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恶衣粗食、恶衣恶食、恶衣菲食 锦衣玉食 ./ejF5.html e yi li shi
705 恶声恶气 è shēng è qì 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小不顺眼,还要发脾气,恶声恶气地骂人,也骂鸡和猪和牛。” ESE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恶言恶语 好声好气、和蔼可亲 ./ejBr.html e sheng e qi
27179 恶居下流 wù jū xià liú 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 ... 《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WJX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ejBh.html wu ju xia liu
26021 恶湿居下 wù shī jū xià 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孟子·公孙丑上》:“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住。” WSJ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事与愿违 ./ejB1.html wu shi ju xia
908 恶积祸盈 è jī huò yíng 罪恶成堆,祸害满贯。形容罪大恶极。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EJHY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罪大恶极 ./ejAw.html e ji huo ying
793 恶迹昭著 è jì zhāo zhù 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EJZ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恶贯满盈 ./eXpx.html e ji zhao zhu
704 恶贯满盈 è guàn mǎn yíng 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 ... 《尚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EGM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罪大恶极、罪恶滔天 功德无量 ./eXo2.html e guan man ying
792 恶叉白赖 é chā bái lài 耍无赖,无理取闹。 元·马致远《青衫泪》:“更待要秦楼夜金钗客,索甚么恶叉白赖,闹了洛阳街。” ECB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胡搅蛮缠 ./eXlt.html e cha bai lai
27178 恶不去善 wù bù qù shàn 不因为厌恶某人而否定他的优点。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WBQ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eXlj.html wu bu qu shan
26631 恶恶从短 wù wù cóng duǎn 比喻对人所做的坏事,不十分苛责。 《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WWCD 一般成语 ./eXl3.html wu wu cong duan
703 扼腕长叹 è wàn cháng tàn 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晋书·刘琨传》:“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 EWC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扼腕叹息 ./eXky.html e wan chang tan
907 扼吭拊背 è gāng fǔ bèi 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清 魏源《圣武记》第14卷:“如何而形格势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闻其宜忌,可乎?” EGFB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扼喉抚背 ./eXhz.html e gang fu bei
702 扼吭夺食 è gāng duó shí 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元史·陈祖仁传》:“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以速其毙乎?” EGD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eXhp.html e gang duo shi
701 扼喉抚背 è hóu fǔ bèi 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 EHF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扼吭抚背 ./eXg4.html e hou fu bei
791 额手称庆 é shǒu chēng qìng 额:头;称:说;表示;额手:以手加额;手拍额头。是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迅时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 ESCQ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欣喜若狂、额手相庆 垂头丧气 ./eXdv.html e shou cheng qing
699 蛾眉皓齿 é méi hào chǐ 蛾眉:像蚕蛾触须似的弯而长的眉毛。修长的眉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 EMHC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明眸皓齿 ./eXdl.html e mei hao chi
700 婀娜多姿 ē nuó duō zī 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EN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千娇百媚、仪态万方 丑态百出、搔首弄姿 ./eXd5.html e nuo duo zi
698 鹅行鸭步 é xíng yā bù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宗阚,鹅行鸭步怀 ... EXY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蜗行牛步 大步流星 ./eXc0.html e xing ya bu
696 峨冠博带 é guān bó dài 峨:高;博:宽阔。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后比喻穿着礼服。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EG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华冠丽服、珠光宝气 衣衫褴褛、短褐穿结 ./eXZr.html e guan bo dai
695 讹言惑众 é yán huò zhòng 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EYH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谣言惑众 ./eXZh.html e yan huo zhong
697 鹅毛大雪 é máo dà xuě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EMD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eXZ1.html e mao da xue
6667 堕云雾中 duò yún wù zhōng 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 DYW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头雾水 ./eXVx.html duo yun wu zhong
7025 掇臀捧屁 duō tún pěng pì 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白长吉自捱进了身子,无一日不来掇臀捧屁。” DTPP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溜须拍马 刚正不阿 ./eXU2.html duo tun peng pi
7024 掇拾章句 duō shí zhāng jù 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DSZJ 一般成语 ./eXR3.html duo shi zhang ju
6666 夺人所好 duó rén suǒ hào 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恁须不夺人所好。” DRS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夺人所爱 投其所好 ./eXQy.html duo ren suo hao
7023 夺其谈经 duó qí tán jīng 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DQTJ 一般成语 ./eXNz.html duo qi tan jing
6665 夺门而出 duó mén ér chū 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轻轻拨去门闩,拏在手中,预备当作兵器,可以夺门而出。” DME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破门而入 ./eXNp.html duo men er chu
7022 咄嗟便办 duō jiē biàn bàn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DJB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立等可取、咄嗟立办 ./eXJv.html duo jie bian ban
6664 咄咄怪事 duō duō guài shì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 ... DDG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eXJl.html duo duo guai shi
7021 多许少与 duō xǔ shǎo yǔ 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宋·张商英《素书》:“多许少与者怨。” DXS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eXI0.html duo xu shao yu
7020 多文为富 duō wén wéi fù 以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 《礼记·儒行》:“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孔子家语·儒行》:“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 ... DWW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eXFr.html duo wen wei fu
6663 多如牛毛 duō rú niú máo 多得像牛身上的毛。形容多得数不清。 《北史 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DRN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比比皆是、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恒河沙数 寥寥无几、寥若晨星、凤毛麟角 ./eXFh.html duo ru niu mao
6662 多情善感 duō qíng shàn gǎn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DQ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多情多感 ./eXEw.html duo qing shan gan
978 报仇雪耻 bào chóu xuě chǐ 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BC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报仇雪恨、报怨雪耻、复仇雪耻 忍辱负重、忍生吞声、逆来顺受 ./eXE=.html bao chou xue chi
6661 多难兴邦 duō nàn xīng bāng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 DNX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eXBn.html duo nan xing 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