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4
|
半吞半吐
|
半
|
bàn tūn bàn tǔ
|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五卷:“仿王孟以为高,而半吞半吐者,谓之贫贱骄人。”
|
BT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吞吐吐、半吐半露
|
直截了当
|
./aTlz.html
|
ban tun ban tu
|
|
1275
|
半夜三更
|
半
|
bàn yè sān gēng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
BY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更半夜、三更半夜
|
青天白日、大天白日
|
./aWEy.html
|
ban ye san geng
|
|
1657
|
半壁河山
|
半
|
bàn bì hé shān
|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
清 钮琇《觚剩 虎林军营唱和》:“昊《怀古》四首《咏岳忠武》云:‘将军野战最知名,半壁河山一力撑。’ 清 钮琇《觚剩 虎林军营唱和》:“昊《怀古》四首《咏岳忠武》云:‘将军野战最知名,半壁河山一力撑。’”...
|
BB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壁江山
|
金瓯无缺
|
./MzJrMA==.html
|
ban bi he shan
|
|
1658
|
半壁山河
|
半
|
bàn bì shān hé
|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
李光《集诗述感》:“半壁山河话战争,布衣空负鲁连名。”
|
BB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壁山河
|
金瓯无缺
|
./MzJrYQ==.html
|
ban bi shan he
|
|
1660
|
半懂不懂
|
半
|
bàn dǒng bù dǒng
|
不十分懂。
|
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
BD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似懂非懂
|
简单明了
|
./MzJseQ==.html
|
ban dong bu dong
|
|
1661
|
半路修行
|
半
|
bàn lù xiū xíng
|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
参见“半路出家”。
|
BL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路出家
|
科班出身
|
./MzJudw==.html
|
ban lu xiu xing
|
|
1662
|
半上半下
|
半
|
bàn shàng bàn xià
|
指两可之间。
|
《朱子全书》卷十:“三年无改,谓是半上半下底事,在所当改者,但不可匆遽急改之。”又卷十九:“微子去却 《朱子全书》卷十:“三年无改,谓是半上半下底事,在所当改者,但不可匆遽急改之。”又卷十九:“微子去却易,比干则索性死,他(箕子)在半上半下处,最是难。”...
|
BS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维谷、上下两难
|
|
./MzJvcQ==.html
|
ban shang ban xia
|
|
1664
|
半生半熟
|
半
|
bàn shēng bàn shú
|
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练。
|
元 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野(魏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 元 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野(魏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座客大发一噱。”...
|
BS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生不熟
|
滚瓜烂熟
|
./MzJwaw==.html
|
ban sheng ban shu
|
|
1665
|
半死半生
|
半
|
bàn sǐ bàn shēng
|
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
汉 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
BS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死半活
|
生机勃勃
|
./MzJxbw==.html
|
ban si ban sheng
|
|
1666
|
半吐半露
|
半
|
bàn tǔ bàn lù
|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
《红楼梦》第五十回:“因贾母尚未说明,自已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了这孩子没福!前年 《红楼梦》第五十回:“因贾母尚未说明,自已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了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
|
BT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吞半吐
|
直截了当
|
./MzJyOA==.html
|
ban tu ban lu
|
|
1667
|
半文半白
|
半
|
bàn wén bàn bái
|
亦作“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话夹杂。
|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主要的缺点就是古文多,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
|
BW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文不白
|
|
./MzJycw==.html
|
ban wen ban bai
|
|
1668
|
半文不白
|
半
|
bàn wén bù bái
|
见“半文半白”。
|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来信》:“半文不白,半死不活的语言,对于大众仍旧是不顺的。”
|
BW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文半白
|
|
./MzJzMg==.html
|
ban wen bu bai
|
|
1669
|
半新半旧
|
半
|
bàn xīn bàn jiù
|
指不新不旧。
|
《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次日,宝玉贾兰换了半新半旧的衣服,欣然过来见了王夫人。”
|
BX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新不旧
|
|
./MzJzbQ==.html
|
ban xin ban jiu
|
|
1670
|
半信不信
|
半
|
bàn xìn bù xìn
|
指不完全相信。
|
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
BX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信半疑、将信将疑
|
难以置信、确信无疑
|
./MzJzdw==.html
|
ban xin bu xin
|
|
1671
|
半疑半信
|
半
|
bàn yí bàn xìn
|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
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
BY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信半疑、半信不信
|
坚信不疑、确信无疑
|
./MzJ0Ng==.html
|
ban yi ban xin
|
|
1839
|
半子之谊
|
半
|
bàn zǐ zhī yì
|
半子:女婿。半个儿子的情分
|
《旧唐书·回纥传》:“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
|
BZ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9xNA==.html
|
ban zi zhi yi
|
|
1921
|
半心半意
|
半
|
bàn xīn bàn yì
|
半:不完全。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不十分热心地,只是敷衍应付
|
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 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
BXB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敷衍应付、三心二意
|
全心全意
|
./N2Q2eQ==.html
|
ban xin ban yi
|
|
1922
|
半死半活
|
半
|
bàn sǐ bàn huó
|
半死:接近死亡。不死不活,形容被折磨得很惨或死气沉沉,没有生气
|
清·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刊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半活的人,都收监了。”
|
BSB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死不活
|
生龙活虎
|
./N2Q3aQ==.html
|
ban si ban huo
|
|
1923
|
半生尝胆
|
半
|
bàn shēng cháng dǎn
|
半生:半辈子;胆:苦胆。半辈子尝苦胆。指受了半辈子的劳苦
|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志气类·尝胆》:“自叹劳苦曰半生尝胆。”
|
BS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甜甜美美
|
./N2Q3cw==.html
|
ban sheng chang dan
|
|
1924
|
半身不摄
|
半
|
bàn shēn bù shè
|
摄:引持。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
|
《魏书·孟鸾传》:“素被病,面常黯黑,于九殿下暴疾,半身不摄,扶载归家,其夜亡。”
|
BS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身不遂
|
|
./N2Q4Mg==.html
|
ban shen bu she
|
|
1925
|
半瓶子醋
|
半
|
bàn píng zǐ cù
|
比喻稍有一点知识而知识并不丰富,略有一点本领而本领并不高强的人
|
杨朔《我的改造》:“可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我,这些年转弯抹角的,直到现在还是个半瓶子醋。”
|
BPZ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半瓶醋
|
|
./N2Q4Yw==.html
|
ban ping zi cu
|
|
1926
|
半亩方塘
|
半
|
bàn mǔ fāng táng
|
半亩池塘,形容很小的地方
|
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
BMF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Q4bQ==.html
|
ban mu fang tang
|
|
1927
|
半明半暗
|
半
|
bàn míng bàn àn
|
光线不充足
|
余华《活着》:“灯光在他脸上一闪一闪,那张脸半明半暗,他弓着背咳嗽连连。”
|
BMB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忽明忽暗
|
|
./N2Q4dw==.html
|
ban ming ban an
|
|
1928
|
半老徐娘
|
半
|
bàn lǎo xú niáng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
BLX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徐娘半老
|
风烛残年
|
./N2Q5Ng==.html
|
ban lao xu niang
|
|
1929
|
半工半读
|
半
|
bàn gōng bàn dú
|
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
萧乾《落日》:“好容易有这么个半工半读的地方,你怎么一来就没长性——”
|
BG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勤工俭学
|
|
./N2Q5Zw==.html
|
ban gong ban du
|
|
1930
|
半瞋半喜
|
半
|
bàn chēn bàn xǐ
|
瞋:通“嗔”,生气。形容欢喜中又带责备
|
《动摇》:“方太太的回答是半瞋半喜的一笑。”
|
BC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喜怒参半
|
|
./N2RhMA==.html
|
ban chen ban xi
|
|
2196
|
半半拉拉
|
半
|
bàn bàn lā lā
|
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
|
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说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或 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说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或者打盹儿,或者东看看西看看,轻轻敲着指头想别的,或者勉强打起精神对付着你。”...
|
BBL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完完全全
|
./MzJqZw==.html
|
ban ban la la
|
|
2197
|
半半路路
|
半
|
bàn bàn lù lù
|
事物进行的过程中间。
|
|
BBLL
|
一般成语
|
|
|
|
./MzJqcQ==.html
|
ban ban lu lu
|
|
2198
|
半痴不颠
|
半
|
bàn chī bù diān
|
痴:呆傻;颠:同癫,疯癫。装疯卖傻的意思。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歌重会珍珠衫》:“这婆子俐齿伶牙,能言快语,又半痴不颠的惯与丫环们打诨,所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歌重会珍珠衫》:“这婆子俐齿伶牙,能言快语,又半痴不颠的惯与丫环们打诨,所以上下都喜欢他。...
|
BCB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装疯卖傻
|
|
./MzJsNA==.html
|
ban chi bu dian
|
|
2199
|
半低不高
|
半
|
bàn dī bù gāo
|
中等;不高不矮。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我们行户人家,到是养成个半低不高的丫头。”
|
BDBG
|
一般成语
|
|
|
|
./MzJsbw==.html
|
ban di bu gao
|
|
2200
|
半饥半饱
|
半
|
bàn jī bàn bǎo
|
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
BJBB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丰衣足食
|
./MzJtaQ==.html
|
ban ji ban bao
|
|
2201
|
半斤八面
|
半
|
bàn jīn bā miàn
|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重量相等。比喻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亦作“一个半斤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重量相等。比喻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亦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半斤对八两”。...
|
|
BJBM
|
一般成语
|
|
|
|
./MzJuMg==.html
|
ban jin ba mian
|
|
2202
|
半梦半醒
|
半
|
bàn mèng bàn xǐng
|
谓睡眠尚未清醒。
|
《卖命·半梦半醒》:“说来说去,我究竟在半梦半醒之间,做了些甚么呢?”
|
BM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迷迷糊糊、糊里糊涂
|
|
./MzJvNg==.html
|
ban meng ban xing
|
|
23722
|
升官发财
|
升
|
shēng guān fā cái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总而言之,我不曾提挈侄儿子升官发财,是我的错处。”
|
SGF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d0aw==.html
|
sheng guan fa cai
|
|
24021
|
升天入地
|
升
|
shēng tiān rù dì
|
升:上升。上到天上,钻入地下
|
唐·白居易《长恨歌》:“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
STR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Jvdw==.html
|
sheng tian ru di
|
|
24022
|
升迁荣辱
|
升
|
shēng qiān róng rǔ
|
升:上升;荣辱:显荣与耻辱。指宦途上的升迁与降职、荣显与失意
|
《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升迁荣辱,身外事耳,吾岂为此?所以然者,我心自有病也。”
|
SQR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升沉荣辱
|
|
./NzJwNg==.html
|
sheng qian rong ru
|
|
24023
|
升斗小民
|
升
|
shēng dǒu xiǎo mín
|
家里没有多存粮食。比喻贫穷的老百姓
|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升斗小民,却立刻就感到了威胁,米店在闭城之前,就已歇业。”
|
SD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富商巨贾、达官贵人
|
./NzJwcQ==.html
|
sheng dou xiao min
|
|
16413
|
千锤百炼
|
千
|
qiān chuí bǎi liàn
|
锤:用锤子敲打;炼:用火烧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
唐 皮日休《刘枣强碑》:“百锻为字,千炼为句,虽不迫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业。”
|
QC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精益求精、精雕细刻
|
粗制滥造
|
./MXRnZQ==.html
|
qian chui bai lian
|
|
16414
|
千金买笑
|
千
|
qiān jīn mǎi xiào
|
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雇笑买芳年。”
|
QJM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金一笑
|
|
./MXRnbw==.html
|
qian jin mai xiao
|
|
16417
|
千奇百怪
|
千
|
qiān qí bǎi guài
|
许许多多奇特怪异的事物。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如人在州县住,或闻或见,千奇百怪,他总将作寻常。”
|
QQ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稀奇古怪、奇形怪状
|
千篇一律、毫无二致
|
./MXUwZQ==.html
|
qian qi bai guai
|
|
16424
|
千金一掷
|
千
|
qiān jīn yī zhì
|
形容生活奢侈,用钱没有节制。
|
唐 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
QJ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掷千金
|
|
./MXVlaw==.html
|
qian jin yi zhi
|
|
16428
|
千钧重负
|
千
|
qiān jūn zhòng fù
|
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
《四川文学》:“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
QJZ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斤重担
|
|
./MXVncw==.html
|
qian jun zhong fu
|
|
16434
|
千岩万壑
|
千
|
qiān yán wàn hè
|
形容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
QYW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山万水、千山万壑
|
一马平川
|
./MXVvaw==.html
|
qian yan wan he
|
|
16435
|
千载难逢
|
千
|
qiān zǎi nán féng
|
载:年;逢:遇到。一千年也遇不到。形容极难得到的机会。
|
南朝 齐 孔琇之《南齐书 临终上表》:“臣以凡庸,谬徼昌运,奖擢之厚,千载难逢。”
|
QZN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载一时、百年不遇
|
唾手可得、司空见惯、家常便饭
|
./MXVvdQ==.html
|
qian zai nan feng
|
|
16437
|
千虑一得
|
千
|
qiān lǜ yī dé
|
虑:思考;得:收获。在千百次的考虑中;总会有正确的时候。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
QL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引玉之砖、抛砖引玉
|
千虑一失
|
./MXVweQ==.html
|
qian lu yi de
|
|
16438
|
千丝万缕
|
千
|
qiān sī wàn lǚ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宋 辛弃疾《蝶恋花》:“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
QSW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盘根错节、牵丝挂藤
|
一刀两断
|
./MXVxOA==.html
|
qian si wan lu
|
|
16445
|
千差万别
|
千
|
qiān chā wàn bié
|
形容事物各不相同;有许多差别。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文遂导师》:“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
|
QC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壤之别、天差地别
|
半斤八两、千篇一律
|
./MXYwOA==.html
|
qian cha wan bie
|
|
16449
|
千刀万剐
|
千
|
qiān dāo wàn guǎ
|
原指旧时代的一种酷刑……凌迟;后来咒骂坏人当受极刑 。
|
元 无名氏《玎玎珰珰盆儿鬼》第四折:“当堂判个斩字,即日押赶市曹,将他万剐千刀,凌迟处死。”
|
QDW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万剐千刀、杀人如麻
|
体贴入微
|
./MXY1aQ==.html
|
qian dao wan gua
|
|
16450
|
千恩万谢
|
千
|
qiān ēn wàn xiè
|
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
QE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感恩戴德
|
恩将仇报
|
./MXY2Yw==.html
|
qian en wan xie
|
|
16467
|
千人所指
|
千
|
qiān rén suǒ zhǐ
|
指:指责。许多人在指责。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
|
QRS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十手所指、千夫所指
|
有口皆碑
|
./MXZraQ==.html
|
qian ren suo 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