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6370 大吉大利 dà jí dà lì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 ... DJDL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福星高照 大灾大难 ./dG93.html da ji da li
6367 大好河山 dà hǎo hé shān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DHH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锦绣河山 残山剩水 ./dG8y.html da hao he shan
6366 大旱云霓 dà hàn yún ní 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DHY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旱望云霓 ./dG5z.html da han yun ni
6365 大寒索裘 dà hán suǒ qiú 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十分慌乱。 汉·扬雄《法言·寡见》:“大寒而后索认裘,不亦晚乎?” DH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江心补漏、临渴掘井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dG44.html da han suo qiu
6364 大海捞针 dà hǎi lāo zhēn 在大海里捞一枚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含有白费力气之意。 明 王錂《春芜记 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DHL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难如登天、海中捞月 易如反掌、轻而易举、唾手可得 ./dG1v.html da hai lao zhen
6363 大功告成 dà gōng gào chéng 功:事业;告:宣告。指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工作或十分重要的任务。也作“大功毕成”。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DGGC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功成名就、功德圆满、旗开得胜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dG1l.html da gong gao cheng
6362 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DGWS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 ./dG00.html da gong wu si
6337 打情骂俏 dǎ qíng mà qiào 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用轻佻的语言、动作勾引挑逗。多指男女间调情。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齐巧这两天糖葫芦又没有去,王小四便打情骂俏起来。” DQM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搔首弄姿、眉来眼去、嬉皮笑脸 正颜厉色、一本正经 ./dDlt.html da qing ma qiao
6896 打闷葫芦 dǎ mèn hú lu 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 ... DMH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dDky.html da men hu lu
6336 打马虎眼 dǎ mǎ hu yǎn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老舍《骆驼祥子》:“待了会儿,他把钱拿起来:‘三十?别打马虎眼!’” DMH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阳奉阴违 ./dDhz.html da ma hu yan
6335 打落水狗 dǎ luò shuǐ gǒu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DL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打死老虎 纵虎归山 ./dDhp.html da luo shui gou
6333 打狗看主 dǎ gǒu kàn zhǔ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DGK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投鼠忌器 打狗欺主 ./dDdv.html da gou kan zhu
6332 打躬作揖 dǎ gōng zuò yī 打躬:两手向上合抱;作揖:合手向下行礼。指旧时男子见面恭敬行礼;也形容恭顺的样子。 清 曹雪芹《红楼梦》:“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 DG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以礼待人 横行霸道 ./dDdl.html da gong zuo yi
6334 打家劫舍 dǎ jiā jié shè 舍:居住的房子。成群结伙地到别人家里;用暴力抢夺财物。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见俫子撅天扑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杀人贼。” DJJ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为非作歹、杀人越货、趁火打劫、明火执杖 扶危济困、劫富济贫 ./dDd5.html da jia jie she
6331 打富济贫 dǎ fù jì pín 打击豪绅、地主,贪官污吏,夺取其财物救济穷人。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打日本,反汉奸是天经地义啦,他们又打富济贫,这全对他的劲。” DFJ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杀富济贫 ./dDc0.html da fu ji pin
6330 打得火热 dǎ dé huǒ rè 形容十分亲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原来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个烟花娼妓,唤做李巧奴,时常往来,正是打得火热 ... DDH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打成一片 ./dDZr.html da de huo re
6329 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 ... 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DCJ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欲擒故纵、引蛇出洞 ./dDZh.html da cao jing she
6328 打抱不平 dǎ bào bù píng 在双方争执中;主动介入;帮助受到欺压的人;打击实施强暴者。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替平儿打抱不平。” DBB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仗义执言、见义勇为、扶弱抑强 欺软怕硬、欺贫重富、见死不救 ./dDYw.html da bao bu ping
963 百二河山 bǎi èr hé shān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BEH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百二山河 ./dDY=.html bai er he shan
6327 答非所问 dá fēi suǒ wèn 回答的并不是人家所问的事情。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作稀罕儿?’” DFS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文不对题 对答如流 ./dDVx.html da fei suo wen
6326 达官显宦 dá guān xiǎn huàn 达:显贵;宦:官。旧指职位高而声势显赫的官员。 清 昭槤《啸亭杂录 王树勋》:“蒋子蒲、庞士冠等词垣名流,甘列弟子之位,其余达官显宦为其门人者无算。 ... DGX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达官贵人 平民百胜、凡夫俗子、芸芸众生 ./dDRt.html da guan xian huan
6325 达官贵人 dá guān guì rén 指地位高的官吏和显赫而有权势的人物。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九卷:“京师都会,好恶万端贵人,达官盈门。” DGG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达官显宦、皇亲国戚、土豪劣绅 平民百胜、凡夫俗子、芸芸众生 ./dDRj.html da guan gui ren
22092 错综复杂 cuò zōng fù zá 错:交叉;交错;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交错综合;重复杂乱。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周易 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CZF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扑朔迷离、盘根错节、纵横交错 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dDQy.html cuo zong fu za
22091 错落不齐 cuò luò bù qí 形容极不整齐。 叶圣陶《皮包》:“十多封来信……开口处错落不齐,是随手撕的。” CLB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参差不齐 错落有致 ./dDNz.html cuo luo bu qi
22090 措置裕如 cuò zhì yù rú 措置:安排、料理;裕如:从容不迫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从容不费力气;又完成得很好。 汉 扬雄《法言》:“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草木鸟兽,裕如也。” CZYR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游刃有余、应付裕如、从容不迫 手足无措、措手不及 ./dDM4.html cuo zhi yu ru
6324 打成一片 dǎ chéng yī piàn 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如同一体。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顺道,打成一片。” DCY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浑然一体、水乳交融、抱成一团、打得火热 分道扬镳、各行其是、同床异梦 ./dDJv.html da cheng yi pian
8174 嗒然若丧 tà rán ruò sàng 形容懊丧的神情。 《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TRR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嗒焉自丧 ./dDJl.html ta ran ruo sang
22089 厝火积薪 cuò huǒ jī xīn 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火置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隐着极大的祸患。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CHJ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盲人瞎马、朝不保夕、危在旦夕 ./dDJ5.html cuo huo ji xin
22088 错落有致 cuò luò yǒu zhì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晋书 卫恒》:“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CL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有条不紊、有条有理 杂乱无章、错落不齐 ./dDI0.html cuo luo you zhi
22087 蹉跎岁月 cuō tuó suì yuè 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虚度光阴。白白地度过年月。指人生虚度年华。也作“日月蹉跎”、“岁月蹉跎”。 晋 阮籍《咏怀》:“误东未终极,白日勿蹉跎。” CTS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虚度年华、马齿徒增 分秒必争、夜以继日 ./dDFr.html cuo tuo sui yue
22425 蹉跎日月 cuō tuó rì yuè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CTR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蹉跎时日 ./dDFh.html cuo tuo ri yue
22086 撮盐入火 cuō yán rù huǒ 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 CYR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火上浇油 ./dDEw.html cuo yan ru huo
22085 搓手顿脚 cuō shǒu dùn jiǎo 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4回:“县太爷急的搓手顿脚,叫了签稿,请了刑名师爷,大家斟酌,想不出一个法 ... CSD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搓手顿足 ./dDBn.html cuo shou dun jiao
6576 丢卒保车 diū zú bǎo jū 本是象棋术语。后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京剧《龙江颂》第一场:“为了堵江救旱,我们是会损失一些,这照我们下棋的说法,就叫做‘丢卒保车’。” DZ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丢车保帅 ./d3pz.html diu zu bao ju
6575 丢盔卸甲 diū kuī xiè jiǎ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元 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DKX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落荒而逃、狼奔豕突、一败涂地 克敌制胜、旗开得胜 ./d3o4.html diu kui xie jia
6956 定国安邦 dìng guó ān bāng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歆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凤 ... DGA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安邦定国 祸国殃民 ./d3ll.html ding guo an bang
6574 鼎足而三 dǐng zú ér sān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 DZE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鼎足而立 ./d3k0.html ding zu er san
6573 鼎新革故 dǐng xīn gé gù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周易 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DXG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推陈出新、涤故更新、破旧立新 因循守旧 ./d3hr.html ding xin ge gu
6572 顶礼膜拜 dǐng lǐ mó bài 顶礼:头、手、足五体俯伏在菩萨足下叩拜;膜拜:举手加额;长跪而拜。原是佛教最高的敬礼方式;表示恭敬和 ... 清 吴趼人《痛史》第20回:“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 DLM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五体投地、肃然起敬、奉若神明、毕恭毕敬 不以为然 ./d3dx.html ding li mo bai
6571 鼎足之势 dǐng zú zhī shì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DZ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鼎足而立 ./d3dn.html ding zu zhi shi
6570 鼎鼎大名 dǐng dǐng dà míng 鼎鼎:名声盛大的样子。很大的名气。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 DDD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赫赫有名、闻名遐尔、举世闻名、名扬天下 无名鼠辈、无声无息、不见经传 ./d3Zt.html ding ding da ming
6955 钉嘴铁舌 dīng zuǐ tiě shé 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DZT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不烂之舌、铁嘴钢牙 ./d3Vz.html ding zui tie she
6954 丁一卯二 dīng yī mǎo èr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DYME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丁是丁,卯是卯 藕断丝连 ./d3U4.html ding yi mao er
6569 喋喋不休 dié dié bù xiū 喋喋:形容说话的声音。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 DDB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津津乐道 默不做声、守口如瓶、默默无言 ./d3Rl.html die die bu xiu
6953 迭床架屋 dié chuáng jià wū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DCJW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叠床架屋 ./d3Q0.html die chuang jia wu
6568 掉以轻心 diào yǐ qīng xīn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 ...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DYQ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等闲视之、满不在乎、不屑一顾、淡然处之 刮目相看、郑重其事 ./d3N1.html diao yi qing xin
974 班班可考 bān bān kě kǎo 班班:明显的样子;考:考查。指文字记录十分明显,可以考查 宋 陈亮《与韩无咎尚书》:“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BBK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有据可查 ./d3M=.html ban ban ke kao
8175 调嘴学舌 tiáo zuǐ xué shé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TZX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调嘴弄舌 ./d3Jn.html tiao zui xue she
7689 调嘴弄舌 tiáo zuǐ nòng shé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TZN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调嘴调舌、调唇弄舌 ./d3I2.html tiao zui nong she
6567 调虎离山 diào hǔ lí shān 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3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 DHL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d3Ft.html diao hu li 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