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38
|
三街六巷
|
三
|
sān jiē liù xiàng
|
泛指大街小巷。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这三街六巷,凭他是谁,若得罪了我醉金刚倪二的街坊,管叫他人离家散。”
|
SJ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头巷尾、大街小巷
|
|
./MjFscQ==.html
|
san jie liu xiang
|
|
23145
|
三十而立
|
三
|
sān shí ér lì
|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SSE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而立之年
|
|
./MjF3aw==.html
|
san shi er li
|
|
23150
|
三魂七魄
|
三
|
sān hún qī pò
|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
《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
SHQ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IxdQ==.html
|
san hun qi po
|
|
23151
|
三生有幸
|
三
|
sān shēng yǒu xìng
|
三生都很幸运。形容极为幸运或难得的好境遇。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
|
SS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吉星高照、洪福齐天
|
天不作美、生不逢时
|
./MjI0Yw==.html
|
san sheng you xing
|
|
23162
|
三妻四妾
|
三
|
sān qī sì qiè
|
妻妾众多的意思。
|
清 李渔《风筝误 逼婚》:“你做状元的人,三妻四妾,任凭再娶。”
|
SQ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妻妾成群
|
打光棍、光杆司令
|
./MjJoNA==.html
|
san qi si qie
|
|
23166
|
三天两头
|
三
|
sān tiān liǎng tóu
|
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
|
老舍《我这一辈子》:“我三天两头的到这里来巡逻。”
|
STL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隔三差五
|
|
./MjJpaQ==.html
|
san tian liang tou
|
|
23173
|
三六九等
|
三
|
sān liù jiǔ děng
|
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只不过这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这么三六九等儿的了。”
|
SLJ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JteQ==.html
|
san liu jiu deng
|
|
23182
|
三姑六婆
|
三
|
sān gū liù pó
|
泛指不同职业的妇女;亦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妇女。
|
明 陶宗仪《辍耕录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 明 陶宗仪《辍耕录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
SGL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教九流
|
良家妇女
|
./MjJ3ZQ==.html
|
san gu liu po
|
|
23184
|
三长两短
|
三
|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
SCL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高水低、一差二错
|
安然无恙
|
./MjJ4aQ==.html
|
san chang liang duan
|
|
23185
|
三头六臂
|
三
|
sān tóu liù bì
|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个头;六条臂。后比喻人本领高超;神通广大。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普昭禅师》:“三头六臂擎天地,愤怒那吒扑帝钟。”
|
STL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通广大
|
黔驴技穷、一无所长
|
./MjJ5Yw==.html
|
san tou liu bi
|
|
23187
|
三余读书
|
三
|
sān yú dú shū
|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SY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J6Zw==.html
|
san yu du shu
|
|
23191
|
三三两两
|
三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
|
SS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稀稀拉拉
|
密密麻麻
|
./MjMxeQ==.html
|
san san liang liang
|
|
23202
|
三心二意
|
三
|
sān xīn èr yì
|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
SXE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见异思迁、朝三暮四
|
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
./MjNkbQ==.html
|
san xin er yi
|
|
23205
|
三更半夜
|
三
|
sān gēng bàn yè
|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
《宋史 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宋史 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
SG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夜三更
|
|
./MjNmaw==.html
|
san geng ban ye
|
|
23218
|
三番五次
|
三
|
sān fān wǔ cì
|
形容次数很多。番:次数;遍数。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
|
SF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次三番、再三再四
|
绝无仅有、百年不遇
|
./MjNuMg==.html
|
san fan wu ci
|
|
23219
|
三足鼎立
|
三
|
sān zú dǐng lì
|
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
SZ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鼎足之势、鼎足三分
|
不打自败
|
./MjNudw==.html
|
san zu ding li
|
|
23220
|
三寸之舌
|
三
|
sān cùn zhī shé
|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
SC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寸不烂之舌
|
|
./MjNwaw==.html
|
san cun zhi she
|
|
23221
|
三朝元老
|
三
|
sān cháo yuán lǎo
|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
SC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NxZQ==.html
|
san chao yuan lao
|
|
23239
|
三灾八难
|
三
|
sān zāi bā nàn
|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
|
SZB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多灾多难、三灾六难
|
|
./MjQzcQ==.html
|
san zai ba nan
|
|
23242
|
三教九流
|
三
|
sān jiào jiǔ liú
|
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 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
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第六卷:“(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
SJ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姑六婆、五行八作
|
正人君子
|
./MjQ3bQ==.html
|
san jiao jiu liu
|
|
23243
|
三言两语
|
三
|
sān yán liǎng yǔ
|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
元 施惠《幽闺记 姐妹论思》:“有三言两语,寄也无因。”
|
SY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只言片语、简明扼要
|
长篇大论、喋喋不休
|
./MjQ3dw==.html
|
san yan liang yu
|
|
23249
|
三差两错
|
三
|
sān chā liǎng cuò
|
比喻偶然的差错。
|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七章:“你要出了三差两错,叫小堆八在前方知道了,我们可怎么对得起他!”
|
SC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差五错
|
|
./MjRjMg==.html
|
san cha liang cuo
|
|
23250
|
三贞九烈
|
三
|
sān zhēn jiǔ liè
|
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来是九烈三贞贤达妇,兀的个老人家尚然道出嫁从夫。”
|
SZ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贞五烈
|
|
./MjRjYw==.html
|
san zhen jiu lie
|
|
23254
|
三牲五鼎
|
三
|
sān shēng wǔ dǐng
|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
元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伯喈赴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
SSW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Rlaw==.html
|
san sheng wu ding
|
|
23264
|
三阳开泰
|
三
|
sān yáng kāi tài
|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
《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
SYK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阳交泰
|
|
./MjRrbw==.html
|
san yang kai tai
|
|
23283
|
三纸无驴
|
三
|
sān zhǐ wú lǘ
|
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
SZW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废话连篇
|
|
./MjR4cQ==.html
|
san zhi wu lu
|
|
23291
|
三十六行
|
三
|
sān shí liù háng
|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
清·李渔《玉搔头》:“三十六行,行行相妒。”
|
SSL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十二行
|
|
./MjUxMg==.html
|
san shi liu hang
|
|
23296
|
三人成虎
|
三
|
sān rén chéng hǔ
|
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
SRC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众口铄金、道听途说
|
眼见为实
|
./MjU0bw==.html
|
san ren cheng hu
|
|
23371
|
三皇五帝
|
三
|
sān huáng wǔ dì
|
我们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夫三皇五帝之礼法度,不矜于同而预于治。”
|
SHW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祧之祖
|
|
./MjYwbQ==.html
|
san huang wu di
|
|
23387
|
三纲五常
|
三
|
sān gāng wǔ cháng
|
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 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
SG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清规戒律、三从四德
|
大逆不道、离经叛道
|
./MjY4ZQ==.html
|
san gang wu chang
|
|
23631
|
三差五错
|
三
|
sān chā wǔ cuò
|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
SC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阴差阳错
|
|
./NHN5eQ==.html
|
san cha wu cuo
|
|
23632
|
三番两次
|
三
|
sān fān liǎng cì
|
屡次,多次。
|
元·张可久《天净沙·春情》曲:“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
|
SF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次三番、两次三番、三番五次
|
|
./NHQwdw==.html
|
san fan liang ci
|
|
23633
|
三翻四覆
|
三
|
sān fān sì fù
|
三、四:形容次数之多。翻、覆:反复。形容变化很多;反复无常。。
|
明 张岱《石匮书后集 烈帝本纪》:“先帝焦于治,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
|
SF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朝三暮四、变化多端
|
一如既往、始终如一
|
./NHQxZw==.html
|
san fan si fu
|
|
23634
|
三宫六院
|
三
|
sān gōng liù yuàn
|
泛指帝王妃嫔。
|
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兀那三宫六院,妃嫔彩女听者:明日圣驾亲到御园,打一金弹,金弹落处,有拾得 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兀那三宫六院,妃嫔彩女听者:明日圣驾亲到御园,打一金弹,金弹落处,有拾得者。”...
|
SG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妻四妾
|
|
./NHQzNA==.html
|
san gong liu yuan
|
|
23635
|
三跪九叩
|
三
|
sān guì jiǔ kòu
|
最敬重的礼节。叩:磕头。
|
清 昭槤《啸亭杂录 内务府定制》:“福晋父率阖族谢恩,行三跪九叩礼。”
|
SGJ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顶礼膜拜、打躬作揖
|
|
./NHQzbw==.html
|
san gui jiu kou
|
|
23636
|
三脚两步
|
三
|
sān jiǎo liǎng bù
|
①形容走得快。②谓走不多远。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太太三脚两步,走进房间。表老爷周大权,押着行李也就来了。还有跟来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太太三脚两步,走进房间。表老爷周大权,押着行李也就来了。还有跟来的丫头,忙着替太太找梳头家伙,又找盆打洗脸水。”...
|
SJL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Q4NA==.html
|
san jiao liang bu
|
|
23637
|
三年五载
|
三
|
sān nián wǔ zǎi
|
载:年。指三五年。形容不很长的几年时间。
|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还有甚精金响钞,暗暗藏埋。”
|
SN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年复一年
|
一年半载
|
./NHRhbQ==.html
|
san nian wu zai
|
|
23638
|
三迁之教
|
三
|
sān qiān zhī jiào
|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
SQ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孟母三迁
|
|
./NHRiZw==.html
|
san qian zhi jiao
|
|
23639
|
三亲六故
|
三
|
sān qīn liù gù
|
亲戚故旧的总称。
|
梁斌《播火记》:“谁家没个三亲六故,谁家没个青黄不接的时候?”
|
SQL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朋好友、三亲六眷
|
|
./NHRicQ==.html
|
san qin liu gu
|
|
23640
|
三亲六眷
|
三
|
sān qīn liù juàn
|
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
|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那里管三亲六眷尽埋冤。”
|
SQ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亲四眷、三亲六故
|
|
./NHRjMA==.html
|
san qin liu juan
|
|
23641
|
三山五岳
|
三
|
sān shān wǔ yuè
|
泛指名山;也指各地。
|
清 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
SS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山大川、天南地北
|
不毛之地
|
./NHRkeQ==.html
|
san shan wu yue
|
|
23642
|
三省吾身
|
三
|
sān shěng wú shēn
|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
|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SS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吾日三省
|
|
./NHRlaQ==.html
|
san sheng wu shen
|
|
23643
|
三思而行
|
三
|
sān sī ér xíng
|
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虑;行:行动。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SSE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思熟虑、郑重其事
|
不假思索、轻举妄动
|
./NHRmbQ==.html
|
san si er xing
|
|
23935
|
三拳两脚
|
三
|
sān quán liǎng jiǎo
|
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三拳两脚,和大虫敌斗,把大虫登时打死了。”
|
SQ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c2bQ==.html
|
san quan liang jiao
|
|
23964
|
三寸金莲
|
三
|
sān cùn jīn lián
|
金莲:指缠足妇女的小脚。指妇女的小脚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九回:“只说那三寸金莲上那一双大红鞋,一看了便也要浑了。”
|
SCJ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nI5OA==.html
|
san cun jin lian
|
|
23965
|
三角恋爱
|
三
|
sān jiǎo liàn ài
|
指一个人和两个异性同时恋爱的不正常的关系
|
老舍《黑白李》:“三角恋爱,不得劲儿。”
|
SJL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I5aQ==.html
|
san jiao lian ai
|
|
24010
|
三尺童子
|
三
|
sān chǐ tóng zǐ
|
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
《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
SCT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岁小孩
|
|
./Nng5bQ==.html
|
san chi tong zi
|
|
24228
|
三浴三衅
|
三
|
sān yù sān xìn
|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
《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
SYSX
|
一般成语
|
|
|
|
./MXphbw==.html
|
san yu san xin
|
|
24229
|
三翻四复
|
三
|
sān fān sì fù
|
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
|
SFSF
|
一般成语
|
|
|
|
./MjAwOA==.html
|
san fan si fu
|
|
24230
|
三媒六证
|
三
|
sān méi liù zhèng
|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
|
SML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明媒正娶
|
|
./MjBiMg==.html
|
san mei liu z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