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132 不足为法 bù zú wéi fǎ 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清 赵翼《瓯北诗话 李青莲诗》:“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杨、马益流宕。建安以后更绮丽,不 ... BZW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足为训 不刊之论、天经地义 ./Mnh1.html bu zu wei fa
1133 不足为虑 bù zú wéi lǜ 足:值得;虑:忧。不值得忧虑担心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卫臻传》:“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 BZW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提心吊胆 ./Mnk0.html bu zu wei lu
1134 不足为意 bù zú wéi yì 足:值得。不值得介意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BZ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足介意 耿耿于怀 ./Mnll.html bu zu wei yi
1140 不可胜举 bù kě shèng jǔ 无法一一列举。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BK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可枚举 屈指可数 ./M2Zt.html bu ke sheng ju
1141 不可收拾 bù kě shōu shí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BKS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可救药、土崩瓦解 旭日东升、蒸蒸日上 ./M2Z3.html bu ke shou shi
1142 不可思议 bù kě sī yì 原是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 ... 《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 ... BKS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可捉摸、神乎其神、玄而又玄 一目了然、洞若观火、通俗易懂 ./M2c2.html bu ke si yi
1143 不可言状 bù kě yán zhuàng 状:形容。没法用言辞来形容 廖仲恺《再论钱币革命》:“其结果遂致钱币之购买力锐减,受契约上一定之月给以为生活者,窘苦不可言状。” BK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堪言状、不可名状 绘声绘色 ./M2dn.html bu ke yan zhuang
1144 不可逾越 bù kě yú yuè 逾:超过。不能超过或不能越过。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年》:“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 BK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可企及、望尘莫及 后来居上 ./M2gw.html bu ke yu yue
1145 不吝赐教 bù lìn cì jiào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指点教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鲁迅《两地书》五:“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 BLC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吝指教 骄傲自满 ./M2h1.html bu lin ci jiao
1146 不露锋芒 bù lù fēng máng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BLF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深藏不露 锋芒毕露 ./M2k0.html bu lu feng mang
1147 不露神色 bù lù shén sè 神色:态度,神情。内心活动不在脸色上流露,以防别人觉察 老舍《老张的哲学》:“南飞生不露神色,只是两手微颤,龙树古坦然的和别的会员说闲话,像没有看见选举结果 ... BL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露声色 喜形于色 ./M2ll.html bu lu shen se
1148 不伦不类 bù lún bù lèi 伦: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 明 吴炳《疗妒羹 絮影》:“眼中人不伦不类,阱中人不伶不俐。” BLB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三不四、非僧非俗、非驴非马 一本正经、正襟危坐 ./M2lv.html bu lun bu lei
1149 不落俗套 bù luò sú tào 落:停留,定正。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 ... BLS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标新立异 因循守旧 ./M2l5.html bu luo su tao
1150 不声不响 bù shēng bù xiǎng 不说话,不出声 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那一定是失败者。” BSB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声无息 大喊大叫、大吵大闹 ./M2pp.html bu sheng bu xiang
1151 不胜杯杓 bù shèng bēi sháo 不胜:经不起;杓:舀东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醉了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BS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胜酒力 ./M2pz.html bu sheng bei shao
1152 不胜其苦 bù shèng qí kǔ 胜:禁得起。不能忍受那种苦楚 唐 白行简《李娃传》:“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园东,去其衣服,以马鞭鞭之数百,生不胜其苦而毙。” BSQK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堪其苦 ./M2sy.html bu sheng qi ku
1153 不时之需 bù shí zhī xū 不时:不定什么时候。随时的需要;也作“不时之须”。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BSZ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时之须 一定之规 ./M2tj.html bu shi zhi xu
1154 不识大体 bú shí dà tǐ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 《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BSD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目光如炬、高瞻远瞩、卓有远见 ./M2tt.html bu shi da ti
1155 不识高低 bù shí gāo dī 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BSG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知轻重、不知高低 ./M2t3.html bu shi gao di
1156 不识好歹 bù shí hǎo dǎi 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BSH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识抬举、混淆黑白、是非不分 是非分明 ./M2w2.html bu shi hao dai
1157 不识起倒 bù shí qǐ dǎo 识:知道,认识。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2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 BSQ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识时务 ./M2xx.html bu shi qi dao
1158 不识时务 bù shí shí wù 不识:不认识;务:事务;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结交,霸逡巡不答 ... BSS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因循守旧、不识时变、率由卓章 不主故常、因势利导、见风使舵 ./M20w.html bu shi shi wu
1159 不识之无 bù shí zhī wú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 ... BSZ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识一丁 学富五车 ./M21h.html bu shi zhi wu
1160 不食周粟 bù shí zhōu sù 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 ... BS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卑躬屈膝 ./M21r.html bu shi zhou su
1161 不死不活 bù sǐ bù huó 形容事物没有生气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8卷:“唯是被囚不死不活,这地位如何处,直是难。” BSB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半死不活 生机勃勃 ./M25l.html bu si bu huo
1162 不知轻重 bù zhī qīng zhòng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战国 秦 吕不韦《吕氏春秋 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 ... BZQ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明事理 知书达理 ./M255.html bu zhi qing zhong
1163 不知去向 bù zhī qù xiàng 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BZQ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影无踪 ./M284.html bu zhi qu xiang
1164 不知所可 bù zhī suǒ kě 可:合宜,好。指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不想这番好意把个可左可右的安公子此时倒弄到左右不知所可。” BZS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知所措 ./M29p.html bu zhi suo ke
1165 不知所云 bù zhī suǒ yún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BZS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得要领、语无伦次、吞吞吐吐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提纲挈领 ./M29z.html bu zhi suo yun
1166 不知痛痒 bù zhī tòng yǎng 形容麻木不仁或不知利害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同父意见亦同,常言道:‘而今的世界只管讲那道学,说正心诚意的, ... BZT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知疼痒、麻木不仁 ./M3Bj.html bu zhi tong yang
1167 不值一哂 bù zhí yī shěn 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指毫无意义或表示轻视 鲁迅《二心集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凡大队的革命军,必须一切战士的意识,都十分正确,分明,这才是 ... BZ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值一笑 ./M3B3.html bu zhi yi shen
1168 不治之症 bù zhì zhī zhèng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 ... BZ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可救药 药到病除 ./M3E2.html bu zhi zhi zheng
1169 不着边际 bù zhuó biān jì 着:接触;挨上;边际:边缘;界限。挨不着边儿。原指无所依靠。现多形容言论空话;不切实际或离题太远;不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 BZB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无的放矢、空洞无物、离题万里 一语道破、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M3Fx.html bu zhuo bian ji
1170 不足挂齿 bù zú guà chǐ 不足:不值得;挂齿:说起;提到;挂在口上。不值得在口头上一提。用于对人表示轻蔑;也用于对己表示自谦。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叔孙通传》:“此皆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BZG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在话下、微不足道、不屑一顾 举足轻重、有口皆碑 ./M3Jh.html bu zu gua chi
1443 不白之冤 bù bái zhī yuān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BB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沉冤莫白、含冤负屈、覆盆之冤 真相大白 ./bDE4.html bu bai zhi yuan
1444 不卑不亢 bù bēi bù kàng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BBB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骄不躁、不矜不伐 俯首听命、俯首贴耳 ./bDFp.html bu bei bu kang
1445 不辨菽麦 bù biàn shū mài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 ... BBS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愚昧无知、目不识丁、五谷不分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bDIy.html bu bian shu mai
1446 不成体统 bù chéng tǐ tǒng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3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BCT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拘小节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bDRr.html bu cheng ti tong
1447 不逞之徒 bù chěng zhī tú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 ... BCZ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法之徒 ./bDR1.html bu cheng zhi tu
1448 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BCX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bDV5.html bu chi xia wen
1449 不出所料 bù chū suǒ liào 出:超出;料:推测;料想。指没有出乎预料。即在意料之中。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一直防着你,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 ... BCS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料事如神 出其不意、出人意表 ./bDcy.html bu chu suo liao
1450 不揣冒昧 bù chuǎi mào mèi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晚生还有一句话,不揣冒昧,合老世翁商议。” BCM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bDdj.html bu chuai mao mei
1451 不辞而别 bù cí ér bié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BCE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逃之夭夭、溜之大吉 不速之客 ./bDdt.html bu ci er bie
1452 不辞劳苦 bù cí láo kǔ 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BCL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辞辛苦 拈轻怕重、好逸恶劳 ./bDd3.html bu ci lao ku
1453 不次之迁 bù cì zhī qiān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东汉 班固《汉书 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BCZ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次之位、连升三级、破格提拔 ./bDg2.html bu ci zhi qian
1454 不得而知 bù dé ér zhī 得:能够。无从知道。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BDE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无所知、不知所以 洞若观火、了如指掌 ./bDl1.html bu de er zhi
1455 不得善终 bù dé shàn zhōng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BDS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得好死、不得其死 寿终正寝 ./bGFv.html bu de shan zhong
1456 不得要领 bù dé yào lǐng 要领:要点。抓不住事物的要点和关键。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骞传》:“骞不得要领。” BDY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茫然不解、雾里看花、不知所为 一目了然、了如指掌、提纲挈领 ./bGF5.html bu de yao ling
1457 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 ...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BD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露声色、无动于衷、泰然自若 不知所措、失魂落魄、手足无措 ./bGJz.html bu dong sheng se
1458 不乏其人 bù fá qí rén 乏:缺乏;其人:那样的人。不缺少那样的人。 清 吕留良《与陈执斋书》:“然则如今之篯侯,远近不乏其人。” BFQ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目皆是、比比皆是、大有人在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bGNt.html bu fa qi 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