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50
|
剜肉医疮
|
剜
|
wān ròu yī chuāng
|
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
唐 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
WRY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剜肉补疮、挖肉补疮
|
|
./MmI3dQ==.html
|
wan rou yi chuang
|
|
26384
|
剜肉补疮
|
剜
|
wān ròu bǔ chuāng
|
为生活所迫;卖掉还没有收获的新丝新谷;虽然度过眼前的困难;却丢掉了以后的收入。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 为生活所迫;卖掉还没有收获的新丝新谷;虽然度过眼前的困难;却丢掉了以后的收入。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
唐 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
WRB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杀鸡取卵
|
事半功倍
|
./NTd6aQ==.html
|
wan rou bu chuang
|
|
26690
|
剜肉成疮
|
剜
|
wān ròu chéng chuāng
|
本想割肉医疮,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
宋·崔与之《辞免除四川制置使札子》:“剜肉成疮,有根本先拨之虑;张颐待哺,有樵苏后爨之忧。”
|
WRC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剜肉补疮、剜肉做疮
|
|
./NTd6cw==.html
|
wan rou cheng chuang
|
|
26691
|
剜肉生疮
|
剜
|
wān ròu shēng chuāng
|
犹剜肉成疮。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大抵宋人好矜博雅,又好穿凿;故此种剜肉生疮之说,不一而足。”
|
WRS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剜肉成疮、剜肉做疮
|
|
./NTgwMg==.html
|
wan rou sheng chuang
|
|
26692
|
剜肉做疮
|
剜
|
wān ròu zuò chuāng
|
犹剜肉成疮。
|
明·王守仁《传习录》下卷:“欲于静坐时,将好名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疮否?”
|
WRZ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剜肉成疮、剜肉生疮
|
|
./NTgwYw==.html
|
wan rou zuo chuang
|
|
2421
|
剖腹藏珠
|
剖
|
pōu fù cáng zhū
|
破开肚子藏入珍珠。比喻自秘或惜物过甚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
PFC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本末倒置
|
|
./ZmEw.html
|
pou fu cang zhu
|
|
2851
|
剖蚌得珠
|
剖
|
pōu bàng dé zhū
|
见“剖蚌求珠”。
|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四卷:“易若剖蚌得珠,难如破石求玉。”
|
PB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剖蚌求珠
|
|
./NGpsZw==.html
|
pou bang de zhu
|
|
2852
|
剖蚌求珠
|
剖
|
pōu bàng qiú zhū
|
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
|
《三国志 蜀书 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
PBQ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剖蚌得珠
|
|
./NGpscQ==.html
|
pou bang qiu zhu
|
|
2853
|
剖肝沥胆
|
剖
|
pōu gān lì dǎn
|
比喻开诚相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承变色而起曰:公乃汉朝皇叔,故剖肝沥胆以相告,公何诈也?”
|
PGL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披肝沥胆
|
|
./NGptYQ==.html
|
pou gan li dan
|
|
2854
|
剖析肝胆
|
剖
|
pōu xī gān dǎn
|
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
宋·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弟第三状》:“臣不胜愤懑,敢复剖析肝胆,陈布以闻,虽抵罪万死,亦无怨悔 宋·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弟第三状》:“臣不胜愤懑,敢复剖析肝胆,陈布以闻,虽抵罪万死,亦无怨悔。”...
|
PXG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ptdQ==.html
|
pou xi gan dan
|
|
2855
|
剖心泣血
|
剖
|
pōu xīn qì xuè
|
见“剖肝泣血”。
|
清·陈天华《警世钟》:“故我剖心泣血,劝列位总要把从前的意见捐除。”
|
PXQ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剖肝泣血
|
|
./NGpuZQ==.html
|
pou xin qi xue
|
|
2856
|
剖心析胆
|
剖
|
pōu xīn xī dǎn
|
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
宋·司马光《辞修起居第三状》:“且臣前后所陈,剖心析胆,莫非恳到,而朝廷弃置其言,曾不之省,是不以情 宋·司马光《辞修起居第三状》:“且臣前后所陈,剖心析胆,莫非恳到,而朝廷弃置其言,曾不之省,是不以情实待臣也。”...
|
PX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剖心析肝
|
|
./NGpubw==.html
|
pou xin xi dan
|
|
2857
|
剖心析肝
|
剖
|
pōu xīn xī gān
|
亦作“剖心坼肝”。形容掬诚相示。
|
东汉·班固《汉书·邹阳传》:“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
PXX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推心置腹
|
|
./NGpueQ==.html
|
pou xin xi gan
|
|
2858
|
剖玄析微
|
剖
|
pōu xuán xī wēi
|
剖辨玄奥,分析细微。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
PXX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剖幽析微
|
|
./NGpvOA==.html
|
pou xuan xi wei
|
|
2859
|
剖幽析微
|
剖
|
pōu yōu xī wēi
|
犹剖玄析微。
|
宋·叶适《序》:“使读者剖幽析微,深刺腧髓,渠不开其智。”
|
PYX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剖玄析微
|
|
./NGpvaQ==.html
|
pou you xi wei
|
|
2961
|
剖胆倾心
|
剖
|
pōu dǎn qīng xīn
|
剖:破开。比喻竭尽忠诚或开诚相见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直请到内衙床前,欢然谈笑,说着民风、土俗、钱粮、政务,无一不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直请到内衙床前,欢然谈笑,说着民风、土俗、钱粮、政务,无一不剖胆倾心,津津不已。”...
|
PDQ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披肝沥胆、破脑刳心
|
|
./OGpibQ==.html
|
pou dan qing xin
|
|
3105
|
剖决如流
|
剖
|
pōu jué rú liú
|
剖决:分析、解决;如流:如同流水一般。形容分析、解决问题明快、敏捷。
|
《隋书·裴政传》:“簿案盈几,剖决如流。”
|
PJR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剖断如流
|
|
./MXh3ZQ==.html
|
pou jue ru liu
|
|
3107
|
剖肝泣血
|
剖
|
pōu gān qì xuè
|
形容非常悲伤。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臣出身为国,破家立事,至乃怀忠获衅,抱信见疑,昼夜长吟,剖肝泣血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臣出身为国,破家立事,至乃怀忠获衅,抱信见疑,昼夜长吟,剖肝泣血。”...
|
PGQ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剖心泣血
|
|
./MXk1YQ==.html
|
pou gan qi xue
|
|
3177
|
剖毫析芒
|
剖
|
pōu háo xī máng
|
谓分析判别得至细至精。
|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远则甫侯子羔,近则于公释之,探情审罚,剖毫析芒。”
|
PHX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ptaw==.html
|
pou hao xi mang
|
|
3178
|
剖心坼肝
|
剖
|
pōu xīn chè gān
|
比喻忠诚不二。
|
《史记 鲁仲连邹阳传》:“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
PXC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剖心析肝
|
|
./NGpuNA==.html
|
pou xin che gan
|
|
8249
|
剔透玲珑
|
剔
|
tī tòu líng lóng
|
①形容灵巧可爱。②比喻人的聪明伶俐。
|
元·张养浩《最高歌兼喜春来·咏玉簪》曲:“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得痴呆懵懂。”元·乔吉《斗鹌鹑·歌姬》 元·张养浩《最高歌兼喜春来·咏玉簪》曲:“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得痴呆懵懂。”元·乔吉《斗鹌鹑·歌姬》曲:“且是娘剔透玲珑不放闲,不枉了唤声妆旦。”...
|
TTL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玲珑剔透
|
|
./NDYzMg==.html
|
ti tou ling long
|
|
8252
|
剔蝎撩蜂
|
剔
|
tī xiē liáo fēng
|
喻惹事生非。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偏你这罢职归田一老农,公然敢剔蝎撩蜂。”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偏你这罢职归田一老农,公然敢剔蝎撩蜂。”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常是个争龙斗虎,剔蝎撩蜂。”...
|
TXL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Y0Ng==.html
|
ti xie liao feng
|
|
8517
|
剔抽禿刷
|
剔
|
tī chōu tū shuā
|
形容着急时眼睛迅速转动,或仔细打量别人的样子。亦作“剔抽禿揣”。
|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休惊吓着他,你看这小厮到这开封府里,吓的他眼脑剔抽秃刷的。”
|
TCTS
|
一般成语
|
|
|
|
./Nmh0cw==.html
|
ti chou tu shua
|
|
8518
|
剔抽秃揣
|
剔
|
tī chōu tū chuǎi
|
形容着急时眼睛迅速转动,或仔细打量别人的样子。同“剔抽禿刷”。
|
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为什么獐獐狂狂便待要急张拒遂的褪,眼脑又剔抽秃揣的慌?”
|
TCTC
|
一般成语
|
|
|
|
./Nmh1Mg==.html
|
ti chou tu chuai
|
|
15389
|
剑拔弩张
|
剑
|
jiàn bá nǔ zhāng
|
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拉开了。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也引申形容 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拉开了。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也引申形容文艺作品的气势遒劲。...
|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
JBN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触即发、千钧一发、箭在弦上
|
销兵洗甲
|
./MWhoYQ==.html
|
jian ba nu zhang
|
|
15399
|
剑胆琴心
|
剑
|
jiàn dǎn qín xīn
|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
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
JDQ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侠骨柔肠、剑气箫心
|
|
./MWhueQ==.html
|
jian dan qin xin
|
|
16048
|
剑气箫心
|
剑
|
jiàn qì xiāo xīn
|
犹剑胆琴心。
|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
JQ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剑胆琴心、剑态箫心
|
|
./M3liMg==.html
|
jian qi xiao xin
|
|
16443
|
前仰后合
|
前
|
qián yǎng hòu hé
|
形容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多指大笑、酒醉、困倦时站立不稳的样子。
|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
|
QY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合后仰、东倒西歪
|
饮泣吞声、呼天抢地
|
./MXV5MA==.html
|
qian yang hou he
|
|
16465
|
前无古人
|
前
|
qián wú gǔ rén
|
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即空前未有的。
|
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QWG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所未有
|
司空见惯
|
./MXZqbw==.html
|
qian wu gu ren
|
|
16514
|
前俯后仰
|
前
|
qián fǔ hòu yǎng
|
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一章:“手臂一推一拉,腰肢前俯后仰,尖削的船头就切着浪水。”
|
QF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仰后合、前俯后合
|
|
./MXd4bw==.html
|
qian fu hou yang
|
|
16519
|
前仆后继
|
前
|
qián pū hòu jì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唐 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
QP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
苟且偷生、贪生怕死、畏首畏尾
|
./MXgwcQ==.html
|
qian pu hou ji
|
|
16536
|
前程万里
|
前
|
qián chéng wàn lǐ
|
形容前程远大。比喻前途。
|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第51卷:“此儿可谓前程万里也。”
|
QCW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途无量、前程似锦
|
死路一条、碌碌无为
|
./MXg4OA==.html
|
qian cheng wan li
|
|
16543
|
前目后凡
|
前
|
qián mù hòu fán
|
目:细目;凡:概略。《春秋》的一种笔法,一件事在文中重复出现,对前者详加说明,后者概略叙述。
|
《公羊传·僖公五年》:“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也。”
|
QMH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起例发凡
|
|
./MXhidQ==.html
|
qian mu hou fan
|
|
16571
|
前赴后继
|
前
|
qián fù hòu jì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艾青《光的赞歌》:“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
|
QF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仆后继、一往无前
|
临阵脱逃、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
./MXhxdQ==.html
|
qian fu hou ji
|
|
16579
|
前思后想
|
前
|
qián sī hòu xiǎng
|
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虑。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后想。”
|
QS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左思右想
|
|
./MXh1cQ==.html
|
qian si hou xiang
|
|
16583
|
前因后果
|
前
|
qián yīn hòu guǒ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
QYH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来龙去脉
|
一支半截
|
./MXh3bw==.html
|
qian yin hou guo
|
|
16597
|
前功尽弃
|
前
|
qián gōng jìn qì
|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
QGJ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灭
|
大功告成
|
./MXk3aQ==.html
|
qian gong jin qi
|
|
16621
|
前呼后拥
|
前
|
qián hū hòu yōng
|
前面的人喝道;后面的人簇拥着。形容权贵们的气势。
|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士之学古入官,遭时得位,纡金拖紫,跃马食肉,前呼后拥,延赏宗族,此足以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士之学古入官,遭时得位,纡金拖紫,跃马食肉,前呼后拥,延赏宗族,此足以为荣矣。”...
|
QH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呼后应、一呼百诺
|
轻车简从
|
./MXl0Ng==.html
|
qian hu hou yong
|
|
16627
|
前所未有
|
前
|
qián suǒ wèi yǒu
|
以前从未有过的。表示某种新出现的事物。
|
宋 徐度《却扫编》下卷:“而邓枢密洵武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
QS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无古人、史无前例、前所未闻
|
史不绝书、司空见惯
|
./MXoxcw==.html
|
qian suo wei you
|
|
16639
|
前所未闻
|
前
|
qián suǒ wèi wén
|
从来没有听说过。
|
宋 周密《齐东野语 黄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徼,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
|
QS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无古人、史无前例、前所未有
|
史不绝书、司空见惯
|
./MXo3Mg==.html
|
qian suo wei wen
|
|
16699
|
前车之鉴
|
前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前车:前面的车子;鉴:镜子。前面车子翻了的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来的教训。
|
汉 刘向《说苑 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
|
QC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车可鉴、殷鉴不远
|
重蹈覆辙
|
./MjBtNg==.html
|
qian che zhi jian
|
|
16763
|
前车可鉴
|
前
|
qián chē kě jiàn
|
指可以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鉴:引申为教训。
|
《清史稿 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复性成,前车可鉴。”
|
QCK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车之鉴、殷鉴不远
|
重蹈覆辙
|
./NGxrdQ==.html
|
qian che ke jian
|
|
16765
|
前功尽灭
|
前
|
qián gōng jìn miè
|
见“前功尽弃”。
|
西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
QGJ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功尽弃
|
大功告成
|
./NGxxeQ==.html
|
qian gong jin mie
|
|
16776
|
前倨后卑
|
前
|
qián jù hòu bēi
|
倨:傲慢。卑:谦卑,恭顺。先傲慢后恭顺。亦作“前倨后恭”、“后恭前倨”。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
QJH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前倨后恭
|
|
./NG0yMg==.html
|
qian ju hou bei
|
|
16883
|
前脚后脚
|
前
|
qián jiǎo hòu jiǎo
|
|
|
QJ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IzZQ==.html
|
qian jiao hou jiao
|
|
16884
|
前途无量
|
前
|
qián tú wú liàng
|
指一个人的前途没有限量
|
钱钟书《围城》:“鸿渐还低头不响——‘我只希望方先生前途无量。’”
|
QTW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前程远大
|
前途渺茫
|
./NnIzbw==.html
|
qian tu wu liang
|
|
16976
|
前途未卜
|
前
|
qián tú wèi bǔ
|
将来的光景如何难以预测
|
|
QT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途渺茫
|
前途无量
|
./OGF5aQ==.html
|
qian tu wei bu
|
|
16977
|
前途渺茫
|
前
|
qián tú miǎo máng
|
不知将来采取什么行动
|
茅盾《疲倦》:“剩下来还有什么呢?只觉得前途渺茫而已。”
|
QTM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前途未卜
|
前途无量、远大前程
|
./OGF5cw==.html
|
qian tu miao mang
|
|
16978
|
前所未知
|
前
|
qián suǒ wèi zhī
|
新经历或重新经历,以前不知或未经验过
|
|
QS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所未闻
|
|
./OGF6Mg==.html
|
qian suo wei zhi
|
|
16979
|
前生注定
|
前
|
qián shēng zhù dìng
|
指今生的命运是前生所注定的,无法改变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这首《西江月》词,大抵说人的婚姻,乃前生注定,非人力可以勉强。”
|
QS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命中注定
|
|
./OGF6Yw==.html
|
qian sheng zhu 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