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7
|
否极泰来
|
否
|
pǐ jí tài lái
|
否:坏;泰:好;顺利。坏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
PJT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去泰来、时来运转、苦尽甘来
|
|
./MTJyMA==.html
|
pi ji tai lai
|
|
2733
|
否极泰回
|
否
|
pǐ jí tai huí
|
见“否2极泰来”。
|
明·沈采《千金记·漏贼》:“想何年甚时,否极泰回,夫荣子贵。”
|
PJ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极泰来
|
|
./NGk2Mg==.html
|
pi ji tai hui
|
|
2749
|
否去泰来
|
否
|
pǐ qù tai lái
|
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
|
前蜀·韦庄《湘中作》诗:“否去泰来终可待,寒夜休唱《饭牛歌》。”
|
PQT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往泰来、否极泰来
|
|
./NGlkdQ==.html
|
pi qu tai lai
|
|
2750
|
否往泰来
|
否
|
pǐ wǎng tai lái
|
见“否2去泰来”。
|
唐·林谔《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否往泰来,圣作惠出。”
|
PWT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极泰来、否去泰来
|
|
./NGllbw==.html
|
pi wang tai lai
|
|
2754
|
否终复泰
|
否
|
pǐ zhōng fù tai
|
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
《晋书·庚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
PZF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终则泰
|
|
./NGlndw==.html
|
pi zhong fu tai
|
|
2755
|
否终则泰
|
否
|
pǐ zhōng zé tai
|
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
《易·杂卦》:“否泰,反其类也。”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
PZZ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终复泰、否终而泰
|
|
./NGloNg==.html
|
pi zhong ze tai
|
|
2921
|
否终而泰
|
否
|
pǐ zhōng ér tài
|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
|
《晋书·庾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
PZE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终复泰、否终则泰、否终斯泰
|
|
./N3M2ZQ==.html
|
pi zhong er tai
|
|
2922
|
否极泰至
|
否
|
pǐ jí tài zhì
|
否:坏;泰:好,顺利。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 否:坏;泰:好,顺利。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
宋·苏轼《量移廉州表》:“否极泰至,虽物理之常然;昔弃今收,岂罪余之敢望!”
|
PJT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泰来否极
|
|
./N3M2bw==.html
|
pi ji tai zhi
|
|
2923
|
否极生泰
|
否
|
pǐ jí shēng tài
|
否:坏;泰:好,顺利。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几时得否极生泰,看别人青云独步立瑶阶。”
|
PJS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极泰来
|
|
./N3M2eQ==.html
|
pi ji sheng tai
|
|
2924
|
否极而泰
|
否
|
pǐ jí ér tài
|
否、泰:64卦中的两个卦名。指坏的到了尽头就要好起来
|
《宋史·韩令坤等传论赞》:“虽太祖善御,诸臣知机,要亦否极而泰之象也。”
|
PJE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极泰来
|
|
./N3M3OA==.html
|
pi ji er tai
|
|
3202
|
否终斯泰
|
否
|
pǐ zhōng sī tài
|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
|
南朝·梁·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
|
PZS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终而泰、否终复泰、否终则泰
|
|
./N3M2NA==.html
|
pi zhong si tai
|
|
5602
|
否极阳回
|
否
|
fǒu jí yáng huí
|
犹言否极泰来。
|
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祸盈业满,否极阳回。”
|
FJ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否极泰回、否极泰来
|
|
./M2x1Ng==.html
|
fou ji yang hui
|
|
4955
|
吠形吠声
|
吠
|
fèi xíng fèi shēng
|
比喻跟在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
|
FXF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吠影吠形、人云亦云
|
|
./MTFsdw==.html
|
fei xing fei sheng
|
|
4956
|
吠影吠声
|
吠
|
fèi yǐng fèi shēng
|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条狗看见生人叫起来;很多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比喻不察真情;跟着别人后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条狗看见生人叫起来;很多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比喻不察真情;跟着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
清 梁启超《管子传》第一章:“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乃反吠影吠声。”
|
FYF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
针锋相对
|
./MTFtNg==.html
|
fei ying fei sheng
|
|
6149
|
吠非其主
|
吠
|
fèi fēi qí zhǔ
|
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
FFQ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为其主
|
|
./MTFibQ==.html
|
fei fei qi zhu
|
|
24913
|
吟风弄月
|
吟
|
yín fēng nòng yuè
|
吟:吟咏;指作诗;弄:玩弄;玩赏;泛指自然景物。吟咏、玩赏风花雪月。原指以风花雪月为题材而写作;现多 吟:吟咏;指作诗;弄:玩弄;玩赏;泛指自然景物。吟咏、玩赏风花雪月。原指以风花雪月为题材而写作;现多指空虚无聊;没有真情实感;缺乏实际内容的诗人。...
|
唐 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风咏月,席地幕天。”
|
YFN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咏日嘲月
|
|
./Mm9tbQ==.html
|
yin feng nong yue
|
|
24951
|
吟风咏月
|
吟
|
yín fēng yǒng yuè
|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
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咏风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
YF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吟风弄月、咏月嘲风
|
|
./MnAzMA==.html
|
yin feng yong yue
|
|
7793
|
吞吞吐吐
|
吞
|
tūn tūn tǔ tǔ
|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
TTT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含糊其词、闪烁其辞
|
直言不讳、开门见山
|
./MmEzYQ==.html
|
tun tun tu tu
|
|
7802
|
吞云吐雾
|
吞
|
tūn yún tǔ wù
|
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
《梁书 沈约传》:“始餐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
|
TYT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FjNg==.html
|
tun yun tu wu
|
|
7927
|
吞刀刮肠
|
吞
|
tūn dāo guā cháng
|
比喻决心改过自新。
|
《南史 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
TDG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痛改前非
|
|
./MmNxYQ==.html
|
tun dao gua chang
|
|
8036
|
吞声饮气
|
吞
|
tūn shēng yǐn qì
|
犹吞声忍气。
|
《北史·儒林传下》:“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
TSY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吞声饮泣
|
|
./NTdmcw==.html
|
tun sheng yin qi
|
|
8037
|
吞声饮泣
|
吞
|
tūn shēng yǐn qì
|
形容不出声地悲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
|
TS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声饮气、吞声忍泣
|
|
./NTdnMg==.html
|
tun sheng yin qi
|
|
8483
|
吞风饮雨
|
吞
|
tūn fēng yǐn yǔ
|
犹言餐风宿露。形容四处奔波,生活艰辛。
|
明·袁宏道《乞改稿》:“急莫急于国课,去年职开征之始,昼夜焦蒿,吞风饮雨,仅得免于参罚。”
|
TF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dkMA==.html
|
tun feng yin yu
|
|
8484
|
吞符翕景
|
吞
|
tūn fú xī jǐng
|
谓道者吞符箓,服日霞。
|
|
TFXJ
|
一般成语
|
|
|
|
./NTdkYQ==.html
|
tun fu xi jing
|
|
8487
|
吞声忍泪
|
吞
|
tūn shēng rěn lèi
|
形容强忍悲伤。
|
《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
TSR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声饮泪
|
|
./NTdleQ==.html
|
tun sheng ren lei
|
|
8488
|
吞声忍气
|
吞
|
tūn shēng rěn qì
|
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
TSR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忍声吞气
|
|
./NTdmOA==.html
|
tun sheng ren qi
|
|
8489
|
吞声饮恨
|
吞
|
tūn shēng yǐn hèn
|
谓抱恨无言。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
语出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
TS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dmaQ==.html
|
tun sheng yin hen
|
|
8490
|
吞纸抱犬
|
吞
|
tūn zhǐ bào quǎn
|
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
TZ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dnbQ==.html
|
tun zhi bao quan
|
|
8491
|
吞舟之鱼
|
吞
|
tūn zhōu zhī yú
|
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
《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 《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
TZ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doZw==.html
|
tun zhou zhi yu
|
|
8612
|
吞声饮泪
|
吞
|
tūn shēng yǐn lèi
|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饮:含忍。形容强忍悲伤
|
《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
TSY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吞声饮泣
|
|
./N3FrYw==.html
|
tun sheng yin lei
|
|
8613
|
吞声忍泣
|
吞
|
tūn shēng rěn qì
|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流泪入口,不敢哭出声响。形容无声地悲泣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我所以吞声忍泣者,为无儿耳。”
|
TSR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声饮泣
|
|
./N3FrbQ==.html
|
tun sheng ren qi
|
|
8726
|
吞刀吐火
|
吞
|
tūn dāo tǔ huǒ
|
古杂剧之一,泛称魔术。
|
汉·张衡《西京赋》:“吞刀吐火,云雾杳冥。”
|
TDT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dtZQ==.html
|
tun dao tu huo
|
|
8821
|
吞言咽理
|
吞
|
tūn yán yān lǐ
|
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
《南史·王藻传》:“其人虽众,然皆患彰遐迩,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理,无敢论诉。”
|
TYY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Z4ZQ==.html
|
tun yan yan li
|
|
9015
|
吞炭漆身
|
吞
|
tūn tàn qī shēn
|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
TTQ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漆身吞炭
|
|
./NTdnYw==.html
|
tun tan qi shen
|
|
9016
|
吞舟漏网
|
吞
|
tūn zhōu lòu wǎng
|
见“吞舟是漏”。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宽斯严,简斯定,吞舟漏网,而不敢再触梁笱者何也?”
|
TZL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舟是漏
|
|
./NTdndw==.html
|
tun zhou lou wang
|
|
9017
|
吞舟是漏
|
吞
|
tūn zhōu shì lòu
|
本谓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
《南史·陈庆之传》:“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
TZS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吞舟漏网
|
|
./NTdoNg==.html
|
tun zhou shi lou
|
|
15092
|
君子好逑
|
君
|
jūn zǐ hǎo qiú
|
逑:通“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现指男子追求佳偶
|
《诗经 周南 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JZH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YWlt.html
|
jun zi hao qiu
|
|
15467
|
君子之交
|
君
|
jūn zǐ zhī jiāo
|
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
庄周《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J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君子之交淡如水
|
小人之交
|
./MWoycw==.html
|
jun zi zhi jiao
|
|
15537
|
君辱臣死
|
君
|
jūn rǔ chén sǐ
|
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
《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
JR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主辱臣死
|
|
./MWxzYQ==.html
|
jun ru chen si
|
|
15540
|
君子固穷
|
君
|
jūn zǐ gù qióng
|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JZG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1mMg==.html
|
jun zi gu qiong
|
|
15652
|
君子协定
|
君
|
jūn zǐ xié dìng
|
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 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却没有向中央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却没有向中央报告。”...
|
JZ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NkYQ==.html
|
jun zi xie ding
|
|
15876
|
君命无二
|
君
|
jūn mìng wú èr
|
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绝对的权威性。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
JMW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xveQ==.html
|
jun ming wu er
|
|
16385
|
君圣臣贤
|
君
|
jūn shèng chén xián
|
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
《旧唐书·马燧传》:“道无不行,谋无不臧,君圣臣贤,运泰时康。”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十九回:“ 《旧唐书·马燧传》:“道无不行,谋无不臧,君圣臣贤,运泰时康。”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十九回:“当今乃尧舜之世,君圣臣贤。”...
|
JSCX
|
一般成语
|
|
|
|
./NDNjNg==.html
|
jun sheng chen xian
|
|
16388
|
君子三戒
|
君
|
jūn zǐ sān jiè
|
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
|
JZSJ
|
一般成语
|
|
|
|
./NDNkMA==.html
|
jun zi san jie
|
|
10958
|
吕武操莽
|
吕
|
lǚ wǔ cāo mǎng
|
吕雉、武则天、曹操、王莽的合称。旧时都被认为是以阴谋手段篡夺君位的野心家。因以之指窃取政权的国贼。
|
梁启超《复金山中华会馆书》:“即不爱皇,即不爱国,亦当爱身家,其忍听吕武操莽为我写卖奴契也?”
|
LWC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GM3Yw==.html
|
lu wu cao mang
|
|
11243
|
吕安题凤
|
吕
|
lǚ ān tí fèng
|
比喻造访不遇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
|
LAT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登门拜访
|
|
./ZG0w.html
|
lu an ti feng
|
|
18205
|
向隅而泣
|
向
|
xiàng yú ér qì
|
隅:墙角;泣:哭。一个人面对墙角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
汉 刘向《说苑 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
XYE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唉声叹气、穷途末路
|
春风得意、得意忘形
|
./Mmt4dQ==.html
|
xiang yu er qi
|
|
18611
|
向天而唾
|
向
|
xiàng tiān ér tuò
|
仰头向着天吐唾沫,唾沫还是落在自己的脸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
|
XTE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cxZw==.html
|
xiang tian er tuo
|
|
18784
|
向平之原
|
向
|
xiàng píng zhī yuán
|
向平:东汉人向长,字子平,隐居不仕。原:同愿,表示心愿。比喻子女婚嫁事未完成。
|
《后汉书》 向长传:「 建武中, 男女娶嫁既毕, 敕断家事勿相关, 当如我死也。 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 《后汉书》 向长传:「 建武中, 男女娶嫁既毕, 敕断家事勿相关, 当如我死也。 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 竟不知所终。」...
|
XPZY
|
一般成语
|
|
向平之愿
|
向平愿了
|
./NWVobw==.html
|
xiang ping zhi yuan
|
|
18789
|
向声背实
|
向
|
xiàng shēng bèi shí
|
向往虚名而不求实际;注重传闻而背离事实。
|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亲,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
XS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VqbQ==.html
|
xiang sheng bei shi
|