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57
|
出乖露丑
|
出
|
chū guāi lù chǒu
|
乖:荒谬;丑:可耻。在众人面前丢脸出丑。
|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小姐,若真个打起官司来,出乖露丑,一发不好。”
|
CGL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丑态百出、出乖弄丑
|
威风凛凛、绰约多姿
|
./cXpv.html
|
chu guai lu chou
|
|
21958
|
出将入相
|
出
|
chū jiàng rù xiàng
|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
北魏《元英墓志》:“出将入相,朝望攸居。”
|
CJ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文武双全
|
不文不武
|
./cXp5.html
|
chu jiang ru xiang
|
|
21956
|
出尔反尔
|
出
|
chū ěr fǎn ěr
|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
CEFE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反复无常、翻云覆雨
|
说一不二、言行一致、一言为定
|
./cXo0.html
|
chu er fan er
|
|
21955
|
臭味相投
|
臭
|
chòu wèi xiāng tóu
|
坏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劣习气的人很合得来。
|
宋 牟献《木兰花慢》:“不妨无蟹有监州,臭味喜相投。”
|
CWX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沆瀣一气、同气相求、狼狈为奸
|
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
./cXlr.html
|
chou wei xiang tou
|
|
22388
|
出尘不染
|
出
|
chū chén bù rǎn
|
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
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
CCB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污泥而不染
|
|
./cXl1.html
|
chu chen bu ran
|
|
21954
|
臭名昭著
|
臭
|
chòu míng zhāo zhù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
CMZ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声名狼藉、臭名远扬
|
大名鼎鼎、赫赫有名
|
./cXkw.html
|
chou ming zhao zhu
|
|
958
|
白雪阳春
|
白
|
bái xuě yáng chūn
|
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
宋 王禹偁《为宰相谢赐御制歌诗表》:“《白雪》《阳春》之句,空炫清新。”
|
BX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春白雪
|
|
./cXk=.html
|
bai xue yang chun
|
|
21953
|
臭名远扬
|
臭
|
chòu míng yuǎn yáng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
CMY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臭名昭著、声名狼藉、臭不可当
|
驰名中外、名扬四海
|
./cXhx.html
|
chou ming yuan yang
|
|
21952
|
臭不可闻
|
臭
|
chòu bù kě wén
|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
唐·柳宗元《东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蛲 而实之,臭不可当也。”
|
CBK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臭不可当
|
|
./cXhn.html
|
chou bu ke wen
|
|
21951
|
踌躇满志
|
踌
|
chóu chú mǎn zhì
|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
|
庄周《庄子 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CCM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称心如意、心满意足
|
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
./cXdt.html
|
chou chu man zhi
|
|
21950
|
稠人广众
|
稠
|
chóu rén guǎng zhòng
|
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
|
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稠人广众,荐宠下辈。”
|
CR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庭广众
|
荒无人烟、人烟稀少
|
./cXdj.html
|
chou ren guang zhong
|
|
21949
|
愁云惨雾
|
愁
|
chóu yún cǎn wù
|
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
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如果是惊天动地的霹雳,那才拨得开满天的愁云惨雾。”
|
CYC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愁云惨淡
|
|
./cXcy.html
|
chou yun can wu
|
|
21948
|
愁眉苦脸
|
愁
|
chóu méi kǔ liǎn
|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
CMK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愁眉锁眼、愁眉不展
|
笑逐颜开、喜笑颜开、眉开眼笑
|
./cXZp.html
|
chou mei ku lian
|
|
22387
|
愁多夜长
|
愁
|
chóu duō yè cháng
|
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感到时光悠长难遣。
|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慓!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宋·华岳《翠微南征录·秋意次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慓!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宋·华岳《翠微南征录·秋意次项子礼韵》:“诗尽时尤阔,愁多夜更长。”...
|
CD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cXY4.html
|
chou duo ye chang
|
|
21947
|
愁肠寸断
|
愁
|
chóu cháng cùn duàn
|
忧愁得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
|
唐 张鷟《游仙窟》:“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
|
CCC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愁肠九转、心事重重、忧心忡忡
|
称心如意、欢欣鼓舞、喜笑颜开
|
./cXVv.html
|
chou chang cun duan
|
|
21946
|
愁肠百结
|
愁
|
chóu cháng bǎi jié
|
忧愁缠结在肠内。
|
《敦煌变文集 王昭君变文》:“日月无明照覆盆,愁肠百结虚成着。”
|
CCB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愁肠寸断、忧心忡忡
|
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
./cXVl.html
|
chou chang bai jie
|
|
22386
|
愁肠九回
|
愁
|
chóu cháng jiǔ huí
|
指悲愁频频在腹中萦绕,难于排遣。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唐·崔橹《春日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唐·崔橹《春日长安即事》:“玉楼春暖笙歌夜,肯信愁肠日九回。”...
|
CCJ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愁肠百结
|
|
./cXV5.html
|
chou chang jiu hui
|
|
21945
|
丑态百出
|
丑
|
chǒu tài bǎi chū
|
丑态:丑恶的样子。做出各种各样的丑恶的样子。形容丑恶的表演或丑恶的行为。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们那有甚么心事!不过因明日就要放榜,得失心未免过重,以致弄的忽哭忽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们那有甚么心事!不过因明日就要放榜,得失心未免过重,以致弄的忽哭忽笑,丑态百出。”...
|
CTB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摇头摆尾、挤眉弄眼、嬉皮笑脸
|
威风凛凛
|
./cXRr.html
|
chou tai bai chu
|
|
21944
|
愁眉不展
|
愁
|
chóu méi bù zhǎn
|
展:舒展。心里忧愁;双眉紧锁;不得舒展。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作“愁眉紧锁”。
|
唐 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
CM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愁眉苦脸、闷闷不乐
|
笑逐颜开、眉开眼笑、喜笑颜开
|
./cXRh.html
|
chou mei bu zhan
|
|
22385
|
抽丝剥茧
|
抽
|
chōu sī bāo jiǎn
|
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
|
CSBJ
|
一般成语
|
|
|
|
./cXQw.html
|
chou si bao jian
|
|
22384
|
抽筋拔骨
|
抽
|
chōu jīn bá gǔ
|
比喻非常勉强。
|
|
CJBG
|
一般成语
|
|
|
|
./cXNx.html
|
chou jin ba gu
|
|
22383
|
抽抽搭搭
|
抽
|
chōu chōu dā dā
|
形容抵声哭泣。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平儿听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
CCD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抽抽噎噎
|
兴高采烈
|
./cXM2.html
|
chou chou da da
|
|
22382
|
宠辱皆忘
|
宠
|
chǒng rǔ jiē wàng
|
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CRJ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宠辱不惊
|
争名夺利
|
./cXJt.html
|
chong ru jie wang
|
|
21942
|
宠辱不惊
|
宠
|
chǒng rǔ bù jīng
|
宠:宠爱;辱:羞辱。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
|
《新唐书 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
CR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之度外
|
患得患失、宠辱若惊
|
./cXJj.html
|
chong ru bu jing
|
|
21943
|
宠辱若惊
|
宠
|
chǒng rǔ ruò jīng
|
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
先秦 李耳《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先秦 李耳《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
CRR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斤斤计较
|
宠辱不惊
|
./cXJ3.html
|
chong ru ruo jing
|
|
21941
|
冲口而出
|
冲
|
chōng kǒu ér chū
|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多指说话失于检点。
|
宋 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
CKE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脱口而出、心直口快
|
守口如瓶
|
./cXE4.html
|
chong kou er chu
|
|
21939
|
冲锋陷阵
|
冲
|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
CF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生入死、赴汤蹈火
|
临阵脱逃、望风而逃
|
./cXBv.html
|
chong feng xian zhen
|
|
21940
|
冲昏头脑
|
冲
|
chōng hūn tóu nǎo
|
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
|
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这可不能冲昏头脑,任着性子,借题发挥呵!”
|
CHT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头脑清醒
|
./cXB5.html
|
chong hun tou nao
|
|
21931
|
赤胆忠心
|
赤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
CDZ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忠心耿耿、披肝沥胆、耿耿此心
|
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
./cWxz.html
|
chi dan zhong xin
|
|
21930
|
赤诚相待
|
赤
|
chì chéng xiāng dài
|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
CC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赤心相待、赤诚相见
|
虚情假意
|
./cWxp.html
|
chi cheng xiang dai
|
|
21929
|
赤膊上阵
|
赤
|
chì bó shàng zhèn
|
赤膊:光着上身;指不穿盔甲;阵:泛指战场。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阵作战。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 赤膊:光着上身;指不穿盔甲;阵:泛指战场。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阵作战。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后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的从事。也作“赤体上阵”。...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
CB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赤手上阵、轻装上阵
|
披挂上阵、披坚执锐
|
./cWw4.html
|
chi bo shang zhen
|
|
21928
|
叱咤风云
|
叱
|
chì zhà fēng yún
|
叱咤:发怒吆喝。一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可以左右整个局势。
|
《晋书 乞伏炽磐载记论》:“炽磐叱咤风云,见机而动。”
|
CZF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气壮山河、气势磅礴
|
心平气和
|
./cWtv.html
|
chi zha feng yun
|
|
22379
|
齿牙春色
|
齿
|
chǐ yá chūn sè
|
形容爽朗地大笑。
|
宋·陶彀《清异录·作用》:“娄师德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人谓师德笑,为齿牙春色。”
|
CY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cWs0.html
|
chi ya chun se
|
|
22377
|
齿若编贝
|
齿
|
chǐ ruò biān bèi
|
编:顺次第排列;贝:贝壳。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
《汉书·东方朔传》:“目若玄珠,齿若编贝。”
|
CRB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齿如齐贝、齿如编贝、齿如含贝
|
犬牙交错
|
./cWpr.html
|
chi ruo bian bei
|
|
21927
|
齿白唇红
|
齿
|
chǐ bái chún hóng
|
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
CBC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眉清目秀
|
|
./cWph.html
|
chi bai chun hong
|
|
22378
|
齿亡舌存
|
齿
|
chǐ wáng shé cún
|
亡:脱落,不存在。牙齿都掉了,舌头还存在。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柔软的常能保全。
|
汉·刘向《说苑·敬慎》:“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
CW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能克刚、齿敝舌存
|
|
./cWp1.html
|
chi wang she cun
|
|
22376
|
尺泽之鲵
|
尺
|
chǐ zé zhī ní
|
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
CZZ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井底之蛙
|
|
./cWow.html
|
chi ze zhi ni
|
|
22375
|
尺水丈波
|
尺
|
chǐ shuǐ zhàng bō
|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
唐 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
CS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兴风作浪
|
|
./cWk2.html
|
chi shui zhang bo
|
|
22373
|
尺幅千里
|
尺
|
chǐ fú qiān lǐ
|
一尺长的画幅,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比喻外形虽小,包含的内容很多。
|
《南史 昭胄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
CFQ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尺寸千里
|
|
./cWhj.html
|
chi fu qian li
|
|
22374
|
尺树寸泓
|
尺
|
chǐ shù cùn hóng
|
泓:水深。泛指地方虽小,却有花草树木、清泉流水的景区。
|
|
CSCH
|
一般成语
|
|
|
|
./cWh3.html
|
chi shu cun hong
|
|
22372
|
尺短寸长
|
尺
|
chǐ duǎn cù cháng
|
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
CDC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
./cWgy.html
|
chi duan cu chang
|
|
21926
|
尺寸之功
|
尺
|
chǐ cù zhī gōng
|
尺寸:形容数量少。微末的功劳。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
|
CC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薄之劳
|
|
./cWdz.html
|
chi cu zhi gong
|
|
21925
|
尺寸之地
|
尺
|
chǐ cùn zhī dì
|
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而齐尺寸之地无得,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
CC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尺山寸水
|
|
./cWdp.html
|
chi cun zhi di
|
|
22371
|
持之有故
|
持
|
chí zhī yǒu gù
|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
|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
CZ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理成章、言之有理
|
妄下雌黄、无稽之谈、不经之谈
|
./cWZv.html
|
chi zhi you gu
|
|
22369
|
持平之论
|
持
|
chí píng zhī lùn
|
持平:保持公正;没有偏向。公正的议论或调和折中的言论。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二》:“先师刘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二》:“先师刘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必非今之说法禅僧。’斯其持平之论矣。”...
|
CP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偏不倚、公正无私
|
偏听偏信、一孔之见
|
./cWVr.html
|
chi ping zhi lun
|
|
22368
|
持禄养交
|
持
|
chí lù yǎng jiāo
|
持禄:保持禄位;养交:交结权贵。指结交权贵以保持自己的职位。
|
管仲《管子 明法》:“大臣务相贵而不任国,小臣持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故官失其能。”
|
CL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cWVh.html
|
chi lu yang jiao
|
|
22370
|
持危扶颠
|
持
|
chí wēi fú diān
|
扶持危困的局面。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
CWF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挽狂澜
|
|
./cWV1.html
|
chi wei fu dian
|
|
956
|
白首穷经
|
白
|
bái shǒu qióng jīng
|
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不倦
|
宋 苏辙《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告词》:“谓白首穷经之乐,尚可推以与人。”
|
BS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好学不倦
|
|
./cWU=.html
|
bai shou qiong jing
|
|
22367
|
持筹握算
|
持
|
chí chóu wò suàn
|
原指筹划,后称管理财务。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云萝公主》:“妇持筹握算,日致丰盈,可弃仰成而已。”
|
CC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精打细算
|
|
./cWRn.html
|
chi chou wo suan
|
|
21924
|
迟暮之年
|
迟
|
chí mù zhī nián
|
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年兄之论固正,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塞外驱驰,良不容易。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年兄之论固正,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塞外驱驰,良不容易。”...
|
CM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桑榆暮年
|
|
./cWQ2.html
|
chi mu zhi n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