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26
|
通同一气
|
通
|
tōng tóng yī yì
|
串通在一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的。”
|
TT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串通一气
|
|
./MmFwcw==.html
|
tong tong yi yi
|
|
7838
|
通风报信
|
通
|
tōng fēng bào xìn
|
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
清 颐琐《黄绣球》第20回:“那掌柜的说他恶毒,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信,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 清 颐琐《黄绣球》第20回:“那掌柜的说他恶毒,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信,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了这掌柜的。”...
|
TF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风讨信
|
守口如瓶
|
./MmF5eQ==.html
|
tong feng bao xin
|
|
7897
|
通商惠工
|
通
|
tōng shāng huì gōng
|
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
TSH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mMwcQ==.html
|
tong shang hui gong
|
|
7943
|
通力合作
|
通
|
tōng lì hé zuò
|
不分彼此;共同努力。通:联合。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盍彻乎”宋 朱熹注:“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盍彻乎”宋 朱熹注:“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
|
TLH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逼上梁山、合情合理
|
名行其事、不近情理
|
./MmQ1MA==.html
|
tong li he zuo
|
|
7949
|
通权达变
|
通
|
tōng quán dá biàn
|
通:懂得;权:权宜;达:通晓;懂得。通晓权宜;适应变化。指办事不死守常规;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好通权达变,放在手下备用吧。”
|
TQD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随机应变、看风使舵
|
刻舟求剑
|
./MmRlcQ==.html
|
tong quan da bian
|
|
7951
|
通家之好
|
通
|
tōng jiā zhī hǎo
|
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有西邻赵国器,是这扬州奴父亲,与老夫三十载通家之好。”
|
TJ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RnNA==.html
|
tong jia zhi hao
|
|
8013
|
通宵彻夜
|
通
|
tōng xiāo chè yè
|
整夜。
|
明·无心子《金雀记·守贞》:“他爱我……通宵彻夜之妙。你与姐姐说,不要轻慢人。”
|
TXC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宵达旦
|
|
./NTYyYw==.html
|
tong xiao che ye
|
|
8014
|
通宵达旦
|
通
|
tōng xiāo dá dàn
|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达:到;旦:天亮。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
TX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夜以继日
|
一朝一夕
|
./NTYybQ==.html
|
tong xiao da dan
|
|
8050
|
通同作弊
|
通
|
tōng tóng zuò bì
|
作弊:用欺骗的手段做违法乱纪或不合规定的事情。串通一起做坏事。
|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你与孩儿通同作弊,乱我家法。”
|
TTZ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共同舞弊
|
|
./Nmk1cQ==.html
|
tong tong zuo bi
|
|
8137
|
通行无阻
|
通
|
tōng xíng wú zǔ
|
阻:阻碍。顺畅通行,没有阻碍
|
邹韬奋《抗战以来·审查父老对社会科学也有贡献》:“这种新发明恐怕只能在现状下的中国可以通行无阻。”
|
TX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畅通无阻
|
|
./OGkybQ==.html
|
tong xing wu zu
|
|
8138
|
通宵守夜
|
通
|
tōng xiāo shǒu yè
|
|
|
TX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kydw==.html
|
tong xiao shou ye
|
|
8139
|
通俗易懂
|
通
|
tōng sú yì dǒng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
|
TS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妪能解
|
|
./OGkzZw==.html
|
tong su yi dong
|
|
8140
|
通观全局
|
通
|
tōng guān quán jú
|
通:全、遍。把事情整个地加以考虑、谋划
|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面论。”
|
TG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纵观全局
|
|
./OGk0MA==.html
|
tong guan quan ju
|
|
8191
|
通今博古
|
通
|
tōng jīn bó gǔ
|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
|
TJB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古通今、通达古今
|
|
./MmUyMg==.html
|
tong jin bo gu
|
|
8362
|
通变达权
|
通
|
tōng biàn dá quán
|
同“通权达变”。
|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二公通变达权,皆可为长民者之法也。”
|
TBD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权达变、通时达变
|
|
./NTVlcQ==.html
|
tong bian da quan
|
|
8363
|
通才硕学
|
通
|
tōng cái shuò xué
|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
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十大学书》:“一般自命开通之学生,粗得西学皮毛,辄满口名词,自诩为通才硕 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十大学书》:“一般自命开通之学生,粗得西学皮毛,辄满口名词,自诩为通才硕学……有不可一世之概。”...
|
TC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maw==.html
|
tong cai shuo xue
|
|
8374
|
通风报讯
|
通
|
tōng fēng bào xùn
|
见“通风报信”。
|
秦牧《愤怒的海》:“徐大奎进城到县衙门去了,芹姊觑了便,才赶回来通风报讯给我们。”
|
TF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风报信
|
|
./NTVrdQ==.html
|
tong feng bao xun
|
|
8375
|
通风讨信
|
通
|
tōng fēng tǎo xìn
|
犹言通风报信。
|
明·沈鲸《双珠记·京邸叙亲》:“宫城中不比民家,虽皇后贵妃,难与父母往来,况宫女禁闭在内,谁能通风讨 明·沈鲸《双珠记·京邸叙亲》:“宫城中不比民家,虽皇后贵妃,难与父母往来,况宫女禁闭在内,谁能通风讨信。”...
|
TFT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风报信
|
|
./NTVsNA==.html
|
tong feng tao xin
|
|
8376
|
通古博今
|
通
|
tōng gǔ bó jīn
|
同“通今博古”。
|
《钟山》1981年第4期:“你是一个老大学生了,通古博今,知书达理,何必与姚金根那种人一般见识,他小 《钟山》1981年第4期:“你是一个老大学生了,通古博今,知书达理,何必与姚金根那种人一般见识,他小人得志。”...
|
TG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今博古
|
|
./NTVtOA==.html
|
tong gu bo jin
|
|
8378
|
通今达古
|
通
|
tōng jīn dá gǔ
|
同“通今博古”。
|
胡蕴玉《序》:“述学派之流别,论政治之得失,纵有通今达古之才,而无瑰玮奇丽之笔,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胡蕴玉《序》:“述学派之流别,论政治之得失,纵有通今达古之才,而无瑰玮奇丽之笔,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TJD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今博古、博古通今
|
|
./NTVudw==.html
|
tong jin da gu
|
|
8383
|
通南彻北
|
通
|
tōng nán chè běi
|
谓贯穿南北。
|
赵树理《三里湾》:“又往前走,就看见东山根通南彻北的一条河从北边的山缝里钻出来,又钻进南边的山缝里去 赵树理《三里湾》:“又往前走,就看见东山根通南彻北的一条河从北边的山缝里钻出来,又钻进南边的山缝里去。”...
|
TNC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xZQ==.html
|
tong nan che bei
|
|
8385
|
通前彻后
|
通
|
tōng qián chè hòu
|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
|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大凡读书须要通前彻后看,故得圣人之意。”
|
TQC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前澈后、通前至后
|
|
./NTVycw==.html
|
tong qian che hou
|
|
8386
|
通前至后
|
通
|
tōng qián zhì hòu
|
见“通前彻后”。
|
《平妖传》第十一回:“先从左壁上起,将手捻定,通前至后,凡有字处,次等拂过,共一十三张。”
|
TQ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前澈后、通前彻后
|
|
./NTVzYw==.html
|
tong qian zhi hou
|
|
8389
|
通儒达士
|
通
|
tōng rú dá shì
|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
|
TR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儒达识
|
|
./NTV1aw==.html
|
tong ru da shi
|
|
8391
|
通上彻下
|
通
|
tōng shàng chè xià
|
①谓从天到地。②从上到下。指所有的人。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3卷:“天地是举其大体而言,鬼神是举其中运动变化者,通上彻下而言。”
|
TS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2ZQ==.html
|
tong shang che xia
|
|
8394
|
通时达变
|
通
|
tōng shí dá biàn
|
同“通权达变”。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1回:“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其人有王伯之才,通时达变,足以寄秦国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1回:“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其人有王伯之才,通时达变,足以寄秦国之政。”...
|
TSD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权达变
|
|
./NTV4Mg==.html
|
tong shi da bian
|
|
8395
|
通时达务
|
通
|
tōng shí dá wù
|
谓了解客观形势。
|
清·陈确《答沈朗思书》:“而通时达务之士,则又群相惊惧危恐,蓄缩而莫取出一言。”
|
TSD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4Yw==.html
|
tong shi da wu
|
|
8397
|
通天彻地
|
通
|
tōng tiān chè dì
|
①形容本领十分高强。②从天到地,到处。
|
元·石君宝《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第二折:“总饶你便通天彻地的郎君,也不够三朝五日遭瘟。”
|
TTC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通广大
|
|
./NTV5cQ==.html
|
tong tian che di
|
|
8400
|
通文达礼
|
通
|
tōng wén dá lǐ
|
谓有学问懂礼仪。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
TW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文达理
|
|
./NTYwNA==.html
|
tong wen da li
|
|
8401
|
通文达理
|
通
|
tōng wén dá lǐ
|
谓有学问懂道理。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周员外,依你这许多通文达理,我道为些什么,不过要我替丈夫娶妾么!”
|
TW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书达理
|
|
./NTYwZQ==.html
|
tong wen da li
|
|
8402
|
通文达艺
|
通
|
tōng wén dá yì
|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
《西游补》第一回:“我们老和尚是个通文达艺之人,却又慈悲太过。”
|
TW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Ywbw==.html
|
tong wen da yi
|
|
8414
|
通邑大都
|
通
|
tōng yì dà dōu
|
同“通都大邑”。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
TYD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都大邑
|
|
./NTY5aw==.html
|
tong yi da dou
|
|
8416
|
通幽洞冥
|
通
|
tōng yōu dòng míng
|
通晓、洞察幽冥之事。
|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文成作师,通幽洞冥。”
|
TYD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幽洞灵
|
|
./NTZhZQ==.html
|
tong you dong ming
|
|
8417
|
通幽洞微
|
通
|
tōng yōu dòng wēi
|
通晓、洞察幽深而细微的道理。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佛光满禅师法嗣》:“并钩深索隐,通幽洞微。”
|
TYD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幽动微
|
|
./NTZheQ==.html
|
tong you dong wei
|
|
8539
|
通达谙练
|
通
|
tōng dá ān liàn
|
通达:明白;谙练:熟悉,熟练。深知人情事理,处理问题老练。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人既如此通达谙练,岂有连个礼的轻重过节儿,他也不明白的理?”
|
TDAL
|
一般成语
|
|
|
|
./Nmk1Zw==.html
|
tong da an lian
|
|
8653
|
通人达才
|
通
|
tōng rén dá cái
|
通人:学识渊博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才
|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熟能注意焉!”
|
TRD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kzcQ==.html
|
tong ren da cai
|
|
8654
|
通达古今
|
通
|
tōng dá gǔ jīn
|
通:通晓;达:到达。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物。形容知识渊博,见闻广博
|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赞》:“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赞》:“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
|
TDG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今博古
|
|
./OGk0YQ==.html
|
tong da gu jin
|
|
8655
|
通财之谊
|
通
|
tōng cái zhī yì
|
谊:交情。在钱财上互通有无、互相支援的交情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你虽是个便家,况你我还有通财之谊;只是你在差次,那有许多银子?”
|
TC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k0aw==.html
|
tong cai zhi yi
|
|
8738
|
通都大邑
|
通
|
tōng dū dà yì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
TDD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邑大都
|
偏乡僻壤
|
./Mjh3OA==.html
|
tong du da yi
|
|
8742
|
通功易事
|
通
|
tōng gōng yì shì
|
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
TGY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工易事
|
|
./Mjk0aw==.html
|
tong gong yi shi
|
|
8908
|
通材达识
|
通
|
tōng cái dá shí
|
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
|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
TCD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才练识
|
|
./NTVmMA==.html
|
tong cai da shi
|
|
8909
|
通才练识
|
通
|
tōng cái liàn shí
|
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
唐·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观之颂序》:“夫其通才练识,赡学多闻,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
|
TCL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材达识
|
|
./NTVmYQ==.html
|
tong cai lian shi
|
|
8912
|
通都大埠
|
通
|
tōng dōu dà bù
|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
燕斌《发刊词》:“近年以来,朝野上下,始从事于女子教育问题,通都大埠之间,女校相继成立。”
|
TDD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都大邑
|
|
./NTVqNg==.html
|
tong dou da bu
|
|
8913
|
通都巨邑
|
通
|
tōng dōu jù yì
|
同“通都大邑”。
|
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小大学书》:“通都巨邑虽有大学,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事不问矣。 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小大学书》:“通都巨邑虽有大学,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事不问矣。”...
|
TDJ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都大埠、通都大邑
|
|
./NTVqZw==.html
|
tong dou ju yi
|
|
8918
|
通工易事
|
通
|
tōng gōng yì shì
|
见“通功易事”。
|
清·魏源《默觚·治篇》:“车马之驰驱,衣裳之曳娄,酒食鼓瑟之愉乐,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 清·魏源《默觚·治篇》:“车马之驰驱,衣裳之曳娄,酒食鼓瑟之愉乐,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
|
TGY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功易事
|
|
./NTVsbw==.html
|
tong gong yi shi
|
|
8919
|
通共有无
|
通
|
tōng gòng yǒu wú
|
谓互相接济;互通有无。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杨俊传》:“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
|
TGY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互通有无、通无共有
|
|
./NTVseQ==.html
|
tong gong you wu
|
|
8920
|
通古达变
|
通
|
tōng gǔ dá biàn
|
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
|
宋·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经天纬地、通古达变者,其文不贵,则文学得其士也。”
|
TGD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taQ==.html
|
tong gu da bian
|
|
8923
|
通计熟筹
|
通
|
tōng jì shú chóu
|
全面考虑,仔细筹划。
|
清·林则徐《报告抵粤日期并体察洋面堵截趸船情形折》:“拟于旬日之间出赴中路之虎门、澳门等处,与水师提 清·林则徐《报告抵粤日期并体察洋面堵截趸船情形折》:“拟于旬日之间出赴中路之虎门、澳门等处,与水师提臣关天培乘船周览,以便相机度势,通计熟筹。”...
|
TJS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uYw==.html
|
tong ji shu chou
|
|
8929
|
通前澈后
|
通
|
tōng qián chè hòu
|
见“通前彻后”。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只要这等通前澈后一算,就知道这书不是脱岔露空了。”
|
TQC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前彻后、通前至后
|
|
./NTVzMg==.html
|
tong qian che hou
|
|
8930
|
通衢大邑
|
通
|
tōng qú dà yì
|
同“通都大邑”。
|
清·王瑬《钞币议》:“又令通衢大邑设立官局,民以他省钞至者,验明准其换本省钞行用。”
|
TQD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通都大邑
|
|
./NTVzbQ==.html
|
tong qu da 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