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02
|
另辟蹊径
|
另
|
lìng pì xī jìng
|
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
叶圣陶《倪焕之》:“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
LP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辟蹊径
|
随大流
|
./Y3N1.html
|
ling pi xi jing
|
|
9903
|
另眼看待
|
另
|
lìng yǎn kàn dài
|
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侍郎与夫人看见人物标致,更加礼仪齐备,心下喜欢,另眼看待。”
|
LY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
一视同仁
|
./Y3Rl.html
|
ling yan kan dai
|
|
9904
|
另眼相待
|
另
|
lìng yǎn xiāng dài
|
以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指特殊照顾、优待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
|
LY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另眼相看
|
一视同仁
|
./Y3Rv.html
|
ling yan xiang dai
|
|
10006
|
另眼相看
|
另
|
lìng yǎn xiāng kàn
|
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形容对某个人特别重视;不同于寻常。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不想一见大王,查问来历,我等一实对,便把我们另眼相看。”
|
LYX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刮目相看
|
等量齐观、一视同仁、一律平等
|
./MWt3dw==.html
|
ling yan xiang kan
|
|
10060
|
另起炉灶
|
另
|
lìng qǐ lú zào
|
另:另外。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羹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
LQL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具一格、标新立异、别树一帜
|
一如既往、一成不变
|
./MW11Mg==.html
|
ling qi lu zao
|
|
10295
|
另谋高就
|
另
|
lìng móu gāo jiù
|
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
金玉舟《赵匡胤》第11章:“所以想贤侄还是另谋高就为好,不知意下如何?”
|
LMG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另谋生计
|
另请高明
|
./NGFlMg==.html
|
ling mou gao jiu
|
|
10296
|
另请高明
|
另
|
lìng qǐng gāo míng
|
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倘若这女客不要,还得主人另请高明。”
|
LQG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另谋高就
|
|
./NGFlYw==.html
|
ling qing gao ming
|
|
10318
|
另有所图
|
另
|
lìng yǒu suǒ tú
|
图:图谋。指有别的目的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7章:“她到这县城的高中是另有所图的——说不定在这两年中,她能高攀一个条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7章:“她到这县城的高中是另有所图的——说不定在这两年中,她能高攀一个条件好的男人。”...
|
LY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企图
|
|
./N2FuMA==.html
|
ling you suo tu
|
|
10319
|
另有企图
|
另
|
lìng yǒu qǐ tú
|
|
|
LYQ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FuYQ==.html
|
ling you qi tu
|
|
10798
|
另开生面
|
另
|
lìng kāi shēng miàn
|
另外创造新的形式或开创新的局面。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一回:“今日行这酒令,已是独出心裁,另开生面。”
|
LK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开生面
|
千篇一律
|
./NGFjeQ==.html
|
ling kai sheng mian
|
|
10806
|
另眼看戏
|
另
|
lìng yǎn kàn xì
|
犹另眼相看。
|
|
LYKX
|
一般成语
|
|
|
|
./NGFndQ==.html
|
ling yan kan xi
|
|
10807
|
另有洞天
|
另
|
lìng yǒu dòng tiān
|
另有一种新鲜的境界
|
|
LYDT
|
一般成语
|
|
|
|
./NGFoNA==.html
|
ling you dong tian
|
|
11045
|
另眼看觑
|
另
|
lìng yǎn kàn qù
|
另:别的,另外;觑:细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特别照顾与优待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7卷:“官府都另眼看觑,谁人轻贱你?”
|
LYK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另眼相看、另眼相待
|
一视同仁
|
./N2Fuaw==.html
|
ling yan kan qu
|
|
11221
|
另楚寒巫
|
另
|
lìng chǔ hán wū
|
楚:楚怀王;巫:巫山神女。指夫妇或情人分居两地,孤单寂寞
|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孤帷冷簟,难辞白发于北堂;另楚寒巫,更撇红颜于别闼。”
|
LCH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牛郎织女
|
|
./Y3Q0.html
|
ling chu han wu
|
|
11342
|
古往今来
|
古
|
gǔ wǎng jīn lái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晋 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
GW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古以来
|
|
./N3Rl.html
|
gu wang jin lai
|
|
11500
|
古道热肠
|
古
|
gǔ dào rè cháng
|
指待人真诚、热情。
|
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
GDR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古道心肠
|
|
./MTV5aw==.html
|
gu dao re chang
|
|
11501
|
古今中外
|
古
|
gǔ jīn zhōng wài
|
从古代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
|
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的。”
|
GJ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古往今来
|
|
./MTV5dQ==.html
|
gu jin zhong wai
|
|
11502
|
古貌古心
|
古
|
gǔ mào gǔ xīn
|
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度。
|
唐·韩愈《孟生》诗:“孟生江海上,古貌又古心。”
|
GMG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古心古貌
|
|
./MTV6NA==.html
|
gu mao gu xin
|
|
11503
|
古色古香
|
古
|
gǔ sè gǔ xiāng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GSG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古香古色
|
|
./MTV6ZQ==.html
|
gu se gu xiang
|
|
11504
|
古为今用
|
古
|
gǔ wéi jīn yòng
|
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使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毛泽东《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GW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援古证今
|
以古非今
|
./MTV6bw==.html
|
gu wei jin yong
|
|
11546
|
古调不弹
|
古
|
gǔ diào bù tán
|
陈调不再弹。比喻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
|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GD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老调重谈
|
./MTZveQ==.html
|
gu diao bu tan
|
|
11578
|
古稀之年
|
古
|
gǔ xī zhī nián
|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
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GX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年逾古稀
|
|
./MTc1bQ==.html
|
gu xi zhi nian
|
|
11712
|
古木参天
|
古
|
gǔ mù cān tiān
|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
GM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Bpbw==.html
|
gu mu can tian
|
|
11715
|
古圣先贤
|
古
|
gǔ shèng xiān xián
|
圣:品德智能极高。贤: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圣人贤者。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刚才二奶奶说的古圣先贤,我们也不懂。”
|
GSX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3BtYQ==.html
|
gu sheng xian xian
|
|
11791
|
古语常言
|
古
|
gǔ yǔ cháng yán
|
常言:习惯常说的话,如谚语、格言等。指流传时间久远,人们常说的话
|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正按着陈婆婆古语常言。”
|
GYC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JtYQ==.html
|
gu yu chang yan
|
|
11792
|
古已有之
|
古
|
gǔ yǐ yǒu zhī
|
古代就已经有了
|
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
|
GY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空前绝后
|
./N2Jtaw==.html
|
gu yi you zhi
|
|
11793
|
古寺青灯
|
古
|
gǔ sì qīng dēng
|
青灯: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形容修行者的孤独寂寞的生活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一个立志修行的何玉凤,要向古寺青灯寻活计。”
|
GSQ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JuZQ==.html
|
gu si qing deng
|
|
11794
|
古里古怪
|
古
|
gǔ lǐ gǔ guài
|
怪异、奇特
|
林徽因《梅真同他们》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里古怪的……”
|
GL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稀奇古怪
|
平淡无奇
|
./N2Jubw==.html
|
gu li gu guai
|
|
11961
|
古调单弹
|
古
|
gǔ diào dān tán
|
比喻言行不合时宜。
|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GDDT
|
一般成语
|
|
|
|
./MTZjcQ==.html
|
gu diao dan tan
|
|
11962
|
古是今非
|
古
|
gǔ shì jīng fēi
|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
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
GSJ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ZlNA==.html
|
gu shi jing fei
|
|
12201
|
古井不波
|
古
|
gǔ jǐng bù bō
|
古井:枯竭的老井。波:波澜。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比喻心境沉寂,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旧时指 古井:枯竭的老井。波:波澜。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比喻心境沉寂,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旧时指寡妇不思再嫁。亦作“古井无波”、“无波古井”。...
|
|
GJBB
|
一般成语
|
|
|
|
./M3BlaQ==.html
|
gu jing bu bo
|
|
12396
|
古之遗直
|
古
|
gǔ zhī yí zhí
|
遗直:指人很耿直,有古人的遗风。指能够体现古人遗风的人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丰减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丰减。”...
|
GZ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JtMA==.html
|
gu zhi yi zhi
|
|
12397
|
古心古貌
|
古
|
gǔ xīn gǔ mào
|
貌:容貌。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范
|
宋·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
|
GXG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古貌古心
|
|
./N2JtdQ==.html
|
gu xin gu mao
|
|
12398
|
古香古色
|
古
|
gǔ xiāng gǔ sè
|
古香:古书画散发出来的气味。古雅的色调、意趣。形容器物、书画和建筑等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邓秀梅走进大门,步步留心地察看着这座古香古色的、气派宏伟的殿宇。”
|
GXG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古色古香
|
|
./N2JuNA==.html
|
gu xiang gu se
|
|
12399
|
古今一辙
|
古
|
gǔ jīn yī zhé
|
辙:车轮碾过的痕迹。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
|
清·姚华《曲海一勺·述旨第一》:“立言者骛高,读书者好奇,与其詹詹,毋宁炎炎,古今一辙,颠扑不破。”
|
GJ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成不变、古今一揆
|
|
./N2JvOA==.html
|
gu jin yi zhe
|
|
12400
|
古今一揆
|
古
|
gǔ jīn yī kuí
|
揆:尺度,准则。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情况相同
|
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古今一揆,先后不贸。”
|
GJY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古今一辙
|
|
./N2JvaQ==.html
|
gu jin yi kui
|
|
12401
|
古古怪怪
|
古
|
gǔ gǔ guài guài
|
稀奇怪异的样子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9回:“一座古古怪怪的高山,好凶险!”
|
GGG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稀奇古怪
|
平淡无奇
|
./N2Jvcw==.html
|
gu gu guai guai
|
|
12719
|
古井无波
|
古
|
gǔ jǐng wú bō
|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
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
GJW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心潮澎湃
|
./MTZkMA==.html
|
gu jing wu bo
|
|
12749
|
古肥今瘠
|
古
|
gǔ féi jīn shòu
|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
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
GFJ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cwMg==.html
|
gu fei jin shou
|
|
12803
|
口不择言
|
口
|
kǒu bù zé yán
|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
《北史 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
KB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口无遮拦
|
妙语连珠
|
./YnJ3.html
|
kou bu ze yan
|
|
12804
|
口传心授
|
口
|
kǒu chuán xīn shòu
|
心授:不立文字;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
|
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
KC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YnM2.html
|
kou chuan xin shou
|
|
12805
|
口耳相传
|
口
|
kǒu ěr xiāng chuán
|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
KE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口传心授
|
|
./YnNn.html
|
kou er xiang chuan
|
|
12806
|
口服心服
|
口
|
kǒu fú xīn fú
|
指从内心及口头都表示信服
|
《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
KFX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服口服
|
|
./YnNx.html
|
kou fu xin fu
|
|
12807
|
口干舌燥
|
口
|
kǒu gān shé zào
|
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
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
KG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舌敝唇焦
|
|
./YnQw.html
|
kou gan she zao
|
|
12808
|
口角生风
|
口
|
kǒu jiǎo shēng fēng
|
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这样骂人的时候却是口角生风,不再有‘这个是’的打搅了。”
|
KJ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能说会道
|
笨嘴拙舌
|
./YnRh.html
|
kou jiao sheng feng
|
|
12809
|
口快心直
|
口
|
kǒu kuài xīn zhí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
KK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直口快
|
笨嘴笨舌
|
./YnRr.html
|
kou kuai xin zhi
|
|
12810
|
口轻舌薄
|
口
|
kǒu qīng shé bó
|
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
《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
KQS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尖酸刻薄
|
|
./YnR1.html
|
kou qing she bo
|
|
12811
|
口直心快
|
口
|
kǒu zhí xīn kuài
|
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
|
巴金《家》:“倒是觉慧口直心快,他终于说了出来。”
|
KZX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直口快
|
|
./YnU0.html
|
kou zhi xin kuai
|
|
12851
|
口说无凭
|
口
|
kǒu shuō wú píng
|
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
元 乔吉《扬州梦》第四折:“咱两个口说无凭。”
|
KSW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口无凭
|
有凭有据
|
./MWlrNg==.html
|
kou shuo wu ping
|
|
12853
|
口是心非
|
口
|
kǒu shì xīn fēi
|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
KSX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奉阴违、言不由衷
|
言为心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MWluOA==.html
|
kou shi xin f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